达真堪布 2018,共344条微博
今天是2018年1月1日,也是藏历十一月十五日。今天做任何善事,功德都能增长成千上万倍,而且今天又是上师如意宝圆寂十四周年纪念日。希望大家不要错过如此殊胜的日子,多行持善法,多累积功德,以此彻底改变自己、升华自己!
 
此外,我们趁此殊胜之日再次发下大愿:愿以此清净的法脉,让自己今生解脱或即身成佛!因为这也是上师如意宝对每个有缘众生的期望,我们做为上师如意宝的弟子,绝不能让他老人家失望。

我们还应当多忆念上师如意宝的功德与恩德,因为我们对他绝对不是盲目崇拜及追随,而是被他的功德与恩德深甚摄受!总之,希望大家能够珍惜此殊胜日!愿一切如母众生都能够获得与上师如意宝同等的果位!
大家新年快乐,Happy New Year![鲜花]
一切事物都有两面性。坚持看坏的一面,你得到的就是痛苦;学会看好的一面,你得到的就是快乐。
现今社会,“随缘”成了很多人的口头禅。其实佛教里讲的随缘不是随便,更不是随烦恼、随欲望,而是在种种对境中以智慧去分辨、取舍。心清净了,才能随缘。
不论遇见顺境、逆境,好事、坏事,都要转念。若是在对境中能安忍,会转念,业障很快就会消除。念转业消——念不转业不消;念转了业就消了。这是最好的消业方法。
若是有智慧、有修行,永远都不会受伤害。若是觉得委屈,觉得受伤害了,还是不够智慧。
所谓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这个道理说起来很容易,要落实很难。能取舍善恶、改变心态,才是掌握命运。什么时候取舍,什么时候改变?就在每一个当下,每一个对境中。
能看清事物的真相,就是觉悟;能在对境中能战胜自己,就是超越。
现在念经的人多,悟经的人少;做课的人多,悟课的人少。为什么?就是心没有安住,没有融入到法当中去。如果认真去悟,就能体会到那种境界,得到法喜。
一切所谓的困境都是由我执我爱引起的,想解决问题就要断除我执我爱。当遇到一些不如意之事或磨难时,我们可以直接观无我和空性,如此,一切困难都能消除。这是特别实用的窍诀。
我们都知道要积累资粮,净除罪障。其实所谓的坎坷、不如意之事,才是积资净障的机会。舒舒服服,高高兴兴的,未必能积资净障。
禅定是心不动摇。无论处在顺境中还是逆境中,无论感受快乐时还是痛苦时,都能把握自己,这才是具有禅定。
观察别人的过失,会染污自己的相续;谈论别人的过失,会耽误自己的成就。
违缘障碍怎么才能彻底去除?智慧究竟圆满了,心里不会有疑惑了。心通了,一切都是通的,那个时候才不会有所谓的违缘障碍。
一切法都是因缘和合,缘聚缘散,缘生缘灭。只要能从心里放下,就不会有什么事可以困扰你,不会有什么人可以妨害你。
怎样在世间修行,在世间道中解脱?就是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事情,以智慧的方式去处理问题,不被烦恼牵引自心,这就是解脱。
学佛的过程不能耍小聪明,总是半信半疑,这样很难见性,很难成佛。当你信心具足、毫不怀疑的时候,得到加持是很容易的,成就也近在眼前。
我们不管在哪里,都把身边的人视为有缘众生,并努力去利益他们,这就是发菩提心,行菩萨道。
个人的学修如果不到位,想去影响他人是很难的。为了尽早拥有利益众生的能力,应当恒时精进哦!
有的人得到一些加持,觉得佛法太殊胜了;而一旦遇到小小的挫折,就退心了。如果有这种患得患失的心态,说明还是没有得到佛法的真实利益。
很多人依赖性很强,当生活或工作中出了一些问题时,总希望能得到上师的加持。能如理如法地学修,依教奉行,就会获得加持,也能解决这些问题。若是自己不学修,哪来的加持呢?
把从佛法中得到的正能量,通过自己的身口意传播给他人,传播给社会,这是一个学佛人应该做的。
看不惯这个事、看不起那个人,于是烦恼就油然而生,甚至会与众生结下恶缘。所以要多看对方的优点和功德,这样才能有一个清净愉悦的心态哦!
有些人想舒舒服服、轻轻松松地学佛修行。但是在优越的环境中学修,消业很慢,积累资粮也很慢,最终也是很难成就的。
平时还像个修行人,一旦遇到对境,面对各种众生时,就招架不住、缴械投降了,这都是因为没有把自心变成佛法。学过的佛理,听过的上师教言,要随时随地用起来哦!
作为大乘修行人,要恒顺众生,但同时也不能动摇自己的决心,不能越过底线。如果连基本的原则都丧失了,也就谈不上是随顺了。丧失了信念,不能自度,也无法度他。
凡夫都是被烦恼束缚,但是表现的形式不尽相同。有的人贪心重,有的人傲慢心重,有的人嗔恨心重……所以没有必要轻视任何人,用佛法的标准衡量自己,就可以了。
把物质看淡,精神才能得到解脱;把自我看淡,心灵才能得到解脱。
学佛修行不能依赖外缘,而应该在一切外缘中坚定信念。如果外缘总是牵动你、降伏你,那你学佛修行是很难成功的。
破坏相续的清净很容易,修复它却很难。但若没有安忍、没有智慧的摄持,相续是最容易被破坏的。
我们所感受的一切痛苦,都来自于患得患失,来自于逃避的心态。当我们勇于为众生承担一切痛苦的时候,痛苦自然就会远离。
一切贪欲都是轮回之根,不管是贪财富、贪名声,还是贪感情、贪享乐。
心里怀着对他人的嗔恨,不可能发出真正的菩提心,不可能净除业障,也不可能圆满福报。
只要放下对自己的执着,哪怕为亲人付出也不会造业;如果不放弃对自己的执着,那怕是学佛修行也有过失。
不管你拥有多少名闻利养,只要它没有给你带来内心的轻松和安乐,就不是真正的福报。
有一颗真诚的分享之心,任何好事都愿意与他人分享,这就是施舍,就是供养,就是最好的积累福报的方法。
当你了知变化是正常的,一切都在刹那当中变,并且无法改变或者控制这种自然的规律时,心里有准备了,明明了了,就不会陷进去,也不会带来任何的心理障碍,这就是解脱。
有信念的人,任何时候,面对任何人都是不会有恐惧的。因为这种信念本身就是加持,会超越一切的外在违缘和内心的障碍。
有的人念佛号、念心咒,都不愿意计数,觉得计数分心,喜欢随时随地念。其实这种人根本就没有念,大部分时间都处于散乱的状态。如果计数,就能知道念多少遍了。努力念一千遍,争取念一万遍……有鞭策的作用,知道自己是在懈怠还是在精进,否则很难觉察到自己的状态。
自己的善根是最永恒的财富,自己的信念是最稳固的依怙。
时间从未停留过,解脱的机会也并非常有。不要仅仅在年终岁尾时,才惋惜岁月的流逝。
修行人应当自律,没有当面和背后的区别,没有顺境和逆境的区别。无论顺境还是逆境,只要把握不住心态,起烦恼了,这都是自己的问题。
面对亲朋,以慈悲心接触,用真心来对待,你的家也可以成为极乐世界。
用餐之前,把珍馐美味供养给上师三宝;用餐之后,把残羹剩饭布施给饿鬼众生。用这个方法,可以积累无量的福德。
除夕是团圆的日子。虽然我们的身体正与亲人团圆,但是希望我们的心灵能够与诸佛菩萨团圆,永远光明,永远吉祥!
这两天收到大家很多新年祝福!从这些祝福中,我感受到了大家对上师三宝的信心,对解脱的决心!非常随喜大家的善根!一个新的春天已经到来,普愿大家恒时沐浴佛光,日日善法增上!再次祝愿大家阖家幸福,永远吉祥![心]
顺心如意,是世人都希求的。其实,只有诸事随缘了,才有顺心;只有万法放下了,才有如意。求是求不到的。
人生在世,总有顺利或不顺利,得意或不得意的时候,但是最好坚持下去。一个不稳重的人,做什么都很难取得成功。
在路途中,见到美丽的街市、悦意的风景时,把所有这些景象都供养给诸佛菩萨、父母众生,可以积累无量的福报哦!
我们常说佛菩萨是福田,其实众生也是福田。依靠众生,我们可以修安忍,可以修布施,可以修戒律,可以生起智慧,可以圆满一切福德资粮。
永远反省自己,在自身上找问题,一切责任归在自身。能这样做,才有真正的修行,才能获得成就。
观音九本尊法会是我们每年第一个法会,是一个吉祥的缘起。并且在神变月中,得佛力加持,修任何善法功德都能增长十亿倍。期望大家尽量上座修法,精进念诵,最好能圆满观音九本尊心咒10万遍,中等6万遍,至少也要念诵3万遍。若念诵九本尊心咒有困难,也可以诵持观音心咒。要想成就,不能离开实修哦!
正月是神变月,初一至十五为神变节,也是佛教四大节日之一。这十五天当中,佛祖依种种善巧方便,降伏了种种邪魔外道。我们以此殊胜的缘起,正月初八到十四举办观音法会,修持《观音九尊修法仪轨》,希望大家能够珍惜此难得的机会,以正知正见降伏一切我执烦恼,使自己获得究竟解脱之果位!
法会期间,大家尽量放下世间琐事,多参加每天四座修法,这样才会生命变得更有意义。修法时我虽然没有上麦,但会尽量安排时间进房间跟大家一起修法,共享法喜!最后祝愿大家在本次法会期间,能够获得世出世间的一切成就!
念诵仪轨时,应当边念诵边思维,边念诵边观想,心融入到这些内容中,心口一致,这叫专注。仪轨的每一句都是有含义的,去单纯地思维它们,最大程度地触及它所表达的真理。当你心专注,真正进入状态时,那种全然的欢喜自然会流露。
有的人想要修法,但是不会念,就失去信心,不想参加了。万事开头难,尤其是念藏文仪轨,念诵难,观想更难。但是没关系,慢慢熟悉就好了,熟能生巧,一定能学会!不要因为一点困难,失去了解脱的机会。
一切都是无常的,尤其是生命。我们的生命仿佛水泡,看起来很美,但随时都会消散;生命亦然,就在呼吸中生灭。所以大家一定要分秒必争,精进修行哦!
虽然我们现在是可怜的凡夫,但是功德、福德都在如来藏中本自具足。通过修行,破迷开悟了,功德也就圆满了,福德也就圆满了,一切也都圆满了。
虽然我们不能因为学佛,就什么都不管了,但是一定要把佛法放在最高的位置上。因为真正的佛法是智慧,无论是为人处事,还是生活工作,都不能舍弃佛法,不能舍弃智慧。
遇见不喜欢自己的人,给你制造违缘时,往往会生起烦恼甚至嗔恨。其实没有必要这样。当你真正能降伏自心、超越自己,能左右自己的心态时,一切都会改变,别人自然就会喜欢你、帮助你,能圆满世出世间的一切成就。
学佛人都在追求功德。怎样才算有功德?如果自己的恶念在减少,烦恼在减少,相续变得调柔、清净,这就是有功德了。
心的力量是无穷的。把心量打开,勇敢地接受每一件事、每一个人,你会发现,生命原本就是很宽阔的。
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都是佛菩萨的化现,都是我们自性的显现。时时提起这个正念,成就离你不会太远。
学佛修行不是消极避世。真正学佛修行的人,一定会精进努力工作、认真对待生活的。因为这都是了缘了债,这都是利益众生。
有智慧的人,应该用别人的功德来欢喜自己,而不要用别人的过失来惩罚自己。
所谓戒定慧,戒是内心清净,定是内心专注,慧是有辨别、取舍的能力。如果有戒定慧的功德,做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不成功。
明白一个佛理就运用一个,明白两个佛理就运用两个。怎样运用?在为人处世当中,用佛法的慈悲和智慧去解决问题。
今天是植树节。愿每位佛子都在心中种下一颗菩提之树。等到硕果累累那一天,我们共同收获!
我们所感受到的一切都是暂时的,在这个世间根本没有永恒的快乐和痛苦。我们可以享受快乐,也可以解决问题,但不要太当真,不要扰乱心的宁静。
"让痛苦降临吧!一切众生的痛苦都由我一人承担!"你能这样发心时,在你的世界里,痛苦就会无影无踪。
遭遇逆境是消业的方便,帮助别人是成就的助缘。
即使在顺境中也不要忘记轮回的痛苦,即使在逆境中也不要忘记三宝的功德,信心恒时坚固,最终才能成就。
发心去利益有缘众生,善根一定能融入他的相续。因为心和心是相通的。
无论是对轮回的恐惧,还是对寂静的贪着,都是心灵上的一种障碍,是要断掉的。
净除业障,再小的罪业也不能忽视;积累善根,再小的善根也不能错过。修行,就要从一点一滴着手哦!
其实见性是很容易的事情,就是一瞬间。但是相续成熟很难,积累资粮的过程很漫长。大家要踏实稳重,坚持下去,不要前功尽弃,追悔莫及!
想当菩萨,想成佛,不要光顾发空愿,应该从身边的众生做起,尤其是那些令你不太顺心的人。这是你必须要接纳,要面对的。
无论是敌人还是朋友,都是来帮助我们消业积福的。但是我们心里有魔、有业,所以无法认知,无法把握,错过了很多机会。
上师的摄受,并不一定是给你摩顶,给你念咒。通过上师的种种方便示现,让你的心态坚定,让你的相续清净,这才是真正的摄受。
为他人的利益着想,自己的利益就圆满了;为未来的利益着想,现在的利益就圆满了。
我理应遣除他人的痛苦,如同遣除我自己的痛苦一般;我理应饶益他人的身心,如同饶益我自己的身心一般。这种平等心,是最大的智慧。
在观察他人、改变他人之前,应当先观察自己、改变自己。
众生的烦恼多种多样。遇见什么样的情况,都要稳重、慈悲,不要污染自己的相续。
对世间福报有贪爱的时候,一旦拥有福报,就不可能没有傲慢心;一旦失去福报,就不可能没有嫉妒心。贪心,是一切烦恼的根源。
对佛最大的恭敬心是没有私心杂念,对佛最好的供养是没有任何贪求。
认识到这个世间的痛苦和无常,是一切成就的根本。
把无常执为常有,把痛苦执为快乐,把无我执为有我,把不净执为清净——希望每个众生都能认识到自己的愚痴,再也不用过“愚人节”!
满怀饶益之心,是一切利乐的根源,更是迅速成就的助缘。
真心地希望对方好,希望对方离苦得乐,一切恶缘都能化解。真诚心的力量是不可思议的。
今天是观音菩萨圣诞。让我们每个人都发一个慈悲心——愿一切众生远离痛苦、获得安乐,作为献给观音妈妈的生日礼物吧!
清明节是汉地传统节日,人们会在节日期间追思已故的亲人,祭祀先祖,以尽孝道。作为佛弟子,除了可以修持善法回向给先人,也应该生起寿命无常的正见。所谓“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我们已经在妄想执着中空耗了许多岁月,余下的人生应该如何度过,才是最有意义的?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思索的问题。
不要错过善法,不要错过善知识,不要错过善友。这是你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不去观察自己的心态,不去发现自己的过失,不去忏悔自己的罪业,不可能得到佛法的功德。
佛菩萨的加持是无处不在的,不用特地求,只要具足信心,自然就能得到。
佛无处不在,就连你身边最不喜欢的人、最看不惯的事,都是佛的化现。如果你能面对、能超越,这就是佛的摄受。
有文化不一定有智慧,能帮助众生才是智慧;会修法也未必是功德,能调伏烦恼才是功德。
在世间修行,心要稳重。在逆境中不要沮丧,在顺境中不要失态,无论面对什么都应该泰然处之。
做善事没有错,但不能缺乏智慧。智慧是对治烦恼的,如果你做善事的过程中让自己或他人产生了烦恼,说明还是没有智慧哦!
逃避外境,不能对治内在的烦恼;迁怒他人,也不能解决自己的问题。应该调伏自己的内心哦!
内心始终能保持平静的状态,自在没有束缚,这时才有真正的幸福和快乐。
没有对境无法修行,没有众生不能成就。佛法是教我们解决问题,而不是逃避问题。
我们现在也有爱他人之心,但是有自私的成份,所以还不是菩提心。真正放下了对自我的执着之后,才会真正的爱他人,爱众生。
我等凡夫有时会犯戒,虽然通过忏悔也能清净,但总是犯戒、忏悔,犯戒、忏悔,这样成就的过程都会非常慢。所以尽量不要犯,否则还是会浪费生命,浪费解脱机缘的。
所谓修行,就是要让自己欢喜、快乐。若能欢喜、快乐一个小时,也是自己的收获;若能欢喜、快乐一天,也是自己的所得。若能保持一辈子就更好了,活的时候自在,死的时候也一定会特别安详。
人生在世有时难免会遭遇一些困难,这时心更应该稳定下来,用智慧去面对。烦恼并不来自于困难本身,而是来自对困难的恐惧与执着。
其实我们还是没有看淡世间这些琐事。这都是暂时的、虚假的、痛苦的、无常的,瞬息万变,一刹那也没有停留过。
所谓的烦恼、业障,都是因缘和合而生,都是迷乱的错觉,并不是实质性的存在。如果证悟了这个道理,烦恼、业障当下就清净了。这是消业最好的方法。
虽然说皈依三宝以后,一切都要依靠三宝,不能依靠其他的,但是三宝处处都有,行住坐卧都可以不离三宝的光明。
虽说我们要念佛发愿往生极乐世界,在莲花中化生,其实真正的极乐世界就在心里,莲花座也是在心里。心里的莲花开了,当下就是极乐世界。
你相信佛,佛就是力量;你相信上师,上师就是力量;你相信僧众,僧众就是力量。信念在哪里,力量就在哪里。
好人与坏人、快乐与痛苦,没有绝对的,都是观待的。有时候认为某人是坏人,但是从另一个角度上观待,他也是好人。这样一转念,烦恼自然就消失了。
人最难的就是战胜自己。若是能战胜自我,一切就能圆满;若是无法战胜自我,一切都徒劳无益。
对上师三宝有坚定的信心,对父母众生有清净的发心,这是弘法利生最重要的条件。
相续清净的时候,才能做到随缘。有我执我爱的时候,其实随的都是自己的欲望。
信心要稳固、要恒时,任何时候都不动摇。你能恒时忆念、祈祷上师三宝,一定能在自己的相续中产生和上师三宝一样的功德。
我们无论学佛法,还是学世间的知识,都一定要好好发心,为了众生而学。这样将来都能用上,而且自己也能成为大福报之人。
通过各种方便,让你发现错误,这就是上师的窍诀;通过各种机缘,让你改正错误,这就是上师的摄受。
如果你真有利他心,真能利益众生,一切烦恼痛苦自然会烟消云散。
外器世界有成住坏空,内情众生有生老病死,这些都是自然规律。这些显现、缘法本来就是这样的,你要认识它们的本面,然后从中保护自己的内心。自己的内心不烦恼、不痛苦,这叫成就。 
用身体来利益众生,可以断除对身体的贪执;用财富来利益众生,可以断除对财富的贪执;用善根来利益众生,可以断除对善根的贪执。
当我们没有如法修行的时候,学再多的佛理,也增长的只是分别念,增长贪嗔痴。什么时候能够对治自己的烦恼了,什么时候才有佛法。
面对越恶劣的众生,越应该发悲悯心,越应该希望他得到佛法的利益。
人如果有惭愧之心,从世间的角度讲,他一定会乐于改进自己,人生会很圆满。从修行的角度讲,他的业障也会很容易消除,得以迅速成就。
当我们遇到事情的时候,如果可以及时地扭转或补救,就不应该烦恼;如果这件事已经无法改变,再烦恼也是徒劳无益的。
如果发心不清净,不是完全为他人着想,在行为上对人再好,也很难打动人心。真心是有力量的。
对于一个懂得反省自心的人来说,解脱是有希望的。总是向外找毛病,不可能超脱轮回。
我们每天从早到晚都在分别这个对、那个错,执着这个好、那个不好,这对解脱来说,没有任何意义。我们在妄想当中,消耗的时间太多了。
在萨嘎月中,做任何善事、修任何善法都能得到成千上万倍的功德。好比平时把钱存在银行里,利息特别少,但是这个月存十元钱,可以得到十万元的收益。如果我们相信因果的话,就一定要好好利用这一个月积累功德哦!
如果大家真正渴望解脱、成佛,就应该积累资粮,行善积德。若是没有精进,就无法圆满资粮。有因才有果,仅仅靠喊口号,永远无法到达目的地哦!
想要让这一生不虚度,当下这一刹那就要珍惜。
尽量观清净,尽量忏悔自己,这样才能改变。没有勇气改变自己的错误,修一百年也是虚度光阴。
从今天开始,实修中心将举办为期七天的极乐法会,通过《阿弥陀佛修法仪轨》修持往生四因。为了方便汉地佛子按照仪轨观想,这次法会主要念诵汉文。希望大家在出离心、菩提心的摄持下观想极乐刹土以及圣尊,精进念诵阿弥陀佛心咒,最好圆满十万遍,早日获得极乐世界的“门票”哦!
大乘修行人最终的目的是成佛度众生。但怎样才能成佛呢?只有不断地积累资粮,资粮圆满了就成佛了。平时积累资粮很困难,但是一年中有萨嘎月这个好机会,如果利用好了,可以成千上万倍的积累。佛无法给你资粮,上师也无法给你,要靠自己哦!
想要往生极乐世界,就要积累善根。积累善根就要从小处做起,从有缘的众生做起,从日常的行为做起。离开每一个当下,哪有未来的成就?
贪执身边有限的众生,不可能利益轮回中无量的众生;留恋世间有漏的福报,不可能得到极乐世界无漏的福报。
上座修法时,每一句佛号都要念到心里,每一句仪轨都要唤醒心里的觉性。即使下座了,也要尽量把心安住在光明圆满的境界中。
极乐法会期间,我们在修净土法。很多人一听说这是临终往生的方法,就认为:“这与我没有太大的关系,我活着的时候只想获得轻松自在……”其实,若是你真正修成了临终往生的方法,活着的时候就能获得轻松,当下就能获得自在。
让众生将身口意供养给佛,这是给众生一个放下自我、断除贪心的机会。若是有这个发心,能够供养,完全可以放下自我。
虽说修行可以和生活结合,但是当相续并不稳固的时候,每天专门拿出固定的时间修行还是很重要的。修行层次上来了,心态稳定了,才能游刃有余地面对世间。
佛教讲大空性、大光明,但是都不离因果轮回。因果轮回是一切佛法的基础,八万四千法门都从这里开始。如果不深信因果轮回,即使有再大的神通、再高的境界,也不是佛法中的成就。
在家修行人要抽出很多时间修行,肯定有困难,但是有很多在生活中、工作中修行的方法。把自己的生活、工作变成修行,也能迅速获得成就——想成佛就能成佛,想往生就能往生。
生老病死、聚散离合,每个人都要面对。在面对的过程中会非常平静、自然,这是修行人的特点。
时间过得真快,又到六一儿童节了。小佛子们一年年长大,智慧也在不断增长。愿佛菩萨永远加持你们,保护你们!在每一天崭新的人生里,都能健康快乐,得佛化育!
一切的成就都在发心。心态不到位,功德也会变成过患;心态到位,过患也可以变成功德。
有的夫妻刚开始非常恩爱,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就开始喜新厌旧,互相嗔恨了,这都是因为没有放下自我,并没有真正地接纳对方。接纳对方,就是接受他的功和过。有这样的心态,家庭才能和谐。
六道里有无量无边的众生,我们却得到了人身;很多人都没有遇到佛法,而我们却遇到了佛法。这都是福报!现在我们已经具足了解脱成佛所有的因缘,就差自己的坚定和精进了。
学佛修行,是把佛法当做妙药,落实在自己的身心上。别人学不学,如不如法,跟自己是没有关系的。珍惜自己的福报,自己得到法益就行了。
有人问我:“上师能不能再给我传个捷径?”我跟他说没有捷径,藏传净土法和光明大圆满法就是最捷径的,没有再捷径的了。如果有,那就不是正法,不是成佛的路,是成魔的路,千万别犯错。
我们作为大乘修行人,要恒顺众生,但同时也不能动摇自己的决心。随顺众生却丧失了自己的信念和原则,是无法利益众生的。
我们对穷人容易发慈悲心,对富人就发不出慈悲心;可以善待好人,但不能善待坏人。这种心态是有分别的,不符合大乘的教义。众生都是处在无明愚痴的状态,都是要慈悲的,要帮助的。
死亡一刹那也没有离开过我们,我们都是在刹那当中死亡的。这个道理明白了,你就开悟了。
有的人最初修行时境界就很高:“不能往外求,不要祈祷,修这颗心就行了。”如果不闻法、不行持善业,这颗心怎么可能修好呢?
心态改变,命运才能改变。心态不改变,命运不可能改变。除了帮你改变心态,佛陀也没有其他方法直接影响你的命运。
今天是我们的传承上师——麦彭仁波切圆寂纪念日。在雪域藏地,麦彭仁波切是公认的文殊菩萨化身,也是法王如意宝的根本上师,对我等后学弟子有莫大的恩德。在这个殊胜的日子里,我们应当尽力行持供灯、持咒等善法,以此等方式忆念尊者,祈请加持,令自他相续中早日生起证悟大空性的智慧,而从轮涅中获得究竟解脱!
学佛修行的过程是很艰难的,但无论如何不能失去信心,一定要坚持,坚持到底就是胜利。这个过程当中遇见对境,尽量去调整心态;遇见不愉快的事情,也应该转为道用。这都是佛的化现,也是上师的化现,让我认知自己,让我超越对境。这样想的话,很轻松就能战胜魔力,可以从对境中解脱出来。
任何众生都有佛性,你有智慧的话,你把他当成佛、当成菩萨,去接触他、尊重他、容纳他,他就会成就你,就会帮你离苦得乐。这些都是自己的心的力量,是不可思议的。
我们身处人群,,喜怒哀乐是不可避免的。一会儿高兴,一会儿快乐,一会儿痛苦……这些都是正常的。缘法就是如此,显现就是如此。但是心不能动,应该保持一个稳定的心态。
真正的道,是在很平常的事情当中。放下自我,处处观察自己,纠正自己,这才是修行。
父亲节,请点亮一盏酥油灯,感恩父母赐予我们珍贵的人身!让我们发愿:一定要利用这个珍宝般的人身修持成佛,给予父母最究竟的报答!
今天是端午节,按中华民族的传统,是追忆先贤、祈福驱魔、除病辟秽的日子。在轻松欢愉的同时,也请大家保持身心的清净,用善心善愿、真诚真爱带给家人健康、平安和吉祥!
所谓知足常乐,无论在何种境遇下,都发自内心地觉得自己是最快乐的,最幸福的,这叫知足。其实把握住了当下,就是修大圆满;活在了当下,就是大圆满。追随过去,迎接未来,执着现在,不会有圆满的。
所谓解脱,是在环境中不起烦恼;所谓超越,是在环境中不受影响。大乘佛法的境界,就是要在环境中修炼的。
佛法应该是能对治嫉妒、对治傲慢的。如果学佛以后变得心胸狭窄或者自命不凡,一定要自我警醒哦!
放下对善法的执着,并不等于不行持善法,而是要以看破、放下、不求回报的心态行持善法。
做任何事情,若是你心地不清净、不正确,那叫贪恋、欲望;若是你内心清净、发心正确,尤其是以悲心和愿力带动的话,那叫利益众生、救度众生。
湖泊里的水,摇动的时候,无法照出月亮的影子;不动的时候,月亮的影子不用勤作,自然显现。同样,你的心安住在信心中的时候,上师的加持自然会呈现在你的相续中。
得意失意都是正常,缘聚缘散都是寻常,人身难得当思无常,自性光明才是恒常。
我执我爱是一切烦恼痛苦的根。执着自己,其实是为难自己;爱惜自己,最终会伤害自己;放下自己,才能够解脱自己。
磕大头、念百字明不一定是忏悔。你能认识到:诸法本来是清净的,我却有这么多的不清净的分别念,这都是我自己业力的感召。有这种见解,是最好的忏悔。
学佛应该随顺众生,但也不应该看太看重别人的脸色、别人的看法。主要是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取舍自己力所能及的善恶,就可以了。
我们现在还达不到如如不动的境界,也难以在一切对境当中保持身口意清净,但是我们一定要学会调整心态,以智慧之眼去处事,以慈悲之心去看人,这样才有真正的改变。
在任何对境面前都坦然,哪怕是生死。这才是修行者的境界。
一切法都是缘起;既然是缘起,就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所谓的好与坏、是与非,归根结底就是自己的一个分别念而已,别无其他。
自己感受安乐、得到利益时,愿他人拥有;他人遭受损害、感受痛苦时,由自己代受。能恒时这样发心,福报自然增长,业障自然清净。
虽然说信心是一切功德的根本,但是没有积累福报、没有消除业障,也很难产生清净而又稳定的信心哦!
遭受痛苦也是成就的机会,因为可以帮助自己消除傲慢心,生起出离心,甚至可以发心代替所有众生承受痛苦。你抓住这些机会了吗?
当你能把功夫下在心里的时候,外在的一切违缘障碍都会迎刃而解。
善恶因果是佛法的核心,大中观、大圆满、大手印都不离开善恶因果。离开了善恶因果,就不是佛法了。不要以空性见断灭因果哦!
你的心清净了,这是一种能量;你的信心坚定了,这也是一种能量。这些能量可以解决很多问题。
观察别人的过错,是染污自己的相续,让自己在解脱的路上又退后了一步。
喜欢接触投缘、善解人意的人,不愿意接触不太投缘、人格恶劣的人,我们经常会有这样的心态。这种“慈悲心”是有分别的。
若真想超越自我、超越烦恼,就要超越内心的束缚。我们以我执烦恼捆缚自己,把自己关在小小的笼子里,不会有自由自在、轻松快乐的时候。 
有一个稳重的人品,是学修的基础。不管是学修的法门,还是所依止的上师,如果像换鞋垫一样换来换去,是不会有成就的。
我们在漫长六道轮回中遇到佛法,就好比暗夜中的一道闪电划过,转瞬即逝。解脱的机会,只留给懂得珍惜的人。
法殊胜不殊胜,取决于你自己受益不受益。如果你受益了,对你来说都是殊胜的。
我们为了世间的琐事,尚且经历了无数坎坷,付出了那么多辛苦,大半生都为这些耗尽了。而为了学佛修行、解脱成佛、永恒的利益,更应当坚定信念,勇猛精进。
我们学佛那么久为什么不开悟、不成就呢?就是因为无常修得不扎实,都是表面功夫,没有什么紧迫感,修行宛如蜻蜓点水,这样是不会得到真实利益的。
我们马上要迎来一年一度的万盏法会,今天有很多佛子会回到人间净土——美丽清净的朗措玛!祝大家上山平安顺利,同时也要好好发心,利用这十天的时间多多的积累资粮哦!
当你真正能降伏自己心、超越自我,真正能左右自己的心态时,你身边的一切都会改变。
黎明将至,本届万盏法会即将启幕,一盏盏明灯即将点燃!灯照亮黑暗,宛如佛法照亮世间。不管是在山上参加法会的人,还是在山下随喜的人,都应当珍惜现在的福报,珍惜现有的机缘,分秒必争、全力以赴、竭尽全力地积福消业,用佛法的光明照亮自己的人生!
在任何时候、面对任何人都不舍弃菩提心,这是对上师三宝最好的供养。
所谓的鬼魔,并不在外面,就在我们的心上。骄傲是魔,嗔恨是魔,嫉妒是魔……解铃还须系铃人。
修行就是要坚信轮回,坚信因果,坚信这一切都是无常的,坚信这一切都是要舍弃的。其实,这都是诸法的本性,无论你是否认识到、是否接受,都是如此。
我们若是心怀慈悲心去帮助和利益众生,可以积累无量无边的善根和福德,直至解脱成佛。所以,既要恭敬佛,也要恭敬众生。
心里的花开了,一切都是美丽的。
用佛法改变心态,心态改变了,看人看事就不一样了,这叫觉悟。
把对世间的利益当做永恒的追求,这是对自己最大的欺骗。
能改变相续的才是佛法,能对治烦恼的才是佛法,能利益众生的才是佛法。
欲望是心灵的障碍,愿望是修行的动力。把爱从自己身上转移到众生身上,欲望就变成愿望了。
今年的万盏法会很快要圆满结束了,愿一切有情都能平等无余获得我们在法会中所积累的善根资粮,恒享法乐!
在上师三宝和善神护法的加持与护佑下,本届万盏法会所有活动吉祥圆满!祝返程的佛子们一路平安,把在法会期间所获得的一切喜乐与吉祥带回家!
大家要利用生命的每一刻来行善积德,因为这会影响到你未来的命运。
直接在自己心上下功夫,这是成就最好的捷径。
在历经光阴流逝的过程中,要让它具有意义——让佛法融入自心,给自己带来改变。
一切的顺缘都是福德资粮的显现。多行善,是对自己最好的爱护。
不受持戒律,也不修持禅定,想获得智慧,获得超越的境界,是不可能的。
不从细微的地方积累善根,不可能达到究竟的圆满。
在关键的时候能降伏自己的愤恨、忧愁,学佛才有意义。
不尊重别人,不可能受到别人的尊重。这就是缘起的道理。
修持佛法的人,不会给社会造成坏的影响,也不会给人类带来不吉祥的事情,而是会帮助社会与人类向好的方向发展。
心清净则刹土清净。试着放下分别烦恼,去欣赏身边的每一处美好吧!
逆境是比顺境更宝贵的财富,因为它可以让我们超越自己。
一个真正的修行人不会特意去受苦,但是也绝对是不怕苦的。想逃避,这本身就是一种烦恼。
我们的内心不够清净,所以再好的条件也难以让自己自在;我们的内心不够完美,所以再多的物质也无法使自己满足。
你所牵挂的,你所希求的,其实都是在障碍你的。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因缘和福报。把自己的观点强加在他人身上,是没有智慧的表现。
好的坏的,没有什么是不变的;来了去了,没有什么是恒常的。让心稳一些、淡一些,智慧就逐渐显现了。
一眼就能看到别人的短处,这是因为自己的心不清净。
因果是真实不虚的。你所作的一切,必定会在自己的身心上成熟。
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要丧失信念,只要对上师三宝具足信念,一定会得到加持。上师三宝是无处不在的。
修行人应该是对自己负责的:自己监督自己,自己证明自己,自己改变自己,自己成就自己。
学佛不是要逃离现有的环境,而是要在面对的同时,用佛法的智慧圆满地处理一切事情。
修行人,内心越简单越好,不要有太多的分别念。活在当下,才能把握人生。
当你深信上师三宝无处不在、无所不知的时候,你已经身在净土中。
你所执着的人,你所珍惜的物品,你所贪爱的事情,在死亡面前都是无法帮助到你的。只有曾经种下的善根,可以左右你的未来。
我们不管面对什么,都应该保护好自己的心境,保持清净与自信。世事无常,一切都会过去的。
人生是由每一个今天、每一个当下组成的。你错过了今天,错过了当下,你就失去了暇满的人身。
什么是虔诚的皈依?无论是顺利还是不顺利,都由上师三宝来安排,一切都当作上师三宝的加持和摄受,一切都视为解脱、成就的方法。若有这样的心态,加持会源源不断地融入你的相续,使你迅速成就。
品格稳重的人,心怀慈悲的人,信念坚定的人,具足智慧的人,这四种人最容易得到上师三宝的加持。
佛的境界是平等的。以分别心去修行,不可能与佛道相应。
放下一分执着,就能得到一分智慧。有智慧了,没有什么不能面对的,也没有什么需要舍弃的。
拥有佛法、具有智慧的人,遇到违缘障碍并不可怕。但若不懂得及时调整心态,解脱就难了。
生病的时候,可以将病痛转为道用,通过修自他交换来代替众生受苦。这在菩萨道里是最殊胜的修法。
修福报的时候掺杂烦恼,感受善果的时候也会感受烦恼。用清净的心修福报,才能得到清净的善果。
勇敢地把学到的佛理运用起来,才能逐渐战胜自己内心的矛盾。
精神可以超越一切。但是我们内心不够强大,信心不够坚定,所以受外在影响,无法摆脱外在的束缚和影响。
得一分佛法少一分烦恼。如果内心的烦恼没有减少、变弱、变清净,说明佛法还是没有利益到你。
念诵的仪轨境界高,不代表自己有智慧;依止的上师名气大,不代表自己有功德。
不管你学佛多少年,如果烦恼没有减少,你学到的就不是佛法,只是一些知识而已。
认认真真地对待过每一个殊胜的机缘,是对上师三宝最好的感恩。
把每一个当下都做好,未来是不会错的。离开了每一个当下的精勤,也不可能有什么好的未来。
当你能立下坚固的誓言时,诸佛都会赞叹随喜,因为最终的成就靠的是坚定的信念。
好的环境或差的环境、好人或坏人、善良的人或恶劣的人,都要接触,这是锻炼心态的方法,可以让心变得调柔。
人和人的观点可以不同,立场可以不同,但它们本身都是完美的。有这样的见解,才能做到真正的包容。
佛的出现,是依靠众生的福德和善根。若是自己有这个善根福德,处处都有佛的存在。所以调整心态很重要哦!
修行中尽量严格要求自己,把能做到的做好,善的力量逐渐大了之后,内心的恶业自然就会清净。
学佛修行的目的就是要放下自我。自我的观念越来越强,这还是没有得到佛法的功德。
一个人的信念、正见乃至觉悟,才是自己真正的善知识,是真正可以依赖的。
每天晚课的一个小时,希望大家认真对待,不要浪费如此殊胜的机缘。无论心里清净还是不清净,都要尽量调整,表理如一、如理如法地修持。这样不断地累积,相续很快就会清净,会快速成就。
学会欣赏别人的优点,并将其纳入自己的相续,让自己持续进步、脱胎换骨,这是最稳妥的修行方式。
闻法、修法、上座时,虽然时间很短,但我们妄念纷飞,内心无法平静。这样的状态怎能领悟佛法的真谛呢?就像一池浑水无法照出月亮的影子。若真想修行,内心要简单一点,尽量放下分别念。
只有是真心想改变,哪怕是一个小时的修行也是有意义的;如果不想改变,一生修行也将徒劳无功。
生命中该遇到的都会遇到,不该遇到的再盼也没有用。学会活在当下,才能体会到生命的自在和美好。
轮回和解脱就像手心手背一样,念不转就是轮回,念转了就是菩提。不会转念,永远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今天是吉祥的中秋佳节,是收获的时节,也是团圆的时节。愿清凉的明月消除一切众生的烦恼业障,圆满一切有情的福慧资粮!
所谓包容,不是通过忍耐给自己增加压力,而是出于对众生的慈爱,让心变得越来越博大,越来越柔和。
珍惜身边的美景,珍惜当下的拥有,能吃一顿饭、喝一杯茶,都是美好的。但我们有太多的欲望,一直在追逐的旅途中,从未满足。
顺境如果滋长了我们的执着心,顺境也是魔道;逆境如果激发了我们的出离心,逆境也是加持。
懂得很多佛理也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反观自心,真正从自身上去改变,不要总是观察别人。否则,永远也不可能得到真正的佛法。
想在未来利益众生,现在就要多跟众生结善缘。不仅发心发愿,也要尽量用言行去感化他们。没有因,是不会有果的。
勇敢的发心发愿,勇敢的奉献付出,没有做不到的事,也不会有不开心的时候。
我们所经历的一切,所面对的一切,都是如梦如幻的,刹那生灭,毫无实体可得。了悟这个道理,就能在面临万法的同时得到解脱。
我们为了贪欲而去追求世间的利益,在这个过程中所遭受的痛苦,要比行菩提道的菩萨所遭受的痛苦大得多。若我们真正能发菩提心,能精进修行,成就是没有那么难的。
发现自己的错误,这本身就是一种开悟;觉得自己没有功德,这本身就是一种功德。 
积累善根不是必须到寺院,在生活中也充满了机会。比如在外面给人让个座位,给人指个路,这是种善根;在家里做顿饭,打扫房间,这也是种善根。为众生付出,才能圆满人生。
心量越大,功德越大;心胸越宽,福报越多。心胸狭隘的人,不会有什么功德;目光短浅的人,不会有什么福报。
我们的心是一个如意宝,修行也就是把心本具的能力修出来。只要发心到位,什么问题都能解决。什么福报都能具足。
有众生需要帮助的时候,积累资粮的机会就来了。众生是最好的福田。
我们在生命中扮演的每一个角色,都是前世结下的缘。能把这些角色都认真地演好,就是生命的意义。
佛法是改变心态的方法,让心变得柔和,让心变得充满正能量。心态改变了,问题就解决了,这是最好的加持。
生灭变幻,似有实无,每一个法都是如此。明白了这个道理,才能看得破;看破了,才放得下。
身体不适,有时候也是业障的体现。自己能够转念,去调整心态,心态放下了,心里放松了,身体也自然就好了。
该是自己的,无论如何都丢不掉;不该是自己的,再竭力争取也争不来。一切的果报都从因而生,现在多种善因,将来就可以如愿以偿。
虽然我们说是发心为三宝、为众生,但是当你有烦恼、有压力、患得患失的时候,说明发心还是不清净的。
得到了佛法却不用来改变自己,是对自己最大的伤害和欺骗。
佛陀唯一的愿望是让众生离苦得乐。如果我们可以帮助众生脱离痛苦、获得安乐,是对佛陀最好的恭敬和供养。
不管你面对什么困境,只要真的做到转心转念,奇迹就会发生。因为一切都是业力的显现,也是心的化现。
从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是解决自己烦恼的方法;从长远的角度考虑问题,是解决眼前问题的方法。
没有找到痛苦的根源之前,永远没有办法摆脱烦恼的控制。痛苦的根源是什么?就是对自我的执着。
被指出的错误是容易改正的,被隐藏的功德是容易保护的;被认清的逆境是容易超越的,被执着的幸福是容易失去的。
每一个法义都用心去融入,打开心量,驱除无明,现前智慧,自然就解脱了。
想要把握一切,必须要把握自心;想要把握未来,必须要把握现在。
其实修行很简单。心态调整好了,当下就是圆满;少欲知足了,当下就能快乐。
忏悔,到底要忏悔什么呢?就是要忏悔内心中的恶念和邪知邪见。让这些恶念和邪知邪见与自己的相续分离,才是真正的忏悔。
我们做任何善事,若都能从三轮体空的角度做,就不会有那么多烦恼,就一定能利益到对方。
有智慧的人,能从危害中得到利益;会转念的人,能从逆境中得到快乐。你学会用佛法主宰生命的方法了吗?
有些人总是想逃避,在什么环境里都不安稳。其实哪个人群都是一样的,人多事就多。如果相续不成熟,没有智慧,在哪里都难。应该往内寻找原因,从内心当中去解决这些问题。
慈悲和智慧如果没有增长,修行再久也是无用,因为这二者是佛法的精髓。
多积累善根,因为这是永恒的财富;多增长信心,因为这是真正的怙主。
放下,不是把事情扔掉不做,而是在处理事情的同时放下贪嗔痴,保持在清净平等的状态当中。
散乱放逸是一种过失,也是成就极大的障碍。应当尽量远离能让自己生起散乱放逸的场所,多思维人身难得和寿命无常的道理。
自己是自己的怙主,自己也是自己的敌人。每一个当下的起心动念,都在影响着自己的未来。
不要担心自己不能成就。当你有利他心的时候,福报也会具足,智慧也会具足。
在对境中也能不受干扰、不受影响的时候,积累善根是最快的。
自己的功德要由自己来积累,自己的业障要由自己来忏悔。
修行人遭遇一些磨难,说明这些恶业要穷尽了,不好的缘要了了,这是好事。应当鼓励自己,让自己振作起来,更精进、更努力地学修,这样今生乃至来世都会非常圆满。
听说今天是“双十一”,是购物打折的节日,很多人都抓住这一天的来网购、消费,唯恐失去机会。但是对于殊胜日积累功德,大家好像没有这么大的兴趣,所以成就还是很难哦!
有的人不持戒就直接修定,有的人没有出离心就直接修空性智慧,这都是不如法的。这种好高骛远的修行状态,会让你越修越学越难,越修越没有信心,最终也不会有任何成就。
现在不断培养自己的正念、善念,以后遇到对境、灾难的时候,心里有正念、善念,就不会有痛苦和烦恼。否则,还是被业力牵引的凡夫,佛也没有办法帮助你哦!
我们都在追求理想的路上,所以我们没有距离;我们都在证悟自性的路上,所以我们没有距离。有信念的地方,就有上师三宝的加持。
能用来对治烦恼的佛法,才是真正的佛法;能用来解决问题的佛法,才是真正的佛法。否则,都是纸上谈兵,算不上是自己的智慧。
只要自己有功德和福德,在什么样的环境下都会战胜违缘障碍;若是功德和福报不够圆满,应该积累。在外境上找原因,不是理智的做法。
当我们遇到对境时,更要守护正念,不要失去善良之心,不要失去良好的品德,这就是积累资粮。
人生在世,总有顺利或不顺利,开心或不开心的时候,但是都要坚持下去,不要把这些显现当真,更不要动摇自己的决心。
财富可以不积累,但是善根要积累;财富可以不珍惜,但是人身要珍惜。明白值得追求的是什么,才是修行的开始。
一切修行都是为了让心能自在、安稳。即使你懂得再多、打坐再有境界,如果在对境中还是把握不住,还是失败的。
当一个人被贪心影响的时候,是不可能有自由的;当一个人被嗔恨影响的时候,是不可能有幸福的——我们追求自由和幸福,却不愿意从这些心态中出离,所以修了许多法,却终究没有收益。
我们所经历的一切都是业力的显现,所以从来都是无奈而辛苦地面对。当能够以愿力来牵引人生的时候,你会发现一切都是那么自在、圆满。
人因为有贪爱,所以有偏执,偏执的心会影响很多事情。若是能把贪恋断掉,自然地看待一切,这就是放下。若能以这样的心态处理事情,你就圆满了。生活圆满,工作圆满,一切都会圆满!
你帮助的人越多,帮助你的人就越多。心胸狭隘的人是不会顺利,也不会成功的。
佛也好,魔也好,其实都是一个念。若是有觉悟,佛是度化你的,魔也是度化你的;若是没有觉悟,魔是伤害你的,佛也会伤害你的。
无论在何种状况、条件下,都发自内心地觉得自己是最幸福的,最快乐的,这叫知足。知足才有常乐,知足才是圆满。
一切执着都是要断掉的,包括对法的执着。当你执着的时候,它就已经不是法了。
多看自己的缺点和毛病,才能学会谅解他人;多看他人的优点和功德,才能学会包容他人。
轮回的痛苦不在外面。我们愚痴颠倒,自寻烦恼,自找痛苦,把自己关在一个小小笼子里,这就是轮回。
不认真、不太欢喜地行持善法,从表面上看所做的善根、功德很大,实际上是很小的。如果是很认真、很欢喜地做,虽然行的善法本身很小,但意义非常大,力量也是非常强的。
让心安住是有方法的。通过受持戒律,时时刻刻守护自己的内心,这样自然就清净了,心自然就安住了。
没有魔,不成佛。再大的恶业,通过忏悔也能立即忏除,立即清净,就怕你不知道回头。
作为弟子,对上师哪怕没有供养礼敬,都没有关系,主要是要依教奉行,精进修持,这就是最大的报恩。
良好的修行机缘,也是自己的福报,不要轻易浪费了。浪费了,就不会再有了。
学佛好比学一门技术,最开始讲理论,你听明白以后,还要通过思维去进一步理解,最后亲自去实践,去体验,去运用,才能真正掌握这门技术。这个过程就是闻思修。
从心里去放下,让心不去随着对境动摇,那么这些对境就会转化成我们成就的助缘,转化成我们圆满的因素。能做到这样,才是真正的安忍。
事情的变化是很正常的,事物的不可靠是很正常的。若当真了,心随之而变化、起伏动荡,说明你还没有放下,还在贪着。这个时候,你还掌握不了自己的心。
闻法的时候,只有心专注了,才能增长智慧,这叫闻慧;修法的时候,只有心专注了,才能产生觉受,这叫修慧。三心二意地闻法修行,是不会有什么功效的。
真正的佛是法身佛,尽虚空遍法界,无处不在。只要你能随时忆念、祈祷佛,佛就在你身边,佛就在你心中。
心不清净的人,看什么都看不惯;性情古怪的人,跟谁都处不来。这种人是很悲哀的。为什么不把心放开一点呢?这样处处都是清净的,自己心里也会欢乐。
只求表面的快乐,不可能摆脱内心的烦恼;只为自己的利益,不可能拥有圆满的人生。
我们要大爱、博爱,爱一切众生,这个爱要从有缘的众生做起;但也不要把这种爱变成贪执。贪是攀缘的,爱是随缘的。
不管面对什么,当你容纳不了的时候,一定会计较,一定会起烦恼。只有你能圆融,烦恼才能消融。
我们生活也好,工作也好,修行也好,最终都是为了内心的快乐。有无是暂时的,得失是暂时的,在这些过程中能让自己心里欢喜了、快乐了,我觉得这是人生真正的所得。
我们的生命和水泡非常相似。水泡看起来曼妙多彩,但它随时都会破灭;我们的生命也是随时会失去。所以大家一定要分秒必争,精进修行,这是很重要的。
我们发菩提心,最根本的戒律就是任何时候都不能舍弃众生。当你真心利益他,他还反过来嗔恨你、伤害你的时候,若是能保护自己的心态,才是真正的修行。
世出世间对自己有利的事情,他都不留意;今生来世对自己有害的事情,他也不在乎。这样的人犹如海底的石头一样,泡多少年也不会有变化的。
得到赞叹的时候更应当谦逊,拥有成绩的时候更应当谨慎;经受诽谤的时候更应当豁达,遭遇的逆境时候更应当坚劲。
一切都是自性的显现,都是佛的化现。生病需要治疗的时候,医生、药物就是佛的化现;工作需要处理事情的时候,领导、同事就是佛的化现。在一切对境中,都要保持这样一种觉悟的状态。
上师的一切所作所为都是佛的事业,因为佛的事业就是降伏烦恼、度化众生。当你把上师视为佛的时候,一切诸佛的加持都会源源不断地融入到你的相续中。
有的人特别执着善恶,常常会观察别人的错误和恶业。他人的境界在哪里,你如何了知?你又如何知道他做的是善还是恶?盲目的批评和诽谤是很危险的。
一般我们初做某些事情时,都有新鲜感,但是慢慢就厌烦了。如今的学佛人也是一样,刚开始很有信心,很积极,慢慢就轻视了,甚至舍弃了。其实这种退失的心态才是真正的违缘。
为什么说烦恼即是菩提?我们观察烦恼的自性,它是从哪里来,在哪里住,往哪里去,都是不可得的。你证悟到了,烦恼就是菩提。若你没有证得烦恼的自性,还不去对治烦恼,这是错误的。
佛法是一面用来发现自己错误的镜子。各位若是真心想改正错误、想解脱,就把这个“我”放下,不要把自己摆得太高,不要把自己看得很重。这是我们最大的弱点。
人生有限,诸法无常;死亡必至,时处难料。当我们为了欲乐和贪嗔付出太多的时候,觉悟的机会已经一再失去了。
真正的法是无量无边、平等无分别的,但是我们要从中获得多少利益,取决于自己。自己的善根有多少,得到的佛法就有多少。
在修行中,什么时候有了死期不定的定解、觉悟,才算真正进入佛门,才能感悟到佛法的魅力,才能领受佛力的加持。在此之前,佛法还是心外的东西。
死亡一刹那也没有离开过我们,我们都是在刹那当中死亡的。这个道理明白了,你就开悟了。
我们要修安忍、要转念,其实对他人没有什么,但是你自己可以解脱。这都是圆满自己、解脱自己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