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henpo Weibos (2301~2320 of 2792)
2025 (74)
索达吉堪布 (2792)
索达吉藏文化 (1530)
益西彭措官方微博 (2214)
希阿荣博堪布 (1920)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 (1966)
慈诚罗珠堪布 (1276)
慈诚罗珠藏文微博 (281)
达真堪布 (1865)
In total, there are 13844 Weibos,Found 2792 Weibos
>>Export Weibos>>
转发微博
众生流转轮回所遭遇的一切,都是咎由自取,而不是无因无缘的偶然。因不善之业的大小程度,而产生相应之细微与剧烈之苦,即使是欢喜快乐,也会瞬间化为乌有,而变为痛苦。而善业又必定会产生胜妙之安乐。如同毒和药的种子分别产生各自之果一般,这都是谁也无法转移的自然规律。
转发微博
在没有证悟万法实相之前,流转于六道轮回的众生,只能在自己业力所感的环境中,感受有漏的人间、天界、阿修罗等三善趣之安乐,与难以堪忍、无量无边之地狱、饿鬼、旁生等三恶趣之痛苦,别无选择。
2009年5月8日,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说:“我们所有人都要学习佛陀的大悲精神,他的永恒教言可帮助我们驾驭许多当今所面临的全球问题。”"All of us can learn from the Buddha's spirit of compassion. His timeless teachings can help us to navigate the many global problems we face today.”
面对别人的恶语中伤,我们最容易做出、也是最下策的反应,就是反唇相讥。这样固然可发泄一时之气,但最后伤害的,还是自己。倒不如像拜伦所说:“恨我的,我一笑置之。”以如如不动的心态,用这微微“一笑”,让人生活出豁达、活出洒脱。
转发微博
在真实义中,我与无我都是空性无实,都不存在,但凡夫俗子却以分别之心而将其假立为有或者无。快乐与痛苦也是互相依存、互相观待的,一者不存在,另一者也不可能存在,如同长与短、父与子、大与小等等一样。同样,流转轮回的烦恼与解脱的智慧也是如此。
转发微博
鸵鸟在遇到危险时,常常把头埋在沙土中,行掩耳盗铃之举,这在人类看来非常好笑。不过,我们有时也会犯同样的错误,将来必定面对的死亡和来世问题,许多人总是一味逃避、自欺欺人,一旦这些真的来了,自己又往往束手无策、措手不及。
虽然大乘佛法的究竟观点,是证达万法皆空、广度无量众生等,但我们刚开始学时,可能很难有如此境界。不过,为了自己的家庭和谐、身体健康、平安幸福,而虔诚祈祷诸佛菩萨保佑,也绝对会是有利的!
转发微博
无论从自生、他生、共生、无因生等各个角度来观察,此岸所象征的轮回,与彼岸所象征的涅槃,都是无生的,所以没有自性存在的涅槃。同样,一切可见、可思、可言、可生、可灭的有为法都是空性,这不是普通凡夫所能了知的范畴,而是智慧不可思议之遍知佛的行境。
转发微博
《大乘二十颂浅释》 ,译者在开篇之初,便按照藏地经论翻译的常规,首先恭敬顶礼智慧本尊文殊童子。之后是顶礼偈:证达对万法无有贪执的佛陀,绝非能所之语与所说之义的境界。在大悲心所化现的,力量超越思维意识的佛陀前,作者龙树菩萨毕恭毕敬地顶礼!
转发微博
《大乘二十颂》 梵音:玛哈雅那波协噶;汉译:大乘二十颂 顶礼文殊童子!证达无贪佛,非能所说境,恭礼力超思,大悲所现佛!胜义无生故,亦无有解脱,如来若虚空,众生一体相。
转发微博
在胜义当中,没有产生,所以也没有众生与轮回;没有解脱,故而也没有从轮回中解脱的佛陀。如来就像虚空一般清净本空,众生也与其一味一体、无二无别,但在名言当中,众生与佛陀都真实存在,不可混淆(下文也应如是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