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唤醒迷梦 >> 【永恒的使命】您被很多人 深深的爱着。 Back

【永恒的使命】您被很多人 深深的爱着。

ShanZhiShi 唤醒迷梦 2024-03-06

法师:只要不舍内心的慈悲和智慧,每个人都可以是个无尽藏。

我们JW处的法师们,常常为自己有机会为上师发心,而充满了感恩之心,对这份工作充满了欢喜心。我常常想,与其是说我们在为上师发心,不如说是上师给了我们一个机会,一个舞台,积累广大的福慧资粮,展开一个初发心菩萨的成佛之路。

最开始到XueYuan出家的法师,我们每个人都想法都是“要好好的修行,早日解脱,早日成就,都是以为到了XueYuan以后再也不会接触到电脑,再也不会接触到手机”,没有一个人会想到自己坐在电脑前,唯一想到只会沉浸在佛法的甘露之中。

但是当给上师发心,弘法利生的机会摆在面前的时候,我们没有退缩,没有犹豫。其实这样利益的机会非常难得,百千万劫难遇遭遇,稍纵即逝。如果没有上师的恩德,不一定有这样的发心机会。

莲花生大士:何时我们厌倦了“为他人服务”,我们的开悟之路,就已经延长了;反过来,何时我们能积极无私的“为他人服务”,开悟之路就已经缩短了。

很感谢师给予发心机会,很好的快速的集资净障。不会认为“发心是公家的事情,闻思修行才是自己的事情”

对于我们这些发心的出家人来说,周围的师父都在精进的闻思修行,钻研法义,或闭关修行,背诵经论,或者笔考讲考。而我们,根本没有很多的时间去仔细的深入法义,没有很多的时间去静静的安住修行,没有时间去背书考试,没有时间去参加辅导。

我们发心工作的时间是最长的,每天至少工作6-8个小时。白天很多时候都需要加班,晚上也是经常要加班。我们每天做的事情跟周围的师父不一样,说的话题跟周围的师父也不一样。有时候会觉得,对XueYuan外面的人来说,我们像是学院里面的人。但对XueYuan里面的人来说,我们真的像是XueYuan外面的人。因为我们只是在处理你们的事情,我们对XueYuan的很多事情都不了解。

我们是天天坐在办公桌前,接各种电话,处理各种邮件,参加各种各样的会议。音响组的法师们,为了及时给大家做出法本和光盘,也是整天坐在电脑前面忙碌。为了节省时间,很多法师就是住在冰冷的办公室里面,一加班就是到晚上3-4点。在上师座下的这些发心法师们,都是不管环境多么恶劣,不管身心多么疲乏,经常忍受着各种病痛,只要没有彻底病倒,还能爬的起来,就会一直在发心岗位上坚持

对我们来说,这些付出都是无怨无悔的。但和上师对我们的恩德相比,却是微乎其微。听闻甘露妙法,有一丝一毫的出离心、菩提心、正知正见,全都来自于上师的慈悲教诲。

学yuan里面那么多的师父,为了外面的学员有学习的机会,付出了巨大的心血。虽然大部分学员和我们从未谋面,但从你们每一个学员报名的那一刻起,就把你们执为我们的学员,执为我所。因为担心你们共修遇到违缘,考试遇到阻碍,我们常常会为你们供护法。看到一些发心人员和学员,遇到业障,我们不少法师都会默默的为你们念经祈祷。你们的法本是否到位,你们的共修是否顺利进行,这些都是我们的法师日日夜夜牵挂的,我们法师经常在梦中也是在查看大家的学习报表,统计大家的学修资料。看到一些学员精进修行,我们会欢欣鼓舞,看到一些学员中途退失,我们会伤心难过。

总之,你们学佛过程中的风风雨雨,就是我们法师心中的种种牵挂。

特别是,还有一个伟大的上师,为了我们的早日解脱,而呕心沥血。虽然上师不能经常到每个学员的身边,不能经常到各个地方去,但其实,上师的心从来没有离开过任何一个弟子。

上师说过一句话:“我不知道自己能活多长时间,但只要有一口气,哪怕只有一个人听法,我也会尽心尽力用佛法饶益他。”


【堪布】最可怜的 就是 中间掉队 的人
【堪布】我非常希望,道友能够互相帮助。

集体的力量---前行 130课 的内容
尤其是,如果能与僧众一起共修,这个善根的力量更大。
这里的道友应该有体会,与僧众共同行持善法时,因为僧众的力量,自己的数目很容易圆满,而且,因为善根融在了僧众的功德当中,所以它的增长是不可思议的。可以说,个人的力量非常微小,如火星;而大家共修的力量,则如熊熊烈火。这个道理非常深奥,就像《莲苑歌舞》中讲的一样。
有的出家人喜欢自由,总想离开僧众,独自一人去漂泊。你这样居无定所,两三天应该还可以,但时间久了,就很难说了
有的居士说:“我在学会里一起学,烦恼多,跟别人也合不来,不如就在网络上自学。”结果不到一个月,就离开了,最后学都不学了,自己也很无奈。因此,我希望外面的居士们,千万不要因为暂时的因缘,离开佛教的集体。
这个集体对你而言,是一个长期的庇护所,除非你有足够的自力,否则,就应该呆在集体里,和大家共同行善。每个人也可以观察自己,自己修,力量够吗?境界够吗?如果是我的话,要闭关最多也就十天八天,久了就不行了,善根不增长,烦恼却粗猛了,所以赶紧跑回僧团,跟僧众一起修行,这样至少不会退失信心。大家都学过《山法宝鬘论》,里面常常强调不离僧团,不离佛教的集体,我想这是很深的教诫
你们自己也想一想,是不是这样?如果觉得我说得不对,你可以举手:“我就不用依靠僧众,一个人在外面呆八年肯定没问题,菩提心肯定增长。”如果是这样,我们也开许,给你开“证明”。可是,谁有这个把握呢?
因此,我们个人的成长,一定要靠团体的力量。这种力量,也许你并不了解。比如,我们都知道听课有功德,但你今天跟道友们一起听这堂课,和你一个人听一堂课,其实是有很大差别的。这种差别,是在长期的相互熏染以后,你会潜移默化逐渐出现许多前所未有的改变。这就是团体的力量!---这也是我长期以来,通过自己的智慧观察、研究,最终得出的“相对论”。(众笑)

【文件】《行者随笔》大合集(01-62)
《行者随笔》62:上师轶事
《行者随笔》37:无尘师

关于“法本来之不易”的一些内容
---《入菩萨行论》第110课
有些善事依靠精进,也是依靠自己的毅力
《影尘回忆录》中有一段非常精彩的文字说:见月律师,虽是中兴律宗的一代祖师,可是在他的叙述中,并没提过自己怎样享受、怎样露脸,完全是说为法怎样受罪、怎样吃苦、怎样受委曲忍耐。同时也没提出什么理论来叫人行持,完全是以身作则。可是他在字里行间,暗示后人:要想做出世间的大业,必须在种种艰苦生活中挣扎,在种种拂逆的环境里奋力。
俗言说:‘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出家人为的是了生脱死、住持正法,令佛法久住于世,利益众生,并不是为享受而来,也不是为露脸而来。没有百折不挠的精神,绝不能肩荷如来家业;没有斩钉截铁的毅力,绝不能成就出世道果。”
这一段教言真的很感人,大家在做事情时,也应该懂得怎么做
现在有些发心人员,每天都在默默地奉献,他们做的事情太多太多了,但人们根本不知道那天有位居士激动地说:“我回去之后,一定要告诉大家:我们的法本、光盘等学习资料来之不易,里面有包括您在内很多人的心血!”我原来认为自己是主要的,结果她说“包括您在内”。)
的确如此,那天我去了做法本的工厂,看到一本书有好多工序,一道一道的,很多工人的手都裂了。你们有些人每次拿到法本时,觉得“今天来一本,明天又来一本,都不知道放在哪里”。其实它的来源是很不容易的,先要做,做完后装订,装订好后根据需要量而运送……,在整个过程中,有多少人付出了心血和汗水?但他们从来没有抱怨过,一直在默默无闻地做,最后获得的是什么?就是大家发自内心的转变。倘若你们的修行真有转变,我想在座的很多道友,“包括我在内”都是愿意付出的

◆  ◆  ◆  ◆  ◆ 





扫描关注

唤醒迷梦 早证菩提!

相逢很短 关注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