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阿荣博堪布 2013,共184条微博
今天是我母亲的生日。我小时候出奇地调皮,给母亲带来不少麻烦,我常为此感到内疚。有时我又想,母亲虽然一辈子坎坷贫穷,受尽家庭儿女之累,但从来没有动摇过对三宝的信心,并且在晚年出家专心修行,我为自己能照顾母亲暮年的生活,并为她的修行提供助缘而感到欣慰。我们没有辜负这一场母子的缘份。
1987年法王如意宝朝礼五台山,一万多藏人闻讯从各地赶到五台,追随在上师左右。法王如意宝发下弘法利生的大愿。自此以后,他老人家的佛行事业越来越广大。顶礼大恩上师法王如意宝!
87年,五山台善财洞法王如意宝《亲见文殊菩萨时发愿之金刚道歌》。
在法王如意宝为救度有情而慈悲应化的无数次转世中,他示现了各种不同形象。对此,他很少宣说,只有提到上师功德时,他才偶尔透露自己前世的情况。通过法王如意宝的回忆,我们知道,每一段清净无染的师徒传承都源于殊胜无比的累世因缘。
此时此刻,我更能真切地感受到自己少许的出离心、菩提心,一分一秒的善念善行全部来自于法王的加持。只要一想到他老人家,我的心里便充满了温柔而忧伤的泪水。《回忆上师法王如意宝》网页链接
对上师的无尽感激总是伴随着对众生的无限悲悯。佛陀说,每一个众生在往昔都曾做过我们的母亲,所以应该像对待现在的母亲一样对待众生,包括这一世看似与我们没有关系、甚至与我们为仇为敌的众生,考虑他们的感受和福祉。
【楞严经】等经典中详细讲到何种身心行为导致何种生命形态,我们对比一下自己平常所为,就该知道自己在六道中是在往上走还是往下走。
藏历二十五,空行母节日。断恶行善,回向众生。
今天是藏历三十,释迦牟尼佛节日。吉祥之日当行持善法,放生,供灯,诵经,持咒,布施等,愿众生离苦得乐!
在家或在寺庙供灯时念诵此愿文非常殊胜,若无时间,仅念其中咒语"嗡班匝达玛啊洛给阿吽"亦可。愿众生断除无明,开显智慧!
灯的光明象征可以驱散众生心中无明黑暗的佛陀智慧,供灯可以增上福慧,今后生生世世转生于有佛法住世的光明劫中,有缘听闻到佛法。供灯时也应发菩提心,以此供灯的功德回向无量众生,愿众生早日断尽无明。#寂静之道#
言行恒时随顺友,秉性正直心善良,若欲长久利己者,暂时利他乃窍诀。
《胜利道歌•天鼓妙音》
看见那一群朝气蓬勃的身影,我不由得钦佩和感动。是他们时时在提醒我,用勤奋和天真的热情去拥抱每一天,毫𣎴吝惜地去表达自己对生活、对一切生命的感激。
片中对发生在上师身边一些人和事的讲述,可以成为每一个寻求解脱的人的一面镜子,我们可以用他们的善心与善举来对照修正自己的发心和行为。“人与人之间的缘分,对于大乘修行人,无论善缘恶缘,到眼跟前都是同证菩提的缘!”--《冬日札记--人人是我师》网页链接
在佛前恭敬顶礼,既是迅速积累福报的方便法门,又是对治傲慢的有力方法。藏地有句俗话:傲慢的山上留不住功德之水。傲慢使我们看不到自己的过失,也看不到别人的功德,所以很难在修行中有踏踏实实的进步。佛法在恭敬中求,多一分恭敬,消一分罪业,增一分功德。
藏历初八,药师佛节日。顶礼供养皈依药师佛!愿一切众生远离厄难病苦,常得安乐!
在轮回中没有做过我们父母的众生可以说一个也没有。从我们各自父母身上,就可以看出父母对我们的恩德有多大,为了能让曾经做过自己父母的众生早日解脱痛苦,最终成佛,我们一定要精进修行。
新年伊始,愿天下所有如母有情吉祥安康。《冬日札记--母亲》《冬日札记--母亲》
藏历初十,莲师节日。吉祥之日当行持善法,放生,供灯,诵经,持咒,嗡啊吽班匝格热班玛色德吽!愿众生离苦得乐!
尽管我们还没有像佛陀那样彻底觉悟,但仍然可以帮助父母、家人了解解脱之道,尽己所能为他们的修行创造助缘。
佛陀也曾开示说不要让情绪、偏好主导对佛法的信心,而应通过闻思修去检验佛陀的教言,由闻思而了解教法,由实修而获得功德,在闻思修的基础上建立起对三宝的坚定信心。
这个念诵非常殊胜,当年在喇荣五明佛学院,大恩上师法王如意宝在传讲经论前都会念诵这个颂词,祈祷大智文殊菩萨。希望大家也能长期念诵,这对开启智慧有极为殊胜的加持。
【文殊赞颂•加持大宝藏】
普通人的心是如此易变,基于纯感性的信心虽然也很好,却不够坚韧、深广,不足以持续地激励我们采取行动去实践佛法,为解脱轮回而奋力修行。
藏历十五,阿弥陀佛节日。祈祷,南无阿弥陀佛!愿共诸众生同生极乐国!
信心是开启修行之门的钥匙,修行也是不断增上信心的过程。
藏历十八,观世音菩萨节日。身语意远离恶业,以清浄心上供下施。
转发微博。
《三主要道论》 宗喀巴大师在本论的开始谆谆告诉我们:“我随己力而宣说,欲解脱者之津梁,诸佛经典精华义,一切菩萨所赞道。”如是三要道,亦是各大宗派所着重提倡之三大扼要。
藏历二十五,空行母节日。度母心咒:嗡达瑞德达瑞德瑞索哈。愿众生安乐,早证菩提!
大多数人刚开始对三宝的信心都会比较偏于感性,这没关系,实际上能对三宝自然生起欢喜之心,是往昔积累了巨大善根的结果,若自己或他人有这种清净的信心,我们应当真诚随喜。以后随着闻思修行的深入,再不断巩固信心,使清净信增上为胜解信。
就像聚光镜把阳光聚于一点使稻草燃烧一样,无伪的信心能把三宝无处不在的加持在我们心中聚集,点燃我们内心智慧与慈悲的灯火。
菩提洲网站成立六周年的一部短片。因为这个缘起,希望更多的人结上善缘。
《菩提洲》网页链接
分享图片
分享图片
今天是神变月的第一天,神变月里请多行持善法,积累福慧资粮。喇荣五明佛学院为期十五天的持明法会也从今天开始,法会期间大家可念诵<大自在祈祷文>,观音心咒等,行持善法,功德无量。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新年伊始,菩提洲网站推出电子杂志试刊《善待生命》,愿大家在家人团聚、走亲访友之时,勿忘善待生命、戒杀放生、行持善法。希望所有看到这期杂志的人都能关爱身边的每一个有情,祈愿一切众生远离怖畏、究竟解脱。网页链接
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 胜彼世间音,是故须常念。 念念勿生疑,观世音净圣,于苦恼死厄,能为作依怙。具一切功德,慈眼视众生,福聚海无量,是故应顶礼。《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慈悲心是菩提心的基础。上求佛果,下化众生,这样广大深切的菩提心,对于多数人来说不是轻易就能生起的,困在工作、家庭、生活的无尽辗转中不得自主。那么,从慈悲开始吧,愿意分享自己的乐,肯去体谅和分担其他众生的苦,希望一切有情都过得快乐安稳,远离怖畏。
#视频专区# 更新《共修放生回向》(二):普,具大慈悲故不住无为;贤,具大智慧故不住有为。有这样理想和信念的人,在同时同地或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一起来以自己谦卑而诚恳的方式坚持救护众生,这就是普贤放生。___希阿荣博网页链接
现在的人嫉妒心重,整个社会环境也鼓励攀比、竞争,几岁的小朋友就知道自赞毁他,然而嫉妒所消耗的能量远远超过隨喜,强烈的嫉妒心带给人压力和不安,精神总是处于过度用力的状态,这样活着很累,少有安宁、快乐的时候。
今天是喇荣五明佛学院持明法会的最后一天。以前法王如意宝住世时,每到这一天在大喇叭里宣布法会即将结束后,都反复叮咛将散去的人们:暇满难得,不要懈怠,一定要继续精进修行。学院日夜播放观音九本尊心咒和大自在祈祷文,悠扬的梵唱飘满山谷,我们醒时梦时都在心咒中,多么幸福的日子!
今天是藏历二十一,地藏王菩萨节日。一九九七年我的上师法王如意宝从南方各地弘法回来,送给我们每人一张这样的地藏王菩萨法像,我一直珍藏着。顶礼上师!顶礼地藏王菩萨!
自己的不当行为给其他众生带来痛苦并最终让自己感受痛苦,为此而心生愧疚悔恨,这叫忏前;决心从此不再犯同样过失,这叫戒后。忏前戒后是真忏悔。它不是只跟宗教有关,每一个人,立身处世都该有这样的修养。你可以称之为反省,不二过,责任感等等,虽然程度和范围有差别,但都是要人对自己的作为负责。
我们经历的一切,我们觉知到的世界以及我们的觉知、感受、思想等等,都是业的显现。业由因、缘、果构成。因指主要条件,缘指次要条件,主、次要条件具足,会有结果产生,这就是业因果。
所谓凡夫,是一种心的状态,我们的心处于颠倒执著中的状态。当然,这状态持续的时间比较长了,无始以来至今,一直处于其中。既是状态就可以改变。我们念佛、念净土便是在慢慢扭转心的状态,从念念追逐生死烦恼,现前轮回境界,转成念念阿弥陀佛,现前极乐净土。
藏历二十五,空行母节日。吉祥之日当行持善法,放生,供灯,诵经,持咒,布施等,回向众生,愿众生离苦得乐!
愿众生安乐!
#视频#《恩德》:希望视频中珍贵的影像资料能让曾经有缘拜见法王如意宝的弟子可以再次重温他老人家的音容笑貌,重温跟随法王闻思修行的时光;未能拜见过法王的弟子也可以通过视频增上对法王如意宝信心。愿有缘见者都能对法王如意宝生起信心,所有众生都不要忘记他老人家的恩德。《恩德》(法王如意宝珍贵老视频)
今天是藏历一月三十,神变月的最后一天。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让我们常怀善意,常行善法。愿风雨常调顺,众生悉康宁。
人们常说:“人要学会爱自己。” 然而,很多人所理解的“爱自己”只是增加对自己的执着罢了。在生命的每时每刻,对自己的言行思想负责,这在我理解是真正的自爱。这样的自爱能给人以自信。
今天是藏历初八,药师佛节日。造成身体疾病的原因有宿业、内伤(用心过度或耽于酒色财气)和外感(受风寒暑湿侵邪)等。若主要由宿业而起,应发菩提心,念佛超度。若因内伤或外感,应断恶行善,存心正直,同时配合医药治疗。愿众生远离病苦!
佛经中有很多都是讲佛菩萨从初发心到证果之间旷世精勤修行的功德的,我们不要把这些内容当作一般的传奇故事匆匆看过。如果能心怀欣乐地去了解佛菩萨曾发下怎样的大愿,是怎样修行的,成就了怎样的功德事业,心里因此而充满了欢喜和感动,这样的随喜能帮助显发我们内在的佛性。
今天是藏历初十,莲师节日。请尽己所能戒杀、放生、食素、上供下施,积资净障。积累福德不一定就是功利。福德是人人都需要的,就像空气。
对初学者来说,精进地闻思修,这本身就是在弘法,自相续中通过闻思生起证法的功德,自己这个众生便得到了利益和度化。度己的同时,我们身心的行为和变化将影响感动其他众生,使他们也对正法生起向往之心,进而了解和修学佛法,这是度他。
有人看见别人救护动物,就说这样做意义不大,不如拿这个钱去帮助穷人。当穷人真来到他面前,他又说救急不救贫,不如拿钱去帮助病人。有人帮助病人时,他也不会随喜,又说别的。最后他既没有帮助动物也没有帮助人,只是批评了别人的善行,损耗了自己的福报。
藏历十五,阿弥陀佛节日。【观无量寿佛经】云:“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
在无尽的轮回中,我们必定曾经有幸值遇过佛,接触过正法的光明,或者无意之间礼敬、供养过三宝,种下了善根,不论这善根多么微小,都会在我们的识田中留下印记,因缘成熟时便会结出善的果实,我们因而感受安乐,生起善念,做出善的举动。
今天是藏历十八,观世音菩萨节日。在藏地,人们把观音心咒刻在石头上,写在经幡上,希望吹过石头经幡的风把佛菩萨的加持送到远方,凡风过处,皆得安稳吉祥。在这段视频中,不论男女老幼,不论是背是抬是堆放玛尼石,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因为大家的发心是为了所有众生获得安乐。
嗡嘛呢叭咪吽舍!#视频#《扎西持林的玛尼石》网页链接
今天是藏历十八,观世音菩萨节日。在藏地,人们把观音心咒刻在石头上,写在经幡上,希望吹过石头经幡的风把佛菩萨的加持送到远方,凡风过处,皆得安稳吉祥。在这段视频中,不论男女老幼,不论是背是抬是堆放玛尼石,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因为大家的发心是为了所有众生获得安乐。
很多人也许不知道,他们的一念善心一分善行,哪怕微小转瞬即逝,也必定在轮回长夜中,在危险之境,为他们作明灯,作救护。因为知道这一点,知道即使是一个匆匆而过的路人也有可能见作随喜,得到利益,我们在护生、在行持其它善法时,不论遇到怎样的困难和误解,都能坚持下去。
今天是藏历二十五,空行母节日。积植德行,回向众生,愿众生安康!
寂天菩萨曾说,一心为众生着想的人,早已成佛,得到了究竟的智慧和解脱;而处处为自己打算的人,却还在无明和痛苦中流转。
今天是藏历三十,释迦牟尼佛节日。顶礼供养皈依本师释迦牟尼佛!
#微视频#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视频介绍了佛陀成道及莲师在藏地弘扬教法的短小视频。网页链接 网页链接
我们的心念无法同时既向善又向恶,就像我们不能同时既向左转又向右转。当心中生起善念,恶念不用压制便会自然消失。当身语造作善业,便能自然地避免造作恶业。所以要断恶,还要行善,通过行持善法来有力地对治恶业。
内心清净非常重要。同样的行为,心若不同,内涵便不同。如果以平等的信心、恭敬心,皈依礼敬一佛,即是皈依礼敬诸佛,因佛佛同体也;专修一个法门,即是修学所有法门,法法相融,一个学通了,一通百通;依止一位僧宝,即是随学一切僧宝。
任何人皈依上师三宝就种下了解脱轮回的种子,能够远离不善业,增上善业,成就一切律仪之根本,一切功德的来源。今生来世安乐,终将获得佛果。网页链接 网页链接
凡事只关注自己,只关注眼前,总是以这样的心去看待事物去做事,生活的路会越走越窄,心灵越来越枯涩。读一读佛菩萨的事迹,看到他们的心量是多么开阔广大,我们会明白为什么自己的福报会这样小。
修行的进步,修行人内心和外在的改变,都是在一点一滴、循序渐进中实现的。纵然有豁然开朗的时刻,也是在积累了无数经验之后到来。
今天是藏历初八,药师佛节日。请尽己所能戒杀、放生、食素、上供下施,积资净障,愿众生远离病苦!
“贤善人格的根本是无有狡诈的善良心。”--法王如意宝
#微视频# “贤善人格的根本是无有狡诈的善良心。”--法王如意宝网页链接 网页链接
今天是藏历初十,莲师节日。请尽己所能戒杀、放生、食素、积植德行,回向众生,愿众生安康!
请加入我们的共修,尽快完成110万遍阿弥陀佛心咒:嗡阿弥德瓦阿耶色德吽舍,回向给地震灾区,愿逝者往生极乐净土,伤者早日康复,一切众生远离苦难获得安乐!请大家尽心尽力帮助大家。
《阿弥陀佛心咒念诵共修》:从现在开始,所有能在一年内圆满念诵阿弥陀佛心咒“嗡阿弥得瓦阿耶色德吽舍”
#信息发布# 《阿弥陀佛心咒念诵共修》:从现在开始,所有能在一年内圆满念诵阿弥陀佛心咒“嗡阿弥得瓦阿耶色德吽舍”110万遍的信众都可以通过菩提洲网站的“联系我们”邮箱报名参加此次共修。网页链接
灾难来临时,尽管不是所有人都能直接参与救死扶伤的援救行动,但至少我们可以在情感上分担受灾者的痛苦,让他们感到被关注、被关爱、不孤单。任何友善的表示,不管多么微小,都是一股净化人心的力量,都是分担和分享。为亡者念经超度也是这种分担的表现,我们陪伴亡者走过中阴,分担他们的恐惧和孤独。
今天是藏历十五,阿弥陀佛节日。应发菩提心,请尽己所能戒杀、放生、食素、一心念佛求生净土。
佛的无量功德皆源自教法和证法。如今我们有幸值遇佛法,应当珍惜,精进地闻思教法、修行证法。即使是在家弟子,平时要顾及工作、家庭,琐事缠身,仍然应该想办法挤出时间来闻思修。
对等同于虚空界的一切众生修慈悲、菩提心
#微视频#《菩提心》:“对等同于虚空界的一切众生修慈悲、菩提心,为了他们精勤积集二种资粮,由此所产生的一切善根回向所有的众生,愿与其共同获得圆满菩提。应当了知这一切之自性为空性,法相(显现)为如梦如幻。”网页链接 网页链接
种子发芽结果所必需的阳光、雨露、土壤等条件,称为缘。从播种到结果需要经过多长时间,取决于种子的性质和潜能,同时受气候、环境、土质等生长条件的影响。有的作物一年一收,而有的作物几个月就成熟了。同样的,造作了业因之后要多久会显现果报,取决于因的性质和力量。
就像一颗种子要最终结出累累硕果,必须有适当的土壤、阳光、雨水等等条件才行,否则结出来的果实就不好。同样地,我们通过断恶行善、忏前戒后改变了缘,之前的恶因结出的苦果必定也随之改变,尽管依旧是一枚苦果,但它的大小和苦涩的程度已经是改善了太多。
“我自相续中的这少许菩提心,是依靠金洲上师的恩德而得到的,因此他老人家对我的恩德极大。”---阿底峡尊者
#微视频#“我所有的上师都是大成就者,所以功德无有大小之分,而恩德则有大小的差别,我自相续中的这少许菩提心,是依靠金洲上师的恩德而得到的,因此他老人家对我的恩德极大。”---阿底峡尊者网页链接 网页链接
以前造过的恶业能完全戒掉不再犯,自然是最好,如果一时不能完全戒除,也要向这个方向努力,比如先下决心一个月不再犯或一年不再犯,然后逐步延长直到彻底戒掉,就像人们平常戒烟、戒酒那样。我们戒的是所有会给自他带来痛苦的行为。
“今生最美的际遇,重塑心灵的力量。”希望更多的有缘人以此因缘,趣入佛法,走向解脱。
#信息发布#「《次第花开》有声书出版 」:“今生最美的际遇,重塑心灵的力量。”很多有缘阅读过了希阿荣博上师的著作《次第花开》的人都曾经发出这样的感慨。我们也希望随着有声书的出版,更多的有缘人能够以此因缘,趣入佛法,走向解脱。网页链接
5月18日是(藏历四月初八)喇荣五明佛学院金刚萨埵法会开始。为自他一切众生忏悔罪业。能念40万遍金刚萨埵心咒“嗡班杂萨埵吽”,可以获得与僧众共修的功德。
藏历四月,除了药师佛、莲师、阿弥陀佛、地藏王菩萨、空行母节日等,还有三个特殊节日,即四月初七佛诞日,四月十五佛陀成道日和涅槃日。在殊胜的佛菩萨节日里如果行持善法,功德比平日会更加增上,所以在节日众多的四月,让我们精进不辍,积植德行,所有功德回向众生!
藏历四月初七佛诞日,四月十五佛陀成道日和涅槃日。在殊胜的佛菩萨节日里如果行持善法,功德比平日会更加增上,所以在节日众多的四月,让我们精进不辍,积植德行,所有功德回向众生!
5月18日是(藏历四月初八)喇荣五明佛学院金刚萨埵法会开始。为自他一切众生忏悔罪业。能念40万遍金刚萨埵心咒“嗡班杂萨埵吽”,可以获得与僧众共修的功德。
远离痛苦获得安乐,是所有众生共同的愿望和平等的权利,建立这个见地很重要,因为人与人之间缺乏真正的理解和宽容,内心轻易就陷入孤独、焦虑和怨怼中,社会矛盾、问题随之涌现,这背后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大家认为只有自己才想、才应该离苦得乐。
喇荣五明佛学院金刚萨埵法会开始。
“行持三殊胜法门是走向解脱的必经之路”。
#微视频#《三殊胜》:18世纪的大法王晋美林巴上师说过,“行持三殊胜法门是走向解脱的必经之路”。 网页链接 网页链接
轉發微博。
在菩提洲网站发起了#阿弥陀佛心咒共修#的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共修念诵的数字已经超过二十五亿三千余万遍。祈愿以此次共修增上对阿弥陀佛极乐世界的信心、愿心,乃至生起一念欢喜、爱敬,所有善根悉皆回向一切有情往生西方,终证佛果! 此次共修详情:网页链接
大恩上师法王如意宝的教言,恒时不断,精勤修持! 祈愿佛教广兴盛 一切有情福乐生 昼夜恒时行正法 自他二利任运成
#微视频#顶礼大恩上师法王如意宝! 愿我们紧记他老人家的教言,恒时不断,精勤修持! 祈愿佛教广兴盛 一切有情福乐生 昼夜恒时行正法 自他二利任运成 网页链接 网页链接
《戒杀放生(一)---法王如意宝教言》:为了自己的来世,为了整个人类的明天,我在此合掌祈请各位朋友,在身心自由的情况下,千万不要再把牛羊等动物送到地狱一样的难忍痛苦中,不要故意杀害任何生命,这是我对你们的最大期望,也是对你们的恳求!
#微视频#《戒杀放生(一)---法王如意宝教言》:为了自己的来世,为了整个人类的明天,我在此合掌祈请各位朋友,在身心自由的情况下,千万不要再把牛羊等动物送到地狱一样的难忍痛苦中,不要故意杀害任何生命,这是我对你们的最大期望,也是对你们的恳求!戒杀放生(一)---法王如意宝教言 网页链接
生命是前前后后的相续,没有孤立的前,也没有孤立的后,以前造下的业因,若还未成熟,则必定会在将来成熟,以后不可避免地要感受以前的业因果,所以改过自新须从反省和忏悔过去开始。其次,若没有真诚的反省和在此基础上生起的悔过之心,我们很难意识到自己错在什么地方。
佛法的兴盛根本在于能够利益无量众生。善法的功德与恶业的过患,许多上师已经做了广大详细的宣讲。
#微视频#《戒杀放生(二)》:佛法的兴盛根本在于能够利益无量众生。善法的功德与恶业的过患,许多上师已经做了广大详细的宣讲。汝等在家信众,皆应断恶行善,依教奉行,这是最重要的。 网页链接 网页链接
《月光国王》:“慈悲的国王啊,您有一颗比金子还珍贵的慈悲心,以后您一定会成为智慧慈悲的佛陀。到那个时候,请您一定记得为我传讲无上珍贵的佛法。”
#童蒙语丝#《月光国王》:“慈悲的国王啊,您有一颗比金子还珍贵的慈悲心,以后您一定会成为智慧慈悲的佛陀。到那个时候,请您一定记得为我传讲无上珍贵的佛法。”网页链接
“六一”国际儿童节来临之际,菩提洲网站特别推出少儿专栏“童蒙语丝”。愿此栏目给父母、孩子带来点滴的帮助,愿普天下的父母们培养出智慧慈悲的下一代,愿普天下的孩子健康成长,成为知恩、感恩,广利有情之
#信息发布#:“六一”国际儿童节来临之际,菩提洲网站特别推出少儿专栏“童蒙语丝”。愿此栏目给父母、孩子带来点滴的帮助,愿普天下的父母们培养出智慧慈悲的下一代,愿普天下的孩子健康成长,成为知恩、感恩,广利有情之人!网页链接
《能愿的故事》:很久很久以前,在一座美丽的宫殿里,住着一位非常有钱的人,他和妻子每天都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渐渐觉得,尽管生活很富有,可是一点儿也不快乐......
#乐海听故事#《能愿的故事》:很久很久以前,在一座美丽的宫殿里,住着一位非常有钱的人,他和妻子每天都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渐渐觉得,尽管生活很富有,可是一点儿也不快乐...... 乐海听故事--能愿的故事 网页链接
蝼蚊尚且贪生,只要是一个有情众生,最爱惜的莫过于自己的生命,我们自己往往连别人的一句辱骂或是增加了一根白发的痛苦都无法承受,那么被剥夺生命的痛苦可想而知。
#微视频#戒杀放生(三)》:蝼蚊尚且贪生,只要是一个有情众生,最爱惜的莫过于自己的生命,我们自己往往连别人的一句辱骂或是增加了一根白发的痛苦都无法承受,那么被剥夺生命的痛苦可想而知。戒杀放生(三) 网页链接
今天是藏历初八,药师佛节日。在佛菩萨加持日行持善法,功德无量增上。一起加入放生共修!
问:不起疑,我认为不足信。疑了,然后求证,体证了,然后才能信。但是佛家又讲,不起信,不能得证。疑和信的关系,请赐教。
#上师答问# 问:不起疑,我认为不足信。疑了,然后求证,体证了,然后才能信。但是佛家又讲,不起信,不能得证。疑和信的关系,请赐教。网页链接
今天是藏历初十,莲师节日。相信因果,努力行善去恶,这是学佛最要紧的事。对空性的定解是在时刻谨慎地取舍因果和精进不懈的行持善法中逐步巩固的。
问:"佛教本身博大精深、教派众多,人们对佛教的理解常有模糊失真之处。如果请您用几句话向人们介绍佛教,您会如何介绍?"
#上师答问#问:"佛教本身博大精深、教派众多,人们对佛教的理解常有模糊失真之处。如果请您用几句话向人们介绍佛教,您会如何介绍?"网页链接
"众生至爱者生命,诸佛至爱者众生,能救众生身命,则能成就诸佛心愿。"《华严经》。莲师言:在未来末世,人们极其喜好杀生罪业,无有忏罪的时间,能够灭尽、遣除今生、来世所有异熟果报的方法,没有比戒杀、令人戒杀更有为效、功德更大的了.哪怕仅仅发誓不杀某些有情生命,发誓的人也不会遭遇不幸、痛苦与损害。
我刚刚上传了一条视频:6、戒杀放生(四) ,快来看吧。网页链接
今天是藏历十五,阿弥陀佛节日。应发菩提心,一心念佛求生净土。
问:“痛苦烦恼的本质是什么?什么可以帮助我们远离痛苦烦恼?”
#上师答问# 问:“痛苦烦恼的本质是什么?什么可以帮助我们远离痛苦烦恼?”网页链接
今天是藏历十八,观世音菩萨节日。断恶行善是今生来世安乐的缘起。断恶使我们逐渐做到不伤害,这其中显然包括不杀生、不偷盗、不欺骗等等。行善帮助我们扩大心量,一点点建立起自己的广大平正的世界。
问:“您怎样界定出家人和在家人的概念?”
#上师答问# 问:“您怎样界定出家人和在家人的概念?”网页链接
今天是藏历二十五,空行母节日。相信因果,努力行善去恶,回向众生,愿众生安康!
我们嘴上常常会说老、病、死的痛苦。老的痛苦,年轻的时候很难体会,年纪大了才慢慢感觉到那种痛苦...这时候精神上没有信仰的话,甚至会精神崩溃。真正学佛的人,在他面对衰老、疾病、死亡时,他的状态会很不一样。所以,我希望能引导老年人闻思佛法,念佛修行。
我们嘴上常常会说老、病、死的痛苦。老的痛苦,年轻的时候很难体会,年纪大了才慢慢感觉到那种痛苦...这时候精神上没有信仰的话,甚至会精神崩溃。真正学佛的人,在他面对衰老、疾病、死亡时,他的状态会很不一样。所以,我希望能引导老年人闻思佛法,念佛修行。--希阿荣博上师 网页链接
佛法与一般的世间学问不同,不是靠单纯的研究就能了达其义。佛法需要受持,要拿到身心中去求证,证到了才是真正明了。这求证的过程即是按照经律论三藏所诠释的法门精进修行,在心相续中生起戒定慧功德的过程。
问:“我妈妈得了癌症,已快走到生命的终点,我妈妈平日也拜佛,但却一直没有皈依,我非常想让您为她做皈依,并且为她做一些临终无常的开示,而且我非常想学一些临终的引导,但却不知从何而学?因此衷心地祈请上师能够答应我的这个请求!”
#上师答问# 问:“我妈妈得了癌症,已快走到生命的终点,我妈妈平日也拜佛,但却一直没有皈依,我非常想让您为她做皈依,并且为她做一些临终无常的开示,而且我非常想学一些临终的引导,但却不知从何而学?因此衷心地祈请上师能够答应我的这个请求!”
问:“空性”是佛教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但也是最常被人误解的概念。您觉得人们应该怎样理解“空性”?
#上师答问# 问:“空性”是佛教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但也是最常被人误解的概念。您觉得人们应该怎样理解“空性”?
今天是藏历六月初四,释迦牟尼佛转法日。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愿一切众生远离痛苦,得自在安乐!
རྒྱལ་སྲས་ལག་ལེན། 佛子行
རྒྱལ་སྲས་ལག་ལེན། 佛子行
今天是藏历六月初十,莲师诞辰。愿违缘尽除,众生安乐!嗡啊吽班匝格热班玛色德吽。
问:"人们修行时应如何循序渐进?应该经过哪几个步骤?要点分别是什么?"
#上师答问# 问:"人们修行时应如何循序渐进?应该经过哪几个步骤?要点分别是什么?"
རྒྱལ་སྲས་ལག་ལེན། 佛子行
扎西持林养老院的老人们,有时候他们转山回来,三三两两的,手里拿着一小簇花。有的放花到佛像前,有的放在玛尼堆上,有的则把花轻轻放在佛堂前的台阶上,然后满足地微笑着走开。
རྒྱལ་སྲས་ལག་ལེན། 佛子行
轉發微博。
《生命这出戏》二 《生命这出戏》二,文章收集在上师同名新著《生命这出戏》中。书中另有生命的平等、生命的依怙、同生极乐国、生命可以改写、微言博义等章节。 网页链接
རྒྱལ་སྲས་ལག་ལེན། 佛子行
当我放下执著,坚定信念,赤手磕头时,我成为了师兄发菩提心的对境,又重新得到了一副更宝贵的手套。这是一个多么奇妙的过程!
#扎西持林寂静地#当我放下执著,坚定信念,赤手磕头时,我成为了师兄发菩提心的对境,又重新得到了一副更宝贵的手套。这是一个多么奇妙的过程!我相信这一切都是上师加持的示现。上师用这样的方式让我们体会放下执著,让我们行持慈悲喜舍。网页链接
修行人智慧增上的表现,是对三宝的信心和对众生的慈悲心增强,而不是单纯佛学知识的增长。有智慧才能看得更深更广,因而更能理解、悲悯。佛法中智慧和慈悲是一体的,所以当我们发现自己并不愿意去理解、宽容和接纳,甚至反而越来越多地轻视、排斥别人,就要警醒。
答:"关于佛出世住世的问题,法身佛乃自性光明,恒时不离,但众生能否见到殊胜化身佛,要看众生的福报。就像月当中天时,以盆盛水置于月下,水清月现,水浊月隐,月亮一直都在,但能不能映出月亮,取决于水清不清。"__希阿荣博
#上师答问#问:"常有相续论"观点佛法是恒时存在的,又怎会有八无暇中"佛不出世"这段时期呢? 网页链接
今天是藏历二十五,空行母节日。积植德行,相信因果,努力行善去恶,回向众生,愿众生安康!
正在供护法。
藏历六月二十六日喇荣五明佛学院供护法曰,扎西持林也同时供护法。马头金刚神山的扎西雍贡( 吉祥福荣岗)上空祥云朵朵。祝愿世界和平,众生安乐吉祥。
愿佛法兴盛广弘!
问:"很多佛学著作中说“一切情器世界皆由心幻化”或者“万法唯心”,但缘起法则说事物是因缘和合而生,这两者是否矛盾?"
#上师答问#问:"很多佛学著作中说“一切情器世界皆由心幻化”或者“万法唯心”,但缘起法则说事物是因缘和合而生,这两者是否矛盾?"网页链接
不论是谁,如果能多了解佛法的话,都能从中获得益处,成为更快乐、更有智慧的人。佛法里教你怎么面对、调整自己,对待别人,改变境遇。如何与人相处,同事之间,家庭成员之间怎么互相理解和宽容等等,在佛法中都能找到答案。
#上师开示#佛法延续到现在有两千五百多年了,在全世界那么大的范围内,那么长的时间里传播,它一定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佛法传入藏地一千多年几乎没有中断过,汉地也一样。延续不断一定有它的道理,一定是它能帮助人,给人们带来好处。网页链接
戒定慧对于现代社会有什么意义呢?我们可以把持戒理解为一种自律,自觉地检讨克制那些会给自他带来痛苦的身心活动。无论从个人修养还是从社会共建的角度来说,这都是有意义的。有了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身心便逐渐调达,这时才有定的可能。定指不为所动,实在是现代社会的人很需要的一种素质。
我们的生活是因因果果的前后相续。若问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若问后世果,今生作者是。不仅三世迁变如此,昨天今天明天也是如此,时时刻刻尽皆如此。每个当下都带着过去含着未来,在确定中又蕴藏着无限的可能性。
佛法修行的基础,是贤善的人格,即一颗善良的心。不伤害使我们逐渐远离恶业,而心中常怀善意使我们从容坚韧,不论在怎样的境遇中都能发现、分享美好和快乐。修行是不断突破自我局限的过程,我们的内心需要足够柔软,开放和坚定。
我回到学院,从我的小屋望出去,满眼的僧舍,远处的经堂,新修的道路。
1987年,大恩上师晋美彭措法王如意宝莅临五台山,隨行僧俗万余人。法王于菩萨顶建造了一尊莲师像,并亲自装藏开光。这尊佛像的加持不可思议,有缘者得见解脱。今天是藏历初十,莲师节日,念诵莲师心咒:嗡啊吽班匝格热班玛色德吽
扎西持林莲师坛城。愿见者心相续种下解脱的种子!愿众生安乐!愿修行者们以闻思修调伏自心,真正生起出离心,并远离有碍证悟的违缘。愿佛法兴盛广弘!
对自己喜欢的希望恒常不变,不满意的希望尽快改变,但因缘和合的事物都无常,我们的生活就是一幕幕因缘的聚散,生老病死,变化的相似相续。人们以为是无常带来了痛苦,其实是我们对无常的态度,是我们的希望和恐惧,让人持续处于焦虑中。事实上对于无常,我们只能接受,因为无常就是生活。
《生命这出戏》中。书中另有同生极乐国、生命可以改写等章节。
#电子杂志#第二期:“多年来,上师希阿荣博堪布总是赞叹大恩上师法王如意宝不可思议功功德,不知疲倦地宣说法王如意宝传下的珍贵教法。堪布通过《同生极乐国》的开示,希望更多的人能听闻认识极乐世界的功德与利益,结缘往生阿弥陀佛净土。”网页链接
今天是藏历十八,观世音菩萨节日。愿违缘尽除,众生安乐!
在日常生活工作中,遇到事业、家庭、情感等烦恼时,作为修行人应如何对治。
#视频专区#《采访纪实》:今年初,一位刚皈依希阿荣博上师不久的弟子,祈请上师慈悲开示:我们在日常生活工作中,遇到事业、家庭、情感等烦恼时,作为修行人应如何对治。我们用现场的录音制作了这个小视频,希望更多的人在生活中可以烦恼减少,欢喜自在。感恩上师仁波切!网页链接
今天是藏历二十一,地藏菩萨节日。顶礼地藏菩萨摩诃萨!【地藏菩萨本愿经】云:阎浮众生于此大士有大因缘,是诸众生闻菩萨名,见菩萨像,乃至闻是经三字五字或一偈一句者,现在殊妙安乐,未来之世百千万生,常得端正,生尊贵家。
扎西持林法王如意宝纪念亭终于完工了。金顶彩绘的纪念亭位于扎西持林主体建筑的上方山腰,是整个道场的顶戴和修行者的部主。我们对法王上师的敬仰和思念无有穷尽。愿佛法广弘,众生安乐!
希望【生命这出戏】这本书能启发大家对佛法的兴趣和思考,鼓舞大家更喜悦自在地生活。从心的热恼中出离,寻找清凉安乐。
今天是藏历二十五,空行母节日。积植德行,回向众生,愿违缘尽除,众生安乐!
人们乐于积累财富,是因为财富能带来安乐,但财富不仅是物质上的,在修行人眼中,信心、持戒、慈悲、廉耻心、正知、智慧等都是财富,并且能生出更深广持久的安乐。
什么是快乐呢?痛苦消失就是快乐。不要把快乐看得太严重,好像不郑重其事付出十二分的努力就不能得到它似的。事实并非如此。再普通的人再平凡的生活里也充满快乐。
以前有弟子问我:怎样才能安乐?我想这是个很好回答的问题,放下执着就会安乐.......什么是执着?怎样算放下?这些都是问题。所以,当弟子再次问我怎样才能安乐时,我便反问道:你现在感觉如何?安乐,说到底,是一种心的感受。 ___希阿荣博上师 「安乐」安乐——《次第花开》 网页链接
我的一位关系非常密切的金刚兄弟,示现平凡形象,内证高深,末法时代真正的修行者。
今天是藏历三十,释迦牟尼佛节日。顶礼世尊!愿更多众生接触到佛法的光明!
在扎西持林,藏传佛教许多古老、传统的仪式仪轨仍然是僧众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这些珍贵的传统希望能保存、延续下去,并启发、指导一代又一代修行者。
智慧和慈悲是佛法的核心,也与我们每个人的幸福密切相关。
#上师开示#"现代社会舆论芜杂,是非无法明辨,往往是狭隘极端的意见容易博取掌声,反倒客观、冷静的观点变得无人问津,好像正确的见地也不再受到关心,在这个哗众取宠的时代里,学佛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看待这个世界吗?"就这个问题希阿荣博上师做了详尽开示。网页链接
佛法更重要的是它出世间的一面。出世间,不是说一定要在形式上从社会中抽离出去,关键是内心放下对得失、利弊、称讥、赞毁的希望和恐惧,厌离这生死疲劳无尽循环的游戏,为此而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佛法中声缘乘和大乘(包括金刚乘)基础都是此出离心。舍出离心而学佛法,怕是只能触及佛法的皮毛。
རྒྱལ་སྲས་ལག་ལེན། 佛子行
今天是藏历八月初八,药师佛节日。【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云:“佛告阿难,彼诸有情若得耳闻诸佛名号,堕恶趣者,无有是处。”仅仅耳闻佛菩萨名号也能得到巨大利益,何况在菩提心的摄持下受持念诵?
今天是藏历八月初十,莲师节日。顶礼莲花生大士!感恩莲师把佛法尤其是密法带到西藏,使雪域的人民从此世世代代有了依祜,有了出离痛苦的指引,心中总有安稳喜乐。
不论是谁,如果能多了解佛法的话,都能从中获得益处,成为更快乐、更有智慧的人。佛法里教你怎么面对、调整自己,对待别人,改变境遇。如何与人相处,同事之间、家庭成员之间怎么互相理解和宽容等等,在佛法中都能找到答案。
#视频专区#更新「现代人也需要了解佛法-希阿荣博上师开示」.根据上师开示的录音我们制作了这段视频,希望更多的人能接触佛法获得利益。今天藏历初十莲师节日,我们聆听大恩上师的教言,依教奉行,帮助更多有缘的人.网页链接
藏地秋天的天空是一年中最澄净的,中秋的月色也最为通透明净。我们至诚欢喜的诵经祈福,愿一切有情智慧圆满、悲心圆满、自觉觉他事业圆满!愿修行者们修证如今天的月光般无有质碍,透彻广阔!众生世间出世间所愿皆成!
扎西持林 藏历八月十五日
今天是藏历二十一日,地藏菩萨的节日,希望大家多行持供灯、持咒等善业,愿所有的众生驱除烦恼,増长福慧。
这是我今天听到的一段对话。问:你最想做的事是什么?七岁的孩子回答:利益众生。“你这么小怎么利益众生呢?”孩子低头想了很久害羞的说:“放生的时候我随喜了二十元,我做经旗,我会念观音心咒和很多心咒回向给众生。念超度我也参加,我会念。””你觉得自己能帮到他们吗?””能,我念得很认真。”
我们的生活是因因果果的前后相续。若问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若问后世果,今生作者是。不仅三世迁变如此,昨天今天明天也是如此,时时刻刻尽皆如此。每个当下都带着过去,含着未来。在确定中又蕴藏着无限的可能性。
#上师开示#《世间万物万象皆相依相待而存在》:在采访中,采访者提出了:如何思考我与外界的关系?如何思考自己和未来的关系?如何从更深层面去思考这些问题,而不是简单化的给出答案?网页链接 网页链接
三岁的扎西彭措是孤儿,由于还不到学读写的年龄,只能暂时寄住在扎西持林山下的养老院里。他很乖,法会期间每天天不亮就上山来到经堂,一手转经轮一手拨念珠大声持诵心咒,每念完一圈就请旁边的人帮他计一个数,一天能念六千多遍,傍晚再跟着大人们一起下山去。看他多高兴!真随喜他!
愿天下父母幸福安康!长寿佛心咒:嗡格热啊耶色德吽舍 阿玛ra呢则万德耶索哈。
今天是藏历初十,莲师诞辰。积植德行,回向众生,愿众生安康!嗡啊吽班匝格热班玛色德吽。
今天是藏历十五,阿弥陀佛节日。希望大家积极参加念佛共修,信愿坚定,愿共诸众生,同生极乐国,莲台来迎,花开见佛!
#信息发布#菩提洲网站发起阿弥陀佛圣号的共修。凡发愿三年内念诵阿弥陀佛圣号(藏文)100万遍或(汉文)600万遍的信众都可以通过“联系我们”邮箱报名参加此次共修(注:已报名参加共修的师兄不用重复报名)。愿所有众生都能往生极乐世界,最终获得无上佛果。南无阿弥陀佛!网页链接
今天是藏历十八,观音菩萨节日。嗡玛呢呗美吽舍!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佛法给我们宽广的视角。视野宽了就知道眼前这一事一物没有哪个是孤立存在的,在时间和空间上,各各不同的事物现象之间其实都千丝万缕的联系着。当你想把所有矛盾和问题都归咎到某个人某件事上时,你会发现这样做很难。当你看见别人这样做,你也能理解那种极端和狭隘是多么复杂的诸多因素共同造成的。
如果我们认为生活中有痛苦是正常的,人生本来如此,我们则能更好地集中精力处理问题本身,而不是无谓地纠缠在愤愤不平的情绪中。这种情绪只会增加挫败感,却丝毫不能帮助我们富有建设性地应对生活的难题。
#上师开示#采访者:人生所有的经历似乎都包含在苦的范畴之内了。自有生命便有忧患。老病别离、冤家相见、所求不得之苦自不待言,即便是快乐,也没有不最终变成忧恼、惋惜或惆怅的。您如何看待痛苦?网页链接
达森堪布是我敬重的一位修行人。在他身上,你看到真正的出离心和菩提心。
#电子杂志#第三期达森堪布专访---《阿舅达森》。
《财主的愿望》:生活中有很多人像这个财主一样,看到别人获得成功时,心里羡慕不已...但却不想付出任何努力。要知道,任何人的成功都是经过一点一滴的辛勤付出而获得的,没有之前的努力,就不会有最终的成功。 乐海听故事---财主的愿望网页链接 网页链接
#乐海听故事#《财主的愿望》:生活中有很多人像这个财主一样,看到别人获得成功时,心里羡慕不已...但却不想付出任何努力。要知道,任何人的成功都是经过一点一滴的辛勤付出而获得的,没有之前的努力,就不会有最终的成功。 乐海听故事---财主的愿望网页链接 网页链接
往生极乐世界之后,圆成佛果,速疾圆满如海般深广的普贤行愿。可见,发菩提心可以纳入发清净愿中...... ------自《生命这出戏》之【同生极乐国】
#生命这出戏#问:“极乐世界好是好,但是丢下六道众生,自己跑到极乐世界去享福,这不是与菩提心相违吗?”希阿荣博上师在新著《生命这出戏》中对这一疑惑做了相关阐述。
佛法虽然能用来解决世俗生活中的很多问题,但这并不是佛法的全部。不要以为把佛法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舒缓压力,帮助度过情感、健康危机或工作困境,化解家庭纠纷,让生活更和谐更称心如意,让我们对自己更满意,等等,就是佛法的最大价值所在。这一点大家要注意。
藏地天气逐渐寒冷,一片片雪花轻盈地降落在了扎西持林。
今天是藏历三十,释迦牟尼佛的节日。请大家多行持供灯、放生等善业,愿所有众生离苦得乐。达雅塔 嗡牟尼牟尼玛哈牟那耶梭哈。
我们对世界的认识由于受到自身视角的限制,往往是不全面、不准确的,而这种片面、有偏差的认识决定着我们对人对事的态度,所以我们总是不能很好地与人、与周遭环境相处,并为此而持续地感受着焦虑痛苦。
རྒྱལ་སྲས་ལག་ལེན། 佛子行
佛法是很务实的,建立正确的见地,调整态度和方式,不是为了单纯的满足求知欲,以及获得认同和赞许,我们这样做主要是为了止息烦恼,获得安乐。佛法中有系统完整的教法指导我们一步步突破自身的局限,扩大视野,学佛给我们更宽广的视角去看世间万象。宽广的视角在佛教中称为“智慧”。
今天是藏历十五日,希望大家持诵阿弥陀佛圣号,愿众生遣除世间与出世间身语意的所有障碍,于西方极乐世界花开见佛。炯丹迪得因夏巴札炯巴央达巴 作波桑吉滚波奥华德美巴拉香擦洛 巧多嘉森切沃。(南无阿弥陀佛)
具体如何修行,取决于各人的根器和愿望,但无论怎么修,先要打好一个基础。佛法修行的基础是什么呢?是贤善的人格,更简单一点说,就是要有一颗善良的心,不会存心去伤害,面对困境不会轻易失掉心中的善意。这对修行者来说实在很重要。
今天是藏历九月十八日,喇荣五明佛学院举行为期八天的极乐法会。在此殊胜的日子里,能与清净的僧众一起共修,将获得无量的功德。希望大家有空能念诵阿弥陀佛心咒三十万遍,没有时间也尽量持诵阿弥陀佛圣号并隨喜功德。嗡阿弥得瓦阿耶色德吽舍。
今天是佛教重要的纪念日天降日。释迦牟尼佛为转生到天界的母亲讲法后,重新回到人间的日子。在这一天行持善法,功德无量增上。愿众生安乐!
རྒྱལ་སྲས་ལག་ལེན། 佛子行
随心所愿确实特别难......有些想法,可能能实现。有些想法,可能很难实现。很多的因缘让最初的想法很难实现。这个是因缘。
#上师开示#《一位年轻记者对上师的采访 》:在此之前,上师从未接受过任何专访…上师居然爽快地答应了…就这样,我,一个初出茅庐的小记者,带着一支录音笔和一颗虔诚的心,代表数万计的年轻弟子,走进了希阿荣博大堪布的青春时光。网页链接
今天是天降月最后一天,藏历九月三十日,释迦牟尼佛的节日,希望大家行持诵经、供灯、放生等等善业,将功德回向众生。愿世界和平,远离战争,愿所有众生离苦得乐。
痛苦普遍存在,生活不可能总是称心如意。由于这个见地,我们不再急于逃避和指责,甚至不再想尽办法化解,因为我们知道,只要有这个身体在,我们就必定经历衰老、病痛、死亡;只要心里还有贪执、嗔恨、困惑、傲慢,我们就必定感受痛苦。
རྒྱལ་སྲས་ལག་ལེན། 佛子行
缺乏对痛苦的包容和忍耐,令我们脆弱不堪。不如意事常八九,这样的人生真的变得很难忍受。反过来,如果我们认为生活中有痛苦是正常的,人生本来如此,我们则能更好地集中精力处理问题本身,而不是无谓地纠缠在愤愤不平的情绪中。这种情绪只会增加挫败感,却丝毫不能帮助我们富有建设性地应对生活的难题
今天是藏历十五,阿弥陀佛节日。积植德行,回向众生,愿众生安康!直至所有众生花开见佛。
即使不求解脱,而只想今生来世过得顺利快乐一些,从佛法中也能得到很多启发和帮助。学佛能让你更喜悦、更有智慧地生活。
昨天我拜见了德巴堪布,他是法王如意宝的弟子也是我的上师,是诸多续部论著的作者和伟大的修行者。老人家见到我,除了谈佛法就是含泪述说法王上师的恩德和当年依止上师的情景。我每次有幸亲近老一辈的行者,他们的柔和、信心都会极大地感染加持我,让我也变得柔和,充满信心和慈悲。愿上师长久住世!
今天是冬至,希望大家在这天尽己所能戒杀放生,食素。多念诵佛号,行持善法。
慈是希望对方快乐,通过友善、关爱、分享等来表现。悲是愿意分担乃至代受对方的苦,这需要莫大的勇气和温柔。观修慈悲心通常从亲近的人开始,因为你与他们的因缘很近,如果你愿意,你能更深切地理解、感受他们的苦乐、希惧,而理解是慈悲的基础。
对差异的宽容是佛法教给我们的重要一课。
#上师最新开示#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藏传佛教是挺神秘的,很多方面与汉地传统的佛教都不太一样,您认为普通人如何才能走近藏传佛教呢?”__凤凰网佛教频道专题《藏传佛教不神秘》 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