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零散收录 >> 西游回忆录33课~第三站落基山 Back

西游回忆录33课~第三站落基山

利众堪玛 2023-11-21

接下来讲《西游回忆录》,今天都已经到了第3站了,第3站是落基山。落基山是很美很美的,你们以后去的话按照法王的足迹,也可以每个城市都去一下,很有意思的。我现在想起来很想再次沿着当年的足迹,很轻松的去重游一下,不知道以后能不能去得成,这样的话,好像很有感觉的。

下面就是:

落基山下

6月30日,我们离开了美丽的博尔德,一路向北,像过山车一样的,一会高,一会低,翻山越岭,走了两三个小时以后,到了落基山佛法中心。

下面介绍一下:

落基山就像藏地的喜马拉雅山一样,是北美最大的山脉,它绵延起伏数千公里。山上的雪水向西流入太平洋,向东流入北冰洋和大西洋。

这个山相当于我们这个喜马拉雅山或者说岗底斯山一样的,不同的河流流入不同的海洋当中,非常稀有的。其实这里我不想介绍很多其它的一些无关的事。有时候很想把当时所知道的有些情况记录下来,后来好像害怕文字太多了,不然的话,当时也有一些记录,现在去了解的话也比较方便。

7月的落基山,气候是不冷不热的,舒适宜人。那里的森林、湖泊、草原、冰川,非常好的,而且那里都有这些,还有天空是明亮的,风是干净的,河水清澈剔透,就我们学院的喇荣的风是刺骨的,白雪纷飞的,路上的冰危险的。

下面说,这地方真的很好的。在这样的环境当中,内心自然变得清静,好像已经到了藏地前辈大德们闭关修行的寂静处一样的。这里有一个法王的房子,当时是法王住在这里,在整个7天当中都是住在这里的。它是一个木屋,前几年我让他们去看看,现在还有。这个照片是最近照的,里面还是有人住的,其实这个照片里面没有很多的,好多都是在那个森林下面。本来有好几个好的照片,但后来好像也没有放上,他们都还是很有意思。

这个道场是藏传佛教噶举派的法脉,修行者大多数都是美国人。他们在山上有些搭建一些小木屋或帐篷,这里只有两个。其实在那个森林当中有很多很多的帐篷。

他们远离了喧嚣的尘世,常年在那里修寂止,很多人已经闭关六年多了,也有这样的。他们对法王的到来非常地欢欣踊跃,而且非常渴望得到法王的灌顶和密法的窍诀。

因为他们这个地方完全是一个闭关中心,不像前面这些城市里面的人。这里的人全部都是修行人,法王给他们灌顶,讲密法是比较深的。因为前面一会儿是一些其他宗教的,一会儿是非佛教徒,所化众生不是很确定的。

然后有个轻松的聊天儿。法王刚到落基山的当天下午,法王做了一个简单的开示,并为大家摸顶加持。他们就排队。全部都加持了,在这里是真正做了一些佛法的仪式,包括灌顶。前面的乃琼寺还可以的,在博尔顿的他们就没怎么摸顶,这些都没有。

然后因为那里是一个大帐篷。在它那个大道场有个大帐篷。现在好像他们那个道场,前一段时间听说好像现在人也不太多,很可惜的。那个地方原来旁边有个大塔。我们后面也会讲的,这个地方还是很有意思的。

法王休息了一会儿,法王坐在木屋外面的屋檐下面,望着远方的森林和群山,欣赏着周围的美景,和嘉哲仁波切等人轻松地聊天。当时除了嘉哲仁波切,还有藏传佛教的几个大德。

法王就在刚才你们看到的那个屋子后面窗户的地方。但是在这个照片里面看,法王就是在那里,现在好像那个屋檐已经过来了,是不是后来他们装修了一点点?不知道。但是当时法王就在那里跟嘉哲仁波切聊天。

嘉哲仁波切从小就被朵芒寺认定为一个活佛。其实当时在多芒寺,益西多杰活佛和他们去金川和丹巴那边,他们回来的时候把他带过来的。他们认为金川那边是汉族的,所以嘉哲是汉族活佛的意思,就是汉族活佛转世,然后称之为嘉哲,嘉哲。后来好像待得时间不是很长的,就开始了十年动乱。

然后他跑到印度那边去了。

到了印度以后,印度的有些大德要求他们一群上师们到西方弘法。然后到美国去的。原来刚开始的时候他是被多芒寺认定为活佛的,他自己也一直认为这是我的寺院。他对我也是说:我寺院里面来的小堪布、小堪布,我们的小堪布,就是他把我执着为是他们寺院的。后来又去了美国弘扬佛法。所以在聊天的时候呢,就是当时那个嘉竹仁波切就谈到了多芒寺以后还想去色达和多芒寺看看。

之前因为阳塘活佛呢,就是委托他要去一下多芒寺,然后到了炉霍呢,就是他就直接包一个车,就是直接就是到了这个寺院。到寺院的时候,帝察活佛看到我就问,“你怎么突然就来了,我没有想到你会来”。你怎么不提前打个招呼?然后当时嘉竹仁波切说,“我不愿意提前打招呼。我也是不喜欢别人做各种各样的接待。我还是以前的我,甚至比以前还差了一点,也没有必要提前告诉你们”。他对帝察活佛是这样说的,

听说好像是法王在五台山的那一年吧,八七年,这个时间好像有些喇嘛都还记得。当时他来的时候,他们寺院的条件很差,然后准备接待他。接待的话呢,好像糌粑也没有,其它的就更不用说了,就让他们把一个屋子简单地打扫一下,然后就接待他。接待以后呢,他就觉得寺院的条件特别差,就给了每个人五块钱和一个金刚袋。然后那个时候五块钱还是比较大的,向寺院借了两千块钱。然后他们就回去了,匆匆忙忙就回去了,也没有过夜。当时他对多芒寺的看法是这样的。他说,“那个时候的多芒寺刚刚开始恢复重建,因为八五年才修的,可能他是八六年来的吧。然后僧舍,出家人的房子就二三十间的,现在还可以的,然后僧人,出家人就五六十个人。我想帮忙建一个佛学院,但是因为种种因缘,还没有做到。祈祷上师三宝加持,以后会好起来”。

后来他见阳唐活佛就说,“我去过你们的寺院,你们寺院条件太差了,就是你作为一个活佛的话,你要想想办法,你如果来美国的话,那我也帮你一点,化个缘啊,不然的话他们太穷了”。然后阳唐活佛也去台湾,去美国啊,就是去化了一些缘。然后在我们现在佛学院那个地方建的一个佛学院,就是阳唐活佛建的。大概当时好像花了几十万建的。然后后来建造了一段时间以后,又重新修了。所以当时嘉竹活佛就特别惊讶这里条件这么差,就特别惊讶。然后他和阳唐活佛说了很多,就是劝他去化缘,想办法这样的,这样的。

其实以前历代的这些上师们,他心里还是一直有这个建寺院,建佛学院,帮助僧人的愿望。不管怎么样,他们的能力是什么样的。当时的情况都有各种各样的。但是我们现在藏地的这些寺院,好像每一个大德,在他任期之内都建得很伟大的。我们多芒寺好几次都是由一些上师们建的。每次这些故事讲起来的时候,都是很感人的。

当时刚开始的时候,帝察活佛到红原那边去化缘,然后他自己身体很胖的,在那里到处去化缘。然后别人也不认识,因为当时他还没去佛学院念大藏经的传承。后来有一个叫阿克跟那鲁,他就认识了,认识以后呢,他就帮帝察活佛包了一个手扶拖拉机,然后帮他化一些缘,好像化了六万还是多少。 然后刚开始的那个寺院,破经堂就建起来了。

其实那个时候,条件普遍都不好,建一个寺院非常不容易。但在那些上师们的心里,可能只有培养人才,培养这些僧人。就包括我们学院,有时候一想起来,我就这样想,当年佛学院的这个状况,现在讲的话,你们肯定是不相信,就像原始社会的生活一样。你们现在坐的地毯也好,辅导的地方也好,讲课的地方也好,这些条件跟现在比起来根本就没办法比的。我们上师为了买一瓶煤油啊,买每两三斤挂面的话,从坛城自己走路到那里(我都去过),刚好是四个多小时。走路的话,然后到那里买完了以后,晚上还要回来,第二天赶路又要四个多小时,晚上更慢一点,大概五个小时。有时候凌晨六点多,凌晨三点多就回来。

所以说我们现在可能就说很难想象的。那时候盐也没有,吃得也差,包括法王住的房子都是非常简陋的。所以说我们那个时候这样求学的话,现在可能跟你们很多人这样说的话,你觉得这肯定是原始社会的,不是我们新时代的这种。所以有些时候一想起这种苦行,怎么讲啊,他们当年求学的很多方面,还是比较有感觉的。然后当时是讲到我们那个寺院的这种条件和状况。

然后法王说:“如果有关部门批准的话,多芒寺的建设应该没有什么问题的。罗科玛部落比较大,相对于部落的人数,寺院并不算大。因为部落非常大,上下罗克玛两个都比较大。但总体来说,那里的佛法还是很兴盛的。

当时宗教刚刚开放,其实条件不很好。当时我就觉得德巴堪布,帝察活佛他们建寺院特别不容易的。有时候想建的稍微好一点,他们如果能看到就好了,但是他们都已经纷纷圆寂了。所以说有时候,我们自己稍微做得好一点的时候,可能当时关心培养你的人已经不在了。你们在座的人将来弘法利生,建立道场各方面比较优秀的时候,培养你的那些法师,那个时候可能已经融入法界了,也许在清净刹土用天眼来看见你

上下罗科玛所有的大概有一千多户人家,他们是非常团结,无论上师们说什么,他们都会依教奉行,不会违背一个字……

当时我记得一部分,但是后来有录像。后来我想,跟我有关系的不写,后来好像也是真实的。现在有录像这些都比较明确的,所以还是把当天下午的事情记录下来了。

因为嘉哲仁波切很稀有,我《西游回忆录》马上结束了,已经写到了刚刚回到学院,当天嘉哲仁波切示现圆寂了。我就刚刚在《西游回忆录》写到,应该是在4.13号那天,听到他在那边示现圆寂了,当时90多岁了。所以这些上师们各个都这样的,当时法王也说。确实上师们帝察活佛、德巴堪布、拉雪堪布他们说什么都还是特别的听话,现在也是这样子,他们还是很听话的。不仅是我们,基本上藏地很多寺院高僧大德们一说,下面的人基本上大家都是依教奉行,不会违背一个字……

法王还向嘉哲活佛询问了美国的佛教现状,当时这些道场在纽约大概有多少?华盛顿大概有多少?然后科罗拉洲有多少?法王就问嘛,然后这边能灌顶的有多少?真的能修行的有多少?法王就爱问很多他们的状况,因为我们刚刚到了美国大陆,有些情况也不是了解的,嘉哲活佛一一的回答,聊了一些其他话题。

好吧!今天讲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