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它来一场“饕餮宴”,还是“空城计”?
神奇的中医探秘之旅。
{ The 29th., 2023 }
今天我们开始学习足阳明胃经。它是一个很大的经脉,穴位也很多,左右各45个,但是平时实际能用到的并没有那么多,所以我就挑选了大概不到一半的穴位来供大家学习。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胃的生理基础和中医对胃的认识。
胃
的位置
{ wei de wei zhi }
这里有两张图,第一张是画出来的模拟图(或者叫模型图)。图中展示了胃的大致解剖位置,它位于左上腹,上面连接食管,下面连接小肠的第一个段,也就是十二指肠。
第二张则是真实图像。这里白颜色的部分是喝下去的一种特殊的造影剂,因为胃是一个囊袋袋似的空腔,只要装满了这种液体,我们通过X射线一照,就能把整个胃的全貌给勾勒出来。
上部的食管可能看不清楚,与胃相连接,接口下面整个都是胃。后面是位于人体正中的脊柱,胃的主体部分位于脊柱的左边,胃窦则位于脊柱偏右一点点(图中的R代表右侧)。从胃窦出来,到达右上角的这个三角形区域即为十二指肠球部,此处也有一个开口,是胃跟肠子的连接点。胃最上面的部位是胃底,胃底中的黑颜色部分是在X射线下显现的气体。为什么会有气体呢?因为胃里的水一直在流动,不管我们一口一口地喝多少水,都会经过胃,从十二指肠往下走。由于胃始终处在蠕动状态,水流动性很好,因此上面胃底这块地方不一定会被填满。这就是我们在透视下所看到的胃的真实构造。
在第二张图片中,那个人的胃可能蠕动特别慢,因此胃底里还留有白色的造影剂,那个胃就像被堵住的水管,一动不动,我们人体里正儿八经的胃就是这个模样。而第一张图片呈现的是一个很漂亮、标准的胃,当然也有长成这样的。其实,每个人的胃都形态各异,各不相同。
通过西医的解剖,我们对胃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以前我还以为只有西医把解剖搞得很清楚,后来通过这次中医的重新学习,我发现,虽然中医没有西医式的所谓大体解剖(也即解剖尸体的方式,尸体被尊称为大体老师)或者局部解剖,但是它依然能够以我所未知道的方法,将人体的生理结构梳理得极为清晰透彻。
中医关于胃在腹腔内的位置,与西医基本一致,只不过名词不一样。中医把胃称作胃脘,胃脘的构造分为上脘、中脘和下脘,其中上脘处在食管与胃相接的地方以及胃底的上部,中脘则是西医概念中的胃体,下脘就是前面所说的胃窦部分,这就构成了中医对胃的定义。
胃
的属性
{ wei de shu xing }
我们都知道五脏六腑,胃属于六腑,它与五脏中的脾相表里。由于六腑属阳,而且胃经是阳经之一,所以胃属阳。胃又被称为“水谷之海”,这表明了它是一个很重要的消化和吸收的脏器,饮食物通过食管进到胃里,胃功能的好坏直接影响了我们身体的健康状况。胃对应辰时是早晨七点到九点,其实五脏六腑的每一个器官以及十二经脉,都对应一个特定的时间,我们将这一规律称之为子午流注。
从养生的角度来说,胃对应的的时间段是胃气萌发的绝佳时机,人们一定要吃早饭。当然也不要那么刻板,非要等到七点钟开始吃,因为每个人的生物钟存在差异,对胃气提升的感知时间也有所不同。但总的来说,我们还是应该在七点到九点这个时间段里把早餐给解决了。
胃
的生理功能
{ wei de sheng li gong neng }
No.01/ 胃主受纳水谷
所谓受纳,意指接受和容纳。这表明胃受纳水谷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接受。即不管是吃的还是喝的,只要从我们口腔里进去的饮食物,胃全部都接受。其次是存放。胃作为饮食物进入人体的第一站,也是中转大站。与食管的迅速通过不同,饮食物进入胃后,会停留一段时间。胃就像一个囊袋袋,负责接受和容纳饮食物,这是第一步。下一步工序是消化和吸收,被吸收的营养物质用来支撑身体正常的功能运行。前前为因,后后为果,存放是基础,如果前面的食物都存不住,那就没有后续消化、吸收的故事了。
实际上,无论是饮食物的接受、存放,还是消化、吸收,都离不开胃气的作用。胃气的强弱,可以通过食欲多少反映出来。尽管这个方法可能不是非常准确,但只要胃气升起来了,人会自然地感到饥饿。比如说,早晨刚起床时,由于一晚上没有吃东西,胃里是空的,按理讲,应该会觉得饿。然而,此时人们还处在懵懵的状态,是感觉不到饿的。一旦开始刷牙、洗脸或者适当地做一些运动,就慢慢感觉有点儿饿了。这是因为整个内环境正在调试,胃气逐渐升起来了,从而引发饥饿感。
正常来说,进食三到四小时后人会感到饿,但如果半小时就饿了,或一天也不觉得饿,那就有问题了。我的中医老师曾说,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胃气充足会引发饥饿感,因此饥饿感也是判断机体是否健康的一个指标。在临床上,我们也会通过观察饥饿感来分析病情,比如人发高烧时是不太会感到饿的,什么时候想吃东西了,基本上烧也退了,因为胃气基本上恢复到一个正常的状态了。
没有胃气不行,但胃气旺盛的人饿了就能大吃特吃了吗?也不行。为什么呢?过饱会令到胃气缺乏运作空间,就像装满水的瓶子是晃不动的,留两三分空间给胃气,才能帮助人体良性地运作,所以,从养生角度来说,饭吃八分饱为宜。有的人胃气较弱,平时不觉得饿,但也不要让肚子一直空着,可以备一点苏打饼干随身携带,不要让自己饿着。总之,我们在吃饭这件事上也要走中道,不能让自己撑着,也不能饿着哦。
No.02/ 胃主腐熟水谷
腐熟水谷,顾名思义,就是胃对饮食物进行初步的消化和吸收,为脾的运化做好准备。虽然我们咽下去的饮食物经过牙齿的咀嚼变成粗大颗粒,但胃还是吸收不了,需要进一步的消化,就像切蔬菜一样,再把它加工成更小的食糜,这些精微物质被吸收后,再借助脾的传输功能,疏散到全身,给各个脏腑提供营养,确保各种生理功能得以正常运行。
我们摄入的饮食物并非百分之百都能在胃里被吸收,毕竟它的消化速度有限。胃只是一个中转站,而不是终点站,饮食物在短暂的停留之后还是会往下走的。在胃里的这一段时间,部分饮食物变成了食糜,被消化吸收了,没来得及变成食糜的饮食物会一直往下走,到小肠后再被进一步消化。
由于胃要把吃下去的大颗粒研磨成小颗粒,为了减轻胃的负担,我们就餐时应该细嚼慢咽。否则,边吃饭边聊天、看电视,消化吸收效果就没那么好了。所以,吃饭时大家要尽量聚精会神,专注不仅对身体特别友好,也与我们的专业不谋而合哦。
来自网友的最新投稿
关注扫码不迷路哦
心灵乐园
充满烟火气的智慧小水滴
扫码关注
解锁更多智慧生活大礼包
更多智慧与生活内容分享
请移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