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原文(17)
全知无垢光尊者著
上师索达吉堪布译
第三品 轮回痛苦
轮回痛苦品分四:一、总说痛苦自性;二、分别广说;三、思维轮回痛苦之理;四、回向本品善根。
甲一(总说痛苦自性)分八:一、略说痛苦;二、宣说痛苦之比喻;三、宣说为欲所诱之比喻;四、不断受六道痛苦逼迫;五、怨亲不定之理;六、投生无数痛苦之理;七、纵得梵天之果亦终将受苦之理;八、变化之性故痛苦。
乙一、略说痛苦:
如是已证悟寿命无常之后,为宣说轮回自性本是痛苦,首先承上启下:
如是三界轮回法,无常变故极痛苦,
苦苦变苦及行苦,六趣众生真悲惨!
《教王经》中云:“大王,此有(三有)变化,此有无常,此有痛苦。”为苦苦、变苦、行苦所折磨的此等六道众生沉溺于苦海中(真是悲惨)!
乙二、宣说痛苦之比喻:
连续不断受痛苦,仍无解脱时增忧。
如是众生感受种种苦厄,前一痛苦尚未消失,后面的痛苦已随踵而至,无有堪忍之时,遭受着无量无边的痛苦。
《宝鬘论》中云:“诸方虚空地,水火风无边,如是许苦难,有情无边际。”又云:“苦短尚难忍,何况时久长?”
《业分辨经》中云:“三有之苦,无有清凉之时,故如火坑;恐怖悲惨,故如处于暴怒猛兽、野人之中;难有解脱时机,故如困于国王囹圄中;屡屡涌现,故如海涛;摧善趣命根,故如哈拉哈拉毒。”
乙三、宣说为欲所诱之比喻:
虽有离苦得乐心,现行苦因受苦果,
犹如飞蛾扑灯火,贪恋欲境受诱惑。犹如野兽蜂鱼象,为声香味触引诱,
当观五欲惑有情,唯受痛苦永无乐。
此等一切众生由于不知取舍,尽管千方百计欲求享受乐果,但是没有断恶行善怎么能离苦得乐呢?他们虽然想获得安乐却从来没有行持过善因,虽想脱离痛苦,却勤造恶业之苦因。
一切痛苦都是从三毒五毒等烦恼中产生,形成集相,以致感受各种苦果。然而,愚昧的众生却执迷不悟,依然如故造罪,如同盗贼虽受到断臂的惩罚却仍旧盗窃,最后惨遭断头之苦。《入行论》中云:“众生欲除苦,反行痛苦因,愚人虽求乐,毁乐如灭仇。”
众生到底是如何毁灭自乐的呢?由于贪执五欲使烦恼增强,从而感受痛苦,犹如飞蛾因贪求色法而扑向灯光以致被焚;野兽因贪恋听闻琵琶妙音而遭杀;蜜蜂因贪享蜂蜜之源花朵而缚于花丛中闭气身亡;鱼类为鱼钩上的诱饵所欺惑而遭捕杀;大象因贪执清凉所触而步入湖中导致送命。
《道情歌集》中云:“三有手印欺诸众。”又云:“呜呼愚众中箭 言,当观鱼儿飞蛾象,蜜蜂野兽亦复然。”
烦恼从五种欲妙中产生,以此漂泊于无边无际的轮回中,这五欲比剧毒更可怕。关于此理,《致弟子书》中云:“如毒欲妙初享仅生乐,如毒欲妙成熟苦难忍。如毒欲妙愚痴黑暗蒙,难除动摇如毒欲妙力。
心若详察诸毒与欲境,欲妙过患非如毒易忍,毒发一次毒性即灭尽,欲妙他世亦会转成毒。倘若毒中掺毒可息灭,殊胜密咒解毒药可疗,方便运用毒能利于人,剧毒欲妙永远非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