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henpo Weibos (121~140 of 1966)
2025 (59)
索达吉堪布 (2783)
索达吉藏文化 (1530)
益西彭措官方微博 (2214)
希阿荣博堪布 (1920)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 (1966)
慈诚罗珠堪布 (1271)
慈诚罗珠藏文微博 (280)
达真堪布 (1865)
In total, there are 13829 Weibos,Found 1966 Weibos
>>Export Weibos>>
昨日在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实,昨夜在梦里出现的幻觉,在今天看来,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一去不回、唯有记忆。今天的一切,在明天看来也是一样。因此,要珍惜当下,同时也不要过度地在乎它。 --慈诚罗珠堪布《慧语莲灯》
要精通“法无我”,首先要了解什么是“法我”。“法”是何意呢?本来,轮回和涅槃的一切所知都叫做“法”,但在“人我”和“法我”分开以后,“法”的范围就缩小了一点。除了“自我”和“我所有见”(执著属于我的东西)以外的所有的有为法和无为法叫做“法”。“我”是什么意思呢?“人我”的“我”可解释为“自我”或“自己”。而“法我”的“我”不是此意,是“实在”、“实有”的意思。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五:无我的修法(下)]
“如来藏”是存在的,但我们却没有办法如实地讲出来。我们的语言仅能传达眼耳鼻舌所感受到的东西,我们的概念也仅能表达这些东西;而对于没有看到、没有听到、没有领略到的东西,心里就没有概念,所以就无法言表。比如我们看到经中描绘“西方极乐世界”完全是由琉璃珠宝所组成,但什么是琉璃珠宝呢?我们就没有概念,只好心想:“可能和商店里的差不多吧。”又比如我们提到甘露,也只能说是比矿泉水还好喝的东西,用其他语言和概念再也无法描述了。这都是因为我们的眼耳鼻舌等器官,其作用范围的有限性所致。“如来藏”不属于眼耳鼻舌的范围,我们没有见过,没有听过,连它的概念都无从产生,想如实地表达更是无计可施。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五:浅谈“如来藏”]
有人常说:要对自己好一点。但我们必须知道:即便如此,也不能宠坏自己。因为越是被宠坏的人,越脆弱,任何一个小逆境,都能被折腾得痛苦不堪。然而,无情的现实却不会手下留情。所以,还是把自己锻炼得强壮一点为好。 --慈诚罗珠堪布《慧语莲灯》
在证悟空性之后,禅定时心就专注于空性,从此时的角度来看,一切都是不生、不灭的,但因为尚未成佛,还是会出定的。出定之后,依然有山河大地的存在,在这个境界里仍然要积累资粮、清净罪业、注重因果的取舍。如此修行,才能成佛有望。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五:无我的修法(下)]
在显宗的经典中,认为成佛的道路极其遥远,要经过三个阿僧衹劫,也就是三个无数大劫,那是超越常人的思维、极为漫长的时间。但密宗却认为,心的本性就是佛,我们与佛并没有距离。只要进入那种状态,佛与众生当下融为一体。达摩祖师在《血脉论》中也提到此理论。他说:“若见性即是佛,不见性即是众生。 ...全文
很多人都不能理解,外境怎么会是我们的意识或心呢?比如这束鲜花,明明是种花人种好以后,再由花贩卖给我们的,怎么会是我们的心呢?如果是我们的心,我们为什么需要付钱呢?卖花人、钱又是什么呢?其实,所有这些与梦没有区别,都是心的现象。梦里的楼梯也要一阶一阶地上,梦里乘飞机也同样需要买票。梦里买花也是要付钱的,除非是抢和偷,才可以不付钱,这和白天是一样的。在做梦的时候,梦里的感觉也是实实在在的,只要梦继续做下去,一切都跟白天没有两样。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五:怎样抉择外境是心的现象]
请不要为了你的一根白发和一条皱纹而难过,只要有生命的存在,在它的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幸福可以追求,幸福和光明随时都等着我们去追它。 --慈诚罗珠堪布《慧语莲灯》
所谓“当下成佛”,也并非一刹那间成佛。密宗以及显宗较深入的部分宣讲“心的本性是佛,除佛以外别无他物”。很多居士也常说“佛祖在心上”,意即心的本性是佛。但是,心除了本性之外,还有其他不利的东西。正如大海除了浩渺宁静的海水之外,还有势不可挡的惊涛骇浪一样。虽然心的本性是佛,但针对未证悟者而言,心的现象却层出不穷。如果已经证悟,则无本性和现象之分。所谓“胜义”、“世俗”、“地道”等概念,也是针对未证悟者之分别念而言的。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五:浅谈“如来藏”]
自空中观所讲的远离四边、八戏、三十二戏论等等,归纳而言,也就是远离了常、断二见或有、无二边,以及深和浅、彼和此等与有、无相关的所有二边。在否定以后,否定的边也不承认,就像中观应成派不承认任何见解一样,这就是如来藏的真实本体。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七:<赞法界颂>略释]
目前,绝大多数人仍处于修出离心和菩提心的阶段,不要着急去修空性。若是非常喜欢空性的人,也可以抽时间修一修。但我们现在主要应该修出离心和菩提心。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五:无我的修法(下)]
当我们感到痛苦的时候,与其到哭吧去哭,到发泄吧去发泄,到酒吧去喝酒,都不如到禅堂去修一座禅。尝尝禅的滋味儿,宁静和喜悦将不请自来。 --慈诚罗珠堪布《慧语莲灯》
虽然汽车在所有的零件都拆下后就不叫汽车了,但如果各个零件处在一些特殊的位置,如轮子在下面,车框在外面,里面的所有零件也各就其位,就产生了一个新的总形。人也是这样,虽然分解后的每一个部分都不是“我”,但是,如果头在最上面,两侧是双手,胸部腹部在中间,最下面是双脚,就产生了一个身体的总形。这个形状应该是“我”,有人这样认为。下面破斥:什么是所谓的总形呢?头有头的形状,手有手的形状,你说这些肢体的形状是“我”,还是所有器官组合起来的新总形是“我”呢?我们会否认头的形状是“我”,而认为所有器官组成的一个共同总形状是“我”。那么,什么是所谓的“共同总形状”呢?除了头、手、脚等的形状以外,还存在一个共同总形状吗?还是头的形状+手的形状+脚的形状+……叫做“共同总形状”?这样观察后发现,除了每个器官的形状外,再没有别的总形状了。比如说,汽车的车轮是圆的,它组装前是圆的,组装后也是圆的。所有的零件以前是什么样子,组装后还是什么样子,这上面没有产生任何新的东西。所以,从这个总形状上也找不出汽车或“我”。 网页链接[慧灯之光五:无我的修法(上)]
学佛以后我们肯定没有造过最严重的谤法或舍法罪,而以前是否造过就说不清了。对我们来说,最易造作的是较细微的谤(舍)法罪。一种比较容易发生也比较危险的情况,是佛教内部不同教派之间相互诋毁。比如:学显宗的人认为密宗不是佛陀宣说的,是邪教,并数落密宗的种种不是;或者学密宗的人认为显宗低劣,修学显宗得不到佛的果位。还有学藏传佛教的人诽谤汉传佛教,学汉传佛教的人又诽谤藏传佛教。另外,因为藏传佛教内部有不同的教派和传承法脉,有些人就以世俗的浅陋眼光去看待这些教派,在这样的基础上,以贪、嗔、痴为起因,相互之间进行争论和诽谤。这些都是谤法或舍法。网页链接[慧灯之光二:阿弥陀佛修法]
按照最严格的规定来说,在修持诸法无我之前,最好能证悟空性,而证悟空性,又需要加行等很多基础条件,故而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办到的。无论如何,修持空性的人至少要对空性有所了解,只有这样,才可以修空性。如果根本不懂什么叫无我,什么叫空性,所谓的修空性就无从下手。所以,在讲无我修法之前,首先要从理论上解释“无我”——为什么“无我”,亦即为什么没有“我”的存在——在懂得道理以后,才可以进一步实修。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二:四法印的见解与修法(四)]
有一种很有趣的面对痛苦的秘密,那就是我们越接受或欢迎它的时候,它越不敢靠近我们;越心怀敌意去拒绝它的时候,它反而越容易进入我们的心中。因此,若不想有痛苦,那就勇敢的接受它吧!--慈诚罗珠堪布《慧语莲灯》
显宗的很多经典里也讲过,西方极乐世界一地以上的菩萨,如果愿意,七天之内便可以成佛;如果不愿意那么快成就佛果,而希望以菩萨的身份去度化众生,也可以在几百、几千甚至几亿个大劫当中都不成佛。这里所说的七天,是人间的时间。这样看来,如果一个人专心专意地念佛,几十年后死亡并立即往生极乐世界,就算加上在极乐世界的七天,也是在几十年的时间里便成佛了。虽然这不是即生成佛(从这个角度来讲,密宗的修法还是要快些),但往生极乐世界后可以如此快速地成就,则是不是即生也无太大差别了。因此阿弥陀佛的修法也能很快成就。网页链接[慧灯之光二:阿弥陀佛修法]
在内地生活,吃素根本不存在什么困难。内地有那么多的蔬菜、豆制品、水果等等可以选择,吃素是轻而易举、顺理成章的事。所以,除了环境特殊,或者是身体上有什么不适应等等以外,其他所有的人都一定要吃素。当然,如果你学的是小乘佛教,那是另外一回事。现在泰国、缅甸等南传佛教盛行国家的出家人也没有吃素,小乘佛教的戒律允许吃三净肉。但我相信,我们当中没有一个人会说自己是学小乘佛教的,都认为自己学的是大乘佛法,既然学大乘佛教,那就要吃素。如果实在没有办法,那也绝不能吃活的生命或者点杀等等,这些严重罪业一定要回避。藏地因为蔬菜、水果出产不多,以前交通也不便,所以多数出家人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选择了小乘佛教的要求,但这本身是不符合大乘精神的。现在不一样了,藏地也开始有了吃素的条件,我们也在逐步地改变,相信以后藏地出家人吃素会越来越普遍,吃肉的人会日渐减少,当然,这肯定需要一段时间。网页链接[慧灯之光二:金刚萨埵修法]
人无我比较容易理解。构成人我的,就是肉体、精神,以及肉体与精神的运动三者,除此之外,不可能有其他的人我。对于此三者,用中观的思维方法,就可以将其抉择为空性。首先我们不观察精神,而只观察肉体。在抉择人无我的时候,不需要分解到微尘的程度,只需把人的肉体分解到一定的层次就足够了。为什么呢?因为,人我执是建立在粗大的五蕴之上的。当我们知道粗大的肉体、精神等等不存在的时候,人我执的基础就受到了破坏;当基础土崩瓦解以后,人我执也不可能站稳脚跟,而只能化为乌有。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二:四法印的见解与修法(四)]
佛教缘起学说的意思是:一切事物都是在因缘成熟的时候,自然而然就会产生,不需要任何神来创造。因此,在生活中或修行上,都必须重视因缘,如理取舍。--慈诚罗珠堪布《慧语莲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