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澳大利亚佛学会 >> 【索达吉堪布】为什么造过很多恶业也可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Back

【索达吉堪布】为什么造过很多恶业也可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索达吉堪布 澳大利亚佛学会 2017-06-13

吾当离安乐,甘代他人苦。

作为修学大乘佛法的人,光是口头上讲得天花乱坠肯定不行,行为上应该怎么去做呢?上师如意宝讲这个颂词时说,假如有能力,就应真实代受别人的痛苦;没有能力的话,心里观想代受无量众生的痛苦,功德和利益也不可言说。如果经常想:“我什么时候才能代受众生的痛苦啊?虽然我现在的自私自利特别强,还不能真实代受,但请诸佛菩萨加持,我一定要去慢慢串习。”有了这样的发心,即便是在凡夫位,心力强大的人也能代受众生之苦。

 

“不考虑自己”这一点,是大乘菩萨不可缺少的,《华严经》云:“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乍听起来,个别人可能有点害怕,在杭州时有人就问我,通过呼吸观想自他交换,担心别人的痛苦染上自己,自己生病,实在是不敢修。确实,大乘佛教一般人无法接受,所以为了引导不同根基的众生,佛法又分为人天乘、小乘、大乘,一步一步地往上修。心力比较大的人,利他心非常强,这是希求佛果不可缺少的,如果少了这一点,任何行为都是成就的障碍。

 

《弟子问答录》 中有句话我特别喜欢——“余事皆下品,唯有利众高。”唯有利益众生是最高的,其他以自私自利摄持的行为,磕头也好、供养也好、布施也好,甚至念经、念佛、办道场、开法会、放生,都是下品的善根。

 

这句话的来源有一个故事:阿底峡尊者的前世叫普贤上师,仲敦巴尊者的前世叫慈氏。慈氏的父母刚开始没有孩子,就天天求天尊加持,想要有个儿子。后来天尊为其诚心所动,告之想要儿子宝贝的话,必须求佛法,这样一来,他们家就会有佛法,也有孩子。(现在有些家庭有孩子、没有佛法,有些是有佛法、没有孩子,很苦恼的。)他们遵照天尊的嘱咐上供下施之后,生了一个非常可爱的孩子。这个孩子生下来时,舌头上会发光,光接触到谁的身体,此人马上产生慈悲心。于是父母故意把孩子带到十字路口,让他的舌头发光接触每个路人,使大家都生慈悲心。后来慈氏遇到了普贤上师,上师对他传授佛法后,他说了刚才这个偈颂。到最后,他把父母亲友都度出家了。

 

《弟子问答录》中讲了很多阿底峡尊者和仲敦巴的前世。法王如意宝经常讲这个故事,里面的内容相当感人,让人很生信心。我1986年去安居时,每天都是看这个,看着看着就开始流泪,以前大德们的行为非常有震撼力。

 

如果有了利他心,按照大乘的教义,其他行为并不是很重要。有强大利他心的人,不但不希求自己的快乐,还会代受别人的痛苦,在这个过程中也有当下成就的事例。无德禅师的徒弟中有一个沙弥,他晚上不小心踩死一只青蛙,无德禅师知道以后,非常严厉地教训道:“你这是犯了杀生大戒,为免业报轮回,你到后山去跳崖谢罪!”沙弥只好拜别师父,万分伤心地走近悬崖,往下一看,悬崖峭壁、深不见底,跳下去的话,必死无疑,不跳又违背师父的教言。他进退为难,忍不住大声哭了起来。

 

有个屠夫刚巧经过此山,见他哭得伤心,就上前问是什么原因。他把事情原委说明后,屠夫感慨道:“你不过无意踩死一只青蛙,罪业就这么重;我天天杀猪、满手血腥,肯定要堕入恶趣的。不如我跳好,你不要跳了!”当时他毫不迟疑,纵身从悬崖上跳了下去。由于他的发心力,一方面代受别人受苦,一方面生起了极为强烈的忏悔之心,罪业当下清净,出现一朵祥云托住他,屠夫当下成就了。

 

这也算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吧,一个人遇到殊胜的对境或因缘时,确实可以顿时解脱。有些道友出家、学佛的发心力特别强,以前在社会上造过很多恶业,后来遇到佛法之后,什么样的违缘都挡不住自己,学佛之心非常虔诚。有了这样的心力,任何罪业都可以清净的。

 

总之,老母有情的一切苦厄,自己应该默默代受。行为上真能代受的话,那么功德非常大;如果实在不能,遇到痛苦也要生起欢喜心:“我今天头痛了,遇到不幸的事情了,这是诸佛菩萨的加持,众生的痛苦我来接受,肯定有很多众生痛苦减少了。”这样观想的话,功德也是不可小觑。


 

——恭摘自索达吉堪布《入菩萨行论》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为得普贤殊胜行。


-普贤菩萨行愿品


每日箴言


出离心对修行人来说至关重要,我们应当时刻内省,看自己有没有“要从轮回中解脱”的想法,如果连这个最起码的出离心都没有,天天打坐也不过是无色界的因。


-- 索达吉堪布


本月藏历


(向上滑动启阅)

致朋友:

澳洲菩提学会开始招生啦!佛学会开设佛学课程以来,经过多年的摸索和积累,如今已经建立了预科系和正科系并行的教学体系,满足了众多佛教徒学修佛法的需求。 让佛法慈悲、智慧的甘露滋润我们的心田,通过系统次第的学修,消弭心中的烦恼、痛苦和压力,从改变自身开始,逐渐让我们的生命更加充实、欢喜、实现自他二利。更通过佛法的视角,解决我们生活中息息相关的问题。有意乐的朋友快来联系我们!报名澳洲菩提学会加微信号:zhengtaoyuan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