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澳大利亚佛学会 >> 【大学演讲】通往内在满足和幸福之路 Back

【大学演讲】通往内在满足和幸福之路

索达吉堪布 澳大利亚佛学会 2019-08-30


大学演讲

如何达致内在的满足和幸福?这当然见仁见智,依我看,最好是向宗教和精神传统中寻求答案。


科学研究发现,信仰宗教者的幸福指数普遍较高。2010年至2011年,为了研究幸福感与宗教信仰的关系,盖洛普公司在美国进行了67.6万次电话采访,调查结果显示,笃信宗教者幸福得分为69.2,无宗教信仰者幸福得分为65.3。


在遇到挫折时,信仰宗教者更易走出困境。一位佛教徒曾向我坦言:“因为种种不幸,我一度痛苦万分,我觉得世界对自己太不公平了,好几次,我想到了自杀。好在不久我遇到佛法,在佛法的加持下,终于摆脱了那段阴影。否则,真不敢想象自己还在不在人世。”


我绝对无意于给佛教做广告,但我也不得不指出一项事实:虽然各大宗教有一个共同的愿景——通过心灵的教化增上世人的福祉和安乐,但从结果来看,显然佛教的表现最出色。


以全民信奉藏传佛教的不丹而言,它被公认为世界上最幸福的国家。2008年,有个美国记者做了一次环球考察,之后写了一本书——《世界上最幸福的地方》,书中提到了十个最幸福的国家,不丹就是其中之一。


对不丹人的幸福感,我有着切身体会。1990年,应不丹国王邀请,法王晋美彭措前往该国访问,当时我随同法王在不丹呆了半个月。印象中,不丹不甚富裕,全国总共不过几架飞机,可是每个不丹人都非常满足,人人身上洋溢着快乐的气息。


我还记得,在不丹各地,随处可见意味深长的小诗。有一首诗是这样的:

当最后一棵树被砍倒,

当最后一条河被抽干,

当最后一尾鱼被捞出,

这时,人们才明白,

原来,金钱并不能替代一切。


简简单单几句话,字里行间却透出对生命的关怀以及破坏大自然的反思。

除了不丹,在藏传佛教盛行的青藏高原,人们的幸福感也非常高。如果到青海、西藏一带调查,我相信得到的指数不会低于不丹。在这块最偏僻、也最接近蓝天白云的土地上,不管老人、年轻人还是孩子,脸上始终挂着灿烂的笑容,内心的幸福一览无余。


相比之下,城市里的人就不同了,物质条件虽然无可挑剔,内心却几乎没有幸福可言,有的只是说不尽的忧愁和痛苦。


对于这些不幸的都市人,我的建议有二:一是学习佛法,掌握佛教的调心法,二是试着出去走走,看看修行者的生活,感受另一种度过人生的方式。人如果不跳出狭隘的圈子,每天只顾着吃喝拉撒,日复一日重复朝九晚五的职场生活,到一定时候不仅会感觉极度乏味,甚至会彻底迷失人生的方向。如果能换个角度体验,或许会有一些新的感悟。


说起调心之道,在佛教中可谓数不胜数,在此我向各位推荐的是禅修。目前,禅修在国外得到了广泛重视。在美国,成千上万人通过禅修提高了生活质量。在西方国家,许多大学和企业都有禅修中心。由于时间关系,今天我没办法细讲怎样禅修,有兴趣者课后可以查找相关资料。今后,大家也可以试着禅修,早晚禅修几十分钟,看看有何感受。


其实,人应该懂得调节生活。作为大城市里的人,不忙是不可能的,但如果光顾着忙,把自己搞得疲惫不堪,甚至累出一身病,那就得不偿失了。就这一点而言,我还是比较推崇从前的生活方式,古人的生活简单且有规律,该工作就工作,该吃饭就吃饭,该休息就休息,不会把精力浪费在无意义的事上。和古人相比,现代人实在可怜,终日忙忙碌碌,一刻空闲都不得。别的不说,光手机就弄得自己疲惫不堪:早上睁开眼,第一件事就是开手机;白天要么接打电话,要么收发乱七八糟的信息;一天忙碌下来,直到晚上休息了,手机才跟着“休息”。


摘自幸福的根本是心——上海交通大学演讲



附:索达吉堪布大学演讲系列视频和文本链接 (请长按识别维码打开链接)




致朋友:


澳洲(菩提)佛学会开始招生啦!

学会开设课程以来,经过多年的摸索和积累,如今已经建立了预科系和正科系并行的教学体系,满足了众多佛教徒学修佛法的需求。让佛法慈悲、智慧的甘露滋润我们的心田,通过系统次第的学修,消弭心中的烦恼、痛苦和压力,从改变自身开始,逐渐让我们的生命更加充实、欢喜、实现自他二利。更通过佛法的视角,解决我们生活中息息相关的问题。有意乐的朋友快来联系我们!

  悉尼:

0423121173

   墨尔本:

 0401352062

      阿德莱德: 

   0401677855

       布里斯班:

      0420687876

珀斯

       0449813721











部分图文来源网络,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