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Khenpo Weibos (2461~2480 of 2801)
In total, there are 13862 Weibos,Found 2801 Weibos >>Export Weibos>>
当你忆念佛菩萨时,这个念头就是佛菩萨,此窍诀相当甚深!汉地黄檗禅师也说:“汝心是佛,佛即是心,心佛不异,故云:即心是佛。若离于心,别更无佛。” ​​​​
一起恶念,即是魔;一生善心,则为佛。一念之差,佛魔相隔~ ​​​​
若想事业顺利、家庭和合、身体健康,必须要积累福报;若想修行无违缘,不会误入歧途,必须要积累福报;若想打开智慧,乃至证悟空性,必须要积累福报……而福报的根本因,则是多行持善法,处处为他众着想。 ​​​​
在生命的平等线上,动物和人类共同拥有生存的权利。我们没有任何可靠的依据,证明我们有资格掠夺它们的生命,吃其血肉,穿其毛皮。有些人这样做,是没有经过详细观察,以至于被迷惑的阴影覆盖了自己的慧眼。 ​​​​
有些人一边念“阿弥陀佛”,一边把家里的蚊子、蟑螂打死,认为这样可一举两得,不但自己不再受害虫所扰,同时也能超度它们。其实,且不论你现在有没有超度的能力,单单想一下:如果有人一边念佛一边把你杀死,你的感觉怎么样?它们只侵害你一点点,你却要了它们的命,这是真正的慈悲吗? ​​​​
分享图片 ​​​​
有些人认为,蚊子、苍蝇这些是害虫,因为它们损害了人类的利益。那么,人类为了自己的生存,损害了无数动物的利益,对它们来说,人类岂不是更大的害虫? ​​​​
诸葛亮54岁临终前,曾写给儿子一纸《诫子书》。书中云:“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慆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你懂其中的意义吗? ​​​​
博朵瓦格西,在他的传记中后学者如是评价:“他的一生中,从未生起过损害众生之心,甚至连自己先成就的念头都没有过,唯有的就是利益众生、让众生成佛。”这种境界实在让人羡慕~ ​​​​
痛苦犹如双刃剑,对脆弱者来说,它是致命的危害;对坚强者而言,它是成功的强大助缘。如何将痛苦转为成功的助缘,则是大乘佛教的修行核心~ ​​​​
当今社会跟古代完全不同,现在人无论出家、在家,时时处处都离不开合作。假如一个人合作能力差,跟大家不配合,不管他到哪个集体,都无有容身之地。所以,你、我、他都要学会与人和睦相处~ ​​​​
不少人对“众生是佛”这一点不太明白。其实,众生的本性是佛,但由于被无明客尘所蔽,暂时无法现前佛的功德。就像一面布满污垢的镜子,镜子本体是光明的、清净的,但因为镜面的障垢太重,故而不能显现一切。所以,从自性清净的角度讲,众生是佛;但从离垢清净的角度而言,众生则不是佛。 ​​​​
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浙江金华湖头的“狗肉节”,终于被政府叫停了,以后一年一度的“狗肉节”也被取消,很多狗的悲惨命运从此得以终结O网页链接 ​​​​
有人说:“前世已不记得了,后世又看不到,所以知道前世后世没有意义。”其实话不能这样说。拿今生而言,你昨天之前的的事,好多也都不记得了,但它并非不存在;你的明天也看不到,但你仍会为了自己的未来努力奋斗。既然短短几十年的今生,你都如此重视,那漫无边际的后世,又怎能不提前做好准备呢? ​​​​
每一个众生,包括蚂蚁、蚊子,生生世世在流转轮回的过程中,都曾做过我们的母亲。如今我们彼此间因胎障所蔽,早已将昔日的恩情忘得一干二净。但他们在过去世,也曾像今生的母亲一样保护我们、疼爱我们。我们若能忆起这些,又怎么忍心去伤害他们呢?又怎会不希望他们离苦得乐呢? ​​​​
我院子里,每天都有一只野猫光临,为了不让它挨饿,也为了不让它捉老鼠,我都会把它喂饱。今年它在外面生了四只小猫,每到吃饭时间,就把孩子们也一起带来。我躲起来偷偷观察,看它总是让孩子先吃,等它们一个个都吃饱了,肚子圆滚滚的,它才过去把剩下的一点残羹冷炙使劲舔光——这,就是母爱! ​​​​
当我们刚来这个世上,身体十分脆弱,连眼泪和粪便也不会擦。正是母亲,含辛茹苦、任劳任怨地把我们养大,有好吃的、好穿的,母亲从来也舍不得自己享用,一心只想留给我们;母亲如此恩重如山,作为子女,又岂能不懂得念恩、报恩呢? ​​​​
印度大智者阿底峡尊者说过:佛教徒与非佛教徒的界限,以是否皈依三宝来分;大乘与小乘之间的区别,以是否发菩提心来分。 ​​​​
对于真宝,能认识的人寥寥无几;对于真理,能接受的人更是凤毛麟角。所以,当你遇到不熟悉的知识时,不要急于否决它,而应该先停一停、看一看,给自己留一个余地~ ​​​​
为了将爱心落到实处,我们“慈慧”基金会创立虽不到半年,但还是做了一点实事。如今,主要项目有资助百名大学生、关爱老人、大学生公益大赛,此外,在提倡环保、继承传统文化、周一素食、日行一善等方面也不遗余力。愿我们的点滴爱心,成为这社会的一股清流,唤醒众人心中的白莲!O网页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