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Khenpo Weibos (1321~1340 of 2214)
In total, there are 13829 Weibos,Found 2214 Weibos >>Export Weibos>>
我们一出生就认为,所见所闻的一切法全部独立存在,有真实的意义。以这个根源上的出错,就源源不断地引生出不可计数的心识的误用,以及各种各样的妄动、追逐,发展成难以收拾的错乱狂澜。大家就迷失在这里面,不知自返。
所以,关键要有识别真假和优劣的眼光。能对弥陀的智慧和大愿产生信心,就算信到了最深、最妙、最具实义的地方。这种信心一旦起来了,就会不惜一切代价来求这个无上的大义,这里会出现非常强大的信念的力量。
只要自己一心跟阿弥陀佛的智慧相合,佛一定做最恰当、最直接的加持。然后自己完全能定下心来,没有任何怀疑、顾虑,会全心全意地走这条依靠佛智慧加被的极为奇特不可思议的妙道。
大家原先认为见到的都是实实在在、千真万确的万法,中观学好后,就知道没有真的东西被听到的、看到的等等。实有这个问题不是出在境上,而是无明颠倒执著出来的。
所以面对万法的时候,不需要加简别,说胜义中才空,世俗中不空。不应该舍不得空,放不下执著。看外境时,就像房子里通过玻璃窗,里里外外通彻地看到,应该是这样无自性、空性的境界。
像阿底峡尊者,每次见到弟子时都问:“你善心起来了吗?”他不问别的。所以无论你做什么,都要常常问这个根本问题:“我现在有善心吗?”如果有善心,就应该随喜自己:“现在的状态还可以”,那就开始好好闻思修。
大恩上师圣者法王如意宝说:“认认真真地思维这些真理:此身也决定死亡、死无定期、死时除正法外一切都无利益。真正明白了这些道理后,会下定决心并迅速精进修行善法。”
懈怠放逸、拖延闻思修行的最大原因,就是没有随念死无常;精进闻思修行的最大动力,就是来自于随念死无常。
有些人在亲人去世之后,心里很悲痛,嘴里喊着“儿子啊”、“女儿啊”等等,哭得很厉害。其实在亲友去世的过程中,会开导他们放下今生,虔诚求生极乐世界。在亲友去世后,会为他放生、燃灯,想方设法念佛等来超度。这才是对亲友真正的关心。
对亲友真正有悲愍心的人,他在亲友还活着的时候呢,就会千方百计地劝导他们珍惜生命,珍惜暇满人身,相信因果,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要断恶修善,并且呢,要让他们发愿往生极乐世界,甚至让他们闻思修,彻底放下红尘世间,一心趣入解脱法。
要知道,为了积累财富,或者为了保护生命,而用身口意去造作很多恶业,就是在把自己抵押作人质,也就是说,利用着这个暇满人身宝造恶,是以后世堕入三恶道受异熟痛苦为代价的。
在做这些世间没有意义的俗事时,损失了自己的寿命,浪费了本可以用来解脱的暇满人身宝。那么在临终的时候呢,因为心中没有一点修行,也没有积累清净的功德,因此就会陷入到巨大的恐惧之中,后世也将面临黑暗与痛苦。
对于学佛人来说,大家拥有的时间是暇满难得的,可以用来闻思修行,因此比不学佛的人更加地珍贵。如果将本可以用来学佛的时间,去做了其他没有意义的事情,这是一种巨大的损失。
苦的根源,是众生的贪爱。苦和贪爱是成正比的,贪爱越深,苦就越重,贪爱越浅,苦就越轻。如果一个人的苦在减少,那就说明他的贪爱也在减轻。
佛法的引导的的确确就是让人们真真正正地离苦得乐,真正地开智慧,断除烦恼。佛法的引导都是以大平等心做指导,让自他在内的一切众生,包括在世的年轻人、中年人、老年人及亡者,所有的众生的身心相续上,今生来世以至于生生世世,不出任何损害,不出任何苦恼的问题。
我们要让自己的善良心和慈爱心生起来并得以坚固,一定要压制自己的贪爱心。尤其要学会放下贪爱心。不管是对父母子女、兄弟姐妹、亲朋好友,还是同事道友等等,彼此因贪心引起的贪爱一定要放下。放下贪爱才会有修行,放下贪爱才会有真正的自在快乐。
要知道贪爱的本质纯粹是贪心,贪心是我执所产生的烦恼,是为了满足我的需求,因此是需要对方付出的,这就是一种贸易。而慈爱的本质是清净的慈心,慈心是消减我执而利他的表现,是真正地利益他人,并不希求任何回报。
有慈悲的人没有敌人,有智慧的人不起烦恼。
昨天8月3日16时30分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了6.5级地震,已造成391人遇难、数千人受伤。我今天已经让学院的僧众念经回向,也请佛友们以至诚心多念诵阿弥陀佛圣号和观音菩萨心咒,使亡者能脱离轮回苦海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使伤者能减少伤痛并及时得到最好地救治。
对上师的信心和恭敬要有深度,只有这样充分地开启信心和恭敬心,才能得到最圆满的加持。我们通常说,你看待上师是佛,就得到佛的加持;你视上师为菩萨,就得到菩萨的加持;你认为上师是凡夫,就只能得到凡夫的加持,这就叫“随众生心,应所知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