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世界青年佛學研討會 >> 【沙龙感言】做身边人的菩萨 Back

【沙龙感言】做身边人的菩萨


做身边人的菩萨
By 成英

你与梦想之间的距离,叫做“福德”。
   
福德从何而来? 我们大家都知道要上供下施,我们刻意去做供养,我们刻意去做布施,很是精勤。然而,我们往往忽略了我们身边的人和事,我们高高在上,认为自己已经走在菩萨道上。殊不知,我们很可能已经偏离。
  
博学而善巧的法师的一席讲述,让我睁开双眼,看看周围的人,周围的事,看看自己的内心,我是怎么做的?我该怎么做?
 

所谓的高傲不群,原来是一种自私
当我们认为,我们与众不同,我们的层次高于身边的所谓的凡夫的时候,我们已经落入了自私的陷阱。

并非我们学佛,懂得了世间人不懂的道理,我们就高人一等。“众生皆具智慧如来德相,唯以妄想执著不能证得。”从这个角度,我们跟其他众生都是平等的,没有高下。另外,如果我们认为:众生愚痴,而我独醒,产生蔑视的念头的时候,我们已经失去了自己的悲心,偏离了菩萨道。法师讲过他自己善巧劝乞丐供养的故事,让我反省,当我遇到乞丐时,又是一种什么心态?同情固然是有,另外,内心深处,常有一种想法:幸好我不是他。当这种念头产生的时候,我已经有了分别心。这种分别心很细微,一般觉察不到,但是却影响了我们的行为。我们只是高高在上地布施他一两块钱,并有一种自己很高尚的感觉,但是我们却没有设身处地为他着想,让他也有机会去上供下施,真正跟我们一样。

你若谦卑,世界都是你。当我们身处卑位,把心打开,我们才可以真正去行持六度万行,而不是仅做表面上的善行。
 

喜欢衡量得失,其实也是一种悭贪
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不公平的事情,比如在工作中,我辛辛苦苦,却没有得到认可,而另一个同事,啥也没做,却受到了表扬。又比如在家庭里,我总是付出的那一个,我赚钱养家,我干家务,他们坐享其成,还不知道感恩。当我们心里总是有这么一杆秤的时候,总是觉得不平衡,从而不愿意再继续了,并且抱怨重重。我反省我自己,当我有了这种心态的时候,我是悭吝的,我是贪心的。我悭吝,舍不得付出,我贪心,我希求回报。其实这种悭贪的根源,在于我执,珍爱自我,希望自己能够得到回报,而不是希望大家能够快乐。在这种心态的驱使下,我又怎么能够快乐地去工作去生活呢?
 

有求必应,做身边人的观音菩萨
当我们身处一个团体的时候,经常会遇到一种情况:比如说,一个微信群,当有人提出一个问题需要解答,我是立刻站出来回应呢?还是,漠视他,认为,总有其他人会去回应,我看看就好?
   
当我们的竞争对手遇到麻烦,需要解决的时候,我们是跟他站在一起,帮他一起度过,还是幸灾乐祸,展望着一旦没有了他,我的美好未来? 
  
同样的,对于任何人,任何小动物,只要他们有求于我们,我们首先不要想着:NO!  
  
我们不要做表面上的念佛之人,我们上供下施,我们念经诵咒,却对身边的人和事很冷漠,这是不合理的。法师告诉我们,其实,在平常的工作生活中,我们都可以行持布施。当我们开心地去工作去做家务,把握好了,其实都可以具足六度,这个就是修行。
   
去做,但行好事,不计得失。从自己的身边点滴小事做起,做自己身边人的菩萨!



【沙龙感言】
截稿时间:每周四晚12点
投稿电邮:wybuddhist@163.com
- 欢迎投稿 -




世界青年佛学研究会
开放|包容|求真|利他

官方网站
http://www.wybuddhist.com 
• 新浪微博
http://weibo.com/u/3573842014
• 脸书账号
www.facebook.com/wybs2011
• 联系我们
wybuddhis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