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纳衣
Back
出家众的衣服的来源,除了施主布施外,就是拾取「道路弃衣、粪扫处衣、河边弃衣、蚁穿破衣、破碎衣」五类,或「火烧衣、水渍衣、鼠咬衣、午嚼衣、奶母弃衣」五类,裁剪其可用的部分,清洗后共纳成衣,所以称为「五纳衣」。而这两种五类衣服为佛陀时代印度人所讳忌而弃置,从一般人不使用的意义来说,等同于「粪扫」,所以也称为「粪扫衣」,另作「补纳衣」、「弊纳衣」。(相关词「着五纳衣」)
ID: 1529 Origin: [阿含辞典 - 庄春江居士编]
ID: 1529 Origin: [阿含辞典 - 庄春江居士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