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学足迹 >> 弟子规233 | 以德驭才
Back
弟子规233 | 以德驭才
通过力行,有了道德基础,才可以学文、增长才能,因为只有具备了道德,才能够保证这些成为善的、有用的东西。关于德才与人的关系,《资治通鉴》里有一段精辟分析:德才圆满具足的,是圣人;既无德又无才,是愚人;德胜才,被称作君子;才胜德,叫小人。
这一分析清楚说明,在古人看来,能否以德驭才,是判断一个人品质的重要标准。换言之,才学要以品德为基础。所以司马光又说:“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意思是,君子有才,用来行善;小人有才,用来造恶。
我们不妨深思,如果不重视品德的培养,知识分子最可能成为什么样的人呢?就算读到硕士、博士,如果不是天生厚道或自己努力,恐怕多数将会是才有余而德不足。一旦德驾驭不了才,这个人很可能就会为了自己的利益,小则耍小聪明,大则无恶不作,危害社会人群。
学习知识当然是对的,但如果这种知识只是谋生手段,跟道德塑造、人品提升无关,那么学得再多再久,也很难保证行为得当。所以,还是要学学传统文化,像《弟子规》,短短九十颂,就足以改变你的人生。
这一颂强调力行。就像一项好政策,只放在纸上,没有人执行,便利益不到人民。同样,当你学到这些道德教言,不身体力行,也利益不到自己。所以一定要力行。能够力行《弟子规》,就能够做一个好人,这时再谈皈依、出离心、菩提心以及密法的高深境界,是有基础的。
那么,只是力行,不学、不思考,行不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