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悲讲堂 >> 慧晤专辑|永不过时的心灵科学
Back
索达吉堪布对话施耐德教授
慧 晤【第五期】
叩问我们的时代
——永不过时的心灵科学
一般人难以想象的事情很多很多,比如对现代通信技术并不了解的人,乍见到国际间的传真、互联网时,对于远隔千山万水,但刹那就可以收到对方信息的现实也会瞠目结舌,但对于深谙此道的科学工作者来说,则又是那么的平常。同样,世人觉得不可思议的佛经内容,在通达经论的法师或修行有素的瑜伽师来说,也是那么的真实不虚。
王季同,1910年曾发现四元函数求微分法,1916年发明一电气变流方法,他说:“哲学家对这个(佛家的真如,即宇宙万有的本体,终极真理)不过是推测,佛教却是亲证。”因佛法是可以亲证的真理,在几千年以来,佛陀的教法一直兴盛不衰,并且世间上有很多地位高贵和知识丰富的人,舍弃了富可敌国的家产、显赫的地位和权势,不顾自己的生命精进地在佛的教法下修持。如今虽然是科学日益发达的时代,一切都在飞速变化,但不管科学再先进、技术再发达,我们对佛经内容进行观察的时候,对佛的教言就会越来越生起信心。
有些人以为现在科学是非常先进的,就以科学的方式方法想当然地认为佛教是陈旧过时的、是不应理的,这种自己不懂佛法反而要想来推测和否定佛教的做法是相当可笑的,又是很可怜的。我们应深思著名文学家格尔楚德•加拉特的话:“即使是在今天,佛教也不能被认为是过时的,因为他是建立于一些根基牢靠不可动摇的原则之上的。”佛教的历史是漫长的,佛教的真理是纯净的,佛法的意义是深奥的,古今中外智慧渊博的睿哲们也无法否认佛教的理论,诸智浅慧薄的人,更当慎自思维!
——敬录自《佛教科学论》
延伸阅读
友情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