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除懈怠,长期精进!
懈怠的六种过失
“一者富乐不肯作务”,有些富贵的人,特别富裕的缘故,整天沉迷在财富中,享受快乐,不愿意做事。一般有钱有势的人,经常处于享受之中,既不修行,也不愿意系统地闻思。不过有些真正有福报的人,还是很虔诚地在学习。这真的很好。但有些因为自己的一点财富而骄傲,根本不学习,就算学,也只是听一两堂课。还有些是开心的时候学一点,然后又放弃。
“二者贫穷不肯勤修”,有些人因为太贫穷,无法解决自己的温饱问题,连生活都成困难,所以既不工作,也不修行。一般懒惰的人,对工作等世间的任何事物,以及出世间的修行,都不感兴趣。
“三者寒时不肯勤修”,寒冷的时候,不愿意勤修。喇荣的有些道友,在冬天几乎像旱獭一样,窝在被窝里一直不敢出来,连课都不想听。有的穿很厚很厚的衣服,甚至连夏天都穿得特别厚,一不小心就会滚下去的那种。
“四者热时不肯勤修”,炽热的时候,也不愿勤修。有些人在印度、东南亚等特别热的地方,因为太热了出太多汗,就不想听课,不想干活。
“五者时早不肯勤修”,因为起得太早,打瞌睡,所以不愿意勤修。
我看好多道友,星期天的时候都还休息得不错。不光是你们,那天我去学校,正好是星期天,本来离初中毕业只有六十天了,但我早上七点多去看的时候,初中毕业班两百多个学生,只有四个女生在外面读书——我后来以这个为理由批评他们,我说:“我们以前快毕业的时候,虽然不是那么精进,但不管周六周日,都还是一直在学习。”
这里有些道友是什么样呢?平时不认真,考试的前一天晚上开始熬夜复习,其实这个方法最不好,熬了一晚上,考试时肯定迷迷糊糊的。
“六者时晚不肯勤修”,因为太晚太困,就不愿意继续学习,“早一点睡觉算了,再不想看了,明天再说,明天再说吧……”
断除懒惰
懈怠有种种过失,所以我们要精进。世间人懈怠,无法成办世间的事情;修行人懈怠,修行不会进步,解脱更没办法。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中讲:“懈怠懒惰人,一切无堪用。”懈怠懒惰之人,一事无成,成办不了任何事情,可能自己吃饭都困难;特别懒惰的人,连自己吃饭、洗衣、打扫房间都没办法。我看有些懈怠的人,特别不能干!连提一桶水都喘气半天,“好痛苦啊”。不说弘扬佛法,或是世间的事情去争取和努力,有的甚至连基本的生活都不能自理。这真的是非常严重的问题!
我们要精进,精进的同时,还要断除各种懒惰。《入行论》中讲了各种类型的懒惰——散乱的懒惰、同恶的懒惰、自轻凌的懒惰。沉溺在世间的琐事中,是一种懒惰;自己轻毁自己,也是一种懒惰;还有一种懒惰,就是拖延,“明日复明日——”“今天算了,明天再来。”“这两天不行,过一段时间吧。”
断除拖延
现在大家普遍有一种病——拖延症,而且越来越严重。过去一些公开的资料中说:中国70%的大学生有拖延症,在最近的统计数据中,90%的大学生都有拖延症。包括有的修行人,可能也有拖延症,“功课明天再念吧”“这事明天再做吧”……这样一直拖,结果什么都做不成。所以很多人说:“如果没有时间节点(截止日期),几乎做不了什么事。”
事实上,人有一种“及时行乐”的心态。尤其是现在信息时代,我们有手机、iPad等各种好玩的东西。它们吸住我们的眼睛,吸走我们的时间和精力,以致该做的事情,无法开始,不该浪费的时间,却被及时行乐的“猴子”全偷走了,最后只能一事无成。
为了避免这样的现象,很多高端企业对每件事情会有时间节点的要求,而且控制得非常精确。比如说,要求明天下午三点三十分之前交作业,那就必须在这之前交;不像我们有些人,明天下午要交作业,可是拖了两天才交。
很多人交作业也好,写论文也好,世间的很多事情都是快到截止日期时才开始做。如果有三十天的时间写论文,平时一直不写,前二十九天都在散乱,等到明天要交了,今晚才开始熬夜写。包括这边的一些发心人员,做统计时也是这样,明天要交了,今晚熬通宵,这是很不好的现象。这种现象如何制止呢?尽量以正知正念来摄持自己,尽量控制让人散乱的因。
对于现在的人类来说,最大的危害是什么?就是拖延症。修行拖,世间事也拖,这样一直拖下去,短短的一生,很多事情都没办法成办。相反,如果你不拖延,非常精进,即使你无法成为特别成功的人,但短暂的人生中,也确实能做很多事情。
国际著名的球星科比,他退役之后照样能做很多事情,包括写自传。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就是他将每天的时间都安排得非常精确,然后严格按照那样去执行。比如说,早上四点起床健身,之后做下一件时间表上计划要做的事情。该做的事情,他会一直坚持做下去,不会找任何借口或是因为任何理由而放弃。
可惜这一点我们很多人都做不到,“今天太冷了”“今天心情不舒服”“今天来了个朋友”……反正有各种各样的理由。有些是在学院时精进,下山后不精进;夏天天气暖和时精进,冬天太冷了就不精进;有钱时精进,没钱时不精进;心情好精进,心情不好不精进。不是这样的。像科比那样的人,工作时精进,退役后照样精进,所以他可以做很多事情。真正的精进者,根本不会找任何借口而不精进,不会以任何理由而懈怠,不会因为年纪大了或是换了一个环境,就放弃之前的精进——可惜这样的精进者是极少数。
多数是什么样呢?他自己给自己一个定位——反正我这辈子就是懒惰人,我就是懒惰,懒惰就是我的特长,我该睡睡,该吃吃,课堂上讲啥跟我没关系,我继续吃我的。现在可能就有很多人一边吃一边在嘲笑我:“哎哟,这讲谁呀,我自己懒惰不修行又怎么啦……”他会讲很多理由。不过有些人可能也没办法,已经定型了。
但有些人明白这个道理后,可能会想:是啊!我再不改变,再继续这样下去的话,可能这辈子都做不了什么有意义的事情了!
长期精进
世界上大部分的伟人,都有一种持之以恒、细水长流的精神,依靠这样的精神,他们对于该做的、有意义的事情,会持续不断地做下去,不会以任何理由而放弃。
可是我所看到的一些道友,无论是讲考的还是发心的,最大的毛病是什么呢?就是不能持之以恒。任何一件事情,刚开始大家都充满热情,“我一定要好好听这部经、那部论。”“我一定要把这件事做好!”刚开始都很认真,但时间长了,没有新鲜感了,心态也随之疲厌,然后慢慢地就准备以各种各样的理由而放弃。有的只能坚持几个月,有的一两年,有的七八年,“哇,我都已经干了七年了!该退了,该退休咯。”退的原因是什么呢,“因为我身体不好、时间太长了、现在听力不好、视力也不好、我还有很多事情……”
最重要的一些事情,我建议你在这一生中,要坚持不断地做下去,只要你不放弃,会有结果的。
有些人很聪明,从他“一口气”的智慧来看,确实是超越很多人,但如果不能坚持,最后也没办法,不会有成就的。有些人虽然不是那么聪明,但有一种持之以恒的耐心,以此可以远远超过他。
在马拉松比赛中,刚开始有些人跑得特别快,可是才过一两公里,他就不行了,走都走不动了。还有些人很有窍诀,刚开始只是跟着队伍跑,不会把力气全都用完,直到最后关头他才拼尽全力,然后一下就超越了。
人生,也是这样的赛场,懒惰是赛场上最大的障碍,也是我们最大的敌人;修行,就像跑马拉松,一直坚持下来的,才是真正伟大的修行人。
所以看看我们怎么样战胜自己的拖延症?该做的事情,不能一拖再拖,这样拖下去没有很大意义,最后都拖习惯了,习惯了以后有些事情确实没办法。
比如说背诵,有些道友刚开始背几个颂词轻而易举,好几部论典的开头全都背完了,但没有一部圆满的,像《入行论》《入中论》《中观根本慧论》,这些论典的前两品全都背了,但真正背完整的也不多。因此,我们很需要精进和长期坚持的毅力。
精进,以及长期坚持的毅力,真的很重要!
——敬摘录《善生经》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