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诚罗珠堪布 2013,共154条微博
2012年过去了,在二十一世纪中,又少了一个百分点。在我们的生命中,或许少了几个百分点。2013,是“爱你一生”的一年。让我们在这一年里,更加热爱一切生命和大自然,尽量投入到护生和环保的爱心活动中。祝朋友们新年吉祥!
爱所有生命是佛法的指导思想,度一切众生是佛教的长远目标,欲学大乘佛教者,先学慈悲心。慈悲心是人类所有思想中最美丽的一部分,它一定会让我们一生一世或生生世世都拥有无限的幸福。
在我们的生命中,有快乐,也有意义;有痛苦,也有无聊。但如果你是一位接受心灵训练的人,就可以把它们都转化为幸福或幸福的因素。
对大乘佛法来说,高于一切目标的总目标,是饶益所有的生命。其他一切方法,都是实现这个目标的手段;所有的付出,都是这个目标的代价。所以,我一直觉得,修学大乘佛法是非常幸福与荣幸的。
我们为了买不到幸福的金钱,牺牲了现成的幸福,这个代价实在是太沉重了!简单生活,或许是二十一世纪人类唯一的选择,这也是佛陀为我们所指出的轻松、快乐、环保的生活方式。
当我们回归到生命的本质状态的时候,才能感觉到轻松、满意、幸福,才能体会到生命的意义,因此,我们应该每天都至少有一段时间的回归状态。
回到学院已经好几天了。这段时间,是我们这里一年最冷的时候。冰冷刺骨,又没有电。但在这里,我曾与我的上师度过了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因此,不管再冷,心里感到非常温暖。
我们学院的物质条件非常一般,但我在这种简单又纯真,每天都能沐浴在信心、慈悲、智慧之中,每天都能接触到阳光、蓝天、白云的生活中感到很幸福。幸福,的确来自于心灵,而不是物质。
这段时间,每天从早上8点过到下午6点之间,都在参加考试。之后从下午6:30到晚上10点过,又在参加研讨会。虽然很忙碌,但因为我喜欢这些工作,所以感到很快乐。能够找到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是幸福的主要因素之一。
蔚蓝的天空,银色的大地。。。在这里,心灵最容易获得净化。离物质越远,就离心灵的本性越近。心灵的本性,是人类的终极归宿。
下午的阳光透过窗户照进小木屋,屋里显得格外暖和。光明透过禅定照进心田里,心中显得十分宁静。感受大自然和心灵,是世上最美妙、最可贵的享受。
只要有满足感,快乐就很容易。即使是从窗户透射进来的一抹下午阳光,也能让你觉得很快乐。
这些小木屋都是心理试验室,住在这里的人,都在探索心理的本质和生命的意义,他们有理论,有经验...
祝大家春节快乐!在新的一年里,心情愉快,身体健康!愿佛祖的慧光照耀大地,所有生命幸福安康!
生命,就像水流一样地流动,谁也不知道它的终点在哪里。昨天,离我们越来越远。所有美好的东西,都会渐渐流失,都将变为记忆。这,就是过年。
攀比,逼着我们走上一条永不幸福的道路;攀比,使我们拥有的所有财富都失去魅力;攀比,永远无有止境。满足,才是唯一的选择。
对于佛教修行人的生活,佛陀既不主张过于奢侈,也不主张太过苦行。最关键的,是要懂得生活的意义,证悟真理,打破执著。
每当生起焦虑、惊恐、怨恨的时候,别害怕、别激动,这时需要做几件事:第一步,要识别它;第二步,要继续注视它;第三步,你会发现它的秘密。掌握了这个秘密以后,烦恼会失去使你抑郁和激动的力量。
我们的世界之所以是这样,是因为我们的感官是这样,而不是它的真相是这样,请大家思考这个问题,非常有趣!
很多人觉得自己的生命毫无意义,活着没有意思。他们并不是没有财富,有些人还非常富裕,只是缺乏了生命的目标,生命就无法发挥其作用,因此显得很无聊。如果生命有目标,当下就是幸福。
我们的幸福感,不能过度地依赖于物质和他人,否则永远都不会长远。最好的方法,是在自己的心里播下幸福的种子,并清除烦恼的杂草。
我们对富裕和幸福应该有新的认识和新的定义,这样才能够健康地发展,并轻松愉快地生活。
在每个人的精神世界里,都有一个等待发现的东西或等待开发的力量。彻底了解自己,是世上最自由、最轻松、最快乐的境界。
在电影《黑客帝国》里莫斐斯让尼欧从红色和绿色两个药丸中选一个,如果选红色就会发现人类生存的真相,但要面对各种挑战;选绿色的就可以在虚幻的世界里忘却一切,安静地活着,但永远无法知道生命的真相,红色药丸像证悟空性的解脱道,绿色药丸像迷茫的轮回道,我们如何选择?
做任何事情,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先设定好目标,然后为此目标努力才能成功。如果选择错了,则所有努力都将徒劳无益。学佛修行也不例外,因此,出离心和菩提心才会如此重要。
我们不应该因为自己没有漂亮的容貌、巨大的财富、高贵的身份而烦恼,因为我们拥有人的生命,人生可以追求更完美、更有意义的事情。
相信善恶因果,不是相信佛,而是相信自然规律;否定善恶因果,也不是否定佛,而是否定自然规律。我们应该对自然规律有敬畏感。
让我们大家一起,为四川雅安地震灾区人民祈祷,为死难的亡灵超度,念诵观音菩萨心咒:”嗡嘛呢贝美吽”。有条件的佛教徒,应参加到物质救助、医疗救助和心灵救助当中。
当你感觉到这个世界十分美好和可爱的时候,往往是你的心对这个世界微笑的时候。如果你坚持教心微笑,它一定会学会的。
如果我们的生活水平没有越来越高的话,或许我们的幸福指数不会越来越低。
如果能接受天下生命都曾是自己母亲的理念,就能对天下生命都有感恩之心、报恩之心、慈悲之心。祝天下的母亲们节日快乐!
今天在降达小学与孩子们一起过儿童节。孩子们的歌声和笑声回响在这偏僻的山谷里,蓝天、白云、树林都在向他们微笑。愿天下儿童节日快乐!
人类的幸福感,来自于自由自在。在这片土地上,每棵树木花草都能使人感到无限的自在。感谢大自然赐予的一切!祝大家在端午小长假期间心情愉快、轻松自在!
当我遇到了菩提心的时候,才发现原来生命是无限精彩、无比美好的。
这里只有风声、鸟鸣和自己心脏跳动的声音,一切都显得格外宁静。在这里,所有的烦恼都烟消云散。即使过着简单的生活,也能观看心灵的奥妙,关注六道的苦乐,享受内在的幸福。
这是当地老百姓捐给我的地,我准备在这里给他们修一所实用技术培训基地。他们都很贫穷,儿女无法上高校、找工作,连基本的生计都很难维持。学点技术,或许能帮助他们改变命运。这是我的梦,希望我能梦想成真!
回到老家,给家乡的老百姓上了两天课,讲了佛法、道德水准、环保、防艾知识。见到了三十年没有见过面的老面孔,也见到了从来没有见过面的家乡人,深深感觉到岁月的流逝和世事的无常。
从前天早上五点半开始,直到晚上八点半,一直都走在最烂的路上。经过一天的颠簸,下车时浑身疼痛。我每年的乡下之行又开始了。
在这里,可以看到蓝天和大地的边缘,边缘上只有云在游荡;也可以看到心灵的边缘,边缘上只有爱在行动。大自然与心灵一样地美,一样地令人陶醉。
在草原上,能感觉到人可以融入大自然,心可以回归真面目。在这里,能找到另一种生存方式和生命意义。人类的幸福不在于改造和复杂,而在于自然和简单。
这里是许多修行人经过最完美的心灵生活而走上不归路的地方。我躺在这里注视虚空,在没有任何时空的世界里,去寻找他们的足迹。。。如果不懂得享受心灵生活,物质生活就会变得越来越乏味。
在草原上,与科学家相逢;在帐篷里与环保者相聚;在圆桌会议上,科学与传统对话...热爱大自然、热爱所有生命,是人类共同的使命。
今天我要去一个非常偏僻、没有电和通讯信号的原始森林中,度过最向往的心灵生活,一周后会回来,祝大家心情愉快!
在这里,能感受到简化生活的快乐与大自然的美丽,能让心灵回归到人性的本质。我们很有必要去体验一下这种生活,了解一下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凡是需要用时间去完成的事情,实际上都是在用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在完成。
如果我们在意识的储存器(藏识)里,存储了太多的负能量(罪业),总有一天,这些能量一定会散发出来,使人不开心、不健康、不幸福,这叫做恶有恶报。
佛教的四个“不”:不排斥科学,一切真理都包容;不主张迷信,所有愚昧均否定;不发动战争,凡是伤害都拒绝;不强行改信,任何信仰都尊重。这四个“不”,可以佛教教义和历史来证明。
#慈诚罗珠堪布#答:双修不是性交,初学者应当持戒修行。
@慈诚罗珠堪布 提问: #慈诚罗珠堪布#顶礼上师!请问您怎么看双修这个问题的啊?因为这个是持戒的大问题呢 网页链接
#慈诚罗珠堪布#答:这是因为对轮回的过患和解脱的利益认识不够。
@慈诚罗珠堪布 提问顶礼上师!修学前行,每走一步都很艰难。通常都是进一步可能会退十步。虽然祈祷上师的加持,但是真正的信心生不起来。观察相续会发现自己的贪嗔痴充斥,究竟怎样才能扭转这种状? 网页链接
#慈诚罗珠堪布#答:这是因为对轮回的过患和解脱的利益认识不够。
顶礼上师!修学前行,每走一步都很艰难。通常都是进一步可能会退十步。虽然祈祷上师的加持,但是真正的信心生不起来。观察相续会发现自己的贪嗔痴充斥,究竟怎样才能扭转这种状? 网页链接
#慈诚罗珠堪布#答:如果有可能的话,最好办素婚宴席,或者用冰冻的肉类。
你好,我信佛,我以后要是结婚了,如何面对包办酒席,世间万物生命最宝贵,然而面对传统的民俗,又是无法抗拒的,慈诚罗珠堪布,指点。南无阿弥陀佛 网页链接
#慈诚罗珠堪布#苦苦;变苦;行苦即三苦,具体的内容请看《慧灯之光》.
对 @慈诚罗珠堪布 提问: 祈请堪布给予开示"三苦",佛弟子合十感恩 网页链接
#慈诚罗珠堪布#那就修学《慧灯之光》。
@慈诚罗珠堪布 提问: #慈诚罗珠堪布#顶礼上师,请问想依止您作为自己唯一的一位根本上师,目前因缘可以出家了,但不想去学院(因为您在学院不用汉语讲课),那么我该怎么办? 网页链接
#慈诚罗珠堪布#遵循因果和修持菩提心,就可以落实贤善人格。
@慈诚罗珠堪布 提问: #慈诚罗珠堪布#顶礼大恩上师!法王如意宝在胜利道歌中把人格贤善作为修行次第的根本。祈请大恩上师开示,在家人如何在生活中抓住一个要点来落实贤善人格的修持呢?是否没有此基础就一定无法升起后后的功德呢?感恩上师。 网页链接
#慈诚罗珠堪布#法本上怎么说就怎么观想。
@慈诚罗珠堪布 提问: #慈诚罗珠堪布#观想佛菩萨的时候,有需要观想他在自己的头顶,与自己同一朝向。问题是法本上的像都是正对自己的,每次观想同一朝向,就感觉画面很混乱,调不过来,怎么解决呢? 网页链接
#慈诚罗珠堪布#在家人通常尽量地安排早晚时间闻思修行,再加上节假日的时间。
@慈诚罗珠堪布 提问: #慈诚罗珠堪布#请问堪布:在家人如何能保持持续精进修法,经常因各种外缘而断断续续,无法持续精进。 网页链接
@慈诚罗珠堪布 提问: #慈诚罗珠堪布#顶礼大恩上师,如果五加行修完后,觉得菩提心并没达到标准,可否早上修一座菩提心的修法,晚上修一座寂止的修法?还是需要从头再修一遍五加行? 网页链接
#慈诚罗珠堪布#面对面传授是最稳妥的。
@慈诚罗珠堪布 提问: #慈诚罗珠堪布#堪布,您好,怎样才算是得到了上师的口传? 网页链接
#慈诚罗珠堪布#请看《慧灯之光》的《佛教的物种起源说》
@慈诚罗珠堪布 提问: #慈诚罗珠堪布#慈诚罗珠堪布,您好,想请教您,如果说,我们每个人都有佛性,那我们的无明烦恼最初由何而来?我们是如何沦为众生的? 网页链接
#慈诚罗珠堪布#修莲花生大师的修法,并念诵心咒和祈祷文。
@慈诚罗珠堪布 提问: #慈诚罗珠堪布#尊敬的慈诚罗珠堪布,我们该如何向莲花生大士祈祷? 网页链接
#慈诚罗珠堪布#请看《慧灯之光》的禅定修法。
@慈诚罗珠堪布 提问: #慈诚罗珠堪布#尊敬的慈诚罗珠堪布,打坐过程中,经常性的坐不到一会,就开始昏昏欲睡,眼皮下沉,怎么办? 网页链接
#慈诚罗珠堪布#多闻思,祈请莲师加持,会逐渐地消失。
@慈诚罗珠堪布 提问: #慈诚罗珠堪布#顶礼大恩上师!在面对殊胜对境的时候,经常会升起不如法的念头,越想压制越严重,遇到这种类似于强迫症的心理现象,弟子感觉很恐惧,痛苦不已,不知道如何消除,求您开示如何面对?感恩上师! 网页链接
#慈诚罗珠堪布#先打坐,后在生活中修。
#慈诚罗珠堪布#都有功德。应该有同样的功德。
#慈诚罗珠堪布#两者都可以。
@慈诚罗珠堪布 提问: #慈诚罗珠堪布#当效法米勒日巴尊者修于寂静深山,还是像维摩诘居士那般火中取莲?恳请上师开示。 网页链接
#慈诚罗珠堪布#不需要洗。
@慈诚罗珠堪布 提问: #慈诚罗珠堪布#请问慈师。还没学佛前颈部脖子手臂有明显纹身。现在修外加行暇满人生。以后修上去要接跟着的法。比如大圆满的一天,是否要洗纹身。感恩上师。[蜡烛][蜡烛][蜡烛][蜡烛][蜡烛][蜡烛][蜡烛] 网页链接
#慈诚罗珠堪布#如果尺度把握的好的话,应该是可以的,但最好不用密法的气脉明点。
@慈诚罗珠堪布 提问: 慈诚罗珠老师,学生冒昧想请教老师是否可以在不违背密乘续部法脉传承下,教大家一些关于人体七大脉轮的祛病养生保健方术,以饶益众生,利乐有情。虽气脉脉轮与解脱并无直接关系,但学生还是希望老师可以向大众开示这个慈悲的方便法门 网页链接
#慈诚罗珠堪布#每天四座,修往生四因,平时随时随地念佛。
@慈诚罗珠堪布 提问: #慈诚罗珠堪布# 已退休;萬緣放下;時日不多,該如何精進才能保証此生必定得生西方淨土,早日成佛:(才有能力廣度衆生) 网页链接
#慈诚罗珠堪布#把法王如意宝观想为莲花生大师。
#慈诚罗珠堪布#不用重新,继续即可。
@慈诚罗珠堪布 提问: #慈诚罗珠堪布#顶礼上师,闻思和课诵没有中断,而观修和磕大头中断了?应该全部重新来过吗? 网页链接
#慈诚罗珠堪布#请修《慧灯之光》中的禅定修法。
@慈诚罗珠堪布 提问: #慈诚罗珠堪布#顶礼大堪布,请传授一个对治贪心和散乱的窍决。感恩上师仁波切! 网页链接
#慈诚罗珠堪布#理论上有些神通是可以被科学验证的。
现在对神通有两种典型的看法,一种是确信其有,一种确信其无,持两种观点的人都依据自己的理论论证自己的正确,根本说不到一起,为什么不把神通放在科学的平台上加以验证?特别是那些比较容易验证的,比如悬浮、捏石头如面团等? 网页链接
#慈诚罗珠堪布#一段时间内,先专门观想皈依境,磕头时尽量专注。
@慈诚罗珠堪布 提问: #慈诚罗珠堪布#磕大头时皈依境观想的不清楚,很多时候心可能是无计的状态在磕头,请问怎么调整比较好? 网页链接
#慈诚罗珠堪布#对世俗事物的喜爱是欲望,对出世或解脱方面的喜爱或信任是信心。可以通过三项判断来区分:1.既是信心又是欲望;2.是信心非欲望;3.非信心是欲望。
@慈诚罗珠堪布 提问: #慈诚罗珠堪布#顶礼大恩上师,请上师开示信心与欲望的主要差别是什么? 网页链接
#慈诚罗珠堪布#以后会有机会。
@慈诚罗珠堪布 提问: #慈诚罗珠堪布#顶礼上师!很想听上师讲《时轮金刚》世界观、《华严经》法界观、宇宙观,最好全用密宗奥妙的观点讲述!感恩上师智悲开示! 网页链接
#慈诚罗珠堪布#发世俗菩提心而且没有破菩萨戒的人不会堕恶趣。
@慈诚罗珠堪布 提问: #慈诚罗珠堪布#顶礼上师,请问发了世俗菩提心的人是不是就一定不会堕恶趣?他的菩提心会不会因为违缘而退失,而退失了是不是就有可能因犯戒或者造罪而堕恶趣? 网页链接
#慈诚罗珠堪布#利美是藏文的音译,意指藏传佛教各教派无偏私的意思,对于学藏传佛教的学人十分重要。
@慈诚罗珠堪布 提问: #慈诚罗珠堪布#利美运动对于藏传文化的融合的作用有多大? 网页链接
#慈诚罗珠堪布#努力工作和出离心没有冲突。
@慈诚罗珠堪布 提问: #慈诚罗珠堪布#顶礼上师,我是一位居士,刚刚接触藏传佛教,也很有信心。请教上师,有师兄认为在世间精进工作就是没有出离心,放得下工作才有出离心,您认为对吗? 网页链接
#慈诚罗珠堪布#养古曼童,我觉得跟佛教没有关系,需要进一步研究再下定论。
@慈诚罗珠堪布 提问: #慈诚罗珠堪布#顶礼尊贵的大恩上师慈诚罗珠堪布:目前国内外很多佛教用品店流行买卖佛牌和供养古曼童[又称佛童子】,很多老板和佛弟子以为这个佛教的慈悲加持品和供养对镜。请问佛牌和古曼童与佛教有关系吗?养古曼童恐怖吗?感恩上师 网页链接
#慈诚罗珠堪布#不能自受五戒,必须有人传。
@慈诚罗珠堪布 提问: #慈诚罗珠堪布#顶礼堪布!由于对当地寺院没有信心,我一直没在寺院受居士五戒仪式,但自己一直守戒,这样可不可以,如果不行,自己在家佛堂前自受行否? 网页链接
#慈诚罗珠堪布#暇满人身才是这样获得的。
@慈诚罗珠堪布 提问: #慈诚罗珠堪布#顶礼上师,这个人身非常难得,从因方面来说,需要守持清净戒律,具足清净信心,如《中观宝鬘论》云:”由信离无暇,依戒生善趣“。从缘方面来说,必须具备布施发殊胜愿等因缘。上师,那所有的人都是这样得到人身的吗? 网页链接
#慈诚罗珠堪布#这样要学空性、修空性才能运用到生活当中。
@慈诚罗珠堪布 提问: #慈诚罗珠堪布#顶礼大恩堪布 末学想问 我们怎么运用 因明的推理证明 万法如梦如幻 怎么运用到生活的烦恼对境 网页链接
#慈诚罗珠堪布#开始的时候时间可以短一点,一小时左右,逐步地延长,需要加持,需要有耐心,会越来越好的。
@慈诚罗珠堪布 提问: #慈诚罗珠堪布#顶礼堪布,通过看慧灯之光我才知道应从人身难得开始修,所以我就试着观修,可我每一座都达不到两小时,甚至1.5小时也做不到,因此效果很不好,请堪布开示我应该如何应对这种情况?同时我如何才能成为您的弟子?感恩 网页链接
@慈诚罗珠堪布 提问: #慈诚罗珠堪布#顶礼上师,早上起床在没有洗脸刷牙时,念21遍百字明,前缀需要加念加倍咒和皈依发心吗/后面要加回向吗 网页链接
#慈诚罗珠堪布#这里的报身不是有为法,是如来藏的一面。
@慈诚罗珠堪布 提问: #慈诚罗珠堪布#顶礼上师!智慧品中有一段诠释大小乘差异的,其中有一句:小乘认为万法皆无常,而大乘认为报身是常有不变的法。这里的报身是常有不变的法该怎么理解?同如来藏的关系又是怎样的?感恩合十! 网页链接
#慈诚罗珠堪布#有很多简单的祈祷仪轨,没有仪轨时心里祈祷即可。
@慈诚罗珠堪布 提问: #慈诚罗珠堪布#顶礼尊贵的堪布,为了利益天边无际的大众,每天发心一样,能精进并能如理如法的圆满学修,需要祈祷上师三宝,我们要如何祈祷,有没有简单又快捷又能如理如法的祈祷, 阿弥陀佛 感恩至尊大恩上师! 网页链接
#慈诚罗珠堪布#在世俗中有心的来、住、去处,所以有欲望,在胜义中,没有心的来、住、去处,所以没有欲望。
@慈诚罗珠堪布 提问: #慈诚罗珠堪布#顶礼上师!关于六识,在胜义菩提心的修法里,找不到心的来、住、去处,那么欲望是怎样产生的呢? 跟六识的关系又是怎样?谢谢上师! 网页链接
#慈诚罗珠堪布#可以这样修,但需要传承。
@慈诚罗珠堪布 提问: #慈诚罗珠堪布#顶礼大堪布!想请教您:前段时间跟青海德合龙寺次科活佛求了五加行,但是由于语言不通,具体的操作方法不会,如修曼茶罗和磕大头的姿势等,我按照《慧灯之光四》上面的做法修五加行可不可以?传承可能不同,还是重新求 网页链接
答:有好几种方法:中观的推理,禅宗的参话头,密宗的气脉明点,大圆满的直断方法。
@慈诚罗珠堪布 提问: #慈诚罗珠堪布#顶礼堪布,我想请教一下,家人不相信轮回,除了推荐您的《前世今生论》和相信佛陀的谛实语外,如何通过推理证明呢? 网页链接
答:有好几种方法:中观的推理,禅宗的参话头,密宗的气脉明点,大圆满的直断方法。
@慈诚罗珠堪布 提问: #慈诚罗珠堪布# 顶礼上师!请问上师,如何观察心识的空性呢? 网页链接
答:西方人研究的脑外记忆的案例都可以证明前世的存在。
@慈诚罗珠堪布 提问: #慈诚罗珠堪布#顶礼堪布,我想请教一下,家人不相信轮回,除了推荐您的《前世今生论》和相信佛陀的谛实语外,如何通过推理证明呢? 网页链接
答:有帮助。可以的。
答:需要多闻思。
@慈诚罗珠堪布 提问: #慈诚罗珠堪布#顶礼堪布。弟子现在正在修加行,可是根本就修不下去。连磕头都不想磕,有时候心理总是在骂佛菩萨,有时候什么都做不了有时三宝也不信,轮回也不信,为了得到现实的利益,有时候都会有可怕的放弃学佛这种邪见。怎么办 网页链接
答:先皈依,然后听闻佛经,思考教义,打坐修行。
答:观想观世音菩萨,发慈悲心,诵大悲咒。
@慈诚罗珠堪布 提问: #慈诚罗珠堪布# 顶礼上师! 大悲咒经咒上面有句 教有密言 谨当持诵 是什么意思?一个有家庭的在家居士,应如何正确持诵大悲咒? 网页链接
答:这个没有杀生罪过。
@慈诚罗珠堪布 提问: #慈诚罗珠堪布#顶礼上师!如果皈依三宝后,持五戒,比如无意识的不小心踩死了象蚂蚁这样的生命,这样算不算杀生呀?会不会有罪过? 网页链接
答:多多修持寿命无常。
@慈诚罗珠堪布 提问:#慈诚罗珠堪布#顶礼堪布,在家人如何能保持持续精进修法,经常因各种外缘而断断续续,无法持续精进时怎么办? 网页链接
答:最需要的是对上师的信心。
@慈诚罗珠堪布 提问:顶礼堪布!请问尊贵的堪布,与上师相应,最困难的地方是什么?最需要把握的地方又是什么? 网页链接
答:第一,修空性;第二,修菩提心。
对 @慈诚罗珠堪布 提问:一,请问慈悲的堪布如何才不给我执有任何的机会发挥作用?尤其在受伤害受委屈的时候,如何能处于平静慈悲的心态来面对?二,去掉傲慢心最好的最具体的方法是什么?顶礼感恩堪布! 网页链接
答:传承当面听。吃素可以吃牛奶,最好不吃鸡蛋。
@慈诚罗珠堪布 提问: #慈诚罗珠堪布#请问堪布,怎么能学到五加行的传承,还有吃素能否吃鸡蛋和喝牛奶 网页链接
答:事部和行部有自己的根本戒,和大圆满不一样。请看三戒论。
对 @慈诚罗珠堪布 提问:事部或行部灌顶时密宗应该受什么戒?和无上大圆满灌顶时的戒律一样吗? 网页链接
答:有单身和双身的区别等等。
对 @慈诚罗珠堪布 提问:事部、行部、瑜珈部、无上瑜伽部佛菩萨形象有什么区别? 网页链接
答:1.先找上师,后闻思修行;2.要去寻找上师。
尊敬的堪布:我是个山西对密法有信心,但现在没有上师的佛弟子,请问现在可以自己修加行吗?或者该学些什么?如何做才能早日遇到自己的具德上师? 网页链接
答:应该是修行不到位。
对 @慈诚罗珠堪布 提问:从藏传佛教历史上看有很多虹化的成就者,现在却好像越来越少,是什么原因? 网页链接
答:有过失。
对 @慈诚罗珠堪布 提问:密宗中破戒的出家人被上师开除以后在别的地方又收了弟子,和这样的弟子一起共修会不会有过失? 网页链接
答:不一定。
@慈诚罗珠堪布 提问: #慈诚罗珠堪布#请问堪布:我们若要见您必须去五明佛学院吗? 网页链接
答:依止上师,皈依三宝,闻思修行。
1;可以反复归依;2,没有单独的仪规;3,自己最有信心的上师;4,请阅读《普贤上师言教》
@慈诚罗珠堪布 提问: #慈诚罗珠堪布#頂禮尊貴的堪布:請問:參加過很多次皈依的儀式,因為是皈依三寶,所以重複沒關係,是這樣嗎?那皈依根本上師有另外的皈依儀式嗎?如何確認哪一位才是根本上師呢?初學者還不大會觀想如何與上師相應呢? 网页链接
答:先依止上师,然后通过网络等方法听闻藏传佛教教义,然后修行。如何依止具德上师,请看《大圆满前行—普贤上师言教》。
答:佛弟子可以参加婚宴。
@慈诚罗珠堪布 提问: #慈诚罗珠堪布#顶礼上师,请问上师如果有亲戚邀请去参加婚宴,佛弟子如何做才是如理如法的? 网页链接
答:双修不是性交,初学者应当持戒修行。
@慈诚罗珠堪布 提问: #慈诚罗珠堪布#顶礼上师!请问您怎么看双修这个问题的啊?因为这个是持戒的大问题呢 网页链接
答:这是因为对轮回的过患和解脱的利益认识不够。
@慈诚罗珠堪布 提问顶礼上师!修学前行,每走一步都很艰难。通常都是进一步可能会退十步。虽然祈祷上师的加持,但是真正的信心生不起来。观察相续会发现自己的贪嗔痴充斥,究竟怎样才能扭转这种状? 网页链接
答:可以。
答:如果有可能的话,最好办素婚宴席,或者用冰冻的肉类。
你好,我信佛,我以后要是结婚了,如何面对包办酒席,世间万物生命最宝贵,然而面对传统的民俗,又是无法抗拒的,慈诚罗珠堪布,指点。南无阿弥陀佛 网页链接
#慈诚罗珠堪布#答:有好几种方法:中观的推理,禅宗的参话头,密宗的气脉明点,大圆满的直断方法。
@慈诚罗珠堪布 提问: #慈诚罗珠堪布# 顶礼上师!请问上师,如何观察心识的空性呢? 网页链接
#慈诚罗珠堪布#答:西方人研究的脑外记忆的案例都可以证明前世的存在。
@慈诚罗珠堪布 提问: #慈诚罗珠堪布#顶礼堪布,我想请教一下,家人不相信轮回,除了推荐您的《前世今生论》和相信佛陀的谛实语外,如何通过推理证明呢? 网页链接
#慈诚罗珠堪布#答:有帮助。可以的。
#慈诚罗珠堪布#答:需要多闻思。
@慈诚罗珠堪布 提问: #慈诚罗珠堪布#顶礼堪布。弟子现在正在修加行,可是根本就修不下去。连磕头都不想磕,有时候心理总是在骂佛菩萨,有时候什么都做不了有时三宝也不信,轮回也不信,为了得到现实的利益,有时候都会有可怕的放弃学佛这种邪见。怎么办 网页链接
#慈诚罗珠堪布#答:先皈依,然后听闻佛经,思考教义,打坐修行。
#慈诚罗珠堪布#答:观想观世音菩萨,发慈悲心,诵大悲咒。
@慈诚罗珠堪布 提问: #慈诚罗珠堪布# 顶礼上师! 大悲咒经咒上面有句 教有密言 谨当持诵 是什么意思?一个有家庭的在家居士,应如何正确持诵大悲咒? 网页链接
#慈诚罗珠堪布#答:这个没有杀生罪过。
@慈诚罗珠堪布 提问: #慈诚罗珠堪布#顶礼上师!如果皈依三宝后,持五戒,比如无意识的不小心踩死了象蚂蚁这样的生命,这样算不算杀生呀?会不会有罪过? 网页链接
#慈诚罗珠堪布#答:多多修持寿命无常。
@慈诚罗珠堪布 提问:#慈诚罗珠堪布#顶礼堪布,在家人如何能保持持续精进修法,经常因各种外缘而断断续续,无法持续精进时怎么办? 网页链接
#慈诚罗珠堪布#答:最需要的是对上师的信心。
@慈诚罗珠堪布 提问:顶礼堪布!请问尊贵的堪布,与上师相应,最困难的地方是什么?最需要把握的地方又是什么? 网页链接
#慈诚罗珠堪布#答:第一,修空性;第二,修菩提心。
对 @慈诚罗珠堪布 提问:一,请问慈悲的堪布如何才不给我执有任何的机会发挥作用?尤其在受伤害受委屈的时候,如何能处于平静慈悲的心态来面对?二,去掉傲慢心最好的最具体的方法是什么?顶礼感恩堪布! 网页链接
#慈诚罗珠堪布#答:传承当面听。吃素可以吃牛奶,最好不吃鸡蛋。
@慈诚罗珠堪布 提问: #慈诚罗珠堪布#请问堪布,怎么能学到五加行的传承,还有吃素能否吃鸡蛋和喝牛奶 网页链接
#慈诚罗珠堪布#答:事部和行部有自己的根本戒,和大圆满不一样。请看三戒论。
对 @慈诚罗珠堪布 提问:事部或行部灌顶时密宗应该受什么戒?和无上大圆满灌顶时的戒律一样吗? 网页链接
#慈诚罗珠堪布#答:有单身和双身的区别等等。
对 @慈诚罗珠堪布 提问:事部、行部、瑜珈部、无上瑜伽部佛菩萨形象有什么区别? 网页链接
#慈诚罗珠堪布#答:1.先找上师,后闻思修行;2.要去寻找上师。
尊敬的堪布:我是个山西对密法有信心,但现在没有上师的佛弟子,请问现在可以自己修加行吗?或者该学些什么?如何做才能早日遇到自己的具德上师? 网页链接
#慈诚罗珠堪布#答:应该是修行不到位。
对 @慈诚罗珠堪布 提问:从藏传佛教历史上看有很多虹化的成就者,现在却好像越来越少,是什么原因? 网页链接
#慈诚罗珠堪布#答:有过失。
对 @慈诚罗珠堪布 提问:密宗中破戒的出家人被上师开除以后在别的地方又收了弟子,和这样的弟子一起共修会不会有过失? 网页链接
#慈诚罗珠堪布#答:不一定。
@慈诚罗珠堪布 提问: #慈诚罗珠堪布#请问堪布:我们若要见您必须去五明佛学院吗? 网页链接
#慈诚罗珠堪布#答:依止上师,皈依三宝,闻思修行。
#慈诚罗珠堪布#答:先依止上师,然后通过网络等方法听闻藏传佛教教义,再修行。如何依止具德上师,请看《大圆满前行—普贤上师言教》。
#慈诚罗珠堪布#答:佛弟子可以参加婚宴。
@慈诚罗珠堪布 提问: #慈诚罗珠堪布#顶礼上师,请问上师如果有亲戚邀请去参加婚宴,佛弟子如何做才是如理如法的? 网页链接
喜欢计较的人,会让身边的人感到紧张、不自在、烦心;懂得宽容的人,会让身边的人感到轻松、自在、开心。学会能让步的尽量让步,多考虑别人的感受和需要,是生活在人群中的每一个人必须具备的条件。
在地球上,因为看不到地球的边缘,所以不知道它是球形的;在银河中,因为看不到银河的边缘,所以不知道它是万字形的;在轮回里,因为看不到生命的边缘,所以不知道它是永恒不灭的。当超越了地球、银河、轮回的时候,才能看到它们的真相。
虽然大乘佛教倡导素食,但如果实在不能放下荤食,也不等于不能学佛。无法成为素食主义者的人,同样可以学佛修行,最低的限度,是不点杀、不吃鲜活的生命。
圆月除无明,秋风扫烦恼,佛光照人心,六时恒吉祥。 祝大家中秋节快乐!
昨天应邀在北京中国国际瑜伽大会上演讲,我的演讲内容是《心灵瑜伽》。会议的环境很漂亮。我觉得,瑜伽不应仅仅停留在肢体运动上,而需要有心灵瑜伽的配合。如果将来能建立一些禅和瑜伽一体化的瑜伽馆,一定可以帮助更多的人。
《慧语莲灯》推荐: 您不愿意学佛,可以;不愿意有任何宗教信仰,也可以。但只要您能在我的这本书里找到喜欢的内容,并从中体悟到一丝宁静、快乐与幸福,我真的会感到很幸福,感到生存有了价值,有时甚至会为此而感动、高兴到偷偷落泪。我在放生期间,每天都在为此而发愿。
《慧语莲灯》当当网链接:网页链接
人需要有一种超越物质的精神追求或精神支柱,这样才能保持稳定的情绪,才能让生活过得充实和有趣。否则,如果单纯追求物质,最终给我们带来的,只能是浮躁、无聊和空虚。
站在任何一座高山遥望大地,视野里的地平线永远是平的,看不出地球是圆的,但总有一天你会发现真相。千万不要以看不见为理由,来否定地球的圆形。站在任何世俗感官的角度来探索生命,了解的永远只是一个阶段,而看不见它的循环,但总有一天你会发现真相。千万不要以看不见为理由,来否定生命的循环。
虽然佛教徒的行为规范,是以戒律为基础,但你也不必害怕学佛以后有很多条条款款的规定会约束自己,让自己不自由,从而压力重重。大乘佛教从来不提倡形式主义,它是非常人性化和开放性的教育,绝不会强迫人行事。
一个人怎么样死并非重要,更重要的是怎么样活。所以,每一天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
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多哲学渐渐失去了它们的现实意义,但佛陀的哲学思想,却在二十一世纪显得越来越有价值,因为它能使许多空虚、浮躁、焦虑的现代人感受到充实、宁静与快乐。
佛教不会攻击坏人,只会攻击使坏人变得如此之坏的因素。
人们经常说:我们天不怕地不怕,结果一切都变得非常可怕,因此,我们应该对善恶因果有点儿敬畏感。
我们需要推动两种慈善:第一是物质慈善;第二是心灵慈善。因为在我们面对的人群中,一部分缺乏物质条件,另一部分缺乏心灵营养,两种人都一样地痛苦。用钱,可以做物质慈善;用禅,可以做心灵慈善。
一个人和一条狗都关在一间屋子里,五天不吃不喝,然后放出。在出来的第一时间,两条生命都会追求同一个东西,那就是饮食。此时的一切努力,都围绕在饮食周围。在这种价值体系中,任何东西都超不过饮食,艺术、哲学、宗教都用不上。吃饱了,狗的价值观还是那样,而人的价值观就应该有所变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