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求学足迹 >> 365颗钻石的约定(5) Back

365颗钻石的约定(5)

求学的足迹 求学足迹 2020-03-11


           每 日 背 诵


365颗钻石


3月11日 佛历2564年





每日一颗钻石

让我们一起背诵

并依文修持吧~


【第5颗钻石】

ཁྱད་པར་འཕགས་བསྟོད་ལས།མུ་སྟེགས་ཅན་གྱི་གཞུང་ལུགས་ལ།།ཇི་ལྟ་ཇི་ལྟར་རྣམ་བསམ་པ།།དེ་ལྟ་དེ་ལྟར་མགོན་ཁྱོད་ལ།།བདག་གི་སེམས་ནི་དད་པར་གྱུར།།ཞེས་སོ།

《殊胜赞》:
对外道典籍越深究,对怙主(佛陀)您就越坚信。






你的“信心”是哪个“信”?



学佛的信心分为四种——清净信、欲乐信、胜解信、不退转信。

清净信

我们偶尔步入佛殿里,或者听到念佛的声音,不知道什么原因,心里特别欢喜,这就是清净信。有些居士来到这里,听到念诵《大自在祈祷文》、阿弥陀佛名号,他也不知道为什么,一直眼泪汪汪的,其实他正在生起清净信。不过,这种信心很容易退,过段时间听别人说这个不好、不如法,自己马上就会变,因而是不可靠的信心。

欲乐信

通过听闻上师讲法或自己看书,知道一些功德和过患,进而对三宝生起信心。比如看了一些上师传记,知道这个上师很了不起,弘法利生的事业特别广大、对众生的悲心特别强烈,马上对他起了信心,这就是欲乐信。这种信心比上面的要好,但也会退转。

胜解信

对三宝、四谛、因果等,通过一段时间的闻思,从心坎深处生起强烈信心,此乃胜解信。这种信心实际上也是一种希求心,如《入行论》云:“佛说一切善,根本为信解。”但它也会退转。

不退转信

这是最好的一种信心。比如,你闻思十几年、二十几年后,对释迦牟尼佛生起坚定不移、永不退转的信心,并不是听别人说很好,自己就“对对对,我也要去听两三天”;听说一个上师非常了不起,马上人云亦云,到处去宣传,这些信心都是不可靠的。如果你利用二十多年对佛法、佛陀或上师反反复复观察,最终不管别人怎么说,也完全明白这是值得皈依的对境,其功德不可思议,有一种不可动摇的信心,就叫做不退转信。

 

如果对本该诚信的对境——佛法不起信心,那无论对大力天龙或外道教派是何等虔诚信奉,也不能救度自己脱离轮回和恶趣的痛苦。


记得法王如意宝去马来西亚时,曾在马六甲的噶玛噶举中心,讲过一段殊胜教言:“我毕生中一直认为,佛教中最重要的是智慧、悲心和信心这三者。如若无有信心,则始终不会证悟佛陀的究竟密意;倘若没有智慧,在如今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外道极其猖獗的时代,对层出不穷、错综复杂、名目繁多的外界事物,很难明辨是非、如理取舍;如果没有慈悲心,也就称不上是大乘种性的佛教徒了。这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我后来独自一人思维:确实,有佛法修证经验的上师们,表面上只是寥寥数语,却把修行人需要具足的窍诀完全归纳出来了,若不具备此三者而想成就,简直是一种天方夜谭。

尤其是信心,麦彭仁波切讲过:“信心乃为佛法根,信心能增福资粮。”信心是佛法的根本,信心能增上福德资粮,有了信心,才有得菩提的机会。


现在很多学问比较高的人,每天刻苦钻研佛教,可最后得出的结论,对自他并无多大意义,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缺乏信心。《华严经》中云:“信心微小诸众生,难知菩提微妙法。”信心微小之人,纵然聪明绝顶,日日夜夜绞尽脑汁研究佛教,也难以了知菩提的奥义,唯有凭着信心和精进,才有可能获得解脱利益。

要想对佛法生起信心,最好的方法莫过于了解它的功德,否则,信心再大也只是流于表面形式。而若想了解佛法功德,我们首先要知道,外道再怎么兴盛,大仙、天龙八部再怎么受供奉,他们自己也沉溺在轮回中,并未超离苦海,又怎能帮我们解决生死大事呢?要想真正脱离生死轮回,其他宗教都一筹莫展,只有暂时行善的见解和行为。而超离轮回、了生脱死的妙药,唯一在释迦牟尼佛的教法中有,所以,我们应对佛陀的教法、证法有虔诚不移的解信。只有这样,才是真正无谬的法器。




再三思维




遇到佛法,尤其对佛法有信心,真的十分难得。


寂天论师也说:“如值佛出世,为人信佛法,宜修善稀有,何日复得此?”像现在一样,既值如来出世,自己也获得人身,对佛法有信心,这些修善法的条件非常稀有,一旦失去了,哪一天才能重新获得呢?


很多道友都认为,自己以偶尔的机会信了佛教,其实并没有这么简单,应该说你往昔做了不计其数的善事,今生才有缘学习佛法。


所以,现在一定要抓住机遇,对佛陀的教法和证法,生起稳固如山王般的不共信心,不但自己行持,还应全力以赴地让众生懂得。

对如来教法一定要生起不退转信,不要人云亦云、盲目信从。


大家不妨观察一下:学佛这么多年,如果有人宣扬外道如何如何好,讲得口若悬河、天花乱坠,你心会不会动摇?会不会放弃佛教跟着他去?若是如此,说明你没有稳固的定解。如果有了根深蒂固的见解,即便成千上万个人来宣扬,你的心也绝不可能动摇。

所以,每个人对佛教应生起理性的信心


诚如《胜出天神赞》所云:“我不执佛方,不嗔淡黄等,谁具正理语,认彼为本师。”我们既不偏执佛陀,也不嗔恨淡黄派等外道,谁具有符合宇宙人生的真理,就向谁皈依,认定他为本师。结果通过智慧观察和理论剖析可知,在无数的导师里,唯有佛陀宣说了究竟真理,对他皈依的话,生生世世不会欺惑,故可以放心地依止。


就像一个打工的人,到处找老板,最终发现某人百分之百可靠,不会过一段时间欺骗自己,这样就高枕无忧了。


因此,我们对“佛陀是天下第一”若从骨髓里生起信心,这种信心不是皮肤上的,擦一下马上就没有了,而是深深地发自内心,那自己永远不会改变。





总而言之




信心是五种自圆满的根本,若对佛有坚定不移的信心,才算是真正的佛教徒。有了信心,一切都好办,没有信心的话,就像进房子没有钥匙一样,无法享受里面的美好。




上一颗:365颗钻石的约定(4)



排版 | 一心一意

图片 | 嘉黛





约好一起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