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密语】万般皆下品,唯有利他高。
2021-1-26
ལྟོ་འགྲངས་ཉི་མས་དྲོ་དུས་ཆོས་པའི་གཟུགས། རྐྱེན་ངན་ཐོག་ཏུ་བབས་ཚེ་ཐ་མལ་པ།
不要在一帆风顺的时候,装成修行人;不要在遇到挫折的时候,变回普通人。
2019-1-26
世间一切的本性皆是无常、空性,没有一法是值得信赖的。然而,凡夫人以虚妄的分别念,把外境误以为实有,将不净视为清净、痛苦当作安乐、无常执为常有,就这样将自心捆缚了,并做出种种颠倒的行为。
——法王晋美彭措
2018-1-25
佛教不承认一切是命中注定,努不努力结果都一样。佛教更推崇命自我立,一切成败靠的是自己。
正如《杂阿含经》中一则公案所说:
有一天,佛陀带着阿难去舍卫城化缘,路上看到一对老夫妇,形如乞丐,非常可怜。
佛陀问阿难:“你看到这对老夫妇没有?”
阿难回答:“看到了。”
佛陀说:“这两人在少年时,若非常努力地赚钱,会成为舍卫城第一大富翁;若选择出家学道,则会成就第一阿罗汉果。
在盛年时若非常努力地赚钱,会成为舍卫城第二大富翁;若选择出家学道,则会成就第二阿那含果。
在中年时若非常努力地赚钱,会成为舍卫城第三大富翁;若选择出家修道,则会成就第三斯陀含果。
在老年时若非常努力地赚钱,会成为舍卫城第四大富翁;若选择出家修道,则会成就第四须陀洹果。
只可惜,他们在世间法和出世间法上都没努力过,现今才沦落成这个样子。”
2017-1-26
今天我看了阿底峡尊者的传记,他为了依止金洲上师获得菩提心的修法,在海上漂泊了13个月,经历千难万险、九死一生。
有一次,尊者遇到海难,船眼看着要被巨浪掀翻。他一心祈祷度母,突然出现21位女性,救了所有人,然后又不见了。
这个度母祈祷文是:
འཇིགས་པ་བརྒྱད་སྐྱོབ་མ་ལ་ཕྱག་འཚལ་ལོ།།བཀྲ་ཤིས་དཔལ་འབར་མ་ལ་ཕྱག་འཚལ་ལོ།།ངན་སོང་སྒོ་འགེག་མ་ལ་ཕྱག་འཚལ་ལོ།།མཐོ་རིས་ལམ་འདྲེན་མ་ལ་ཕྱག་འཚལ་ལོ།།རྟག་ཏུ་ཁྱེད་ཀྱི་སྡོང་གྲོགས་བྱས།།ད་དུང་ཐུགས་རྗེས་བསྐྱབ་ཏུ་གསོལ།།
我把它翻译成汉文,就是:
“顶礼救护八难母,顶礼吉祥炽燃母,
顶礼免堕恶趣母,顶礼引导善趣母,
祈愿时时予护佑,不舍慈悲恒救度。”
我从小是听着这个祈祷文长大的,父母在家经常念,藏地家家户户也都会念。不管什么人,当遇到一些困难时,以此祈祷度母,加持力非常不可思议。
2015-1-26
不管是什么东西,你越执著,它越会让你痛苦。要想不执著,唯一方法就是认清它的真相。只有这样,这个游戏才会结束,你才能不继续被骗,也不再自欺欺人。这在佛教中,被称为解脱。
2015-1-23
不管对谁,名人也好,普通人也好,我们都不要太苛刻。看到别人有不对的地方,应当反省自己有没有这个问题,而不是拼命去辱骂他、诽谤他、攻击他。古人说,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不是而“责”之。
2014-1-24
不执著便没有苦乐。当你遇到一件事,不管可喜还是可憎,只要不去分别、妄执,它当下就消失了。曾有个小和尚问师父:“听说您德行高深,假如美女、妖魔以及世间一切同时现在您眼前,您会不会眼花撩乱?”师父回答:“让青色归于青光、黄色归于黄光,让看只是看、听只是听,哪来的眼花撩乱?”
2013-1-26
万般皆下品,唯有利他高。
2012-1-26
小孩在沙滩上在玩耍时,喜欢用沙子堆成房屋,一旦沙屋被海浪冲垮了,就会哇哇大哭,在大人看来非常好笑。实际上,我们对名利地位的执著,又何尝不是如此?对本来就无常、虚假的东西,拼了命去争取,得不到就痛不欲生。这在智者的眼里,跟看待小孩迷恋沙屋一样,只会一笑置之。
2012-1-26
今天看《大藏经》时,发现了个特别喜欢的教证—《如来不思议秘密大乘经》云:“世间财宝聚还散,王官水火贼盗分,诸佛多闻妙法财,多俱胝劫不坏失。”意思是说,世间的财富辛苦赚了,也会离散,终被国王、水灾、火灾、盗贼瓜分;而听闻佛法的圣财,多生累劫也不失坏,这才是每个人应追求的!
不离 不忘
扫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