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Khenpo Weibos (2661~2680 of 2801)
In total, there are 13862 Weibos,Found 2801 Weibos >>Export Weibos>>
很多人十分羡慕开悟成佛的境界,一谈起这些就津津乐道、特别神往。然而,成佛又是为了什么呢?华智仁波切曾明确地告诉我们:开悟成佛就是为了利益众生,并不是想自己获得佛果后,一个人过得快快乐乐。所以,学佛是为了成佛,而成佛,则是为了利他! ​​​​
今天下午5点02分,我家乡炉霍发生了5.3级地震,由于震源较浅,故震感相当强烈,好在暂时并未发现人员伤亡。记得1973年我11岁时,炉霍也发生过一次7.9级地震,死伤极为惨重,个别亲人就是在那场灾难中丧生的。由于担心有余震等影响,我们很多学校的师生今晚于操场上搭起了帐篷…… ​​​​
许多人童年时被各种玩具所诱惑,不分昼夜一直耽著;成年时被钱财和感情所诱惑,始终为贪嗔等烦恼逼迫;老年时又被健康长寿所诱惑,心心念念希望能多活几年。这样一来,真正有意义的事,一辈子做得并不是很多。自古放逸空余恨啊~ ​​​​
有些人在学佛修行时,出现一些梦境、验相和感应,比如能看到什么东西、听到什么声音,就自以为得、沾沾自喜。其实这些东西并不重要。倘若你通过修行,自私自利心减少,利益众生之心增上,这才是最“高级”的验相! ​​​​
被誉为“东方特蕾莎”的新加坡居士许哲,今年114岁了,她的人生方向是:“哪里有穷人,我就往哪里去。”她的生命哲学是:“我爱我的同胞,全宇宙是我的家。” ​​​​
有些人常有这样一个问题:“出家人清心寡欲,不能结婚,这样的人生岂不太无趣、太痛苦了!”对此疑惑,龙树菩萨曾以比喻作了很好的回答:患有皮肤病的人,搔痒固然觉得无比舒服,但不痒的话,岂不是更快乐吗? ​​​​
印度伟大的龙树菩萨,礼佛时曾说:“瞿昙大圣主,怜愍说正法,悉断一切见,我今稽首礼!”意思是,释迦牟尼佛为令众生断除一切边执邪见,而以怜愍之心宣说了正法,在此龙树菩萨毕恭毕敬地向佛陀顶礼——印藏大德历来皆以此赞佛,我等后学者也应恒时持诵! ​​​​
有一次,我见到一个著名企业家,月赚一亿,问及他心中的理想,他回答:“做大!”后来我遇到一个小饭店老板,月赚一百,问及她心中的愿望,她也回答:“做大!”听到同样的答案,我不禁哑然失笑。“做大”也许是现在不少人的梦想,但幸福真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吗? ​​​​
也许你少请一顿饭,这世界就会少一个挨饿的人;也许你少买一件衣服,这世界就会少一个受冻的人;也许你少看一场电影,这世界就少一个无书可读的孩子;也许你少买一盒营养品,这世界就会少一个无钱买药的病人。其实,营造美好的世界,只是来自你小小的改变:一份心,一点力,一滴水,爱成海…… ​​​​
什么样的人才最快乐?是富可敌国者?倾国倾城者?权倾一时者?还是名震天下者呢?都不一定。佛陀告诉我们,知足之人才是天底下最快乐的。《佛遗教经》中云:“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对照自己,你快乐吗? ​​​​
学院突然下雪了 ​​​​
我的小院子 ​​​​
我的小木屋 ​​​​
春天踏着轻快的脚步来了。花儿开始吐露芬芳,风儿变得和煦温暖,天是那么碧蓝,云是那么舒卷,放眼四周是如此美丽,我们又何必为了一点区区小事而斤斤计较呢? ​​​​
今天是西方的愚人节,听说东方不少人也效仿他们,纷纷以骗人为乐。在当今时代,唯一不缺的就是骗人,又何必独为它设个节日呢?口说一句妄语,就算是开玩笑,过失也极大,佛陀曾言:“乃至戏笑尚不应妄语。”哎,多希望以后能有个“智”人节啊! ​​​​
凡是看我微博的人,不管你信不信佛,我本人都有一事相求:假如你不是很为难,在心甘情愿的情况下,请无条件地出声各念三遍:“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莲花生大师”、“南无观世音菩萨”。谢谢!这对自他都有利! ​​​​
我们不能过于崇拜现在的理论知识,其实在宗教信仰中,存在许多无法用这些解释的甚深现象。我确信,一个人不管内心有何所求,只要一心一意祈祷佛,必会带来与自己根基和业缘相应的利益。甚至仅仅称一声“南无佛”,对今生来世也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
现在很多人所追求的幸福,就像手中的沙,握得越紧,流失得越快,到头来只是空欢喜一场。倒不如怀着一种“得之我幸,不得我命”的心态,在为事情努力的同时,对结果如何不要过于放在心上,一切随缘…… ​​​​
印光大师说:“菩萨畏因,众生畏果。”菩萨从“因”上可以看到“果”的可怕,故会不惜一切断除恶因,防患于未然;而凡夫造恶“因”时肆无忌惮,直至遭受苦“果”时,才会避之唯恐不及,但此时“果”已成熟,想改变也是千难万难了。看看周围发生的一切,你对此会有所感触吧! ​​​​
有句俗话说:“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意即众口一词,能熔化金石之坚;毁谤不止,能颠倒是非,置人于死地。昔日一代名伶阮玲玉,自杀时留下的遗书中,就提到了“人言可畏”。所以,语言虽然没有形色,但有时比武器还具有杀伤力。故我们每个人平时说话时,都要心存厚道、口下留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