浊恶众生怎么才能见到极乐世界?
观经四帖疏 19
善导大师 撰著
七、定善示观缘
【七、就定善示观缘中,即有其七:】
(一)正明敕听许说
【一、从“佛告阿难”下,至“清净业”已来,正明敕听许说。】
【此明韦提前请愿生极乐,又请得生之行,如来已许。今就此文,正欲开显正受之方便。此乃因缘极要,利益处深,旷劫希闻,如今始说。为斯义故,致使如来总命二人。】
2.开净土门,偏为常没
【言“告阿难”者,我今欲开说净土之门,汝好传持莫令遗失。言“告韦提”者,汝是请法之人,我今欲说,汝好审听,思量谛受,莫令错失。言“为未来世一切众生”者,但如来临化,偏为常没众生,今既等布慈云,望欲普沾来润。】
3.贼害机相
【言“为烦恼贼害”者,此明凡夫障重,妄爱迷深,不谓三恶火坑暗在人之足下。随缘起行,拟作进道资粮,何期六贼知闻,竞来侵夺。今既失此法财,何得无忧苦也?】
4.净罪之方
【言“说清净业”者,此明如来以见众生罪故,为说忏悔之方,欲令相续断除,毕竟永令清净。又言“清净”者,依下观门专心念佛,注想西方,念念罪除,故清净也。】
(二)正明夫人问当圣意
【二、从“善哉”已下,正明夫人问当圣意。】
(三)正明劝持、劝说,此法深要,好须流布
【三、从“阿难,汝当受持”下,至“宣说佛语”已来,正明劝持、劝说,此法深要,好须流布。
此明如来前则总告令安心听受,此文则别敕阿难受持勿忘,广多人处为说流行。言“佛语”者,此明如来旷劫已除口过,随有言说,一切闻者自然生信。】
(四)正明劝修得益之相
【四、从“如来今者”下,至“得无生忍”已来,正明劝修得益之相。】
1.注想西方
【此明如来欲为夫人及未来等,显观方便,注想西方,舍厌娑婆,贪欣极乐。】
2.佛力故见
【言“以佛力故”已下,此明众生业障,触目生盲。指掌谓远他方,隔竹箦即逾之千里,岂况凡夫分外、诸佛境内窥寻?自非圣力冥加,彼国何由得睹?】
指掌谓远他方:在指掌处的范围里,都认为是遥远的他方。
隔竹箦即逾之千里:隔着一层竹席,就好像在千里之外一样看不到。
3.心境相应,悉皆显现
【言“如执明镜,自见面像”已下,此明夫人及众生等,入观住心,凝神不舍,心境相应,悉皆显现。当境现时,如似镜中见物无异也。】
4.因喜得忍
【言“心欢喜故,得忍”者,此明阿弥陀佛国清净光明,忽现眼前,何胜踊跃!因兹喜故,即得无生之忍,亦名喜忍,亦名悟忍,亦名信忍。此乃玄谈,未标得处,欲令夫人等悕心此益,勇猛专精,心想见时,方应悟忍。此多是十信中忍,非解行已上忍也。】
十信中的忍位:凡夫位
QUESTIONS
思考题
1、细心体会以下经文的涵义:
为未来世一切众生,为烦恼贼之所害者说清净业。
点击阅读原文 下载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