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henpo Weibos (2601~2620 of 2801)
2025 (92)
索达吉堪布 (2801)
索达吉藏文化 (1530)
益西彭措官方微博 (2214)
希阿荣博堪布 (1920)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 (1966)
慈诚罗珠堪布 (1278)
慈诚罗珠藏文微博 (288)
达真堪布 (1865)
In total, there are 13862 Weibos,Found 2801 Weibos
>>Export Weibos>>
我们佛教提倡知足少欲、生活简单,其实世间上不少的科学家也是如此。爱因斯坦就说过:“我相信,简单淳朴的生活,无论在身体上还是在精神上,对每个人都是有益的。”
当你被人误会、冤枉或不理解,怒不可遏、火冒三丈时,千万不要在冲动的情况下,做出任何决定和行为。请停一停、缓一缓,深吸一口气,在心里默数十个数,这样给自己一个冷静的机会,就不会冒然做出不理智的傻事。假如你本身真的没有错,那清者自清,是非以不辩为解脱~
有人认为,皈依、出家等都是一种形式,只要自己心善就可以了,没必要去走这个过场。但实际上,在某些情况下,特定的形式还是非常有必要。否则,如果说所有的形式都多此一举,那世间男女只要心中有爱就可以了,又何必大费周章去登记结婚、举办婚礼呢?
刚才有个人经深思熟虑后剃度出家了,她原是美国田纳西大学的博士后,在出家申请中她是这样写的:“三十年来一场梦,来去空空无由头。莫道韶华诚可惜,苦海沉浮不计秋。但抛尘中万千事,坐观弥陀金颜开。何日识得真面目,还报老母未展眉。”
一个人能不能交到好朋友,关键也在自己。当朋友揭露你的过失时,你没必要暴跳如雷,而应把他当作最好的老师。为什么呢?因为就算是再完美的人,也难免会有发现不了的过失,需要旁边有人经常提醒,就像唐太宗以魏征为镜。假如你冥顽不灵、顽固不化,不肯虚心接受并改正,那“完美”就会慢慢离你而去。
如果你是狮子,别人骂你是狗,你不会真的变成狗,故不用为此而生嗔;如果你是狗,别人赞叹你是狮子,你也不会真的变成狮子,故不必为此而生喜。所以,别人的赞叹,不会让你变好;别人的指责,也不会让你变坏,这些没什么可执著的。我们应以这样的心态,对待他人对自己的评价。
当你觉得特别痛苦时,应当去找这颗痛苦的心在哪里,当你遍寻不得它时,痛苦自然就解脱了。这个窍诀极为殊胜!当年禅宗二祖慧可,也请达摩祖师为他安心,达摩祖师说:“把心拿来,我为你安。”慧可怎样都找不到这颗心,达摩祖师说:“我已为你将心安好了。”
如果你面前有两个选择:一是变成牛马等畜生,却天天得闻佛号;一是大富大贵、尊荣无比,但一生中也听不到佛名。有智慧的人当选哪个呢?应当选前者。因为只要听了佛号,就会很容易解脱,而暂时的利禄却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佛在《华严经》中也说:“宁在诸恶趣,恒得闻佛名,不愿生善道,暂时不闻佛。”
佛教并非劝所有的人都割爱出家,对男女间的爱情、婚姻也并非一味否定。如佛陀在《善生经》中,就教导夫妻之间理应相敬如宾,丈夫应以五事爱敬妻子,妻子应以十三事敬顺丈夫,如此才能夫妻异体同心,家和万事兴
从前,有个不孝子想把年迈的母亲背去山林扔掉。他一路走,母亲一路用树枝做标记。为了防止母亲沿标记回来,他专挑弯曲偏僻的羊肠小道,把自己累得浑身是汗。最后,他把母亲往地上一扔,狠狠地说:“走了这么远,看你还怎么回去!”母亲低声说:“我做标记不是想自己回去,是怕你迷路。”这,就是母爱~
刚才吃了几粒樱桃,口中满是甜甜的滋味,不禁让我饮水思源,想到这些樱桃从播种、采摘、贩卖、运输……中间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无数人的汗水。古人曾说:“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愿我们对身边每一件事物,都懂得感恩、惜福!
佛在《涅槃经》中曾说:“有信无解,增长无明;有解无信,增长邪见。”一个人光有信心、却无智慧,这种信心就是迷信,只能徒增自己的无明愚痴;光有智慧、却无信心,这种智慧会成为自己傲慢的资本,最终只能增长无边的邪见。所以,信心与智慧犹如人的双足,缺少一个的话,在解脱的道路上都走不了多远!
战场上,士兵正要用枪打死一位老僧。老僧问:“你可以等一下吗?”说罢腾空而起,落地时盘腿而坐,瞬间他已坐化了,眼角还挂着一滴泪。他为什么如此呢?原来,佛经中记载,杀圣者要堕入地狱,老僧悲悯这位士兵,为免他造下恶业,宁可提前结束自己的生命。那眼角的泪,正是对众生的大悲~
当今时代,需要大家有互相合作的能力。但一个人若没有良好的人格,与人合作时就会经常发生矛盾,战火不断、硝烟弥漫。这样的话,就算他有再过硬的技术、再绝伦的才华,最终也会如梦中摔碎的杯子、水泡上破裂的月影一样,这些都无有用武之地。那么,人格的基础是什么呢?就是要心地善良,不损害任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