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henpo Weibos (2221~2240 of 2801)
2025 (92)
索达吉堪布 (2801)
索达吉藏文化 (1530)
益西彭措官方微博 (2214)
希阿荣博堪布 (1920)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 (1966)
慈诚罗珠堪布 (1278)
慈诚罗珠藏文微博 (288)
达真堪布 (1865)
In total, there are 13862 Weibos,Found 2801 Weibos
>>Export Weibos>>
在这个世界上,心真的很奇妙,它可以大到极致,也可以小到极致。心量大的人,可容天地一切万物,纵然天崩地裂、日月无光,也能泰然处之;心量小的人,别人的一句冷语,或一个脸色,就能让他的人生变成末日。所以,我们的心,可以比虚空大,可以比微尘小。
人生在世,谁都要面对压力、情绪、烦恼、生病、死亡……在遇到这些时,我们应当有独自解决一切的勇气,不要总想着依赖别人。别人的力量再强大,也不可能时时与你寸步不离。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救赎!
现在很多寺院变成了旅游景点,我建议这二者最好是分开。寺院应该具备传播佛法的实质,有法师传法,让大众懂得佛理,心灵得以充实。所以,寺院最好不要卖门票,否则,寺院就起不到寺院的作用,还会将想学习佛法的人拒之门外
学习佛法时,明理如同双目,实行如同双足。若不明佛理便修行,就像无目之人乱走一样,很容易误入歧途;若只会讲道理却从不去做,则如明眼人没有双足一样,永远也到不了目的地。所以,“知”与“行”必须相结合,不然,就会“学佛一年,佛在心间;学佛两年,佛在大殿;学佛三年,佛在天边”。
为了治病,我独自在某个城市住院近一个月。在此期间,我一个人排队、挂号、交费、取药、输液……看到了医院里林林总总的现象。上班不到一个月的小护士,每次给我扎针,都要扎五六次才找得到位置;身边有些病患,小病大治的的经历,听了让人唏嘘不已。通过种种现象,让我体会到了一个普通人看病的无奈。
举目四望,都市里人们在干什么呢?几乎都在用手机——打电话、发短信、玩游戏、上网……许多人对手机极度沉迷,一段时间内没有电话打来,或听不到短信铃声,便心情低落,空荡荡地难受。离开手机一刻,就坐立难安,似乎少了点什么。这其实是一种流行病,叫“手机综合症”。你是这样的病人吗?
如今的人们,不太明白因果的取舍关系。原本发财需要布施之因,他们却为了发财,一味地掠夺;明明长寿需要放生之因,他们却为了长寿,一味地杀生……最终只能南辕北辙,不想痛苦,痛苦却一个接一个降临;想要快乐,快乐却像仇敌一样被灭掉了。
这个世间,我们来时是独自一人,走时也是茕茕一身。正如佛陀所言:“人在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我们没有一个人会不死,死时纵有再多的财富,也一分钱都带不走,唯有善业才对自己最有帮助。但是,又有多少人知道呢?
前几天,也就是3月10日,恰逢释迦牟尼佛诞辰2600周年。为了纪念这个伟大的日子,泰国的僧人们集体上街,接受民众的清净供养,场面相当感人。有善根的人见后,很容易生起无比的信心。泰国堪称为全民信教的“佛国”,这种画面,确实可以涤荡许多人浮躁的心灵。
世界末日不一定到来,但每个人的死亡末日,却随时都有可能突然降临。此时我们若来不及修很多法,莲师专门讲过一个“刹那往生法”:当死亡突如其来时,观想阿弥陀佛或上师在头顶上方,自己的心识往上去,融入他的心间。有了这种意念,一定不会堕落而获得解脱。此窍诀极为殊胜难得,望大家莫等闲视之!
外境,不管是好是坏,都不是造成我们痛苦的主因。而对外境的执著,才是一切痛苦的根本来源。所以,若想彻底根除痛苦,不能一味地从改变外境上下手,更应该从斩断内心的执著做起!
近日,听到了这样一句言论:“活人献血都可以,活熊取胆怎么就不可以了?”其实说这种话,是对生命价值不了解、对生命不负责的一种态度。假如这些人真要提倡平等,那不妨试着易地而处,自己在哪种环境下被抽取胆汁试试。倘若他仍觉得可以接受、轻而易举,那活熊取胆应该也没有问题。
我从小对度母就有极大信心,有空就常念“二十一度母赞”。不管是放牛、上学时代,还是出家时代,自己通过祈祷度母,遣除了各种违缘。前不久,我的一位老上师给我了一尊度母像,我非常欢喜,发愿有生之年无论去哪儿,都将此像带在身边,恭敬礼拜。其实,在如今的浊世中,随身带这样的护身佛像很重要!
我们在这个人世上,其实都可以成为一盏明灯,不仅仅能照亮自己,更重要的是,还能照亮身边的群生;不仅仅会成天想着“我能得到什么”,更重要的是,还可以认识到“我能给予什么”。若有了这种观念,烦恼、痛苦定会与你无缘,因为这些已失去了孳生的沃土。
假如痛苦已降临在了你身上,怨天尤人也于事无补,还不如换个角度想想。比如,当你失业了,就想明天或许有更好的机会;当你塞车了,正好可以抽空看看书……毕竟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有时候你的心态好了,事情也往往会出现转圜的余地。
很多人常把造恶视为正常,将行善看作异类。倘若有人贪嗔充满、自私自利,就觉得他是可以亲近的;有人做了点好事,他们就特别看不惯,千方百计地挑毛病。尽管现在如此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但我们仍不应该同流合污,而要坚持高尚的行为。毕竟,将来的因果绝对会自作自受,只不过是早晚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