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诚罗珠堪布 >> 胜义和世俗不分清,就会有矛盾 | 稻秆经系列 · 六十四
Back
胜义和世俗不分清,就会有矛盾 | 稻秆经系列 · 六十四
“非种坏时而芽得生。亦非不灭而得生起。”这两个都不是。“坏”就是毁灭的时候,是不是种子毁灭了以后芽得生呢?不是;那是不是种子不灭,还存在的时候而芽得生呢?也不是。这两个“不是”要这样子理解。
最早的汉文都没有标点符号的。我们今天看到的句号都不是句号。我们现在看到,常用的标点符号只有不到一百多年的历史,在这历史之前都没有标点符号。早期虽然是有一些,但是不是统一的。现在我们统一用的这些标点符号不是很多。当时因为没有现在统一的标点符号,有时候就不好理解。
这个地方这两句话是从它的微观世界的角度上讲的。从微观世界的角度来讲不是种子毁了以后生芽,也不是种子不毁的时候生芽,这两个都不是。但是后面又紧接着说“种坏之时而芽得生。”,种子毁灭的时候,芽会得生。前面说不生,后面又说生,前面两句话是从微观世界,从胜义谛以及从观察的角度来讲不生;后面“种坏之时而芽得生”是从宏观世界,从世俗谛的角度讲的。这要分清楚,要不然显得矛盾。
关注有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