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您恒具菩提心
愿您每天都过得有意义
04
五月
星期日
只因为我们远离了对治之法,才会在不知不觉之间生起烦恼,正是仰仗着这些害己者,才让我了知这一切。所以,他们就是上师、佛陀的化身。
《中观四百论》中说,众生烦恼的存在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以种子的方式存在,一种是依靠对境而现形。前者比较细微,一般不容易发现,后者只要有了对境,有些道友平时不接触人时,看起来非常寂静调柔、和蔼可亲,然而一旦他们接触外人,听到几句贬低自己的话后,马上就火冒三丈、怒不可遏了。
这个时候,他们应该反观一下:这个让我生气的人,实际上对我的恩德很大,为什么呢?因为没有他,我就不知道自己原来修得这么差,通过他对我的毁谤,就把我的嗔心种子挖出来了,我才明白自己其实还需要修持,所以害我的人跟我的上师、佛陀没有什么差别。阿底峡尊者也说:“三宝、本尊、上师、五趣众生(天与阿修罗归为一趣),全部都是我的至尊。”
还有,在出现患麻风病等异常痛苦时,也应当思维:假如没有这些痛苦,我反而会落入追求今世者的行列,并将正法忘得一干二净。承蒙这些害己者的逼迫,才使我能够忆念正法,它们的确是上师三宝事业的化现啊!
因此,鉴别违缘、顺缘的标准,不在于外境的好坏,关键在于内心能否将之转为道用。如同五十年代的大饥荒,当时只要不中毒,所有野草都可以吃,尽管生活很艰苦,但大家围着热腾腾的一锅野菜,照样吃得有滋有味;等到日子好过了,这个不能吃,那个也不能吃,人们口味越来越挑剔,也越来越难以满足了。
修行也是如此,修行好的人虽然身处劣境、值遇种种危害,但依靠菩提心的力量,仍然可以将之全部转为菩提道用,不觉其苦反而乐在其中;修行不好的人尽管物质条件极为优越,生活资具一应俱全,可他的心始终无法轻松快乐,看谁都不顺眼,似乎周围的人都跟自己过不去,之所以这样,就是因为相续中没有菩提心。故对于修行人来说,周围的环境并不重要,关键是要调整自己的相续。
遇到痛苦违缘时,应该看看自己是不是大乘修行人,如果是的话,就根本不会斤斤计较,想方设法避免违缘的损害,而会心平气和地完全接受,并且将之尽量转为道用。以前,金厄瓦格西称赞夏日瓦格西说:“您能将一切恶缘转为道用,一切痛苦观为快乐,这种境界实在稀有罕见!”的确,这种修行境界非常令人羡慕,但愿所有的人,也能具备这样的殊胜境界。
恭录自《修心七要·耳传略释》讲义
我们的心居住在身体中,就像小鸟暂停在大树上一样,相聚的时间非常短暂。尤其是作为老年人,头发正在一根根被风霜染白,走路也不能像往昔一样挺直,这说明小鸟就要离开大树了。
所以,大家一定要趁现在心识的小鸟和身体这棵大树正聚合在一起的难得因缘,好好精进修持。
——法王晋美彭措
往期回顾
如果有人想让上师长久住世、佛法周遍兴盛,就要多念《十六罗汉礼供文》
请问 索达吉堪布 | 业力病是怎么产生的?该如何进行治疗呢?
心中有上师三宝陪伴 无论何时何地都不会孤单
愿智慧的法雨流入您的心田
长按下方动图识别二维码 关注 {欧洲菩提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