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今日当精进 >> 《入行论广解》160课 * 小测 Back

《入行论广解》160课 * 小测


1

什么是四大轮?

A. 远离嘈杂等违缘;

B. 依止上师的教言;

C. 发愿利益天边无际的众生;

D. 参加放生、布施等一切善法。

答案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ABCD

【解析:主要考察对四大轮的理解。见法本。1. 安住顺境:修行的时候,要安住在对修行有顺缘的地方,远离嘈杂等一切违缘。2. 亲近正士:亲近具有法相的善知识,也就是依止精通三藏、有三学经验的人。即使你没有缘分亲自依止,那也不能离开上师的教言。3. 发宏誓愿:随时随地要发利益一切众生的宏大誓愿。4. 积大福德:应当广积资粮。】





2

幻师生贪的原因?

A. 相续中的烦恼障等未断除;

B. 没有闻思过空性法门;

C. 幻女太漂亮了;

D. 实执心特别强。

答案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ABD

【解析:主要考察颂词“幻师于所知,未断烦恼习,空性习气弱,故见犹生贪。”的法义理解。AD选项属于实执心太强;B选项属于空性习气太弱;C是迷惑选项,如果证悟空性,再漂亮也知道是如梦如幻的存在,并不会产生贪执。】





3

关于佛法修行的道次第,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断除非福德的不如法行为;

B. 破人我和我所之执;

C. 守持戒律就可以了;

D. 破四边之一切执着。

答案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ABD

【解析:主要考察对佛法修行道次第的理解。见法本。佛法的次第,在《四百论》中也讲过,如云:“先遮遣非福,中应遣除我,后遮一切见,知此为智者。”修习解脱道时,先应遮遣杀盗淫等非福德的不如法行为,这是人天乘的修行方法;中间应遣除对我和我所的实执;有了这个基础后,最终有、无、非有非无等一切相都会断除。】





4

关于“若实无实法,悉不住心前,彼时无余相,无缘最寂灭”说法正确的是?

A. 抉择中观的究竟正见;

B. 《入行论》最甚深的要点;

C. 此处的心,指的是行者的根本慧;

D. 华智仁波切解释为佛地的境界;

E. 无缘的缘,是缘分的意思。

答案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ABC

【解析:主要考察对本颂词的理解。ABD选项见法本,这里主要是抉择中观的究竟空性见,本论中此偈极为重要。《入行论》的中心或者说最甚深的要点,就在这个颂词中。此颂,麦彭仁波切解释为佛地的境界,而华智仁波切解释为见道的境界。C选项见广释,此处的心,即行者的根本慧,证悟了甚深法性者的清净心,观待这种清净心,一切有无戏论边执法,皆已寂灭不现。E选项见法师辅导,“缘”,我们不要理解为缘分的缘,这是个有缘弟子,不是这个意思。这个“缘”是执著的意思,缘取、缘执、执著。这个时候无缘取、无执著,最为寂灭。】



相关内容

《入行论广解》160课*笔记 




生生世世不离师 恒时享用胜法乐

圆满地道功德已 唯愿速得金刚持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