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澳大利亚佛学会 >> 【索达吉堪布】小测试:你发的是哪一种菩提心? Back

【索达吉堪布】小测试:你发的是哪一种菩提心?



从心力的角度来分,菩提心有如国王之发心、如舟子之发心、如牧童之发心三种。


测一测你属于哪一种发心:

A

如国王之发心


国王首先要摧伏敌方,得到自方的拥戴,自己先登上王位,再维护属下臣民。同样,希求自己先得佛果,之后再将一切众生安置于佛地,这种发心就称为如国王之发心。


B

如舟子之发心


所谓的舟子,也就是船夫。他的愿望是自己与所有船客同时趋达彼岸。同样,希求自己与一切众生一同获得佛果,这种发心就叫如舟子之发心。


C

如牧童之发心


牧童为了使牛羊先吃草喝水,免遭豺狼等猛兽侵害,就将它们赶在前面,自己随后而行。同样,希求先将三界众生安置于佛果,之后自己再成佛,这种发心称为如牧童之发心。


答案

点击下方空白处 查看A选项

《大圆满心性休息》中也讲了这三种发心,并引用《大宝积经》的教证说:


如国王之发心,又叫广大欲乐之发心,这种心力属于下等,是钝根者的发心,需经三十三大阿僧祇劫才能成佛;



点击下方空白处 查看B选项

如舟子之发心,又称殊胜智慧之发心,这种心力属于中等,是中根者的发心,需经七大阿僧祇劫才能成佛,就像弥勒菩萨的发心



点击下方空白处 查看C选项

如牧童之发心,则称为无与伦比之发心,发心者具有非凡巨大的心力,是利根者的发心,经三大阿僧祇劫即可成佛,就像文殊菩萨的发心那样。



如何理解三种发心?


印光大师也讲过:“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萨发心。”当然,这里的“人”指代一切众生,否则,菩提心的范围仅限于人,肯定是不行的。现在很多学佛的人,一提起人类的利益,都愿意为此而努力,至于人类以外的其他众生,包括有些大乘修行人也不强调,这种做法不太符合大乘教义。其实,三界中的所有众生,都是我们要饶益的对象,这一点务必要牢记!


关于第三种发心,有人或许会提出疑问:“假如把一切众生先度完了,自己最后成佛,那成佛后就没事可做了。因为佛陀的事业就是利益众生,除此之外也没有别的,倘若众生全部已度完了,成佛又有什么必要呢?”


这个你不用担心,三界众生是不可能度完的。如果众生有边际,倒是可以被度尽;但由于众生无边的缘故,就不可能有度尽的一天。


既然三界众生不能度完,那为什么要这样发心呢?


这主要是体现了发心者的心力强大。虽然他想先度尽众生,然后再解脱,但依靠这种巨大的心力,自己反而会最快成佛。就像有些人平时处处想着别人,宁可饿死也要让别人先吃饱,这样的人自会赢得众人爱戴,自己的生活也不会特别困难。


所以,这三个比喻,是描述了大乘佛子的心力之别,并不是说非要自己和众生同时成佛,或者先度完一切众生,自己再成佛。这个问题在解释时,应该要这样来理解。


——恭摘自索达吉堪布《前行广释》




联系我们

  悉尼:

0423121173

   墨尔本:

 0401352062

      阿德莱德: 

   0401677855

       布里斯班:

      0420687876

珀斯

       0449813721








部分图文来源网络,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