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达吉堪布】《金刚经》的功德不可思议
《金刚经》又名《般若三百颂》,此经在汉地影响极广,自鸠摩罗什法师翻译出来后,修行人依靠它明心见性的公案不胜枚举,普通人依靠它消灾免难的感应也比比皆是。不仅如此,在藏传佛教中,它的地位也举足轻重,根本不同于其他般若法门。很多地方有这样一种传统:人死之后,若能在七七四十九天内,为亡人念满100遍《金刚经》和1000遍《解脱经》,此人便可得到解脱。而且,在一些长寿祈福的仪式上,人们也经常念诵此经。有关此经的缮写,拉萨大昭寺及内蒙古的古代文库中,收藏了大量用黄金、白银抄写的版本。
《金刚经》的讲义,藏地以前没有,印度只有一本,而在汉地,学习报告、注疏等各种讲义数不胜数,这一点,凡对《金刚经》有兴趣的人,应该是非常清楚的。
以前有种现象:某人学藏传佛教回来,就开始诽谤《金刚经》,说这部经如何如何不好。这种情况非常可怕。所以这次我传讲,一方面是让你们知道藏传佛教与汉传佛教圆融一味,根本没有任何抵触;另一方面,也为你们日后弘法提供一个很好的条件。《金刚经》的功德不可思议,大家若有机会讲法,应当尽力弘扬《金刚经》,这对汉地众生将有很大的利益!
汉地很多法师和居士都讲过《金刚经》,以前我也看过一些,觉得有个别讲义不太圆满,一些理论和实修方面的内容,似乎没有真正提及。所以这次学习《金刚经》,我们先要把显宗的说法弄清楚,《金刚经》诠释的是中观应成派的观点,有了这个基础,大圆满、大手印的境界也就很容易得到了。
汉地的《金刚经》有几种译本:最早的是姚秦鸠摩罗什翻译的,后来北魏菩提流支、南朝真谛法师、隋朝达摩笈多、唐朝玄奘法师和义净法师也译过此经。其中,义净法师的译本与藏文对照最为接近。鸠摩罗什的在某些地方有一定出入,究其原因,我认为可能有两个因素:一是当时印度佛教非常兴盛,梵文的版本不同所致;另一个是因为鸠摩罗什翻译时译经场面十分庞大,约有四百多人,鸠摩罗什一边口译,旁边的人一边记录,这个过程中难免会有一些纰漏。但不管怎么样,鸠摩罗什的译本是大成就者以谛实语加持过的,受持读诵的功德不可思议,古往今来无数人依此译本开悟就足以证明这一点。至于藏文版的《金刚经》,只有一种译本。我以前对照过拉萨、青海等处的版本,发现与《甘珠尔》般若部中收藏的一模一样。
——恭摘自索达吉堪布《金刚经讲记》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为得普贤殊胜行。
-普贤菩萨行愿品
每日箴言
我们平时在生活中,碰到任何争执时,都要想:“算了,今天算我败了,他快乐就可以。”尽管这样做很难,可是发了菩提心的人,必须要这样做。当串习久了以后,心的力量就会逐渐扩大、成熟,这对以后的修行也非常有帮助。
——索达吉堪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