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智悲学子 >> 当杯中物下肚,你会发生什么? Back

当杯中物下肚,你会发生什么?



编前语


5月9日,网上有一则消息,“6名巴黎圣母院救火英雄被爆轮奸游客,已被停职。”

使国民英雄沦为禽兽,一夜之间臭名远扬的是那一晚他们全部处于酩酊大醉的状态。

佛陀在2500年前所说饮酒的六种过失,如今对瘾君子而言依然句句扎心、鞭辟入里。

瞬间的快感之后,是无穷无尽的过失,无法担负的过失。

这酒,戒还是不戒?




01 失 财 

喝酒的人刚开始自己有钱,然后慢慢就借别人的钱,爱喝酒的人没有什么吝啬心,喝了一点酒就特别大方,我以前读书的学校不太好,有时候老师让学生一起学喝酒,然后就慢慢学会了。喝了酒之后有两个特点:一个特点就是大方,那个时候没有钱,只有五毛、一块钱,但特别大方:“没事,我现在借钱,再来一瓶,以后再慢慢还,没有什么。”;另一个特点是大胆,想打架。我们在学校快毕业时,有一次,喝酒后看到平时特别害怕的一位老师,他在远远的地方,我就想他过来的时候狠狠地打他,没事的!(众笑)(上师笑)那个时候确实有很多恶行。



02  生 病 

喝酒会生各种病,尤其是肝脏不好的人不能喝酒,肝脏是排毒的,酒精里面有很多的毒素,喝酒让肝脏的压力变大。就医时很多医生会说:“你喝不喝酒?如果不喝,你的身体会好一点。”喝酒不仅对肝脏有损害,对五脏六腑都有损害。平时身体比较健康的人爱喝酒,身体也会慢慢变弱。


美国的医疗技术比很多国家都先进,但在几年前的一个统计中显示,每年因饮酒而死亡的有88000人,现在应该更多了。这种情况在别的国家、地方也非常多,这是很危险的。


有些人非但不觉得危险,还认为无酒不成席。他们有很多的酒歌、敬酒的“格言”、“金刚语”,用这些话语来激发自己的信心。就是不知道你喝完了以后,最后会变成什么样的。


萨迦班智达说:“喝酒的快乐,就是把自己的一种精神癫狂,执着为快乐而已。”实际上也应该是吧,本来你正常时心都不快乐,当你喝得醉醺醺的时候,哇,觉得特别快乐。整个世界都是一种恍恍惚惚,大圆满的境界那样,这是非常不好的。



03  斗 诤 

大家都知道,喝完酒之后就打架。那天一个领导来我这里戒酒。他说:“我做了很多特别惭愧的事情。今天不戒酒的话,我马上就要完蛋了。昨天跟领导和很多人一起吃饭,席间,我跟别人打起来了,结果因为喝酒,我最后倒在地上,被别人狠狠地打了一顿。”所以,喝酒以后,只有打架的心,而没有打架的能力了。



04   恶名流布,即恶名远扬 

因为喝酒的时候,现出各种各样丑恶的姿态,最后应该有特别多的一些过失。《大智度论》里面讲了三十五种过失,有耗尽财富、经常生病、好赌,还有赤身裸体而没有惭愧心等等过失,方便的时候你们可以去参考。



05 嗔恨心、暴躁心、自然而然产生

一般喝酒的人嗔恨心非常大,不需要太多理由,稍微有一点言辞不当的时候,马上就打起来了。稍微一言不合的时候,马上会爆发雷霆。每次晚上回来打自己的妻子、孩子,很多人给自己的人生留下了很不好的印象。



06   智 慧 日 损  

还有喝酒会导致智慧日益损减,因为酒直接刺激我们的大脑,这样一来记性越来越不好,整个人的智慧就慢慢没有了,智商、情商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所以说,虽然在这个社会上不论是广告,还是其他的群体当中,很多人会歌颂和赞美饮酒,但是饮酒对我们身体的损害还是很大的。

 

有些人说:“没事,喝一点红酒心情快乐、身体健康、疏通经络。”他们会讲一些所谓的饮酒会带来的益处。但实际上也不一定,综合而言应该是弊大于利。《大智度论》中云:“益身甚少,所损甚多”“益身甚少”是指利益身体很少很少,“所损甚多”是指饮酒所造成的损害非常非常多。



但实际上喝酒是有很多过失的。可能有些人会觉得这种感受很快乐,这一点《正法念处经》当中也讲了:“饮酒之人,但贪美味,不虑苦果”饮酒的人只贪著美味,不考虑酒后的痛苦。这里讲得很好,饮酒之人可能觉得这是非常好的一种享受,但实际上他们没有考虑到饮酒后的苦果。很多人喝了酒之后,最后可能没有惭愧心,语言没有控制能力,包括本来需要保密的事情,全部都吐露出来了,甚至经常上吐下泻等等,很多很多的丑恶就开始依此而出现。

 

因此,作为佛教徒应该尽量地不要喝酒。听说有些佛教居士非常虔诚地度化众生,也自认为是非常不错的人,但经常在应酬过程当中喝酒,如果连这个戒都没护持的话,可能其他的三皈五戒也没办法受持了。

 

佛陀在《增一阿含经》当中讲得非常清楚:“有一种法一定要受持,如果受持这一法,所有的佛法就能受持,这一法就是——不饮酒” 

 

在佛陀的一切有部的经律当中,也引用过一个佛经的教证,意思是:如果佛教徒喝草尖许的酒,那他就不是我的弟子,我也不是他的本师。这个在藏传的教言当中有,汉传当中也有这个教证。《法苑珠林》中云:“佛告诸比丘:若言我是佛弟子者,不得饮酒。乃至小草头一滴亦不得饮。”意思是:如果是我的弟子,则不能饮酒,乃至一根草尖上所沾的酒都不能饮用,相当于滴酒不沾。滴酒不沾,这才是真正的佛教徒。

 

对非佛教徒我们没有资格约束,但作为一个受持三皈五戒并且自己修学了很多年佛法,还修了加行的佛教徒,如果你不断饮酒,对自己的健康和修行都不利。

 

虽然在密宗中,有时候会依靠饮酒、食肉来提升自己的觉受,但一般只开许极少数的、已经有一定觉悟的人才能将酒肉转为道用,普通人是做不到的。

 

故而,我们普通人还是以一种清净的威仪来行持佛法,这是非常重要的。就像刚才所宣说的,依佛陀教言,连一滴草尖许的酒都不能沾染,这是佛经中所宣讲的。



  滴 酒 不 沾 才 是 真 英 雄  

恭录自索达吉堪布宣讲

《善生经》第4课

文中图片源于网络

文章原始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