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henpo Weibos (1901~1920 of 1966)
2025 (59)
索达吉堪布 (2783)
索达吉藏文化 (1530)
益西彭措官方微博 (2214)
希阿荣博堪布 (1920)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 (1966)
慈诚罗珠堪布 (1271)
慈诚罗珠藏文微博 (280)
达真堪布 (1865)
In total, there are 13829 Weibos,Found 1966 Weibos
>>Export Weibos>>
很多穷人以为,因为没有钱,所以会痛苦,如果有一天发财了,就不会痛苦了。但是,如果有一天真的发财了,我们会发现,痛苦不但没有因此而消失,更多的痛苦又在等待着我们的光顾。所以,生活艰苦不是痛苦的根源,因为很多生活艰苦的人,可能比有钱人过得还幸福。网页链接[解脱的原理]
为什么观想的表面是莲师,而本体是自己的根本上师呢?这就与缘起有关了。从前,当谛诺巴尊者在给玛尔巴大师 (密勒日巴的上师)灌顶时,头上现出了本尊的坛城,谛诺巴尊者问玛尔巴:“你是从本尊座前接受灌顶,还是从上师我的座前受灌顶呢?”玛尔巴想,从上师座前接受灌顶比较容易,而在本尊面前接受灌顶则非常难得,所以他回答道:“我还是从本尊座前接受灌顶吧!”话音刚落,所有本尊都倏然消失而融入上师,当时谛诺巴上师就说这个缘起不好。因此,后来虽然玛尔巴的法脉很长,自己也得到很大的成就,但其后裔却因此缘而如彩虹般地消失了。
因此,密宗特别强调对金刚上师的信心。由于金刚上师在这一世给我们传法灌顶,与我们有极深的法缘,所以观想莲师的本体为金刚上师可以比较快速地成就。其他的佛菩萨也时时刻刻在度化众生、加持我们,但金刚上师与我们更亲近一些。因而,如此观想上师能加速成就。
[慧灯之光二:上师瑜伽] 作者:堪布慈诚罗珠 发布时间:Sun Dec 20 来源:慧灯之光二
因此,密宗特别强调对金刚上师的信心。由于金刚上师在这一世给我们传法灌顶,与我们有极深的法缘,所以观想莲师的本体为金刚上师可以比较快速地成就。其他的佛菩萨也时时刻刻在度化众生、加持我们,但金刚上师与我们更亲近一些。因而,如此观想上师能加速成就。
[慧灯之光二:上师瑜伽] 作者:堪布慈诚罗珠 发布时间:Sun Dec 20 来源:慧灯之光二
菩萨戒不同于别解脱戒,别解脱戒只有人可以受持,人以外的众生,则不能得到别解脱戒的戒体;而菩萨戒在受戒者种类方面没有什么限制,只要对大乘佛法有信心,具有菩提心,愿意受菩萨戒,任何众生都可以受。
关于受菩萨戒,龙树菩萨和无著菩萨的传承与戒条有些不同。按照无著菩萨的要求,只有在别解脱戒的基础上,才能受菩萨戒;而龙树菩萨的传承却没有这样的要求。
但无论如何,二者的实质内容是一样的。无著菩萨所说的“别解脱戒”的意思,不一定是指别解脱戒的真实戒体,而是说必须按照别解脱戒的要求去做——断除杀、盗、淫、妄、酒等等。如果一条戒都不能守,而随意杀人、偷盗,就没有办法受持菩萨戒。所以,在受菩萨戒之前如果有居士戒,那就很完整;即使没有受居士戒,也不成问题,因为受菩萨戒的时候,同样也受了不杀生、不偷盗等戒条,所以没有太大差别。
最理想的次第,是先受居士戒;然后精进修持菩提心,在自认自己有菩提心时,再受持菩萨戒;在菩萨戒的基础上,再受持密宗誓言——灌顶。
[慧灯之光七:菩萨戒浅释] 网页链接
关于受菩萨戒,龙树菩萨和无著菩萨的传承与戒条有些不同。按照无著菩萨的要求,只有在别解脱戒的基础上,才能受菩萨戒;而龙树菩萨的传承却没有这样的要求。
但无论如何,二者的实质内容是一样的。无著菩萨所说的“别解脱戒”的意思,不一定是指别解脱戒的真实戒体,而是说必须按照别解脱戒的要求去做——断除杀、盗、淫、妄、酒等等。如果一条戒都不能守,而随意杀人、偷盗,就没有办法受持菩萨戒。所以,在受菩萨戒之前如果有居士戒,那就很完整;即使没有受居士戒,也不成问题,因为受菩萨戒的时候,同样也受了不杀生、不偷盗等戒条,所以没有太大差别。
最理想的次第,是先受居士戒;然后精进修持菩提心,在自认自己有菩提心时,再受持菩萨戒;在菩萨戒的基础上,再受持密宗誓言——灌顶。
[慧灯之光七:菩萨戒浅释] 网页链接
信。也即对禅定的信心。信心有三种:第一是相信禅定的方法,能够清净、净化我们的内心,并让我们得到智慧等等;第二是在每次修禅定的时候很有兴趣。其实,世间任何一个工作都是如此,做喜欢的工作和做不喜欢的工作,效果是截然不同的;第三是渴望、追求禅定的境界。网页链接[禅修的要诀]
在宁玛派里,其密宗修法的着重点是什么呢?比如,在每一个生起次第本尊修法的前面,都有两个修法是绝对不能缺少的,那就是空性和大悲心(菩提心)。每次修本尊法之前,首先,不但必须精通空性,而且要或长或短地实修空性;之后,还要修大悲心。只有修完这两个法后,才能正式进入本尊的修法。当然,其圆 ...全文
佛教徒不说与天斗,与地斗,也不说与人斗,而是要与自己的内心斗。调伏自己的内心,并最终证悟空性,是学佛最核心的问题。网页链接[慧灯之光九:调心的过程]
坐的时候,要保持全身每个部位都很放松,不能闭着眼睛。有些人喜欢闭着眼睛打坐,因为闭着眼睛看不到东西,相对来说心里没有那么多杂念,比较平静。这样虽然刚开始的时候比较容易静下来,但十分钟,二十分钟以后就会昏沉,甚至会睡着,所以要睁开眼睛。网页链接[慧灯之光九:解脱的原理]
所谓伟大的行为,主要是度化众生,就是指无论自己的能力大小,皆能心甘情愿、全力以赴、勇往直前地投入到利益众生的事业当中。虽然身为凡夫,如果能实实在在、点点滴滴地去作,在利益众生的同时,也可以清净自己的罪业。
例如,布施就是很好的清净罪业之方,无论是财产布施、法布施,还是无畏布施,都能够清净犯失密乘戒的罪业。虽然很多佛教徒不具备为他人传法的条件,但在放生的时候为所放众生念诵咒语或者佛的名号,也是一种法布施。因为我们念咒的目的,不是为了从这些众生那里得到任何回报,而完全是为了利益这些生命,所以没有自私心,这就是十分清净的法布施。佛在经书中讲过,所有的布施当中,最殊胜、最上等的是无畏布施;所有的持戒当中,最殊胜、最上等的是不伤害众生。所以,作为无畏布施的放生,是十分有意义的。
除此之外,还有四种伟大事业,就是在没有自私心、不是为了获取利润、不带有商业化成分的前提下,建立医院,救护病人;修建学校,宣传佛法,或者教授作为佛法基础的语言文字;设立佛事活动的道场,用于公众念佛共修;为他人提供闭关的场所,或者以饮食资具供养闭关修行人等等,以上四种行为都属于可以清净罪业的伟大行为。
[慧灯之光三:犯失密乘戒的界线与忏悔清净的方法] 慧灯之光-犯失密乘戒的界线与忏悔清净的方法
例如,布施就是很好的清净罪业之方,无论是财产布施、法布施,还是无畏布施,都能够清净犯失密乘戒的罪业。虽然很多佛教徒不具备为他人传法的条件,但在放生的时候为所放众生念诵咒语或者佛的名号,也是一种法布施。因为我们念咒的目的,不是为了从这些众生那里得到任何回报,而完全是为了利益这些生命,所以没有自私心,这就是十分清净的法布施。佛在经书中讲过,所有的布施当中,最殊胜、最上等的是无畏布施;所有的持戒当中,最殊胜、最上等的是不伤害众生。所以,作为无畏布施的放生,是十分有意义的。
除此之外,还有四种伟大事业,就是在没有自私心、不是为了获取利润、不带有商业化成分的前提下,建立医院,救护病人;修建学校,宣传佛法,或者教授作为佛法基础的语言文字;设立佛事活动的道场,用于公众念佛共修;为他人提供闭关的场所,或者以饮食资具供养闭关修行人等等,以上四种行为都属于可以清净罪业的伟大行为。
[慧灯之光三:犯失密乘戒的界线与忏悔清净的方法] 慧灯之光-犯失密乘戒的界线与忏悔清净的方法
正念的意思,就是一直不离开、不遗忘修行的目标。比如,在修菩提心的时候,不知不觉就走神了,去想工作、家庭、婚姻等事情,走神很久自己都没发现,这就是因为没有正念。如果有正念,不管修什么,意识一旦离开目标,立即就会发现,马上就可以调整回来,中间一分钟都不会浪费。网页链接
从无始以来,我们在轮回里已经经历了无数次生死,但是到今天为止,仍然是一无所得。仅就这一生来看,很多人已经三四十岁、五六十岁了,大家都是从小就开始上学读书,学业完成后,为了养家糊口又不得不工作,辛辛苦苦几十年,可是今天我们得到了什么呢?我们所得到的,只是在人世间没有饿死而生存下来而已。如果今天我们死了,则真正能够带走的,对自己有真实利益的东西又是什么呢?我们仔仔细细地想一想,里里外外地看一看,家里的哪样东西是真正有用的?一样也没有。
为什么会是这样呢?这既不是造物主的安排,也不是无因无缘的偶然,而是因为从无始以来,我们自始至终只为自己打算,不但对自己非常执着,而且对自己的亲友和财产也有着非常强烈的贪欲心,对伤害自己及亲友的人或非人则有着非常强烈的嗔恨心,所以我们才一无所获,空手而归。对此,大家必须要有正确的认识。
既然如此,我们就不能再这样继续下去,现在应该是回头的时候了!无论这辈子还能活多久,我们都要让余生变得有意义;不但这一世如此,而且要想办法令生生世世的生命,都变成有意义的。那么,用什么方法可以使生命变得有意义呢?就是自他平等、自他相换和自轻他重三个修法。
总之,想走大乘道,就要从现在开始,努力地往无私利他的方向迈进,这是我们每一个人必须要做到的事情。
[慧灯之光三:自他平等的修法] 慧灯之光-自他平等的修法
为什么会是这样呢?这既不是造物主的安排,也不是无因无缘的偶然,而是因为从无始以来,我们自始至终只为自己打算,不但对自己非常执着,而且对自己的亲友和财产也有着非常强烈的贪欲心,对伤害自己及亲友的人或非人则有着非常强烈的嗔恨心,所以我们才一无所获,空手而归。对此,大家必须要有正确的认识。
既然如此,我们就不能再这样继续下去,现在应该是回头的时候了!无论这辈子还能活多久,我们都要让余生变得有意义;不但这一世如此,而且要想办法令生生世世的生命,都变成有意义的。那么,用什么方法可以使生命变得有意义呢?就是自他平等、自他相换和自轻他重三个修法。
总之,想走大乘道,就要从现在开始,努力地往无私利他的方向迈进,这是我们每一个人必须要做到的事情。
[慧灯之光三:自他平等的修法] 慧灯之光-自他平等的修法
所有大乘佛法的修行窍诀,大致可以归纳为两个关键问题:首先,一切外在的物质世界,以及内在的各种感受,都是心的现象,都是我们的内心创造出来的一种幻觉。除了我们的八识等精神的幻觉之外,没有一个真正的轮回。天界、非天等善趣,地狱、饿鬼等恶趣,也都是心的幻觉。除了心的幻觉以外,六道众生都不存在。第二,精神自己的本体,也是空性。网页链接[慧灯之光九:调心的过程]
我们应该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观想方式呢?有些人对上师具有特别强烈的信心,一看到上师的相貌就生起无与伦比的欢喜心,与看到一般佛像的反应是有所不同的,这样的人就直接观想上师的相貌,而无须观想其他本尊。如果对上师虽然有信心但不是那么强烈,观想时也只能视上师为普通凡夫,信心难以增长,如此则应观想佛像。一位真正具格的上师,在本体上就是佛的化身,也就是佛。观想时外表要对照经书中佛像的描述,而本体则是自己的根本上师。修五加行时,是统一观想莲花生大士,有极个别的人可以观想上师,但按经书中的要求是观想莲师。
[慧灯之光二:上师瑜伽] 作者:堪布慈诚罗珠 发布时间:Sun Dec 20 来源:慧灯之光二
[慧灯之光二:上师瑜伽] 作者:堪布慈诚罗珠 发布时间:Sun Dec 20 来源:慧灯之光二
佛要求大家尽量学会思考,思考得越深越好。当然,如果信心很足,认为佛说的不会错,也可以不加判断、不予分辨地照搬照学,这样不思维也可以。但一般情况下,对大多数人而言,最好还是通过思考、讨论来建立正见。网页链接[慧灯之光九:解脱的原理]
神通既可以弘法利生,也可以造作恶业。但在四禅基础上修出来的神通,是不会去做坏事的。因为修到四禅的人,已经控制了贪欲心,控制了欲界的烦恼,所以不会利用神通来做坏事。被鬼神加持而产生的神通,就说不清楚了。所以,对真实的神通,我们既不追求、羡艳,也不打击、拒绝。当然,被鬼神加持的神通,就要严加防备了。网页链接[慧灯之光九:禅修的要诀]
菩提心和自他相换等修法是非常伟大的。虽然没有单独修忏悔的法,但在菩提心生起来的同时,就连五无间罪、谤法罪之类非常严重的罪业,都会得以减轻,而杀生、偷盗等一般的罪业,则能从根本上得以清净。所以,菩提心自身就具备了清净罪业和积累资粮的两种能力;同样的,自他相换等修法也具有相同的作用。
[慧灯之光三:自他相换的修法] 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三:自他相换的修法] 网页链接
所有清净罪障的修法,都必须具备四对治力:
第一为依止力,所谓依止力,是指忏悔罪业所依止的对境。修金刚萨埵的时候,金刚萨埵是依止力;修菩提心时,菩提心是依止力;修空性时,空性就是依止力;
第二为破恶力,即后悔心,也就是必须要对以前所犯的罪业生起强烈的追悔之意,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后悔心,念诵百字明虽然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减少罪业,但却很难使其彻底清净;
第三为恢复力,也即要有发誓从今以后改过自新、绝不再犯的决心,如果没有这样的决心,所言所行依然如故,就只能减轻罪业,而不能彻底消除罪业,这也是十分关键的;
第四为对治力,为了清净罪业所做的任何一种善事,包括念金刚萨埵咒、磕头、放生等等,都统称为对治力。
无论依照哪一种方式来清净罪障,都必须具备以上四种对治力。虽然我们没有能力以其他禅定方式来忏悔罪业,但广中略的各种金刚萨埵修法就是简便易行、首屈一指的禅定忏悔方式。在具备四对治力的前提下,念诵十万遍百字明,就保证能清净无始以来的所有罪业,这是佛在金刚密乘的续部中说过的、了义的最终之义,不是为了度化、引导个别众生而采取的权巧方便之说。
[慧灯之光三:犯失密乘戒的界线与忏悔清净的方法] 慧灯之光-犯失密乘戒的界线与忏悔清净的方法
第一为依止力,所谓依止力,是指忏悔罪业所依止的对境。修金刚萨埵的时候,金刚萨埵是依止力;修菩提心时,菩提心是依止力;修空性时,空性就是依止力;
第二为破恶力,即后悔心,也就是必须要对以前所犯的罪业生起强烈的追悔之意,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后悔心,念诵百字明虽然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减少罪业,但却很难使其彻底清净;
第三为恢复力,也即要有发誓从今以后改过自新、绝不再犯的决心,如果没有这样的决心,所言所行依然如故,就只能减轻罪业,而不能彻底消除罪业,这也是十分关键的;
第四为对治力,为了清净罪业所做的任何一种善事,包括念金刚萨埵咒、磕头、放生等等,都统称为对治力。
无论依照哪一种方式来清净罪障,都必须具备以上四种对治力。虽然我们没有能力以其他禅定方式来忏悔罪业,但广中略的各种金刚萨埵修法就是简便易行、首屈一指的禅定忏悔方式。在具备四对治力的前提下,念诵十万遍百字明,就保证能清净无始以来的所有罪业,这是佛在金刚密乘的续部中说过的、了义的最终之义,不是为了度化、引导个别众生而采取的权巧方便之说。
[慧灯之光三:犯失密乘戒的界线与忏悔清净的方法] 慧灯之光-犯失密乘戒的界线与忏悔清净的方法
了解为什么要破“人我执”和“法我执”十分重要。因为轮回的根源就是“人我执”和“法我执”。有些人虽然不愿意受痛苦,但也不愿意脱离轮回,只希望在流转的过程中生生世世享受人天福报,那么,这种人不需要断除这两种执着。可是,如果我们不愿意再流转轮回,希望了脱生老病死的痛苦、从轮回中解脱,就一定要推翻这两个执着,否则解脱无望。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一:无我的修法(上)]
挣钱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为了享受世间的一些感官刺激,即所谓的快乐和幸福。如果能够体会和证悟身外的金钱、我自己以及感官的刺激全部是如梦如幻的,能够看透这些都是空性的,我们有没有可能去追求所谓的幸福快乐、去争权夺利呢?那是不可能的。争什么权?!夺什么利?!都是空性的。还有一点要注意的,就是要把世俗谛和胜义谛分得清清楚楚,否则很多人会对空性产生误解。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一:无我的修法(上)]
虽然凡夫还不能完全按照菩提心的要求去做,但谁也看得出它是非常伟大,值得花费精力而为之奋斗的。《入行论》云:“佛于多劫深思维,见此觉心最饶益,无量众生依于此,顺利能获最胜乐。”三世诸佛反复研究以后,发现菩提心对众生最有利。我们跟着佛的教导去修,就绝不会有任何错误。
发起菩提心、受持菩萨戒,是人生最重大的事情。佛经中也讲过,只要有菩提心或菩萨戒,修行或解脱道路上最大的问题就已经解决了。所以,我们一定要发菩提心、受菩萨戒。
[慧灯之光七:菩萨戒浅释] 网页链接
发起菩提心、受持菩萨戒,是人生最重大的事情。佛经中也讲过,只要有菩提心或菩萨戒,修行或解脱道路上最大的问题就已经解决了。所以,我们一定要发菩提心、受菩萨戒。
[慧灯之光七:菩萨戒浅释] 网页链接
大乘菩萨必须要有责任感,这是最关键的!如果看到众生的痛苦不生悲悯之情,看到佛菩萨的功德不起羡慕之心,没有任何责任感的话,就不是大乘菩萨。
比如说,有些居士听到一些禅宗公案,就说这个不能执着,那个不能执着,连放生也不能执着。可是,作为凡夫如果什么也不执着,什么都无所谓,就会没有责任感;如果没有责任感,就没有动力,就不会积极地修行。这样一来,人家肯定会说佛教是消极的。因为你这也不做,那也不做,什么都不做;觉得这也没有意思,那也没有意思,什么都没有意思,这样的思想和行为当然是消极的。
大乘佛教认为:并非世间的一切作为都没有意义,只有一切都为自己打算的,类似于争权夺利等等之类的作法,才是没有意义的;而为了利益众生,无私地奉献自己的一切,却是很有意义的事情,是我们必须积极努力去做的事情。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
[慧灯之光三:自他平等的修法] 慧灯之光-自他平等的修法
比如说,有些居士听到一些禅宗公案,就说这个不能执着,那个不能执着,连放生也不能执着。可是,作为凡夫如果什么也不执着,什么都无所谓,就会没有责任感;如果没有责任感,就没有动力,就不会积极地修行。这样一来,人家肯定会说佛教是消极的。因为你这也不做,那也不做,什么都不做;觉得这也没有意思,那也没有意思,什么都没有意思,这样的思想和行为当然是消极的。
大乘佛教认为:并非世间的一切作为都没有意义,只有一切都为自己打算的,类似于争权夺利等等之类的作法,才是没有意义的;而为了利益众生,无私地奉献自己的一切,却是很有意义的事情,是我们必须积极努力去做的事情。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
[慧灯之光三:自他平等的修法] 慧灯之光-自他平等的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