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演讲】书本大学,社会大学
大学演讲
很多大学生希望一毕业就飞黄腾达,但其实你只是从“书本大学”毕业了,而“社会大学”却不一定。
从“书本大学”毕业是怎样的?就是把小学到大学的所有课程,全部学习圆满了。然而社会也是一所大学,如何跟同事交往、如何与朋友相处,乃至如何照顾老人、爱护孩子等等,是这所大学的课程。但对于这些,很多大学生茫然不知。不仅如此,对于更深的人生道理,他们也是陌生的,比如有些学生认为“只要有钱,什么都能解决”,或者认为“只要努力,任何事都能办成”。其实从佛教的因果律来看,任何目标的实现,都有背后的深层因缘,并非金钱能完全成办,也并非勤奋能样样达成。
佛经里说:“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想了知自己的前世因缘,就看今生的状况,比如你现在是大学生,有才华、有智慧,这是前世种了相应的因;想知道自己的后世境况,就看今生的状态,如果你具备良好的品行,那未来必定一片光明。
正因为如此,古人常常倡导“三立”——立德、立功、立言。
第一,立德,要培养完善的人格。如果没有人格的底线,人与动物就没有差别了,会杀盗淫妄无恶不作。当今社会诸多恶性事件屡禁不止,其实就是很多人道德沦丧所致。
第二,立功,一生中至少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有些人当老师,有些人做医生,有些人办企业……不一定轰轰烈烈,但顺应自己的因缘,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付出,就是立功。
第三,立言,留下一些著作,即便不能写书,写一篇文章也很好。现在很多人天天写微博,在这方面立说,这也非常好。
刚才在食堂,我看到里面的每个人都是边吃饭边看手机,这跟国外很多学校的情形截然不同,他们是边吃饭边看书。不过也可能你们的手机上存了很多书,是不是这样?如果是,也很好;如果不是,而只是在看一些乱七八糟的内容,那意义不大。
世界上很多教育学家认为:从目前的状况推断,哈佛大学永远会是世界第一。为什么?一方面这所大学里的老师非常敬业,将全副精力投注在教学上,这也是哈佛大学某些管理机制所限制的;另一方面,哈佛大学的学生都特别勤奋,学习起来废寝忘食,晚上所有书房的灯都亮着,而且他们从来不会在穿戴等方面攀比计较。
我们这里的不少大学,表面看似很好,但实际上有钱的学生天天出去玩乐或者做没有意义的事,并没有把珍贵的时间用于学习;没钱的学生经常忙于打工,也没有把所有时间用于读书。当这些学生离开“书本大学”,进入“社会大学”时,学业不精通、人格不完善,要应对工作和人生,有一定困难。
摘自寻找生命的意义——云南大学演讲
附:索达吉堪布大学演讲系列视频和文本链接 (请长按识别维码打开链接)
部分图文来源网络,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