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Khenpo Weibos (1661~1680 of 2214)
In total, there are 13829 Weibos,Found 2214 Weibos >>Export Weibos>>
远离粗恶的言语,句句话让人听在心里舒服,就像饮甘露一样,因为微妙清净的语言听到是一种享受。有善美的语言,不论说法办事或和人交谈,别人都愿意听心里欢喜。这就是口业修得好,有口德。像这样就非常有必要现前就把语业修好,使得各方面都得到增上得到转化,而且力求在成佛时出现最极清净的语功德。
粗恶语使人难以接受,无论说多少,别人也不愿意听。如果能远离粗恶,和和气气地说话,别人就听得进去、会接受你的教导,所以说善美的语言非常重要。就像给人鲜花和甘露,对方会非常乐意接受,但给人刀割和毒药,就没有人愿意接受。说话像和煦的春风就会让人欢喜领受,说话像刀子一样刺伤人就没人接受。
粗恶语都是心里起了嗔恚而说出来的。一时冲动说出的语言,由于已经失去了理智,所说的语言就不可能契合正理。相反,远离粗恶语,安住在理智当中,所说的每一句话就会符合正理,不会无理地乱说。粗恶语是很难听的语言,不论声调、语气、语言的组织都粗鄙、恶劣。所以远离粗恶语,语言会变得柔和、美妙。
要远离离间语。对任何团体、家庭、人与人之间,下至不起一念破人关系的心,无论对哪个团体、家和人,总希望他们之间和合。愿众生关系破裂的,能重归于好;还没破裂的,不要破裂;和好的,要更加和好。这样将来无论在暂时的生死里还是究竟成佛,自己的身体、眷属、事业、助缘等都会非常坚固,不会破裂。
两舌是说破人关系的语言,对东家说西家怎么对你不好,对西家又说东家怎么对你不好,使两家出现矛盾,最后关系破裂。造破他人关系的离间语业确实非常恶劣。任何团体都贵在和合,和合就万事兴旺。如果把彼此的关系搞成四分五裂,那人与人之间就充满了矛盾斗争,最终所有的兴盛都会衰败。故罪业十分严重。
绮语就是指一切不具实义的语言,对人毫无利益。包括斗争、争论的语言;以爱乐心受持读诵外道典籍;身心被苦逼迫发出伤叹、哀愁;戏笑、游玩、娱乐、享乐等时发出的无意义语言;当众谈论某国首脑如何、内阁如何、国家如何或者战争、欺诈等等的话题;还有醉话、颠狂话、为求得名闻利养说的邪命语等等。
如果远离妄语,每句话都是真心实意地说,这样恒时以清净的心说清净的语言,就感得口中常常清净,散发青莲花的芳香。平时远离妄语,说任何话都发自于真诚的心,这样会成就真实语的力量。也就是,凡是所说的言论都为世间所信受、折伏。而且遇到判决事物时,发言就成为证明,为人天所尊敬、爱戴。
邪淫发自于淫心。在造邪淫业的时候,以淫欲驱使,眼根和耳根会不由自主地逐取对方的相貌和声音,乃至鼻根逐香、舌根逐味、身根逐触、意根逐法。故以邪淫业的恶性作用,会使眼耳鼻舌身意诸根都躁动而不调顺,整个人无法再安静下来。而能坚守离邪淫的善道,内心有坚贞的节操,就会获得诸根调顺的功德。
给自己算一笔账,只要做了偷盗,就在福德上大有亏损;而守持远离偷盗的善道,就会分分秒秒中增长福德;然后尽量地布施奉献,就会增长得更多、更快。福德修集得深,财富受用也就变得越来越好,将来会受用不尽。寿命也会延长,身体也会具有精力,内心恒时具足安乐,不会觉得空虚。
我们不论在何时何地,都只凭自己的付出来获得。这样没有做欺负人、夺取人的事,别人就不会欺负你。凡是善行都得到十方圣贤的赞美,凡是恶行都被十方圣贤呵责。所以不要认为行善寂寞,没有人给我鲜花掌声。能远离偷盗就和十方圣贤的心相通,就得到十方圣贤的赞美,这是殊胜的荣誉。
与人交往时,没有骗人、夺人的心。做任何事都只尽本分,不求非分的所得。这样不论在哪里生活、工作,大家都会喜爱你。这是自然的道理。反过来说,不想付出只想获得,这是盗心;付出很少,却想得到很多,也是盗心;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却占为己有,也是盗心。这样做损人利己的事,当然会遭到别人唾弃。
不义之财都无法久存,终究会被没收、盗贼抢夺、水漂走、火烧掉、败家子败光等。相反能发誓并修远离身口偷盗,下至一个偷盗念头都没有;不但远离偷盗,而且真心诚意地广做布施,那将来所获得的一切财富就都是有保障的,没有一点会被破散,这就是真正地做保险。故只有断除偷盗,才是做真实的财富保险。
《好生录》:古代杭州郑某开一家熟食酒店,杀的牲畜多种多样。临终时很多牲畜前来索命,他叫“鸡来”两个手臂就扇动,像鸡被杀时翅膀扑地的样子;又叫“鹅来”然后伸着脖子摇着手臂,喉咙里“嘎嘎”地惨叫;又说“鳖来”就像鳖那样,头和手脚收缩起来做拘挛的样子。显现这些恶相之后,就悲惨地死去。
明朝无锡有位余氏,20多岁就开始持斋信佛,但她很讨厌蚂蚁苍蝇,见到就杀。到她72岁时生了很重的病,大叫:“有无数蚂蚁入到我口里。”又叫:“有千万只苍蝇飞来索命。”故因果律是无法逃脱的,不论做哪种恶业,都会有恶报降临。看起来72岁前没有任何反应,但时辰一到,就要由自己去承受悲惨的苦果。
有情都最爱惜自己的性命,如果杀害它的性命,就会引发它的怨恨。这股怨气深藏在八识田里,因缘一旦会合,就会来索命报复。所以杀生就要偿命,这是无法逃脱的,这叫“等流果”。如果我们远离损害众生的性命,跟任何众生都不做怨对,已有的怨结就会解除、未结的怨结也不会结下。
嗔恚就是众生不如你意时,马上就发怒,用口或手持凶器想加害对方。恒时远离杀生,就会生起尊重生命的善心,会想到对方具有佛性,怎么能对佛杀害、污辱呢?对方是前世的父母,怎么能对父母杀害、污辱呢?常常心怀尊重众生的善心,就会断除嗔恚。总之,心里生起了尊重生命的善心,就能断除一切嗔恚。
如果能从心里发誓:以后不论遇到什么众生,都不损害它的性命。能够这样恒时守持不杀生戒,每当遇到众生时,唯一想到的就是给它安乐、不给它痛苦,这样就是恒时住在仁慈的心当中。如果恒时远离伤害众生,心就会变得非常柔软、慈愍,不用说亲眼见到众生被杀,就连听到众生惨叫、呼号,也于心不忍。
我们常说“修行”,到底修什么行呢?就是修自己身、语、意的行。这样修行就是庄严自己的心地。怎么庄严呢?就是让身、口、意的造作具足善业功德,远离不善业的染污。能够按这样实修,不必要太久,自己的心态、语言、行为,乃至家庭、眷属、事业,就都统统成就庄严。
从三乘角度来讲,有哪几种果皈依?(前一问答已经发到了博客)
什么是他皈依和自皈依?(前一问答已经发到了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