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那么累,为什么他们还趋之若鹜?
当下的力量95
宝宝:为什么小孩子能够比较当下和无分别,成年人做起来却这么难呢?
奶奶:小孩的状态离光明和无分别更近,而成年人在人生的种种坎坷中受尽爆锤,已经不太相信自己有那种能力了,所以很难被唤醒。
宝宝:我家养了一只小狗,每天它醒了就玩,玩累了就回窝里睡觉,秒入睡,像小孩子一样,真的是太可爱了。
奶奶:小动物们的那份当下、纯真和无分别,对人也有种疗愈作用。但有些宠物已经有些类人思维了,比如被主人冷落就会生气、嫉妒,故意乱拉便便、乱咬等等,这时候的狗狗已经不当下了。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能因为动物身上较好的特质而投射太多缠缚,因为这是与当下背道而驰的。我们对于任何事物都不应该投射太多的黏着,甚至是我们最执着的高人,否则,我们不但不会舒服,也找不到我们想要的当下。当一个人活得越简单,内心没有太多期盼,他就越趋于当下,即使什么都没有,即使下一顿吃什么都没有,他的内心也是丰盈的。
宝宝:在训练住在当下时,我有时能够体验到刹那从纷乱中沉静下来的感觉,美好得难以形容。但也仅是刹那,很难维持,马上就过去了。
奶奶:马上过去了,马上再进来呀。禅宗所谓的“打成一片”,就是相较于这种零散状态的。一开始,觉知像波浪或散沙般灵光乍现,这是正常的,但我们不能因为体验零散而短暂就灰心失望,甚至放弃,因为我们可以一次一次将它请回来,是不是?
宝宝:我有个同事特别爱跑步,他告诉我,有一次他跑完十公里,浑身通畅,不仅不喘,还听到了风和小蚂蚁走路的声音。我想问的是,为什么体力耗尽时会有这种感觉呢?这是不是也是当下呢?
奶奶:人在运动中耗尽体力后,就没有力气产生其它分别念啦,思想就开始变得简单了。作家春上村树写出了很多广受读者喜爱的作品,他也是经常通过跑步来激发创作灵感的。世间人通过体能的消耗达到这个状态,我们通过专业中的日拜式,一样可以进入到那个状态中。乐园有个日拜式达70万的精进宝宝也说,自己应该是进入过那种无分别状态。所以,我们千万不要瞧不起这些基础功课,给自己的懒惰找借口哦,因为任何一种方式都可能是进入正道的切入点。
宝宝:我经常觉得自己像小孩,为什么我没那么当下呢?
奶奶:像小孩和真小孩还不一样。就像婴儿、儿童、熊孩子还是有差别的。有一些小孩的特质可能有利于我们进入到那种无分别状态,但不能因为觉得自己像小孩,就凡事任性、对他人不管不顾,那就是走极端咯。
原文
自古以来,各门各派的心灵导师都指出当下时刻是开悟的关键。尽管如此,它仍然是为人所不知的秘密。当然,教堂和寺庙是不会教这些东西的。如果你去教堂,你可能会听到这样的教导:不为明日思量,明日自有安排。“那些把手扶犁而频频回顾的人不适合进入上帝王国。”或者你可能会听到这样的篇章:美丽的花儿不会为明天而担忧,它们安逸地生活在永恒的当下,而上帝却赐予了其丰富的供养。
这些语句中所蕴藏的深刻、激进的本质并不为人所知。似乎没有人意识到,他们注定要在世上走一遭,好完成一个深刻的内在转变。
禅宗的本质就体现在“在当下的刀锋边缘上走路”——完全地进入当下就不会有问题,就不会有痛苦,在你本质中不是你的东西就不会在你之内生存。当下这一刻,当时间缺席时,你所有的问题都会消失,苦难只有在时间中才能存在,在当下它无法存活。
伟大的临济禅师为了把他的学生的注意力从时间中带出来,经常竖起一根指头慢慢地问道:“当下,缺什么?”这是一个不需要大脑就能回答的强有力的问题,目的是让你将注意力集中在当下。禅宗的传统里还有一个类似的问题,那就是:“若非当下,何时?”
奶奶:这本书一方面说当下是开悟的关键,说教堂和寺庙不会教,一方面又说禅宗老师不断把学生的注意力从时间中带出来。看上去似乎有点自相矛盾,但也可能是为了让大家产生稀有之心,而对教法更加珍惜吧,就像萨哥也说过“我告诉你的这些东西,在其他宗教里不存在”一样。
明明我们接受的是一脉相传的完整教育,但为什么就很难生起那样的感受呢?因为我们根器不够,高人们一直强调“吃包子”的重要性,也是为了令我们根器更加成熟。如果我们本身基础就不好,还想偷懒不吃包子,那不管高人说得有多明白,我们也听不懂,听懂了也不信,信了也做不到,做了也坚持不了,坚持了也无法继续提升、令觉受变得更清晰。所以,并非高人们对我们有所保留,或教法没有教,而是我们自己懒哦。
我们的确要想想,这一生活着的使命,难道就是吃喝玩乐吗?来到这个世界上是为了什么呢?我自己的爸爸妈妈都已经走了,身边也没有老头儿需要我,儿子也过着幸福的小日子,这个老娘似乎显得有点多余。但我想,我活着的意义应该不只是做一个小家庭的女儿、妻子或母亲而已,更重要的应该是帮助更多生命,令他们获得身心的疗愈与自由,但这个目标也是建立在我自己已完成内在深刻的转变的基础上的,否则,不管我学习了多少表面技能,说得多么头头是道,都没有能量真正帮到别人。所以,我现在要做的就是完成深刻的内在转变,这是我在世上唯一的工作,只有我能将自己的内在转变了,才有能力去帮助更多生命,这也是每个人来到世上最大的意义。在醒来的每一天,我们都应该紧紧围绕这个伟大目标去展开。
1
文中提到,完全进入了当下,就不会有问题和痛苦,在你本质中,不是你的东西就不会在你之内生存。什么叫“不是你”呢?比如我们的各种标签,一旦进入了当下,标签就会烟消云散,所以当时间缺席时,那些因标签而来的所有问题便会消失。
有些人可能会说:“我确实该让内在发生深刻的转变,但总得先挣点儿钱吧。”事实上,在尼泊尔、藏区、终南山等地,有那么一些人,他们生活在时间之外,生活中的柴米油盐根本无法打垮他们,因为对一个时刻保持临在的超越者来说,现实中的鸡毛蒜皮无足轻重。但我们大多数人目前还做不到,所以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达成生活的基本需求,一方面坚持不懈地完成深刻的内在转变,并让更多人从痛苦中解脱。
所有的苦难都是想象中的虚幻之物,只存于时间之中,在当下,任何痛苦都是无法存活的,所以临济禅师才会问:“当下缺什么?”。确实,一个人无论经历了怎样的痛苦,即使家破人亡、妻离子散,只要不想过去和未来,当下也是本自圆满的,他什么都不缺,饿了就吃,困了就睡,需要的东西非常少。
很多人特别喜欢直指等高法,但要是包子没吃够,什么人也给你指不出来啥,反之,你做好了准备,包子吃够了,各种缘分也一一具足,你无需费力也会找到答案。所以,我们只需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当下,因为除了当下,什么都不存在。
TO BE
CONTINUED
✦ +
各位宝宝,全新的《智慧融入生活》栏目将继续由日月慧灯平台独家推送,大家如果在工作、生活、情感、家庭、亲子关系等方面有任何困惑或心得,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提问与分享,且听奶奶为您分解。(请竭力保护平台,专业问题勿提,提了我们也无法回答,反复提出且劝阻无效者,我们只能将您列入黑名单哦)让我们一起用正确善巧的方式,解决好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吧!
因为奶奶不是专业医生,没有行医执照,随便给大家开方子可能会犯法,所以不再收集医药方面的问题,我们只能就如何养生等方面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建议!
另外,在后期整理时,我们发现一些问题在往期文章or问题汇集中已作答,因此建议小伙伴们提问前,可以进入“日月慧灯”平台搜索关键词,在往期分享中寻找答案,若仍未解决,再提问也不迟哦!
心灵乐园
充满了烟火气的智慧小水滴
扫码关注
解锁智慧分享大礼包
更多智慧与生活内容分享
请移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