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求学足迹 >> 大圆满心性休息90 | 无论听过几次,菩提心的功德总让人无比欢喜 Back

大圆满心性休息90 | 无论听过几次,菩提心的功德总让人无比欢喜

求学之足迹 求学足迹 2021-05-27


传讲时间:2015. 9 .10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酿吉钦布奏旦涅咪扬  大悲摄受具诤浊世刹
宗内门兰钦波鄂嘉达  尔后发下五百广大愿
巴嘎达鄂灿吐谢莫到  赞如白莲闻名不退转
敦巴特吉坚拉夏擦漏  恭敬顶礼本师大悲尊
祈祷遍知无垢光尊者:
刚热托噶仁钦年布格    托嘎雪山宝藏颈
云丹根作嘎威杰察德    圆诸功德喜乐园
多尼酿波威比纳玖瓦    二义精藏瑜伽士
龙钦饶将桑波所瓦得    祈祷龙钦绕绛贤
祈祷全知麦彭仁波切:
玛威桑给钦热酿拉夏    心显文殊师利智
根德桑布门蓝纳巴央    勤学普贤行愿义
这吉嘉威春蕾怎匝巴    持佛佛子事业者
将央拉弥雅拉所瓦得    祈祷文殊上师足
上师瑜伽速赐加持:
涅庆日俄再爱香克思    自大圣境五台山
加华头吉新拉意拉闷    文殊加持入心者
晋美彭措夏拉所瓦得    祈祷晋美彭措足
共机多巴破瓦新吉罗    证悟意传求加持
劝众听法偈:
拉耶嘎当勒当诺因嘎    天龙夜叉鸠槃荼
哲温达当摩耶嘎南当    乃至人与非人等
卓瓦根杰扎南杰赞巴    所有一切众生语
檀嘉嘎德达给丘丹多    悉以诸音而说法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丙四、为诸法之根本:





诸法根本大悲心,于世间亦多乐果,

寂灭自性大觉因,故当勤发珍宝心。





“诸法根本大悲心,于世间亦多乐果,”这里说,一切修行的根本其实是大悲菩提心。修了大悲菩提心之后,不说出世间无量无边的功德,即使住在人道、天界等世间当中,也具有许许多多快乐的果报。因为我们有了利他心的话,在世间当中无论过什么样的生活,都会非常顺利、快乐、幸福。

“寂灭自性大觉因,故当勤发珍宝心。”菩提心真正的自性是寂灭的,是大觉悟的因。所以,我们应该在有生之年想尽一切办法,首先一定要让菩提心在自己的相续当中生起来。

现在很多人也很重视菩提心。刚开始时,我经常遇到一些佛教徒,他们要求加持的时候会说:“您给我加持一下,我要多赚钱。”“您给我加持一下,我家里的老公……”很多人对这方面关心得比较多一点。我自己感觉,很多人自从学了《入菩萨行论》之后,都会有意、无意地说:“我相续当中要生起一个无伪的菩提心!”他们对无伪的菩提心就比较关心了。这很重要,如果相续当中有个很好的菩提心种子,那利他的行为自然而然就会出现,这是一种因缘关系。

所以大家要知道,菩提心是一切利乐的源泉、一切功德的源泉,有了菩提心,其他世间、出世间的功德都容易生起。

《佛说华手经》中说:“世间出世间,一切诸乐具,当知此等事,皆因菩提心。”一切世间和出世间安乐的根源,实际上就是菩提心。因此,哪怕你吃饭时吃到了喜欢的苦瓜、西红柿或罗汉菜,所得到的快乐和幸福,也跟修行利他心有一定的关系。

出世间三菩提最初的因缘,都跟菩提心有密切关系。如刚才所讲:“世间出世间,一切诸乐具,当知此等事,皆因菩提心。”我们应该知道,世间、出世间一切安乐的因都是菩提心。

今天我们没有PPT啊,所以就看你们的听写能力了,听写能力好的话就写下来。因为我的普通话比较不错(众笑),所以你们写起来可能没有什么困难,我看你们写得也不错,你们的听力也不错。

丙五、遣除苦疾获得智慧光明:

下面说到,菩提心能遣除一切痛苦,也是得到光明智慧的根源。





此心增福如意瓶,治愈众疾之妙药,

智慧日轮除恼月,亦如虚空无垢染,
功德无量如群星,恒时利乐之自性。





“此心增福如意瓶,”菩提心相当于能增长一切福德和财富的如意瓶,如意妙瓶能赐给众生许多快乐和财富。

治愈众疾之妙药,”菩提心就像能治愈世间各种疾病的妙药一样。

《华严经》中讲了很多比喻:菩提心犹如大地,菩提心犹如日轮,菩提心犹如月光,菩提心犹如妙瓶,等等。

“智慧日轮除恼月,”菩提心能遣除众生心里的各种障碍和黑暗,就像日轮一样;菩提心能遣除我们相续当中的很多烦恼和酷热,就像清凉的月光一样。

“亦如虚空无垢染,”在这个世界当中,菩提心能给大家提供自由自在的空间,相当于虚空一样;菩提心无有任何垢染,或者说,菩提心如同无有垢染的虚空,这样一起解释也可以。

“功德无量如群星,恒时利乐之自性。”总而言之,菩提心有无量无边的功德,就像虚空中的繁星,具体数量不可描述;菩提心会给众生带来各种各样的利乐。

寂天菩萨也经常讲:“灭死胜甘露,即此菩提心,除贫无尽藏,即此菩提心……”讲了菩提心的很多功德。华严经》中也讲:“彼心功德藏,说之不可尽。”菩提心是功德藏,它是不可言说的。

所以在修学过程当中,谁的相续中具有菩提心,那么他的修行是很好的;谁的相续中如果没有菩提心、大悲心,也许他的修行不一定很好。

以前我们讲《前行》时也讲过吧,当时仲敦巴尊者遇到卡隆巴格西的一个弟子,仲敦巴就问:“三同门中的博朵瓦格西在做什么?”他说:“博朵瓦格西每天都在讲经说法,天天跑来跑去,今天在这里讲个课,明天在那里讲个课。”仲敦巴说:“噢,这也是很好的,还算可以。普穹瓦格西在干什么?”那人回答:“普穹瓦格西在修佛塔、造佛像,每天都是装藏,一直在这方面发心。”

有些道友也特别喜欢今天化缘、明天化缘,我希望,大家为了长期地弘扬佛法,即使有好心也不要以个人或佛学院的名义去化缘。现在还有很多人以自己上师的名义去化缘,其实真正令上师欢喜的根本因不一定是人民币、阿莫日嘎咕噜木,而是要好好修行,对吧?如果上师是一个上等上师,他一定会喜欢修行、喜欢菩提心。你好好修了一百天菩提心的话,上师肯定欢喜,超过接受一百万人民币的供养。如果你菩提心修得不好,有些行为反而导致很多人生起邪见的话,恐怕是不行的。

其实现在,我们藏地很多寺院和学校的条件应该是比较不错的,在七八十年代的时候条件都比较差,现在还算是可以了。所以,现在大家都要修行,应该把目光放在修行和利他上面。如果自然而然有一些财富,自己也没有什么压力的话,我也不会否定,各个上师有什么样的弟子都可以。但是我们要求,在学会当中,不能以包括我在内任何上师的名义去化缘、做各种介绍——今天在这里修塔、明天在那里放生等,这样也不是很好的,大家一定要注意、掌握分寸。

我刚才说到,仲敦巴问:“普穹瓦在做什么?”卡隆巴的弟子说:“他天天都在做佛塔、佛像,特别特别忙!”仲敦巴说:“也很好,这也是个修行,也算可以的了。”他没有显得最高兴。

仲敦巴尊者又问:“贡巴瓦在做什么?”卡隆巴的弟子说:“贡巴瓦天天闭关修行。”仲敦巴说:“也好,这样也还不错。那你们的上师卡隆巴在做什么?”因为他是卡隆巴的弟子,他回答:“卡隆巴上师莫名其妙的,每天用披单蒙着头,到一些蚂蚁穴那里,天天都在哭。”然后仲敦巴就显得非常高兴,连忙合掌:“噢,非常了不起,非常了不起!他这样哭的话是最好的。”

所以我看到很多同学哭的时候,都觉得他们非常了不起,因为他们对众生生起了悲心。尤其是一些女性,有时候眼泪是比较多的,清澈的“水晶念珠”一颗颗地掉下来,一般来说,108颗是比较吉祥的数目,而有些人在半天当中不断地掉下泪珠,可能有8008颗。

当时仲敦巴为什么显得非常高兴?就是因为他觉得卡隆巴对众生生起了悲心,真正在修菩提心,因此跟三同门相比,最令仲敦巴高兴的就是卡隆巴。当然,如果有菩提心的摄持,讲经说法、修三宝所依、修行也是非常好的,但是直接关心众生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用菩提心摄持的善法,功德是最大的,大家一定要记住。

丙六、功德广大:

下面讲菩提心的广大功德。今天我们会把菩提心的功德部分讲完,对于《大车疏》中的教证和道理,希望你们很认真地看,以欢喜心和恭敬心来看,因为我们在有生之年遇到这样的论典,是非常非常有意义的。有些人可能喜欢看一些小说、电影、连续片,表面上看,这些很吸引人,但是在净化人心方面,这些不一定有意义。

所以,我们的修行要清净、要努力,不要挂一个名字,永远都没有什么进步、没有什么进展,这样的修行人应该是非常惭愧的。你既然加入了这个团体,就要有一些进步。上等的修行人每天都有进步,中等的修行人每个月都有进步,下等的修行人每年都有进步。所以,我们千万不能一年比一年差、一天比一天差,刚开始非常精进,白天吃饭的时候都说:“哇,不行不行,我要修行!”后来就慢慢把所有的刹车都放松了,这样可能不行的。





菩提心之福德云,不可思议无有量,

如来功德极稀有,广如法界无边际。





“菩提心之福德云,不可思议无有量,”菩提心的功德是功德云,是不可思议的,哪怕在一个小时、一分钟当中,你相续当中真的生起菩提心的话,即使是如来在多生累劫当中也无法宣说和衡量这种功德。

“如来功德极稀有,广如法界无边际。”如来的功德不可思议,菩提心的功德也不可思议,如同法界一样。法界是广大无边的,虚空也是广大无边的,众生也是无量无边的,所以,菩提心的功德也是无量无边的。我们要知道这是非常重要的。

《大车疏》里面引用了《无边法门经》中的一个教证,这个教证很好,当时佛陀跟梵天说,有三种法功德非常大,哪三种法呢?第一个是发无上圆满的菩提心;第二个是受持正法,我们经常说“受持正法”、“受持大乘妙法”、“受持善逝的妙法”,这个功德非常大;第三个是如理如法地修行自己所闻过的法。

拓展内容

《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无边法门经》中云:“梵天,有三法是对如来之无上供养、承侍,福德无量。何为三法?即发无上真实圆满菩提心、受持诸善逝之正法、如理修持所闻之法义。梵天,此三法是对善逝之无上供养、承事。梵天,设若如来寿住数劫,此等真实供养之异熟亦会耗尽,而此三法之福德利益不会耗尽。”


意思就是说,第一,发菩提心的功德是无法衡量的,大家在以后的日子里要尽量发菩提心;第二,我们要尽心尽力地受持大乘佛法,比如说每天念《金刚经》《心经》,每天给别人传讲佛法或者自己去听课,这些都是受持大乘法——我们先发无上菩提心,然后尽量在生活当中受持大乘法,这是第二种具有不可思议功德的法;第三,对于你所听受的法,无论是空性方面还是大悲菩提心方面,都要尽量地在生活当中修行。

有时候修行确实比较难,但是你要长期地修,如果从刚开始就一直串习的话,到最后修行会很好的。我经常看到,有些学员刚来的时候什么道理都不懂,好像离佛法特别遥远,但是在短短的时间当中,他进步得特别快;而有些人刚开始还比较不错,但慢慢地,好像越来越离谱,最后就变成了“法油子”“老油条”。有些人喜欢吃老油条,但是这个“老油条”到最后会怎么样,大家都知道。

在刚开始的时候,有些修行人还没有习惯去修行所闻的法,会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希望大家经常思考一下《无边法门经》中的教证:修菩提心的功德是不可思议的,受持大乘佛法的功德是不可思议的,还要修行所闻的法,功德也是不可思议的。也就是说,自己所听过的法要去修行。比如说,你在上师面前听过菩提心的功德,听过空性的功德,听过释迦牟尼佛修法仪轨等很多法,这些法要在生活当中去修行。而且,修行的时间不是两三天,也不是两三年,而是从有生之年到获得菩提果之间。我们要有一种长期修行的精神,这样的话,确实功德非常大。

《月灯经》中也说:在俱胝那由他刹土当中,恒时用各种供品供养诸佛菩萨,功德本来是非常大的,但如果有人在短短的时间当中修慈悲菩提心,功德是更大的,前者完全不能与之相提并论。

拓展内容

《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月灯经》中云:“ 俱胝那由他刹土,所有无量诸供品,恒时以此供圣士,不及慈心之一分。”


《德施请问经》中也讲,如果用七宝供养如来,功德当然是非常大的,但如果有人合掌、相续当中发起殊胜的菩提心,那他的功德已超越了用七宝供养如来的功德。

拓展内容

《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德施请问经》中云:“ 佛刹遍七宝,谁以此供养,世间之怙主,谁人作合掌,发起菩提心,此供胜前者,福德无边际。”


因此有时候,我们拿一点供品来供养也可以,这也是一种供养——拿一条哈达、拿一百块钱,或者拿个海螺、曼茶盘,自己认为非常了不起:“啊,这就是一百块钱!你看这是钱啊,不是一般的东西啊!这在世间当中比菩提心还重要。”一方面,对有些人尤其是没有钱的人来讲,这张红色的东西可能是很重要的;另一方面,如果真正要在自相续当中积累善根的话,短暂地修慈悲菩提心确实是功德更大的。

因此,我们在取舍的过程当中,不得不重视如来的圣教之义,应该以圣教量来确定、取舍善恶因果,这也是很重要的。

  与菩萨结缘之利益  

一个相续当中真正有菩提心的菩萨,众生跟他结上任何缘,他都会是众生获得巨大功德的源泉。《大车疏》里面引用了一个《宝积经》的教证说:如果一个人有菩提心的话,那么别人对他产生贪心等烦恼也是有意义的。

以前有一个婆罗门女,她看到一个相续当中具有菩提心的圣者出行化缘,就对他产生了极大的贪心。贪心本来是烦恼心,可当她离开世间以后,却转生到了三十三天。她用天眼一看,发现自己在人间的时候,对某个菩萨产生了一种非理作意的贪心,按理来讲,这种贪心是堕地狱的因,不会依此而转生善趣,但因为对境是菩萨,所以自己在对他产生了这样的心以后,也获得了转生善趣的功德。

拓展内容

《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宝积经》中记载:“昔日有一位乐生菩萨相貌庄严,令人见而生喜。一次,他于舍卫城化缘时,商主之女胜德母见到他后欲火中烧,以致于命绝身亡,死后转生于三十三天,当时成为天子的他回忆起前世,不禁暗想:奇哉!以贪心而视菩萨,竟然也能获得如此异熟果报,更何况说以信心目视、供养菩萨呢?于是他与五百天人眷属一起来到乐生菩萨前供养鲜花。”


由此不难看出,如果一个人真正具有菩提心,那么任何一个人即使对他生起了贪心或嗔心——只要结上了缘,不管是善缘还是恶缘,都会获得安乐的源泉。即使对他有损害,也会变成令自己快乐的因。

因此,相续当中真正具有菩提心的人,谁见闻接触他都会得到利益;哪怕他只是到一个地方去,对那里的人们来说,也是很有意义的。我经常想,法王如意宝确实是当代了不起的大菩萨,他去过的一些地方,即使没有在那里传承佛法,光是加持过,在今天看来,那里的众生也都得到了非常珍贵的利益。

我在想,在我们藏地,原来法王专门去过拉萨、青海和康区,也去过汉地的很多城市。我现在有种感觉,也许是自己夸张吧,但你们用智慧去观察我所讲的道理,可能也会发现:他老人家去过的地方,很多佛教徒在正知正见、弘扬佛法以及对善法的意乐等方面,因缘是比较特殊的。

所以,我们作为一个后学者、上师的“小擦擦”,无论到哪里去,都要发愿利益那里的众生。比如说让我去一个国家,也许那个地方的佛教不一定很兴盛,但是我到了那个国土的时候,要念三遍《怀业祈祷文》,念一些《普贤行愿品》,希望诸佛菩萨加持那个地方,让很多众生的善根早日成熟——我们发一些相似的愿吧,虽然暂时没有办法真正做到。

法王以前去过很多地方,他老人家说:“即使我没有时间传法,也要到那里去看一下。”当时自己跟着法王一起去,也不知道其中的密意,到现在过了十年、二十年,法王已经圆寂了这么多年的时候,好像才明白:“噢,原来他老人家去的话……”其实当时,交通等很多方面都有一定的困难,但是他老人家为了众生,从来都没有想过:“我累啊,我苦啊!”到后来年龄非常大的时候,上师走路、坐车都很不方便,但是为了讲经说法、弘法利生,再怎么样也都心甘情愿地去。

我自己认为,我们很多后学者应该把上师如意宝作为精神的榜样。所以我希望,在座的出家人和在家人,为了弘法利生,不要想“我累了”,“别人对我诽谤,别人对我有一些闲话”,不要想很多自己的事情,而要想:“我如果想一心一意利益众生的话,就要去做。”但做的过程当中需要有善巧方便,不要得罪所有的人,如果发心一两天就得罪所有的人,也不是很好的。

具有善巧方便的同时,要尽量去发挥自己的力量。这样以后,就像《现观庄严论》最后讲事业的时候所说,将有些众生安置于因地,有些安置于果位——我们现在可能没办法把大多数众生安置于果地,但是可以将他们安置于因地,哪怕是在他的相续当中种下一个善根,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有些人看到牦牛的时候,就拿个转经轮,念“嗡玛尼呗美吽”,跟它说:“哎,牦牛,你要听好,我给你讲经说法,嗡玛尼呗美吽、嗡玛尼呗美吽……”我看到有些道友对牦牛也边转转经轮边“讲法”。牦牛本来也比较笨,它根本就无动于衷,然后那个道友就说:“哎,你应该遵守闻法的规律,你懂不懂?”然后他就开始讲闻法规律。(众笑)


颂词背诵打卡


诸法根本大悲心,于世间亦多乐果,

寂灭自性大觉因,故当勤发珍宝心。

此心增福如意瓶,治愈众疾之妙药,

智慧日轮除恼月,亦如虚空无垢染,

功德无量如群星,恒时利乐之自性。

菩提心之福德云,不可思议无有量,

如来功德极稀有,广如法界无边际。


温故而知新


89课-90课

【知识类】

1、按照本论所说,修持菩提心有哪些利益?


【修行类】

1、如何使修行成为习惯?你打算如何做?

2、法王如意宝给所到之处均能带来利益的公案,对你修持菩提心和上师瑜伽、以及利益众生等方面,有哪些启发?


【生活类】

1、菩提心的利益有“摧毁业与痛苦行”,但是如果自己本来已经很苦,还要去发菩提心利益别人,不是会苦上加苦吗?应如何分析?

2、发菩提心利益别人,好像成了别人的奴仆一样,又为什么会“成为世间应供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