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人善 即思齐
有人或许问:“犯了重罪的人,公安局会抓他判刑,关到监狱里去。但因果细微难测,世间又有这么多人,有做善事的,也有做坏事的,那谁来安排他们的果报呢?”
世间上的每个众生,日日夜夜都希求安乐,但他们如果不行持善法,结果往往会事与愿违;反之,只要能够尽量行善,百分之百会得到安乐。这种信念,我们佛教徒一定要有。虽然没人为你一一安排,但你造了什么样的业,就会在阿赖耶上播下什么种子。如果是善法种子,除非嗔恨心的火可以毁坏;如果是恶法种子,除非菩提心的火可以摧毁,此外只要因缘聚合,善恶种子就会发芽、结果,产生相应的快乐或痛苦。
因此,我们见别人行持善法,应从心坎深处随喜。尤其是有些高僧大德,哪怕一天中所做的利生事业,我们凡夫人用好几世也不一定赶得上。像法王如意宝,号召大家用转经轮、放生等,这一次的善根就无法想象,凡夫人多生累劫都望尘莫及。对这样的境界,我们要有向往之心,《史记》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崇高的道德、光明正大的行为,尽管我们还不能达到,但对此理应深深向往。
这次学了《弟子规》后,有意义的教言要记在心中,并反复观察,这样会让你一辈子受益匪浅,甚至能改变自己的一生。三国时期有个人叫邓艾,他早年丧父,家境贫寒,小时候为别人放牛。12岁随母迁居时,见到一块碑文上写着“文为世范、行为士则”,意即文章堪为世间的典范,行为堪当读书人的榜样。他便以此来要求自己,一生中把这两句话当座右铭,后来终成为一代名将。
可见,有意义的话就算只有一句,也可以改变人的一生,并为来世打下良好的开端。前段时间,我遇到了一些佛教徒,他们问:“您可否介绍一部让我们一辈子行持的论典?”我说:“对我个人而言,收获最大、内容最殊胜的,就是《大圆满前行》。如果你们真想改变一生,那我只推荐这本书。”因此,有价值的经论或教言,足以让一个人终生受益。
如今大家有了这么好的因缘,应该向“上”看,不要向“下”看,比如一个人正在做善事,或者在学修加行,那么我们要向他看齐。记得我上小学时有位老师,他每次给我们集合时,都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说:“稍息,立正!向右看齐,向前看!”同样,我们也要“向善法看齐”,这即是所谓的“见贤思齐”。千万不能别人修加行,你不但不修,反而搞各种破坏:“算了算了,这样修没有用,安住在自然光明中就可以。”以这种谬论误导别人,断送相当一部分人的慧命,是相当可怕的!
作者:索达吉堪布
来源:《弟子规另解》第十三课
推荐阅读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