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证悟的人,禅除了与喝茶有关,与喝牛奶喝水也有关
所以过去这些禅师们的境界是非常非常高的,这些禅宗大师们的语录是非常神奇、非常深奥的。但对我们普通人来说,根本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所以在这个当中必须要找到一个准确的路。
我今天讲的是藏传佛教的中观的修法,如果没有一个这样正确的路、正确的分析方法,连禅与非禅的界线都不懂的话,说吃饭也是禅、走路也是禅,这不就误导别人了吗?之前认为我们现在的吃饭、工作、上班这些都是世间法,我们还可以去追求一个更好的东西、一个更高的境界,那么现在说吃饭也是禅,除了这些事以外没有禅,那不就是让我们很失望了吗?本来就不懂禅是什么意思了,现在就更加不懂了。当然这个话是没有说错的,对证悟的人、境界非常高的人来说是这样子,但是普通人不是这样子。
所以我们普通人首先要找一条很准确的路,然后一步步地走,先观修,最后止修的话,那我们对空性的感受一定会越来越强、越来越强。
我们刚刚讲的是一个最初步的空性的修法,这是理论上的知识,还停留在逻辑的文字阶段,还没有达到禅宗的不立文字的这种境界,没有达到大圆满的境界。但是我们通过语言可以表达的这种方法,慢慢地进入语言没有办法表达的这个境界当中,对我们来说这是最有用的。
所以希望大家赶紧把外加行和内加行要修好,我一开始的时候讲过,神秀大师的这个方法对我们来说是非常管用的,我们必须这样子才能够进入惠能大师讲的这个境界。惠能大师讲的境界是很高的,对我们来说是遥不可及的,所以不要一开始的时候就修这些,这一定会失败的。一开始的时候要一步一步地去进入,这样才能够达到禅的最高的境界。
我们今天很多人说喝茶也是禅。茶馆的门牌,就起一个跟禅有关系的名字;素食店也就挂一个跟禅有关系的牌匾。这样以后,我们最后就不知道到底什么是禅了。
但是对证悟的人,就可以明确地说,吃饭也是禅,喝茶也是禅,茶跟禅有没有关系?有关系。但是除了茶以外,喝牛奶、喝水也跟禅有关系。在他们的境界当中,禅与非禅是没有分别的,素食与荤食,也是没有分别的;清净与不清净是我们的分别,极乐世界和地狱是我们的分别,对这种人来说也是没有分别的。但是,当我们还没有达到这个境界的时候,我们有分别,所以该做的可以做,不该做的还是不能做。
对我们来说只要有痛苦和幸福的分别,那必须要尊重因果、要守戒、要尽量地去行善。不能用密法、禅宗里面的一两句话,作为借口,然后不积累功德、不守戒、不修前行、不发出离心、不发菩提心,这完全是错误的。这样继续下去的话,这个禅的意思越来越混乱。
虽然现在有很多很多的禅师和禅院,但是有多少禅师真正能弄清楚禅的意思?肯定是有的,但是不知道有多少。如果再这样下去的话,那有一天我们有可能根本就没有人懂什么叫做禅。到那个时候,我们就把吃饭、喝茶这样的方式当作禅,这样的话是非常可惜的。
修禅的方法就是这样子,我们今天的禅就讲到这里。
另外告诉大家,佛教对禅的分类方式有很多种,但是整体来讲,以禅来命名的修行,我认为有三种。
第一种禅是什么呢?最高的境界就是证悟的禅,达摩祖师说了,没有证悟的就不叫禅,明心见性这就是真正的禅。没有明心见性,喝了再高档的茶也不叫禅,再高档的素食或者是素食店也跟禅没有关系。大家必须要明白,如果一个人有禅的境界,那生活中的吃饭走路都是有禅意的。对没有证悟的人来说,任何东西都跟禅没有关系,从这个角度来说是很高的。
第二种禅是什么呢?就是四禅八定,外道和佛教共用的一种禅。外道也修,而且有些外道修得很不错的。我们佛教徒也修这个禅,尤其是现在南传佛教讲的内观就是这种禅。它虽然是一个非常好的基础,但是它跟解脱不一定有关系。如果它脱离了出离心、菩提心以及空性见,那这是跟解脱没有任何关系的。
然后第三种禅,比如我们去思考人身难得、死亡无常、轮回痛苦,或者是密宗里面讲的这些观想,比如说金刚萨埵的修法、莲花生大师的上师瑜伽等等,这些也是一种禅。为什么是禅呢?比如说我们修人身难得的时候,他不是完全没有思维的状态,他是有思维的,但是他把所有的注意力就集中在某一个思维的模式上面的时候,其他的所有杂念,就已经被挡在外面了,通过这种方法,人的心逐渐逐渐的静下来,最后就可以达到禅的境界。所以这也是一种禅。
禅就是这三种,大家要弄清楚。茶也好其他什么也好,跟这三种境界或者方法没有关系的,那么都不是禅。
我希望大家认认真真的去修,这是非常具体的一个空性的修法。虽然不是大圆满、不是大手印,是一个中观的修法,但是这个中观的修法在一般的情况下是听不见的、看不到的。你们可以去查查空性的修法中有没有这样的,一般是没有的,这是一个窍诀。
这个窍诀来自于藏传佛教里面一些非常了不起的上师们、成就者,在他们的著作当中,有一些还没有达到大手印、大圆满的中间阶段的空性修法。我把这些修法传达给你们,这不是我悟到的,也不是我说的。这是历代这些上师们自己的证悟或者经验,在中观的修法当中,是一个非常好的修法。
在出离心、菩提心或者是外加行、内加行这些加行都修完了以后,还没有修大圆满之前,我建议在这个中间修这个法。观修修得比较好的话,在修止观的过程当中,也许没有修大圆满也有可能证悟,没有修其他禅宗,也有可能明心见性。这要取决于之前的这些修法修得好不好、到不到位。所以希望大家一定要珍惜这个修法,不要以为这个很简单,听了又不修,这样是不对的。
在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系列后台,
回复“慧灯之光”领取,全套《慧灯之光》电子书
回复“有声书”获得,全套《慧灯之光》有声书
平台导读
点击下图二维码,即可请购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