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索达吉堪布 >> 你是人间的宝贝——和索达吉堪布一起关爱自闭症孩子 Back

你是人间的宝贝——和索达吉堪布一起关爱自闭症孩子



今天谈谈自闭症,谈谈大乘佛教如何面对当今常见的心理疾病。


记得我讲《入菩萨行论》时,里面有一句话:“自迷痴狂徒,呜呼满天下!”意思是说,可悲啊,精神有问题的人已充满天下。


这是两千多年前,寂天菩萨的一句话。


今天看来,似乎不合理,因为人们认为,除了极少数精神病患者,大家都是正常的。实际上,在这“正常”的背后,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有一些心灵疾病。有些比较明显,直接影响到生活;有些很轻微,只有自己知道;有些则以隐藏的方式潜伏着。


所以,寂天菩萨的这句话,也适应于这个时代。




前两天,我告诉大家,说想讲自闭症。有人就劝我,自闭症没那么严重,除了个别孩子及其父母,可能很少人听,是不是换个话题?


的确,自闭症在过去不算严重。但今天,尤其在西方,蔓延得非常厉害。1970年,美国官方统计,每14000个孩子中有1个自闭症(自闭症通常在孩提时代就会表现出来);2015年再次统计时,每68个孩子就有1个自闭症,有些是轻微的,有些还比较隐藏。甚至在韩国,每38个孩子有1个自闭症。自闭症还有性别差异,比如美国,42%的自闭症患者都是男孩。


从经济的角度,英美等国都担心自闭症越来越多,这将直接影响国民的生活水平。近些年,美国平均每年有两亿美元的财政支出,用于照料自闭症儿童及开展相关工作。英国每年也有500-650万英镑的投入,帮助自闭症儿童的生活。


西方对心理疾病患者比较关心。对于自闭症儿童,一些经济学家认为,除了现在的帮助,还要让他们将来能对社会有用,这样可以大大减少自闭症所带来的经济压力和社会压力。




自闭症有两种,一是高能自闭症,一是低能自闭症。


低能自闭症儿童基本没办法融入社会。他们有语言,但不愿意交流;有视力,但不愿意跟人对视;有听力,但不能接受正面的信息。始终让自己处于一种封闭状态。他们的生活能力很低,连行住坐卧都困难。


这些孩子的父母,特别担心一旦离开人间,孩子将无依无靠。我曾遇到过一些这样的父母,他们说:“活着的时候,我们就感受到了地狱般的痛苦!我们非常担心孩子,怕他将来被社会抛弃,饿死、冻死……”


至于高能自闭症儿童,通常有超强的记忆力和模仿能力,生活也安排得很有规律,不管是自己的玩具,还是经常做的事。一旦有人破坏他的规律,他就会抓狂,做出过激和危险的举动。但如果从正面引导,也可以利用他的这些能力。


现在国际上有一种观点,认为可以对高能自闭症儿童进行培养,长大后从事诸如信息库管理、图书馆管理等比较固定的工作,既充分利用他们的大脑资源,又能减轻社会的经济压力。所以,国际上非常关心自闭症儿童的教育、病因等状况。




自闭症的病因是什么?为什么过去自闭症儿童那么少,现在却这么多?


有人认为,是当年的仪器不先进,发现不了;也有人认为,这跟现在的环境有关,空气污染、转基因、农药、食品添加剂等,都有可能导致这方面的疾病。


而从佛教看来,应该是源于前世的业力、今生的因缘,包括对自我的执著等。现在很多孩子都固执自私,只喜欢一个人对着电脑、手机,跟谁都不想接触,久而久之,他会变得特别孤独。


因此,自闭症也叫“孤独症”,自闭症孩子也叫“星星的孩子”。一颗星星就是一个世界,不会跟其他星星合群,同样,自闭症孩子也只要他自己的世界,除此之外,甚至对父母也特别反感。


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想办法让他放松下来。在患病之初,应该有办法缓解,否则,等发展到一定程度,尤其是低能自闭症孩子,想治愈就比较困难。


如果发现自闭症孩子,作为大乘佛教徒,应该用各种方式提供帮助。特别是当他们的父母离世后,佛教徒应该想一些办法。


依靠佛教团体,把力量聚集起来,我们需要对社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这些孩子,值得每一个大乘佛教徒关心。

 





官方公众号:sdjkb2014账号:索达吉堪布



推荐阅读:

封闭而丰富的孤独——索达吉堪布写给来自星星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