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生活佛教|第七届世界青年佛学研讨会第四天报道

2017年8月2日 | 探究生活佛教
今天是大会的第四天,也是最后一天,嘉宾与参会者们早早来到了现场,希望在有限的时间内留下无限珍贵的回忆。
生活佛教短片
•主题演讲一•
Keynote Speech ①
转小爱为大爱
前几天的会议中,海涛法师凭着特有的风趣幽默圈粉无数。对于法师的主题演讲,大家早已翘首企盼。光看题目——《以菩提心谈“情”说“爱”》,已极其吸引人心。
海涛法师从摩登伽女的愛情故事切入,真诚坦率地聊起了自己大学的恋爱经历、婚姻家庭生活、养狗的经历及出家前后的心境。法师开放的心态、诙谐的语言让听众们叹为观止、捧腹大笑。欢声笑语中,海涛法师指出:“我们要把对家人的小爱,转为对众生的大爱。执著爱情、执著婚姻,从头到尾都会苦。慈悲与世间爱只在一念之间,我们就像在刀口上游舞一样。”
海涛法师发表主题演说
观众全情投入
听众积极参与互动
•嘉宾演讲•
Guest speech
佛法,幸福生活的秘钥
随后,来自澳大利亚查尔斯·达尔文大学的苏·史密斯博士继续为大家带来精神的饕餮盛宴。他演讲的题目为《佛法:人格的教育准则》。博士指出,在很多国家里,每年自杀的人数已经超过了车祸死亡的人数,人类的幸福感应该受到更多的关注,对此,佛法的教育不可或缺。博士称:“在世俗教育里,借用佛法智慧的领域越来越多,如:认知行为疗法、正向心理学等。而博士自身也致力于在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慈悲心、利他心和责任感。
苏·史密斯博士发表演说
古老的智慧历久弥香。苏·史密斯博士演讲过后,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心理系教授菲斯查·斯洛斯博士继续带来精彩的演说,题目为《通过自我慈悲与感恩之心获取幸福》。慈悲与感恩,无疑是幸福感的重要源泉。我们唯有温柔对待世界,才能被世界温柔以待;我们唯有温柔对待自己,才会让自己越来越幸福。
菲斯查·斯洛斯博士发表演说
茶歇
•微演说•
WeSpeak ①
假如生活有一点儿佛法
短暂的茶歇过后,来自日本东京大学的藤音晃明、来自中国青海民族大学的邓德才让、来自印度新德里高宾辛格祖师大学的迪维亚·巴然瓦为大家带来了今天第一场微演说。他们的题目分别为《净土真宗的幸福之道》《四圣谛与心灵探索》《全球化背景下的佛教展望》。不同的视角,共同的善愿,他们娓娓道来的演说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藤音晃明发表微演说
邓德才让发表微演说
迪维亚·巴然瓦发表微演说
•微演说•
WeSpeak ②
再来三勺幸福的“糖”
午餐过后,日本早稻田大学梅度昌达·查度帕待、德国柏林工业大学马西米兰·特斯、泰国国际佛教大学考佐尔·巴鲁阿带来了本次大会最后一场微演说。他们的题目分别是《标准经济学与佛教经济学中的幸福观》《和自己做朋友:通过佛教修持与自己的身体重新联结》《佛教和马克思主义的幸福观》。
梅度昌达·查度帕介绍佛教经济学中的幸福观
马西米兰·特斯介绍身心联结的方法
考佐尔·巴鲁阿发诠释马克思主义的幸福观
微演说评委点评
•活动推介•
Introduction
世青会、学仁社欢迎您
大会即将结束之际,有感于参会者们的依依不舍,主持人介绍了2018理想地球论文活动,欢迎场内外人员参与投稿。此外,还进行了世界青年研究会会员和学仁社义工的招募。在场许多参会者踊跃报名。
•主题演讲二•
Keynote Speech ②
向内看,向外走
稍事休息后,便是索达吉堪布带来的本届大会最后一场主题演讲——《向内看,向外走》。堪布谈了生活佛教,讲了人工智能,并给年轻人提出了建议。
堪布说:“佛教的高深智慧如果没有融入生活,虽然很好,但也可能会脱离社会。法王如意宝以前也极力弘扬生活佛教。佛教的理念应该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
堪布还指出:“这是一个特殊的时代,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很多年轻人可能会失业。年轻人的压力、责任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沉重、复杂。”
针对上述情况,堪布给青年人提出了几点建议:
1.学习世间的知识,尤其新的知识、新的技术;
2.学习宗教和传统文化;
3.对于所学的知识,不要自私,要分享给所有众生。
索达吉堪布发表主题演讲
演讲中,索达吉堪布给朱家岳博士献哈达
索达吉堪布邀请马拉维ACC的孩子上台
嘉宾及参会者们认真聆听并做笔记
现场互动问答
•自由谈•
Free Talk
我有感想,我想说
第七届世青会已然临近尾声了。四天学习下来,参会者们收获满满,迫不及待地想分享自己的感悟。上午,索达吉堪布在报名者中随机抽取了八位参加下午的自由谈环节。
参会者畅谈感受
尾音
在这短短的四天里,世青会秉承着“开放、包容、求真、利他”的宗旨,为全球各国的青年朋友提供了学习交流、展现自我的平台,使大家在宗教、文化、科学和社会实践等多个领域不断思考、不断探究。
至此,第七届世界青年佛学研讨会演说交流部分圆满结束了。让我们期待来年再相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