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 | 都“中毒”了,无一幸免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在这一天,很多地方都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艾悬蒲和佩戴香囊等避五毒的习俗。
“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古人认为端午仲夏,俗称“五毒”的蜈蚣、毒蛇、蝎子、壁虎和蟾蜍等大量繁殖,易咬伤人,所以端午节的不少习俗都和避开这“五毒”有关。
外在的这些五毒会伤害人的身体,但其实人的内在也有“五毒”,这些内在“毒物”日日相随,尤其需要谨慎对待。
佛教认为,每个人心里都有贪、嗔、痴、慢、疑,倘若控制不好,任其蔓延,就会毁掉我们的生活和前途,所以称之为五毒。
以贪、嗔、痴、慢等所造的业,无论是善业或恶业都是集谛。为什么叫集谛?因为它是让我们流转轮回的因素。“集”的意思等同于全部、所有、一切,也就是说我们在轮回中所看到的所有东西,都是由业及烦恼而产生的。
我们的贪嗔痴烦恼都非常严重,如果不加以管束,随心所欲,肆无忌惮,就根本无法学佛,不但自己堕入恶趣,也会伤害其他众生。
对于贪心、嗔心、嫉妒心、傲慢心等,小乘佛教认为这是真正的烦恼,要断除它需要一个实实在在的对治力,否则会造成实质上的伤害,内心对其非常惧怕。
大乘菩萨进一步了解了烦恼的真相,不认为五毒、三毒等烦恼是实有的东西,但是,即使在如幻如梦的世界中,仍然不能直接面对烦恼的真相,需要借助菩提心等其他外缘,才可将其转为道用。
外密既不认为烦恼是一个实有的东西,也不承认烦恼的本性是不清净的,而认为五毒等烦恼,可以转化为佛的五种智慧,不过也要具足一定的条件,否则还是不敢直接接触烦恼;直到密宗的内密,才达到了相当高的境界。
断除五毒的方法虽然很多,但对我们初学者来说,密宗断除烦恼的方法还不是太适应,我们目前可以做到的,就是小乘和大乘显宗的一些方法。
譬如说,当我们发现一个新的嗔恨心、贪心、傲慢心、嫉妒心等等的苗头刚刚冒出来的时候,就不能让它发展,而应当机立断地加以控制,如把对方观想为父母等等,或静下来想一想人身难得、死亡无常等等。通过这些对治方法,烦恼当下就可以大幅度下降,这样就比较容易消灭这些烦恼。
如果是在人群当中产生了烦恼,就先回避一下,找个地方静下来坐一坐,修一修菩提心、无常等修法,心态立即就可以调整好。如果不及时制止而任其发展,当烦恼在心相续中串习得很坚固以后,就不好处理了。
当然,这些方法只是暂时地、表面上地解决问题,还不是根本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因为过了一会儿,这些烦恼又会恢复如初;但这些都是离我们最近的修法,通过这些修法,立即就能减轻很多烦恼。
对我们来说,解决表面上的问题也很重要,先把表面上的问题解决了,把烦恼降下来,不让它影响我们,驱使我们去做杀、盗、淫、妄等恶业,以后则慢慢通过修行来彻底解决烦恼,这是最重要的。
最后,祝大家端午快乐,远离烦恼,身心康泰,吉祥如意!
素材来源:本文根据慈诚罗珠堪布相关开示编辑整理。
绿色字为小编语。
推荐文章:儿童节,最珍贵的礼物藏在“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