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德足迹‖《莲华生大士全传》(134)
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
阿底峡尊者说:“当内心感到低沉的时候,我们尤其应该多阅读祖师大德的传记。”
一千多年前,在美丽庄严的雪域高原上,有一位伟大的修行者曾许下过誓言说:我不曾远离那些信仰我,甚至不信仰我的人,虽然他们没有看到我,但我的这些孩子们,将永远受到我慈悲心的保护!
这位伟大的圣者还曾亲谕说:每月初十(藏历),我都会来到人间,只要你有信心,我都将在你左右。
“给我你的心,我将永远在你左右。”这位伟大的圣者就是被尊为第二佛的莲花生大士。
身处末法时代,各类灾难疾疫层出不穷,当我们遭遇种种违缘障碍时,请一定不要忘记忆念祈祷莲师,因为,当我们以虔信心念想着莲师的时候,莲师便真实地现身了其无量的慈悲和智慧,给予最殊胜加持,遣除我们内外密的一切障碍。
法王如意宝也曾说过:一般而言,佛菩萨的悲心无有偏袒,但由于他们在学道阶段的发心、发愿不同,我们多劫中祈祷其他佛陀,不如祈祷莲花生大士一次的加持大。并且,莲师对遣除外界地水火风等灾难的威德力尤为显著。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继续学习《莲华生大士全传》——这是全国第一套全面记载莲师出世、成长、 修行、证道、降魔、弘法的划时代巨著,让我们一起来见功德而生信心。
第二篇 狮子吼声
莲花王太子问道:“我当如何受持灌顶?”
札巴哈德导师说:
“在密教中的灌顶,乃是把显教灌顶之教义转为究竟的第一义谛,所以正式修学密法必先受灌顶。在密教中,乃以现前诸佛的佛果来加持,用果地如来的境界,直接摄持我等众生证入于究竟果位。从如来果地观察,一切众生都是如来心子,都是佛子,都是清净因,也皆是佛种。在密教中以代表佛果的上师来授予弟子灌顶,使其直入佛法大海,证入佛处。所以在灌顶之后要安住于佛慢。”
“那如何是佛慢呢?”
“佛慢是自身如实成佛的观想。在这个观想中,必须了解法界的一物都是由空性所出生,是空性所生的如幻三摩地与本尊瑜伽观的结合。你必须深刻了解五方佛的义理及空性的彻悟来作为观修的基础,否则是没有实效的。在你领受灌顶之后,即当视一切众生是佛,要佛慢坚固。
这'佛慢坚固'的意思,即是随时随地自观为佛,不能生起自己是众生的下劣想。佛是自觉觉他的圆满者,而佛慢的重点是在于了知'众生皆具如来体性’,众生现前是佛,所以佛慢并非是高低、不平等的分别看法,而是视众生皆佛的平等观。以此根本见地,自观自心为佛,现起智慧萨建成报身佛,观想自身生起次第是佛,父母所生的三昧耶身是佛身。
你要随时随地安住在这个见地,不能退却,称为'佛慢坚固',如果误解'佛慢'为自认是佛,高于他人一等,则是差别心,和佛无关,是'我慢'、'我执佛是空性、法性,所以'佛慢'是对法性、空牲的礼赞,对平等性的礼赞,五方佛则是对佛陀五智的礼赞。”
莲花王太子又问道:“如何才是真正具足五方佛佛慢呢?”
札巴哈德导师说道:“要具足五方佛佛慢,首先要受持五方佛的灌顶,让我等能转识成智。首先,在东方为不动佛灌顶,不动佛所要对治的即是我们的第八意识。因五方佛又代表五大,而在五大里,不动佛主要的是转换水大,将水大的业劫之气转成为水大的智慧之气,东方不动佛以宝瓶为表义,所以在他的瓶灌灌顶当中,是要以不动佛的大圆镜智,将八识转化成为大圆镜智,让所有瞋性的众生得到降伏。如果成就心如大圆镜般平等,能普遍映照一切,且永不退转,此种平等映照的大智慧力,就是成就了不动佛佛慢。”
“那如何才能真正具足南方的宝生佛佛慢呢?”
“在南方的宝生如来其表义是宝冠,属宝冠灌顶。在修道的成就方面乃是对治第七意识的染污识,能够将七识转化,成平等性智,转地大的业劫之气为寇大的智慧之气,同时摩伏慢性的众生。如果具足佛的平等性智,那,冬么会有我高人劣的差别见地呢?不从平等见地中退失,才是成就宝生如来佛慢。”
“那西方的阿牀陀佛佛慢,要如何才能成就呢?”
“在西方的阿弥陀佛,一般是以莲花为代表,而生起次第之五方佛灌顶,在其表征却是金刚杵,属金刚杵灌顶;是要把我们的第六意识转化成为妙观察智,把火大的业劫之气转为智慧之气,调伏贪性的众生。如果成就一切众生语言的平等妙力,具足微妙观察智慧,就是成就阿弥陀佛佛慢。”
“而北方的不空成就佛佛慢,要如何才能具足呢?”“北方的不空成就佛,其表征三昧耶为宝铃,所以,此灌顶又称为宝铃灌顶。不空成就佛将转化吾等的前五意识为成所作智,转风大的业劫之气为风大的智慧之气,能够调伏一切疑性、嫉妒的众生。如果能够成就一切现前事业,不从现前诸佛事业中退转,圆满实证,就能够成就不空成就佛佛慢。”
“中央毗卢遮那佛佛慢,又要如何方能圆满呢?”
“中央毗卢遮那佛,表征为宝轮,此灌顶又称为名灌顶。毗卢遮那佛将转化我们的第九意识如来藏识为法界体性智,转化空大的业劫之气为空大的智慧之气,调伏下劣、愚痴的众生。如果能够了悟一切众生是佛,坚住法界体性而不动转,就能成就毗卢遮那佛佛慢。”
莲花玉于是十分欣喜地向札巴哈德大导师请求灌顶,札巴哈德就对莲花王宣说道:“在密乘,这是须成就的五门共同灌顶。这身、口、意、功德、事业等五方佛的根本灌顶,是一切修习生起次第瑜伽者所必须圆满的。在此之前我先为你授金刚界的瑜伽灌顶。”
此福已得一切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