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次第花开 >> 微言博义:十二月,不管怎样都要有孝心 Back

微言博义:十二月,不管怎样都要有孝心

www.ptz.cn 次第花开 2020-01-01


有些人与父母的感情很好,有些人则与父母关系不是那么亲密,人与人的因缘不同,但不管怎样都要有孝心,把父母的安乐挂在心上。人人都有局限,父母也是局限在自己的烦恼业力中身不由己,痛苦不已,我们应多体谅并发愿以自己的善心善行化解父母的苦报答父母的恩。


学佛是用来观察自己,不是用来观察别人的,要管好自己,不要总看别人的过失,一切外境只是自心的显现,心清净,外境自然清净。


很多时候,麻烦、担忧、焦虑的产生,是因为我们的心太小,只装得下自己。


焦躁、愤怒、嫉妒、恐惧、烦闷、疾病等等都让我们痛苦,这时我们想:还有很多众生和我一样在受苦!为了他们,为了自己,我一定要学会摆脱痛苦的方法。



烦恼怎么来的?简单一点说,主要是欲望太多,心胸太小,眼界太窄,这叫贪、嗔、痴。降伏贪嗔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得靠串习。先慢慢扭转观念,再逐步养成新的行为习惯。


我们学佛就是学习改变自己无始以来最为习惯的那些思想和行为模式。为什么要改变呢?因为正是这些想法和行为使我们困于轮回,持续感受苦恼。若没有佛陀开示,我们颠倒轮转而不自知,苦而不明白其原因。


细观察下,我们平时的情绪常常处于傲慢烦恼中。有些学佛人因为傲慢而愤世嫉俗或悲观厌世,却察觉不到自己的傲慢,反而认为这是有出离心的表现。生死轮回的根本在于我执,出离心即是厌离对我的执著,厌离由我执衍生出来的形形色色的执著。


痛苦是我们对某件事或某些事的感受和认知,而对治,只是改变自己的感受和认知,看到事情的不同面向。


有时候避免负能量干扰的有效方法,恰恰是慈悲心,因为它的开阔柔韧会让我们跳出眼前的一时一事,看到事件更大的背景,看到在这个背景里众多因素的相互制约和相互促成。


真正的慈悲心建立在理性基础上,而非基于贪爱。


看看现在的自己,仍然活着,仍然能够感受喜悦和美好,尽管几十年的人生已经遗失,许多自认为舍不掉的东西也都舍弃。我们深深执著的人、事、一切状态,没有一样是不可或缺的。我们忽然间发现,其实自己从一开始就没有什么好失去的。


外布施的同时,我们也在内布施,即把心中的烦恼慢慢舍掉。通过施舍财物,帮助其他生命,分担痛苦压力,分享安全和喜悦,我们内心的贪、嗔、痴、慢、疑越来越少。


修行只是引导我们放松下来,慢慢去贴近本心。


修行的关键,是提起心力,持之以恒。


听闻佛法要持之以恒。一次听不懂就听两次,两次听不懂就听三次……坚持下去慢慢就能听懂了。以耐心坚持听闻,一是可以种下生生世世值遇佛法和解脱的因缘,二是日积月累才能通晓法义。


不妨把日常的工作、生活当成训练内心的平台,把遇到的每一个人看成是自己完成人格修养的一个机会。


佛法的善巧方便使积累资粮变得多么容易,只要一念随喜就能积累无量功德。随喜不需要身语劳作,仅仅依靠自己的分别念就可以积聚很多善行,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