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澳大利亚佛学会 >> 【索达吉堪布】修行人最需要的就是信心 Back

【索达吉堪布】修行人最需要的就是信心

索达吉堪布 澳大利亚佛学会 2018-09-21

假如自己没有信心,即使遇到真佛摄受,也不会有什么收益。在这个世间上,再没有比佛陀更了不起的成就者了。像前面提到的善星比丘和世尊的弟弟提婆达多,亲自在佛陀面前听受了那么长时间的教言,但也未能被调化,原因就是没有信心。 


有人常说:“某某人在佛学院呆了那么多年,在上师面前听了那么多法,怎么还会做这样的事,还会生起这样的念头?”其实这也跟他的根基和信心有关,没有信心的人,不要说一般的善知识,就算是在如来跟前,也不会看到任何功德。 


佛陀在《如来兴显经》中也说:“如日照天下,生盲不能见……众生失本净,不信如来慧。”意思是,虽有太阳照耀整个天下,但生盲根本见不到,同样,如来的智慧虽至高无上,但具有邪见而失掉清净心的人,对此根本不会相信,这种人不管出家或学佛多少年,都不一定有什么成就。 


《增一阿含经》就讲过一个简短的公案:一天,佛陀在竹林精舍为大众讲法。此时,一位年高腊长的比丘,无视于睽睽众目,双脚朝前,正对着讲坛,肆意而眠。同时佛陀附近还坐着一位小沙弥,年仅8岁,跏趺端坐,威仪具足,以欢喜心和恭敬心谛听佛陀的教言。 


佛陀决定借机施教,于是向大众开示:“所谓的长老,未必是先出家者,如果心中没有智慧,仍会表现出愚痴的行为。若有人明白佛法真理,六根清净无烦恼,即使刚刚出家,也堪称为长老。” 


说到这里,佛陀问:“你们看到前排这位舒脚酣眠的长老比丘吗?”大众答:“见到了。” 

又问:“看到这位8岁的沙弥吗?”皆答:“看到了。” 


佛陀接着说:“这两人对三宝的恭敬心、信心截然不同,当来的果报也有天渊之别。此长老比丘前五百世常为龙身,若现在命终,又将堕落为龙,因为他对佛、法、僧无敬仰之心。而此沙弥听法恭敬,有惭有愧,七日过后,修行当有成就……” 


可见,一个人学佛、听经的时间再长,但始终没有信心的话,也不见得有多大收益,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法油子”。这种人不管听到什么道理,都认为“这个我听过,那个也明白”,自相续与法根本不相应,与善星比丘和提婆达多没什么差别,真的特别可怕! 


所以,佛教徒最需要的就是信心,这种信心最好是不退转的信心。即使这对一般人来讲很难生起,至少也应具足清净信或欲乐信。否则,连这些都没有的话,入佛门的基本条件就丧失了。因此,无论是谁,都要具有一颗真诚的信心与恭敬心。若能如此,只要你虔诚祈祷,佛陀便会降临并赐予加持。


——恭摘自索达吉堪布《前行广释》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为得普贤殊胜行。


-普贤菩萨行愿品


每日箴言


在我们的一生中,经常会达不到自己的目标,这可能是因为我们的要求比较高。应该调整心态,乐观地面对,因为任何一件事的成办需要很多因缘,这也是佛教“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的道理。    


-索达吉堪布



致朋友:


澳洲菩提学会开始招生啦!

学会开设课程以来,经过多年的摸索和积累,如今已经建立了预科系和正科系并行的教学体系,满足了众多佛教徒学修佛法的需求。让佛法慈悲、智慧的甘露滋润我们的心田,通过系统次第的学修,消弭心中的烦恼、痛苦和压力,从改变自身开始,逐渐让我们的生命更加充实、欢喜、实现自他二利。更通过佛法的视角,解决我们生活中息息相关的问题。有意乐的朋友快来联系我们!

悉尼:

0423121173

墨尔本:

0401352062

阿德莱德: 

0403411556

布里斯班:

0420687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