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Khenpo Weibos (1621~1640 of 1966)
In total, there are 13829 Weibos,Found 1966 Weibos >>Export Weibos>>
实际上,自我是并不存在的。从个人最表面化的层面来讲,我是存在的,谁都不会去否定某个人的存在,但如果进一步去思考,到底什么是人?我们就不知其所了。同样,大家也顺理成章地接受了物质世界是存在的、世界就是物质世界的观念,没有人想到过要去推翻这一点,都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但如果进一步去思考就会发现,所谓的物质、原子、分子等等,都完全是一个幻觉。我们的眼睛从来没有看到过真实的东西。慧灯之光-痛苦,其实只是纸老虎 [慧灯之光九:痛苦,其实只是纸老虎]
不得不承认,在很多方面,我们都赶不上过去的人。过去的人吟诗作画、品茗弹琴、修身养性,精神生活非常丰富。而今天绝大多数的人却除了赚钱以外,几乎没有什么提高生活品味的活法。 
为什么会这样?就是因为现代人的欲望,远远比我们的祖先扩大了十几倍甚至几百倍。祖先们所拥有的物质,还不到我们现在所拥有的百分之十,但他们却非常满足。我们在拥有了比他们多百分之九十的物质之后,按理说应该很满足,但实际上我们却很不满足。另外,机械化和电脑的大量运用,减轻了人类的劳动负担。过去很多人干的活,现在一台电脑就能解决。按理来讲,我们的工作压力应该比工业革命之前轻很多,工作节奏也会慢很多,每个人都应该能过上闲适安逸的生活,但我们却反而更忙碌了。
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十:你可以更幸福]
虽然佛教讲的绝大多数理论,可以用逻辑去推理。但有些理念,却需要佛陀那样的超级智慧才能发现。释迦牟尼佛传法的时候也曾说过:对因果问题,普通人不容易观察和理解。所以,在智慧没有达到一定水准之前,最好不要观察因果。因为即使观察,也得不到什么结果,还反而有可能让我们对因果持怀疑态度。一旦对因果有怀疑,就会为了一些今生的利益,而不顾忌法律与道德,抱着其他任何人不可能发现的侥幸心理,做出伤天害理的事情来。如果发自内心地相信因果,对因果有敬畏感,则无论如何也不敢做这些违背因果的事情。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九:现代人的精神装备]
本来“空”是无一物的境界,但也有真假之分。通过《中论》或人无我、法无我等中观逻辑来推理、抉择出的“空”,实际上还不是真空,因为在我们心里建立起来的“空”和“不空”、“清净”和“不清净”、“光明”和“不光明”等所有对立的概念,都是相对的。因为有了“空”,才有了“不空”。因为存在“不空”、“实体”,才存在“空”和“虚幻”。如果没有“不空”和“实体”,“空”和“虚幻”也不存在,所以,从深层次的角度来说,“空”和“不空”都不存在。
但在初步了解或初步修行的时候,我们首先只能破“不空”和“实有”,暂时把“空”、“虚幻”之类的概念保留下来。但最终必须明白,空与不空、光明和不光明,都是内心的错误妄念,其中只有相对的准确,没有绝对的准确。
只有当我们证悟了才会发现,我们原来的想法,是一个错误幻觉。我们完全生活在一个虚幻的世界里。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八:《赞法界颂》略释]
很多人把佛教归为唯心主义,因为佛教认为,一切都是内心的现象。其实不是这样,虽然西方宗教多数是唯心主义,但佛教不是。同时,佛教也不是唯物主义。尽管佛教里面有唯物的成分,也有唯心的成分,但整体而言,它既不能归属为唯心主义,也不隶属于唯物主义。唯心与唯物,只是西方哲学的一种分类,它不能概括人类所有的知识。佛教认为,世界既不是物质,也不是心,而是心创造出来的一种幻觉。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七:梦幻世界]
从物质的角度来讲,我们这个时代,是人类有史以来空前发达的时代,现代人享受着很多古人不可想象的生活条件。从这个角度来讲,现代人是很幸运的。但因为我们缺乏智慧,因为我们追求幸福的方法错了,所以导致了精神和物质的严重失衡。物质需求已经得到满足的人们出乎意料地发现,物质并没有给自己和家人带来幸福。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人均收入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他们与丰富的物质生活之间,已经是零距离的接触。然而,他们却反而感觉到空虚、失落,变得没有任何追求。
 
西方很多心理学家、经济学家与多家机构经过长达半个世纪的研究,最后得出结论:人类的幸福指数一直都在下降,包括美国、英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很多曾经说自己很幸福的人,在过了几十年以后,反而变得不幸福了。
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十:你可以更幸福]
轮回的根源是什么呢?流转轮回苦海既非偶然,也非造物主安排,而是有其内在因缘的。其中最关键的,就是我执和贪欲现世之心。这该如何断除呢?仅仅要求我们放下就能放下吗?没有那么容易。我们首先需要理性地思维,用佛赐予的慧眼去观察整个世界和人生,从而清楚地了解到人生、轮回的真实面目,由此便会发现轮回的许多过患,发现贪恋现世的种种弊病,这时就可以放下贪执现世、轮回之念。比如,当一个人觉得某物十分宝贵可爱时,对它的贪欲就很难放下。比较有效的对治法,就是让他发现这个东西也有许多缺陷,并非像他以前所想的那样可贵,于是他的贪欲就可以逐渐淡化,最后可以很轻松地断掉,这是目前最好的方法。网页链接[慧灯之光二:寿命无常]
法界本无处,究竟方可证,
清净恒光洁,日月皆莹净。
法界本来没有依处,远离一切戏论与执着,不但凡夫证悟不了,而且八地菩萨乃至十地菩萨都无法彻底证悟,唯有达到究竟果位的佛陀,才能够通达。佛陀所证悟的,是犹如日月一般清净、永恒、光洁、无碍、寂静、晶莹、纯净的境界。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八:《赞法界颂》略释]
释迦牟尼佛在《楞伽经》等第三转法-轮的很多佛经中讲过,相信佛性,或闻思佛性后没有生起邪见的人功德无量。如果这种人有来世堕地狱的罪业,则今生以头痛等小小的病痛,也可以轻易地代替、清净这种罪过。这是佛说的,弥勒菩萨又如实地解释了,所以我们不需要怀疑。
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八:《赞法界颂》略释]
佛是什么样的?你们都看过释迦牟尼佛的本生传,他在修行的时候,哪怕是为了填饱一个众生的肚子,都会毫不犹豫地将自己最珍贵的头、目、脑髓割舍,包括自己的生命都会舍弃。学佛是什么意思?当然是佛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做,如果没有这样的发心,只是念念咒,到庙里烧烧香,叫不叫学佛?这不叫学佛,只能叫信佛。若是真学佛,佛陀怎么做我们也应该这样去做。当然,佛的很多行持,是我们做不到的,但现在要从能做到的做起,不能做到的也要逐渐去做,这才叫学佛。网页链接[慧灯之光二:因果不虚]
我们的放生活动也有两方面的意义:表面上看,是直接利益了这些动物;另一方面,也是间接地、逐渐地利益了更多的人。
比如说:我们买的一筐泥鳅有五十斤,这五十斤里面有多少条生命啊!如果我们不买,他们就会被卖到馆子里面,这样就会有许多人造作恶业:首先是乡下的捕捞人,然后是中间做买卖的鱼贩子,接下来是餐馆老板,还有所有的餐馆员工——包括厨师在内的所有在这个餐馆拿工资的人,最后是吃泥鳅的人,他们都同样具备了杀害这么多生命的罪过。可以想象,一条鱼或一条泥鳅的生命,前前后后涉及到那么多的人,如果我们从中间拦腰救下来的话,第一个,在田里捕捞的人虽然也有罪过,但没有卖给餐厅那么严重,而后面所有人的罪过都全部取消了,否则,上述一连串的人都会造业,假如造业又不懂得忏悔,肯定是要堕地狱的,所以,我们的放生能让众生得到直接和间接的双重利益。
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五:饶益有情九观察]
平时我们用肉眼看一座山,哪怕连续看很长时间,也瞧不出它在一刹那一刹那地生灭。在看房子等比较坚固的物体时,同样也感觉不到其刹那刹那的生灭。它们看上去是静止的,而实际不是这样,每一刹那都在发生变化,这是从细微的角度来说的。网页链接[慧灯之光二:寿命无常]
佛经里面有时会用大海来表示人的心理状态,有些时候,会用蓝天、乌云等等来描述人的心理本质或心理活动。此处我们就以海洋的活动,来描述和比喻人的内心本质与活动。光明就像是静静的海面,没有声音、海浪、波纹,平静安详、海天一色,看上去就像没有时间、没有空间的感觉。慧灯之光-痛苦,其实只是纸老虎 [慧灯之光九:痛苦,其实只是纸老虎]
很多人一听守戒,就觉得非常害怕:唉呀!一守戒很多事情就不能做了,好可怕!其实并不是这样。大家都知道,每个国家都有法律,法律实际上也像戒律一样,是控制一些人的疯狂行为的手段。但却没有人说国家不应该有法律,有了法律以后就不自在、不自由了,这个太可怕了!大家都认为法律是需要的,没有法律的话,这个社会就乱套了。比如说,如果没有交通规则,在人口拥挤、车水马龙的大街上就会交通拥堵甚至发生交通事故;因为有了规则,我们才可以比较顺利地上路。戒律也是一样,对一个修行人来说,守戒是必不可少的第一步。网页链接[慧灯之光四:如何做一个标准居士(一)]
压力,不一定来自于养家糊口,很多比养家糊口更大的压力,是来自于自己的作茧自缚。痛苦,也往往不是来自于钱财的困乏,而是来自于内心的执着。我认为,佛教就是一种方法论。佛教的理念,可以帮助我们抵御诱惑、排解压力、消除痛苦,解决很多金钱无法解决的问题。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十:你可以更幸福]
通过禅定,完全可以突破焦虑的层面,进入到意识的最深层。在最深层的状态中,完全可以感觉到无比的自由、轻松、宁静与快乐,佛教称之为禅悦。长期修禅的人会上瘾,因为修禅所带来的快乐,已经远远超越了外在物质刺激感官而产生的所谓快乐。
 
另外,当意识降到零度的时候,头脑会变得非常灵敏。哪怕过去或当下发生的细微事物,都能清晰地觉察。过去的很多哲学家、心理学家、科学家的思想火花和智慧灵感,很多都来自于这种状态。大家都知道,连乔布斯这样的企业家,也会安住于禅定,并将禅定的智慧应用于工作与生活。同样,企业家在面临一些重大决策的时候,若能通过这种方式去思考,一定会取得前所未有的效果。其实,佛教所讲的神通,也是从这个状态当中提取出来的。
 
神通有真有假。社会上有很多人会说自己有神通,但不一定都是真的。不过,神通本身却并不神秘,它只是心灵的一种功能而已,我们不要全盘否定。当然,如果有人用所谓的神通来欺骗,那就另当别论了。
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十:禅修与现代生活]
虽然从人类的角度来讲,一只蚂蚁的生命一文不值,尤其是蚊子等所谓的害虫,更是无胜于有。但如果从这些小生命的角度来思考,则哪怕是一只蚊子,它的生命也比全世界所有的东西更宝贵。慧灯之光-生命的真相 [慧灯之光十:生命的真相]
从佛教的角度来说,执着是痛苦的首要因素,物质等等都是次要的。所以,单靠外界的物质条件来让自己获得幸福,是不可能的,即便物质具备这样的能力,地球也没有这么多的资源。比如说,虽然美国人口还不到全球人口的5%,但他们却消耗着全球资源的34%。如果全球70亿人口都想过上美国人的生活,就需要三到五个地球才可以承担,这显然不可能。所以,要想获得幸福,只有调试自己的内心,并适当地往内心去寻找。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八: 为什么现代人越来越没有幸福感]
一说是基础,很多人就认为这不是很高的法,不是特别重要。这样就理解错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在佛法中,所谓基础的法就是一切法的根本,也就是最高的法。 
现在很多藏地、汉地的修法者,包括出家人在内,五加行修完了一次就不再修了。五加行是永远都不能离开的修法,绝不是修完一次两次就不用再修了。现在很多人修加行仅仅是在强调数量,而不是强调质量,即使质量达到了要求也还是要修,永远不能停歇。这些修法名义上叫前行、加行,没有冠之以正行之名,实际上却都是正行。所以,愿意解脱,就一定要在前行上多下功夫;不愿意解脱,那又另当别论了。
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一:三个差别]
无论是金刚萨埵、文殊菩萨还是观世音菩萨,他们的境界与释迦牟尼佛是一样的,都不可能超过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的智慧、慈悲、境界、力量与加持等等,都已经是最高境界,不可能再超越。释迦牟尼佛之所以化现这么多的佛菩萨形象,都是为了度化不同根机众生的方便示现。就像茶水在茶壶里的时候,都没有差别,一味一体。倒在十个不同的茶杯里,就变成不一样的形状了。这是茶杯的区别,而不是茶水本身的不同。包括贤劫千佛,在法界当中都是一体的,只是度化众生的时候显现不一样而已。网页链接[慧灯之光十:金刚七句之上师瑜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