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Khenpo Weibos (381~400 of 2792)
In total, there are 13844 Weibos,Found 2792 Weibos >>Export Weibos>>
如果供养佛像、舍利塔等,虽有供养的功德,但没有享用的功德,而供养僧宝,既有供养的功德,也有享用的功德。哪怕是供养微薄的资具、食用的一口食物,基本上今生就会成熟果报。而且,并不是今生受报后就完竭了,直至没成佛、没证觉之前,一直会出生广大的果。
僧宝是积福的圆满福田。若能将自己所拥有
第一次见到上师,上师是坐在椅子上,对我用手摸头加持。
最后一次见到上师,上师是坐在车子里,对我招手默默加持。
上师的加持,永远不离~
依靠佛、法、僧三宝造的恶业,是一切恶业中最大的,而且大多数是现世现报。假设今生没有报,它是顺次生受业,死后必定立即报。相反,供养三宝,哪怕只少量供养,也会培植广大福德。
特别是,与供养佛陀、佛法相比,供养僧宝的功德更大,因为僧宝总集了三宝。

——法王晋美彭措
从今以后,只要你们打狗,那就跟打我一模一样。
有的僧人装英勇,用大大的石头如雨点般打到狗身上,我实在忍不了。说起来好像是假装的,但你们在那边打狗时,我心里的确非常非常刺痛。它们也是我的责任,拜托你们了!
从牧区来的那些在家人,我们没法控制,他们会打,也没办法。三恶趣的众生恒常都在感受痛苦,我们也无可奈何。可是,凡属于我的眷属、把我当成上师的人,对一切众生都不能加害,尤其是不要打我们周围的这些老狗,不要伤害这些众生。谢谢你们,拜托了!
确实,有时想到浊世众生因业力显现的痛苦,似乎坐都坐不住,特别是当亲眼见到、亲耳听到,就更难受了。
想想每个进入屠宰场的牲畜,因业所感的痛苦,真的很恐怖。它们在牧区被收购上来后,到目的地之间,一直被装在车里,上下嘴唇被铁钉钉上,据说这样不咀嚼就不会消瘦。到了屠宰场,它们所感受的各种痛苦,除了时间短以外,恐怕跟地狱痛苦没什么差别。一想到它们,心脏病都要发作了,可对此也无计可施。
你们不要用石头打那些家畜和流浪狗!
我去年也讲过,你们可能认为我心太软,本来我是有心脏病的人,也许是因为这个而心软的。但我确实不是假装,你们打狗,基本上跟用石头打我没什么差别。

——法王晋美彭措
珍宝菩提心有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两种。了知它们的功德差别,按照仪轨于各自相续中得受菩萨戒,是非常重要的。一旦相续中生起这样的菩提心,善根就会连续不断产生。
关于这一道理,《入菩萨行论》中也说:“即自彼时起,纵眠或放逸,福德相续生,量多等虚空。”
如果相续中具有珍宝菩提心,即使是死后必定立即感受的五无间罪等,也会基本上清净无遗。假设剩下一点点儿,也只需要在地狱中感受如毛线团从地上弹起般短暂的痛苦。
正如寂天菩萨所说:“如人虽犯极重罪,然依勇士得除畏,若有速令解脱者,畏罪之人何不依?菩提心如末劫火,刹那能毁诸重罪,智者弥勒谕善财,彼心利益无限量。”
——法王晋美彭措
没有以菩提心摄持的善根,会被未回向、颠倒回向等摧毁善根的四种因所灭尽。而以菩提心摄持的善根,就算微乎其微,也会令我们暂时获得人天不可思议的安乐富足,在没有究竟证得菩提之前,善根一直越来越增长,不会有穷尽的时候。
——法王晋美彭措
如此珍贵的菩提心,哪怕在自相续中仅生起一次,也将获得佛子菩萨的称号。如寂天菩萨所说 :“生死狱系苦有情,若生刹那菩提心,即刻得名诸佛子,世间人天应礼敬。”
——法王晋美彭措
珍宝菩提心,是轮回涅槃一切善妙之法的源泉,是所有利乐的唯一因。有了这颗菩提心,就能无余灭尽三界一切众生的痛苦,轻易成办一切安乐善妙资粮,这是慈悲的佛菩萨历经多劫观察分析得出的结论,根本没有一个法的功德能胜过菩提心。
——法王晋美彭措
今天,我去了法王如意宝1986年冬天开取伏藏的文殊洞。这里的伏藏,是促成法王朝拜五台山的殊胜缘起。时隔34年,重新来到这里,感觉加持特别大。
以此因缘,愿有缘者开启智慧。嗡阿热巴扎那德ཨོཾ་ཨ་ར་པ་ཙ་ན་དྷིཿ
藏地的秋天~
对于具有上等智慧的行人而言,依靠安乐道菩萨乘达到安乐果佛地的善妙方便,唯一就是这颗珍宝菩提心。正如《入菩萨行论》中所说:“犹如乌云暗夜中,刹那闪电极明亮,如是因佛威德力,世人暂萌修福意。”
——法王晋美彭措
就像华智仁波切曾说:“上等者从家里出来时要记得发菩提心,中等者听到法螺声时要记得发心,下等者要在上师提醒发心时尽可能发心。”法师们在传法时,也要提醒听法者发心,这很关键。
——法王晋美彭措
讲闻正法的这一功德,是世俗善法中无与伦比的。在讲闻的开头,对上师及本尊顶礼必不可缺。而且在讲考等场合中,最好也先念顶礼句。
——法王晋美彭措
现在我们师徒都要深深思维:难得的宝贵人身已经得到,难遇的善知识已经遇到,尤其是更难值遇的正法,以及正法的精要金刚乘,已经值遇。此时,务必要脚踏实地修行真实的教言,不要虚度暇满人身。
——法王晋美彭措
佛教中最为注重强调的,即是爱心。
当然,佛教中所讲的爱心,并不是一般人理解的比较狭隘的爱,而是具有无我利他的慈悲之心。
假如人人都能将自己善良、仁慈的心,升华为真正无私的奉献,那么人类社会将充满和平友爱的气氛,否则,精神世界将成为一片贫瘠的荒漠。
——法王晋美彭措
感恩是极有教养的产物,你不可能从一般人身上得到。忘记或不会感谢,乃是人的天性。
——戴尔·卡耐基
科学与佛教对人类来说,都是必不可缺的组成因素。
科学技术可以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促进生活水平的提高;佛教则给人们带来精神上的快乐,遣除内心世界的愚暗。
如果没有佛教,只是一味地追求物质的享受,只会适得其反。
——法王晋美彭措
佛法的生命与核心,就是对慈悲心的培养。慈心,是祈愿众生得到安乐;悲心,是希望众生远离痛苦。不管是什么人,都应开发这种对自己和他人有利的品质。
——法王晋美彭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