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henpo Weibos (181~200 of 1966)
2025 (59)
索达吉堪布 (2783)
索达吉藏文化 (1530)
益西彭措官方微博 (2214)
希阿荣博堪布 (1920)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 (1966)
慈诚罗珠堪布 (1271)
慈诚罗珠藏文微博 (280)
达真堪布 (1865)
In total, there are 13829 Weibos,Found 1966 Weibos
>>Export Weibos>>
为什么说佛教是唯幻论呢?因为从佛教的观点来看,这个世界唯一的存在形式,只是一个幻相而已。从来就不存在真实的物质和精神。--慈诚罗珠堪布《慧语莲灯》
除了极少数人以外,大多数人必须为奢侈的物质享受付出巨大的代价—时间、体力、脑力等等,所以佛认为不值得,修行人应该少欲知足。少欲知足这四个字,是佛给我们制定的一个生活法则和原则。这四个字的内容有很多的层次--对米拉日巴那样的修行人,对一般的出家人,对普通的在家人,都有不同的解释。对一般人来说,少欲知足这四个字并不意味着不能吃好的、不能穿好的,而是说不能太奢侈,应该过平常人的正常生活,该有的不能缺少,但不能欲望太强,以致超过一定的界线。网页链接[慧灯之光一:佛教徒的生活模式]
什么是三殊胜呢?第一是动机殊胜。在每次做善事之前,肯定会有目的,没有任何目的的行善、修法是很少的。如果在行善时具备殊胜的动机,就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第二是无缘殊胜。是指在修行时所要达到的一种境界。如果能达到这种境界,则无论做任何善事,比如打坐或者放生,都能成为非常殊胜的善行。第三是回向殊胜。行善修法结束后,还应当如理如法地回向。在打坐、放生时,就已经成就了很好的善业,将此善业用于何处,是很关键的问题。是用于解脱,还是用于健康长寿,或是用于下一世的人天果报,这是自己可以选择的,这种目的性的选择,就叫回向。无论做任何善事,都不能离开这三种殊胜。一旦脱离了这三个关键问题,则不管所做的善事从外表上看有多么了不起,实际上也是不好的。所以,弄清这三个殊胜并付诸实施至关重要。网页链接[慧灯之光一:三殊胜--行善修心的究竟方法]
轮回的因有远因和近因;轮回的果也有远果和近果。远因是什么呢?远因是前世的无明和前世造的善恶业。近因是什么呢?近因是指现世的爱、取、有。远果是指后世的生和老死,而近果是指现世从识 到受的五个缘起支。即使有远因,如果近因不具足,也是不会投胎的。也就是说,虽然我们有了前世的因—无明和行支,但是若能在这一世中修行成就,没有了爱缘起支,彻底地断除了对轮回的贪欲心,那么,即使在往昔所造恶业尚未完全清净的情况下,下一世也不会再投胎转世了。经书里面讲,木车有两个车轮,若缺少了其中一个车轮,车就没有办法行走;同样的,即使以前所有的这些因都存在,但若缺少了贪欲,就不能转世了。粗大的贪欲可通过出离心来解决,细微的当然要通过人无我的修法来解决。网页链接[慧灯之光一:十二缘起支--生命轮回的次序]
有人说:佛教只追求来世的幸福,不考虑今生的幸福。其实,事情并非如此。佛只是要求我们:不要为了今生的幸福,而摧毁来世的前途;不要为了今天的方便,而毁掉明天的道路。 --慈诚罗珠堪布《慧语莲灯》
有了菩提心,修行上的许多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因为菩提心本身已经包含了积累资粮、忏悔清净罪业等等不可思议的能力。因此,菩提心是开启大乘佛法门扉不可或缺的“万能钥匙”。 网页链接[慧灯之光一:三殊胜--行善修心的究竟方法]
很多人在刚开始学佛时进步很快,但经过一段时间以后,便速度减缓,甚至停滞不前了,这种情况非常普遍。其主要原因就是缺少系统的修法。网页链接[慧灯之光一:三殊胜--行善修心的究竟方法]
十二缘起支是佛教的一个重要思想。主要讲了在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中,欲界的人或者其他胎生有情所经历的前世→现世→后世的三个过程是如何发生的。也就是讲,我们来的时候是怎么来的,走的时候是怎么走的。网页链接[慧灯之光一:十二缘起支--生命轮回的次序]
低贪,才能低碳。降低对物质生活的贪心,大家才能都过上低碳生活。过度的贪心,会导致各种灾难。现代人非常需要降低贪心的教育。低碳,从心开始!--慈诚罗珠堪布《慧语莲灯》
地球和其上的所有生命不是人类所创造的,也没有谁赐予人类独自占有它们的权利,人类无权伤害地球上的任何一个生命。每个生命不但拥有生存的权利,也拥有自主的权利,如果人类无端地侵犯这种权利,就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绝大多数的其他生命,从来到这个世界直至生命的终结,在一生中没有故意破坏过地球上的一草一木,最终也是静悄悄地死去,就像蜜蜂采蜜,却没有伤害花儿一样。而人类却常以冠冕堂皇的理由,无休无止地对地球的环境肆意破坏,对依存于此的无辜生命百般虐待、屠杀,在整个世界已是千疮百孔之际,才在满怀遗憾中,不情愿地离开人世。网页链接[慧灯之光一:世界和平共处的诀窍——平等生存]
显宗或者中观抉择空性的方法,都是用理论、逻辑来进行推理;而密宗却有好几种方法,比较普通的,是气脉明点的修法,这种方法不需要逻辑、理论,直接通过修法就可以证悟空性,另外还有大圆满、大手印的修法,这些修法都不需要气脉明点的修法,像禅宗的修法一样,直接证悟心的本性。网页链接[慧灯之光五: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详解 ]
如果我们的感官没有幻觉,就不会存在这个世界。所谓的宇宙,确实是一个庞大的虚幻时空。我们都按照它的游戏规则在玩,结果越玩越迷茫。最遗憾的是,我们谁也没有发现它的虚假性。--慈诚罗珠堪布《慧语莲灯》
要脱离生死轮回,就必须精通“无我”。这好比有了一双慧眼,可以看清解脱的通衢大道。接下来,就应该迈步前行,也就是修行。其实,修行“无我”并不难,大家只要去做,个个都可以解脱。只可惜,知道的人多如牛毛,实践的人却少之又少。我们都自以为是,以文明的现代人自居。何为文明?孰重孰轻?根本辨别不清。在短短的一生中,把最重要的东西视若草芥,弃之不顾,抱着最没有价值的东西辗转于生死轮回。这就是无明,就是颠倒。要知道,对于我们凡夫而言,最重要的就是追求解脱。但是,放生或持咒的解脱行却被我们当成了茶余饭后的一种消遣和摆设。有的人在山上修行才几天,因为洗不了澡,就回家了。请问,解脱和洗澡相比,哪个重要?可见,不是什么外在的因素,正是我们自己不让自己解脱!如果只是这样徒托空言,永远也休想解脱。网页链接[慧灯之光五: 中观的基本观点 ]
一切物质的基础就是量子场。即使是像虚粒子一样的东西,最后也可以消失在量子场当中。“场”是什么东西呢?就是根本看不见、摸不着,没有任何物质性质的东西。在自然界,完全的真空就是没有任何东西。在这样的真空当中,刹那之间就可以将能量——零点能集中或者分散。集中的时候,就变成我们肉眼所见的麦克风、音箱等物质的基础——亚原子;分散的时候,这些物质便瞬间消散无余,变成了没有任何有形物质的真空。也就是说,当真空当中聚积起足够能量的时候,就形成了新的物质;当能量的密度不够或稀疏松散的时候,物质的最小单位——粒子消失,就变成不存在任何物质的虚空——场。因为能量的密度不够,所以没有形成什么物质;由于这些物质的所在处的密度足够了,所以我们就能看到这些物质。真正的物质基础只不过是一个场而已,除此之外别无所有。“场”又是什么东西呢?就是没有物质性质的能量,从佛教《大乘阿毗达摩》的角度而言,是只能由意识所感受到的细微色,其他什么都没有。网页链接[慧灯之光五: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详解 ]
有的人常常念叨“加持”二字,佛当然是有加持力的,加持也不是没用的。但释迦佛也曾说过:“自己就是自己的怙主!”说这句话的目的,就是为了告诫我们:自己才是自己的救星!如果我们不自救,指望别人来拯救,是不可能解脱的。网页链接[慧灯之光五: 中观的基本观点 ]
请大家好好思维思维,我们原有的观点都是不对的!不仅仅是量子力学,包括相对论里面的质能关系(公式:E=mc2),也证明了这一点。所谓质能关系,是指质量和能量之间的转换,也即所有的质量可以完全转变为能量——所有宏大的东西,最后都可以变成没有任何物质的实体;能量也可以转变为质量。换言之,在我们肉眼观察不出任何东西的空间当中,也存在着量子场,在这样的空中,可以产生形形色色的物质。当然,这是指在微观世界当中。在宏观世界当中,不可能天上一下子就出现一架飞机,然后又在空中忽然消失。网页链接[慧灯之光五: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详解 ]
有的人自命不凡地认为:我听过《上师心滴》或者其他大圆满的法,灌了很多顶,见过那么多的活佛,肯定不修行也很快就会成佛吧。然后就开始守株待兔,以为解脱会自己从天而降,这简直是白日做梦!能得到大圆满法的灌顶和传承,确实非常殊胜,是我们无数劫以来积累了无量福报才能获得的。若不犯密乘戒律, ...全文
我们每个人以前都认为,在眼睛没有毛病的情况下,所见到的东西不会有错,一直非常信任自己的感官。但是,在通过量子力学得知微观世界并不是这样的以后,就会思维:为什么我的常识与科学的结论是矛盾的呢?原来是因为我的眼、耳、鼻、舌有问题。我所感知到的,只是我自己的世界,只有在我的世界当中,它们才会起作用。眼、耳、鼻、舌所感受的,并不是真理。那个时候,我们就会开始怀疑自己的眼、耳、鼻、舌、身的结论,不但是怀疑,而且也可以进一步知道这些都是错误的。从此以后,我们的自尊心就开始降低,而不会墨守成规,执意固守以往的经验了。网页链接[慧灯之光五: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详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