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五佛忏悔文》第4课
课前开示
1.《三十五佛忏悔文》 也叫作《三聚经》。
①第一聚——顶礼支,陈列三十五位佛陀名号进行顶礼。
②第二聚——忏悔支,从无始以来自作、教他作、随喜作的所有罪业(包括五无间罪、近五无间罪、十不善业等),在三十五佛面前不覆不藏发露忏悔。
忏悔一定要具足四对治力。
③第三聚——回向支。
2.讲授的版本。
①顶礼支出自《决定毗尼经》。
②忏悔支、回向支出自《大宝积经》。
③以不空译本为依据,结合藏文。(不空是开元三大译师之一,是非常了不起的幻化译师。)
3.学习后应认识到《三十五佛忏悔文》非常重要和内容殊胜性,并发愿念诵。
①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习惯念诵,没有必要改动。
②上师一直念,希望大家有生之年最好每天念诵,至少念一百遍。
③每个人无始以来,会有很多想得起或想不起的许多罪障,如果现在没有好好忏悔,临死前这些罪业没有机会铲除。
④译本中有记载:五天竺国家(印度和东南西北五天竺)的人,常以六时礼忏(以三十五佛每天六次礼忏)。它的功德不可思议。
4.忏悔和回向,有两次祈愿如来垂念我们。
回向支经文详解(授课版)
【经文】
愿彼诸佛世尊,慈念于我,
释义:愿三十五佛为主的十方所有世尊,您慈悲地垂念我……(今天,我将所有的善根回向。)
【经文】
若我此生,若我前生,无始生死以来,在一切轮回中,所受生处,
释义:即生也好,前世的前世,一直从无始以来到现在,无数生死当中,凡是我在任何时间中,所做过的以波罗蜜多为主的所有善根,我要做供养回向。
【经文】
乃至施与畜生一抟之食,若我布施之善根,若我护戒之善根,若我净行之善根,若我成熟诸有情之善根,若我发无上菩提心之善根 ,若我修无上智之善根,
☆分析方法之一。
所回向的善根包括:普通善根、广大善根、无上善根这三种善根。这里不依六波罗蜜多的善根来分。
1.普通善根。
①布施的善根。
【若我布施之善根】
A.布施的种类很多:在诸佛菩萨面前布施供养;在人类、非人等面前布施;对一般的动物或者畜生布施等。
B.对动物的布施一抟食(比如喂狗、喂猫,或者顺便给它们一点食物)这是布施中最下等的。
C.普通之因:自己所摄的,亲身给众生一点食物。
②护戒的善根。
【若我护戒之善根】
我以自私自利的心,在别解脱中受居士戒、沙弥沙弥尼戒、比丘比丘尼戒,这样护持戒律的善根,我也要回向。
③净行的善根。
【若我净行之善根】
我自己若以清净的行为,不管在轮回中或是在人世间,都能约束自己的行为守规矩,不会犯错误做坏事,这样的善根,我都要回向。
2.广大的善根。
①涉及有情的大乘善根。
【若我成熟诸有情之善根】
我以各种方便方法在三界有情的相续中,未成熟的令成熟,已经成熟的令解脱,这样的善根。
②发无上菩提心的善根。
【若我发无上菩提心之善根】
发无上菩提心(包括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让一切众生获得如来正等觉果位的,这样发愿的善根 。
3.无上善根。
【若我修无上智之善根】
①不空的版本上有“修”字,有的版本上没有“修”字。
②证悟人无我和法无我——智慧波罗蜜多的空性。无我的智慧,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无二慧”。
③通达如来藏的真正本来面目,就是无上智。
④通达胜义空性的最甚深的最究竟的微妙的善根。
也可解析为善根分为普通善根和广大善根。
1.普通善根:是与自己相关的,包括自己布施和持戒和清净行为的善根 。
2.广大的善根:是成熟有情、发菩提心和证悟无我空性的善根。
☆分析方法之二
对应六波罗蜜多的善根(很多大德的讲法),没有分为普通善根和广大善根。
1.布施波罗蜜多:
【若我布施之善根】
我布施的过程中,哪怕对动物畜生给一抟食以上的布施波罗蜜多的善根,全部回向给众生。
2.持戒波罗蜜多:
【若我护戒之善根】
我护持清净的戒律(别解脱戒、菩萨戒、密乘戒)所带来的善根,回向众生。
3.安忍波罗蜜多:
【我净行之善根】
①净是梵净行,是用慈、悲、喜、舍四梵住清净行的善根。
②四梵住的清净行,修慈悲心,则与安忍非常相应,不会对从众生生嗔恨心,也就是安忍波罗蜜多的善根 。
4.精进波罗蜜多:
【若我成熟诸有情之善根】
利益一切有情的善法非常有欢喜心,这是精进波罗蜜多的善根 。
5.禅定波罗蜜多:
【若我发无上菩提心之善根】
①心专注在愿菩提心、胜义菩提心、行菩提心,是大乘重要的禅修,即禅波罗密多。
②愿众生发菩提心的禅定的波罗密多的善根 。
6.智慧波罗蜜多:
【若我修无上智之善根】
愿法界众生通达远离一切戏论的甚深意义,这就是智慧波罗蜜多的善根。
【经文】
悉皆合集,校计筹量。
重难点:
①有的注释说合集、校计、筹量这三个词是一个意思,即六波罗蜜多或者普通和广大的善根全部合集一起,融为一体。
【校计】全部算在一起,也是合算的意思。
【筹量】“筹”,统筹、统一之义。“量”是一种数字。“筹量”全部加在一起、结合在一起之义。现代意义是未来的规划、筹谋的意思 。
②三个词分开也是可以的。
A.藏文中确实有三个词,是分开的,有些汉文有两个(词),有些是一个(词)。
B.如,三乘的善根,人天乘的善根结合在一起,声闻与缘觉乘的善根结合在一起,无上菩提乘的善根全部统计结合在一起,这样作回向。
【经文】
今对无上,无能胜,胜中胜,尊中尊前,悉皆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1.释义:
应该对无上的,无能胜的,胜中胜的,尊中尊的佛陀面前,把善根回向给所有的众生,让众生获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2.重难点:
①无上的世尊,有四种特点:无上,无能胜,胜中胜,尊中尊。
A.如“胜中胜”这四个特点在《宝积经》等佛经中不是全都有的。
B.觉囊达拉玛他等大德解释说,这四者实际就是一个意思。因为佛陀就是无上,无能胜,胜中胜,尊中尊,所有的身口意,一切的功德都无与伦比。不同的四个词是同一个意思,是一体多面的表示方法。
C.也有解释说,无上是声闻,无能胜是缘觉,胜中胜是菩萨,尊中尊佛,他们有不同的功德,以这样的原因对应。
②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包括一切众生和我都获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3.教诫:
①经文中有些文字上不是特别明显,但我们要发大乘菩提心。
②念诵《三十五佛忏悔文》,一定要想:我自己三世所造的,或者六波罗蜜多相关的所造的所有的善根,不仅是这一世,前世的前世……所造的所有的善根,全在诸佛菩萨面前回向,让自他一切众生获得正等觉、无上菩提的果位。
【经文】
过去诸佛世尊云何回向,未来诸佛世尊云何回向,现在诸佛世尊云何回向,我亦如是普皆回向。
1.重难点:
①这是非常重要的无上回向。
②无上回向的必要。
A.真正的如理的回向是一地菩萨之后的回向。
B.我们在凡夫地念诵《普贤行愿品》和《极乐愿文》等做回向,只是相似的回向。
C.特别的回向方法令我们的善根永远不会耗尽。
a.诸佛菩萨如何回向,我也这样回向;金刚上师们如何回向,我也如何回向。
b.念诵“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会行亦复然,我今回向诸善根……”等偈颂。
c.这类真正的回向,这样回向的善根,如虚空般无有边界,像大海般深不可测。
d.很多大德赞叹三世诸佛的回向是非常好的。
③三世诸佛的回向。
A.贤劫千佛等过去诸佛的善根,(肯定不是为自己回向)他们为众生如何回向,我也这样回向。
B.弥勒佛、胜解佛等未来诸佛,他们如何回向,我也如何回向。
【遣疑】为什么未来的善根可以回向?
a.从胜义层面和法界空性层面来讲,未来、过去、现在是一味一体的,所以按诸佛菩萨的境界回向三世善根。
b.《华严经》中也讲,三世善根皆回向。
C.现在诸佛正在各个世界住世转法轮、普做回向,我们也要这样回向。
a.我们的肉眼看不到诸佛。
b.娑婆世界的佛陀示现圆寂,但佛法还没有隐没。
④云何回向:肯定是为了利益一切众生,让他们获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2.教诫:
①龙猛菩萨的《经集论》中有“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会行亦复然,我今回向诸善根……”的偈颂,这是如海的发愿文的精华,功德特别大。实在没时间回向,可以念诵《普贤行愿品》的这两个偈颂。
②简别“上师怎么回向我也怎么回向”。
A.诸佛菩萨的境界可以如法回向。
B.真正具有法相的上师确实是安住在如如不动的境界中,为众生如理如法的进行回向。
C.如果上师显现上不能安住,或者刹那没有观想众生,或者产生分别念等,这样的回向不是很清净。
③三世诸佛般的普皆回向很重要。
④《三聚经》的要领,在日常经常进行实修。
【经文】
众罪皆忏悔,诸福尽随喜,我今劝请祈祷一切佛,愿证取最胜无上智。
1.释义:
在诸佛菩萨面前,对所有的罪业进行忏悔,自他所作的所有的福德进行随喜,同时要劝勉祈请诸佛菩萨为众生转法轮,愿能获得佛陀一样无上的智慧。
2.重难点:
①要积资净障。
A.不管是自己还是他人,造的罪业一定想要忏悔;造的福德一定要随喜。这就是“积资净障”。
B.前面是净障,后面是积资——积累资粮,产生福报。
②积资净障需要什么?
A.需要祈祷佛陀、祈祷上师的加持。
B.如果你没有祈祷,光依靠自己的能力是不行的。
C.净障和积资,需要佛陀的引导。
③经常念诵、祈祷佛陀住世、转法轮很重要。
经常念诵咒语的修行习惯很好,但是要分场合,不同的场合下不是非常方便。
④实修方法:罪业方面忏悔,福德方面随喜,经常祈请祈祷,自己也会获得无上智。
【经文】
过去未来现在佛,人中最胜尊,赞叹无量功德海,我今合掌皈命礼。
1.释义:
过去的无量无边的恒河沙数的佛陀;未来也会出现恒河沙数的佛陀;现在也有恒河沙数的佛陀。这些佛陀,在我们人世间是人中至尊、是狮子王。各方面都具有普通人完全无法相比的无量功德海。在这样的佛陀面前,我要合掌、皈依和顶礼。
2.重难点:
①前面是总的皈依三宝,在这里.再次分别皈依佛宝。
②佛陀具有身语意的无漏功德、离戏法身的功德、成熟色身的功德……
③顶礼佛陀之因。
A.直接顶礼佛陀,就是间接顶礼法,也顶礼僧宝。三宝的根本其实就是佛陀。
B.《宝性论》中讲,在胜义当中,最究竟的皈依,唯一的是佛陀,只要皈依佛陀,那么其他的皈依对境都已经包括在里面。
C.心中可以这样发愿:我要皈依过去的佛,现在的佛和未来的佛。虽然过去的佛已经圆寂、未来的佛没有出世,现在的佛我应该可以皈依,但是我内心当中,可以有这样的立誓(皈依三世佛陀)。
D.现在做的某件事是有其连续性的,未来、过去都包括在其中,否则就不合理了。(所以三世是合理的)
④这是修《三聚经》和顶礼佛陀的教言,是一个略修。
补充
一般藏传佛教,《三十五佛忏悔文》 后面经常有的偈颂。有些佛经当中也是有,有些佛经中没有。
安立者不详。
【经文】
菩萨具足大悲力
勇士救护利有情
普救无依罪恶我
彼诸菩萨我皈依
另一个版本:
【经文】
菩萨具足大悲力
利益救护诸有情
救护无依罪恶我
彼诸菩萨我皈依
1.释义:
菩萨具备大悲的能力,在度化众生脱离轮回方面非常勇敢,愿意救护所有有情众生,而且普救我这样的无依无靠的、恶业深重的轮回众生,在这样的菩萨面前,我一心一意地皈依。
2.重难点:
①这里是对所有菩萨的祈祷文,也是对所有十方菩萨的皈依祈请文。
②菩萨:
A.菩萨具备大悲的能力,与声闻、缘觉不同,与凡夫人更不相同。
B.菩萨在度化众生解脱轮回方面非常勇敢。一般菩萨在任何场合当中,都会愿意度众生,救护所有有情。
【经文】
身业有三种 口业复有四
以及意三业 十不善尽忏
愿戒净无垢 无持戒度圆
无始至今生 十恶五无间
心随烦恼转 诸罪皆忏悔
重难点:
①在菩萨面前祈祷和皈依后,一个略修的《三十五佛忏悔文》。
②在三十五佛和诸佛菩萨面前忏悔。
A.十不善业(身:杀生、偷盗、邪淫;语:妄语、两舌、恶口、绮语;意:贪心、嗔恚、邪见)
B.十恶,不同经典中的摘录不同。
C.五无间罪。
D.心随烦恼转的所有罪业。
③发愿清净戒律的一个偈颂。
A.法王如意宝经常用这个偈颂给刚出家的人加持
B.愿众生和我相续中所有的这些戒律,不要有垢染,而且具足清净的戒。
C.这些戒不是一般的小乘的,应该是大乘的,以无执的心来摄持,这就是戒律圆满。
【经文】
我昔所造诸恶业
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忏悔
所有礼赞供养福
请佛住世转法轮
随喜忏悔诸善根
回向众生及佛道
1.释义:
我以前所造的恶业,全部是无始以来贪心、嗔心、痴心所造的,从身、语、意三门所生的一切罪业,我今天在诸佛菩萨面前忏悔。
所有的礼赞、供养、请佛住世、请转法轮、随喜、忏悔这些善根,都回向众生及佛道。
2.重难点:
这是我们经常念诵的《普贤行愿品》的偈颂。
结语
《三十五佛忏悔文》已经圆满地给大家传授了,希望大家认真地念诵。
三十五佛面前顶礼、在十方如来面前忏悔无始以来所造罪业、广大和无上善根回向给众生。
回向。
往期推荐
(根据分别念整理,仅供参考)
生生世世不离师 恒时享用胜法乐
圆满地道功德已 唯愿速得金刚持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