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Khenpo Weibos (481~500 of 1966)
In total, there are 13829 Weibos,Found 1966 Weibos >>Export Weibos>>
这两年学佛的人越来越多,但有些人的所谓学佛,只是为了追求人天福报,既不特别地强调下一世怎么样,更不寻求解脱,主要是在现世生活中能够过得好一些——健康、长寿、发财,就是为了达到这一点目的去烧香、拜佛、念经等等,从外表上看是在学佛,但实际上是把佛法当成了一种生存的方法。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四: 生存的方式和生存的意义]
菩萨在极乐世界当中获得成就之后,绝不可能为了自己的幸福而继续待在那里。因为菩萨肩负着度化众生的重任,那就是他的工作。这种使命感,会激励他立即回来度化众生,到那个时候,其度化众生的能力与现在相比,就有着天地之别了。由此可见,若想度化众生,往生极乐世界就是最好的方法之一。从表面上看,一方面发心度化众生,另一方面自己却要去极乐世界,二者似乎有点儿矛盾。但经过上面的观察即可了知,类似“为了度化一切众生,我要发誓成佛;为了快速成佛,我首先要去极乐世界修行”的这种发心,和菩提心是不矛盾的。如果不发菩提心,这个修法就不会成为大乘的法,所以务必要发菩提心。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三: 阿弥陀佛修法]
我经常听到很多居士给我说,希望佛菩萨能给我加持,让我的生意做得更好,让我能挣更多的钱去供养三宝,虽然这个发心不错,但实际上我们不需要用钱来供养三宝。真正的佛菩萨不希望我们有更多的钱,他们更希望我们有出离心、菩提心。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四: 生存的方式和生存的意义]
一个关键性的原则,是不能以杀盗淫妄等十不善作为生存方法。在不违背这个原则的前提下,如果生活过得好也没有什么问题。但只有极少数福报很大的人,才能一生当中既不太费力,生活也能过得很好。一般而言,生活过得越好,付出就会越大;所以,佛要求我们尽量地选择比较简单的生存方式。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四: 生存的方式和生存的意义]
佛陀的愿力是不可思议的。因为佛陀在三个无数大劫当中积累了众多资粮,再将这一切善根回向于成就自己的心愿,所以,佛经中所讲的四种不可思议之一,即是佛陀的愿力不可思议。也就是说,修持净土法门之所以可以如此轻松地往生极乐,并不全是依靠我们自身的功德,其中的绝大多数功德都是由阿弥陀佛的愿力所致。当然,仅仅依靠阿弥陀佛的愿力,自己不修也不行,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往生极乐世界,对此不需要有丝毫的怀疑。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三: 阿弥陀佛修法]
因果不是今天作,明天就成熟;或者是这一生把种子播下去,下一世就成熟。因果中间有可能会间隔很长很长的时间,即使有神通的人,也只能知道一个片段,而不能完全了知因果。如果通过其他的方法来观察,就更加困难了。一般人只能间接地了解因果,想要直接去了解的话,除非是有很深广的神通。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四: 生存的方式和生存的意义]
即便是修阿弥陀佛往生法,也要讲究方法,如理如法地修持。怎样是如理如法地修持呢?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密宗的阿弥陀佛修法;另一种是显宗的阿弥陀佛修法。密宗阿弥陀佛的修法,是在显宗的基础上,加了一些简单的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的窍诀。有了这些窍诀,就会修得更快,往生的时候也更容易,这是一个特点。另一个特点是,这种修法需要灌顶。而显宗的修法既不要求灌顶,也无须修生圆次第,所以比较简单。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三: 阿弥陀佛修法]
藏传佛教的高僧大德们在很多论典中对佛教下了这样的定义,很简单,就一句话——修任何一个法,能够断除烦恼的叫作佛法;不能断除烦恼,或者对断除烦恼没有什么帮助和效果的,就不是佛法。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四: 生存的方式和生存的意义]
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生活压力比较大,为了日常起居、工作等各项事物,整日都是匆匆忙忙,难得空闲。只有少数人,才能具备修持一个完整正规的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的条件。为数众多的佛弟子虽然仍在坚持修行,可条件却极为有限,困难重重。所以,要是能在兼顾其他修法的同时,还修持往生极乐世界的修法,则成就的把握就更大。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三: 阿弥陀佛修法]
佛曾讲过,一个普通的人想要证明因果的存在是比较不容易的,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佛教讲缘起现象,因缘和合。缘起是什么呢?缘起就是有了因就肯定有果,内外所有的事物,都是缘起的现象。因缘的结果。比如说一个人杀生,这对于被杀的众生是一个很大的伤害,此人造了这么严重的业,哪能没有果呢?如同在潮湿和温暖的土壤里随便丢一粒种子,即使不管它也会发芽。同样的,在世间的一切有为法中,没有任何因是不结果的。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一:浅谈因果关系]
还有一些人认为,因为杀生偷盗等违背了宗教信仰,所以才不能去杀生偷盗。其实并非如此。不能杀生偷盗的原因,是因为杀生偷盗违背了自然规律,必然会遭到报应,所以才要戒除。比如,服毒是不是违背佛教教义的呢?虽然佛教是禁止人服毒的,但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毒药本身是不能吃的,如果你非要尝试,必然会中毒并感受痛苦,这就是违背自然规律而得到的果报。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一:浅谈因果关系]
大乘菩萨主要不是以世俗手段来度化众生,而是通过弘扬佛法,让每个众生明白如何去选择正确的道路。因为人是有智慧的生命,如果他们知道这条路是最安全的,就会作出明智的选择,从而主动欣然地走上菩提大道。所有的行善都不应该是被动的,勉强的行善因为只是行于外表,而不是发自内心,实际上就不是善。所以,让每个人理解大乘佛法的精神、见解与行为至关重要。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一:三个殊胜--行善修心的究竟方法]
《俱舍论》里也讲,有些父母造了很严重的罪业,他们的子女会感受到这个报应。如果父母造业、子女受报,岂不是与佛经所讲的自作自受、不能被他人代受的说法相矛盾了吗?《俱舍论》解释说,这些子女本身就有那种恶因的存在,当父母造了大恶业后,由于他们与子女的密切关系,就促使子女的恶因提前成熟而感受果报。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一:浅谈因果关系]
真实的无缘是指登地的菩萨在证悟空性后,于不离空性境界的状态下行持六度万行。因为菩萨已经证悟了一切现象都如梦如幻,故而没有任何执著。但是,没有证悟的人最多只能做到相似的三轮体空。如果不懂中观,那么就连相似的三轮体空也无法做到。如果相似的无缘与真实的无缘都做不到, “无缘”之说又从何谈起呢?针对这种人,佛陀也为他们指明了一条路。佛经中讲,在行善时,虽然不能做到“无缘”,但也要认认真真、一心一意地去做。所谓的 “一心一意”,是指在行善时,不但身体要认真去做,内心也要如理如法地发心、回向,认真谨慎地观想、作意,这可以算是“无缘”的最低限度。如果身体在行善,心里却在胡思乱想,就只是表面上的善事,做表面善事是劳而无功的。所以,大家应当对此加以重视。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一:三个殊胜--行善修心的究竟方法]
有因必然有果,无因就不会有果。若渴求人天福报或快乐,就要去种快乐的因,快乐的因就是行善;若想避免痛苦和灾难,就不要种痛苦的因,痛苦的因就是造恶。凡夫由于愚痴和无明,欲求快乐果却反种痛苦因,比如时下许多人杀害各种动物,用它们的血肉和生命换取自己的延年益寿,这岂不是完全的颠倒吗?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一:浅谈因果关系]
比如皈依,无论怀有何种动机,皈依后都可以避免人与非人的违缘,可以清净许多罪业,也可以获得健康长寿,这是皈依本身所具有的功德。又如,平时遇到痛苦或困难时,祈祷上师三宝是很正常的,是作为学佛人所应该做的。我们并不排斥有时为健康等而行善,也不排斥间或为长寿、发财而做适当的法事。但是,如果将所有的修法都用在追求世间圆满方面,那就不对了。只有解脱,才是我们修行的最终目标。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一:三个殊胜--行善修心的究竟方法]
关于因果的解释,一切有部和唯识宗有很多不同的观点,但在名言谛中比较究竟的,还是唯识宗所阐述的观点。他们认为,每一个人从无始以来到成佛之间,都有一个心的相续,此心相续有时候有眼耳鼻舌身等五识,有时候没有,但无论它有怎样不同的分别,总有一个恒时不灭的存在,就叫阿赖耶识。造了业以后,就会在阿赖耶识里播下一个种子。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一:浅谈因果关系]
有了菩提心,修行上的许多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因为菩提心本身已经包含了积累资粮、忏悔清净罪业等等不可思议的能力。因此,菩提心是开启大乘佛法门扉不可或缺的“万能钥匙”。 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一:三个殊胜--行善修心的究竟方法]
什么是金刚身呢?金刚是不变化、不摧毁、不分离、不虚幻等等的意思。对身体而言,金刚身是佛智的载体,就像我们的肉体是意识等等的载体一样。从精神的角度而言,我们现在的精神非常不自由、不自在。外界的所有东西一直在扰乱它的平静,一旦遇到外境,内心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影响。释迦牟尼佛发现,在凡夫的肉体和精神当中,可以提取佛的智慧,可以体验出佛的金刚身。通过修行,就能体验到佛陀永久不变的智慧。网页链接[慧灯之光七:对初学者的教诲]
总而言之,除了贪嗔痴等精神上的恶念以外,其他任何行为,包括十不善中身造的杀、盗、淫的三种罪业以及语造的四个罪业,都可以转为道用。以什么转为道用呢?在大乘佛教中,是以两种力量转为道用:第一个是空性见,只要证悟了空性,深深体会到一切都是如幻如梦,则一切现象都可以转为道用的,所有罪业也不会影响到证悟者;另外一个就是菩提心的力量。在菩提心的基础上,所有的行为也可以转为道用。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七:佛法融入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