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Khenpo Weibos (1761~1780 of 1966)
In total, there are 13829 Weibos,Found 1966 Weibos >>Export Weibos>>
【官网直通车】网页链接上师教言---密法的圆满次第修法,是强制性地停止意识活动——通过观想气进入中脉,使意识无力维持,继而显现出心的本性。另外,密宗大圆满不用修气、脉、明点,也不需要逻辑推理,在菩提心等福慧资粮足够的情况下,依靠金刚上师的加持与窍决,也能让意识活动停止下来,从而证悟空性。
释迦牟尼佛当年,给我们宣讲了因果的道理:现实生活中的所有幸福与痛苦,都不是鬼神的安排,也不是无因无缘,而是由两种因缘导致的。其中第一种因缘,叫近缘,也即最近发生的因缘。另外一种因缘,叫远缘,也即比较长远的过去所产生的因缘。远缘和近缘两相结合以后,就会产生它们的果,这叫因果。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九:现代人的精神装备]
如果不能修无缘的修法,那么,修有缘的修法肯定是没问题的。当我们的身体出现比较强烈的病痛感受时,立即对众生发慈悲心,这就是有缘的修法。具体修法如下:首先思维: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众生都在承受我现在所感受到的这种痛苦,甚至有些生命所承受的痛苦,比我的痛苦还要强烈成千上万倍。我现在遭遇了这么一个小的痛苦,都感到如此苦不堪言,那么,其他众生就一定更痛苦、更悲惨。然后真心诚意地发愿:愿这些众生能早日脱离这些痛苦,这就是悲心;愿这些众生能早日重获健康、获得幸福,这就是慈心。作者:堪布慈诚罗珠 发布时间:Sun Dec 27 来源:慧灯之光四[慧灯之光四:如何将病苦转为道用]
【官网直通车】网页链接《最上乘论》(五祖弘忍禅师)问曰:「何知自心本来清净?」答曰:「十地经云:『众生身中有金刚佛性,犹如日轮,体明圆满,广大无边;只为五阴黑云之所覆,如瓶内灯光,不能照辉。』譬如世间云雾,八方俱起,天下阴暗,日岂烂也。何故无光?光元不坏,只为云雾所覆;一切众生清净之心,亦复如是。只为攀缘、妄念、烦恼、诸见黑云所覆,但能凝然守心,妄念不生,涅槃法自然显现。故知自心本来清净。」
这一世虽然已经得到这样的暇满人身,但下一生能不能再得呢?可以!如果下一世还想得到这样的人身,就需要作到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持戒。此处所说的戒律,不一定是指出家人的戒律,居士的戒律也算。我们可以从居士五戒中挑选,持一条戒、二条戒、三条戒,或者四条、五条都行,而且要守持得很清净。这是最根本的一个;第二、行善。在持戒的基础上,还要行善,如布施、修行等等,要积累福德;第三、发愿。要时常祈祷:愿我生生世世能够得到暇满人身!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二:人身难得]
为何证悟空性就能更好地利益众生呢?因为,如果不证悟空性,就始终有我执,若是这样,即使我如何努力地,无自私、无条件地付出,自重他轻的念头还是不能彻底放下,还是会或多或少地存在。那么,它必然会阻碍我无自私、无条件地奉献,所以我要把它推翻。推翻了它,我执就不复存在,它就再也无法控制我去谋求自利,我就可以自由自在地利益众生,到那时,我唯一的工作就是度化众生。所以,大乘菩萨不是为自己得解脱而证悟空性,而是为了能更好地利益众生而证悟空性。明确证悟空性的目的,是很重要的。
[慧灯之光一:二 谛——开启中观门扉之钥匙]
小乘佛教认为,所有烦恼中,危害最严重的,是贪心。如果对轮回、钱财、人或其他东西有贪欲心,就不能从轮回中解脱。小乘佛教唯一的追求目标,就是从轮回中获得解脱,而不是解救众生,所以小乘佛教的很多修行,都是针对贪欲心的。大乘佛教虽然也要断除贪欲,但大乘佛教认为,所有烦恼中,最大的祸害,是嗔恨心。因为大乘佛教的宗旨,是发菩提心,利益、度化众生。菩提心的基础,就是大悲心,大悲心与嗔恨心是矛盾、对立的。所以,修学大乘佛法,最关键的就是要控制嗔恨心。慧灯之光-两种佛性[慧灯之光八:两种佛性]
【官网直通车】慧灯杂志第十期下载网页链接
开始是一个对三宝很有信心的佛教徒,但有一天邪恶念头冒出来以后,就会不想闻思修行,这样我们就离佛越来越远,甚至有可能彻底退出佛教徒的行列。这就是审美疲劳的典型特征,也是我们的心理规律。我们要掌握好自己的心态,要让它不断进步,就需要不断地闻思修,当不断地感觉到有新的成就时,就不会审美疲劳了。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学佛三年,佛也在眼前”。 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十:四圣谛]
我们不能说,因为我要上班,要发展我的事业,所以不能修行。虽然释迦牟尼佛并没有要求所有的修行人都要出家,但在兼顾工作的同时,也必须挪出一定的时间来修行。如何平衡工作与修行的关系,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安排。
如果今天以没有时间为由而不修行,明天也以没有时间为由而不修行,我们就永远没有时间修行。本来在家人就很难彻彻底底地脱离生活、脱离家庭,假如一再推迟修行计划,等到七老八十的时候,即便是有了这样的空闲,但那时人的精力与体力都即将枯竭了,纵然想修行,也会感到力不从心;哪怕修了,也不一定会修出什么结果,所以,我们不能往后拖延,不能等到那个时候,而是现在就要修。
[慧灯之光四:四法印的见解与修法(五)] 慧灯之光-四法印的见解与修法(五)
虽然死亡学是一九一二年才从美国推出,到现在只有一百年的历史,隶属于生命科学的一部分,但实际上人类很早以前就在研究死亡。我曾专门去调查和采访过有濒死经验的人,这些人所描述的情况,与当时给这些人治病的医生所看到的完全一致,而且更重要的是,这些从死亡边缘回来的人,整个人生观、价值观都发生了巨变。我就遇到过一位有此经验的老师,他在醒来之后,一直致力于传播、推广这样的理念——人在外表上死亡的时候,千万不要立即去处理他的身体,因为此时的人完全是活的,他的灵魂还在。慧灯之光-生命的真相 [慧灯之光十:生命的真相]
当所有的加行修法修完了以后,是不是仍然不需要修大圆满或大手印呢?当然不是。大圆满、大手印我们一定要修。
要知道,密宗是极其方便快捷的法门,只有往昔积累了极大福报的人,才有听闻修持密法的缘分。在贤劫千佛中,只有三尊佛宣说了密宗,其他佛都不讲密宗。也就是说,密宗出现的几率只有佛出世的千分之三,所以密宗是很难得、很珍贵的,我们一定要修!
修密宗一定要修加行,要从人身难得、寿命无常开始。在没有修人身难得,没有培养出离心,更没有培养菩提心的时候,我们不主张、不赞同修大圆满,因为大家的根器还不适应、不成熟,在没有成熟之前,修这些法也没有用。到了适应的时候,我们会鼓励大家修密法的。
[慧灯之光五:《修心八颂》详解] 网页链接
在面对外道某些问难的时候,佛会保持沉默。这并不是因为佛陀回答不了外道的问题,而是佛陀保护众生根机的权宜之计。比如说,在面对外道提出的十四条无记的问题时,佛什么都不予回答。因为外道的这些问题都是在有自我或人我的基础上问的。但当时提问的外道根机并不成熟,如果佛陀直接说你的问题建立在自我的基础上,而自我根本不存在,就可能会引起对方的不满,继而会断除了对方的善根,所以佛不予回答。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十:四圣谛]
为了利益众生而不顾及自己的前程,不考虑现世的名声、地位,后世的因缘果报等等,虽然是很伟大的行为,但在这个伟大的行为背后,有可能会出现不伟大的结果,因此,佛陀认为,初学者不要去做这些事情,应像小乘佛教所要求的一样,以不杀、不盗、不妄等等为原则。
[慧灯之光五:饶益有情九观察] 网页链接
《中观四百论》中说得很清楚:“众苦俱因缘,终无回转者。”一切苦难都源自因缘,如果没有找到痛苦的根源,其他的任何努力,都只能解决暂时问题,而不能摆脱痛苦。譬如,虽然欲界、色界、无色界的天人寿命很长,禅定力量也不可思议,但因为他们没有找到痛苦的根源和解决痛苦的方法,所以也脱离不了轮回。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九:解脱的原理]
前几天有位活佛组织了一次放牦牛的活动,参加活动的一位上海居士随后来见我时,兴奋地告诉我说:“我们昨天的放生好殊胜噢!”“怎么殊胜呢?”“当时飞来了一只蝴蝶,在那里停留了好长时间噢!这肯定是一种殊胜的征兆!”
我当时就觉得很可笑,汉地这个季节到处都是蝴蝶,我们放生时天天都有蝴蝶飞来飞 ...全文
为什么叫做四圣谛呢?因为四圣谛都是从圣者的角度,而不是从普通凡夫的角度来讲的。比如说,从圣者的角度来看,苦谛意味着无常、痛苦、无我、空性。但从普通凡夫的角度来讲,这个世界不是空性、不是无我,有些时候也不是无常和痛苦的。但实际上,世界的确是无常、痛苦、无我、空性的,所以叫做四圣谛。此处的圣者,不一定是菩萨。小乘见道以上的修行人,都叫作圣者。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十:四圣谛]
我们现在要改变的,是轮回的规律。如何改变呢?通过修法来改变。修什么样的法才能改变呢?就是修出离心、菩提心以及证悟空性的修法。

如果修了这三种法,我们就可以说:虽然我在今生造作了很多恶业,但因为我修了这些殊胜的法,所以我没有白白得到这个人身,没有白白来到这个人间,我的人生是有意义的。反之,如果这三种法一个都没有修,而只得到了世俗人认为很了不起的名利等等,这样的人身就算是白白获得了。因为在生死攸关的关键时刻,这些东西是起不到任何作用的,而在活着的时候,这些东西也可有可无;死亡之后,这些东西更不能跟着我们前往来世。真正有用的,能够跟随我们一起走的,只有我们自己的修行。惟有修行的结果,才是靠得住的,它永远也不会欺骗我们。

[慧灯之光四:四法印的见解与修法(五)] 慧灯之光-四法印的见解与修法(五)
除了每天例行的修行之外,我们还应该利用一些不需要上班的假期,在半个月、一个月或者是七天左右的时间中,到一些圣地,比如莲花生大师等成就者修行过的地方,或者是在自己家里闭关专修。

修行的时候,要选择自己适应的环境。适应的意思是说,一到某个地方,心里就很开心。假如符合这个条件,哪怕是在城市里都可以。如果没有机缘到圣地修行,则在自己家里修行也是很不错的。

[慧灯之光五:《修心八颂》详解]网页链接
从百姓大众,到世人羡慕钦佩的所谓名人、伟人等等,没有一个不以追求幸福、摆脱痛苦为目标,但很多不学佛的世间人,却因为不知道幸福的原因,所以会南辕北辙——为了生存而杀死敌人,为了食欲而屠杀动物,为了发财而偷盗欺骗等等,结果奋斗了一辈子,走到生命尽头的时候,只能以失败而告终,没有一个人能脱离生死轮回,而且绝大多数都会去往恶趣。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九:解脱的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