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一脉心香 >> 索达吉堪布:不懂知恩、报恩的人就像尸体一样,所有天尊、护法神都会抛弃他 Back

索达吉堪布:不懂知恩、报恩的人就像尸体一样,所有天尊、护法神都会抛弃他

索达吉堪布 一脉心香 2017-01-24

无情抛弃昔交友,极度喜新说甜言,

践踏祸根妄念头,刺中我敌凶手心。

有些人跟亲友的关系不是很绵长,只在短短时间中互相疼爱,过一段时间,就无情抛弃。尤其对昔日所交的朋友,在对方各方面比较不错的时候,就与之交往,当他沦落到可怜的境地,就看不起,而舍弃。对新朋友,则极度欢喜,经常甜言蜜语,在走路等时,也像肠子连在一起一样,形影不离。但好景不长,不久又互相排斥、诽谤。许多性格、心态不太稳重的人,经常会有这种喜新厌旧的现象。其根源就是自心没有很好地调整,我执分别念太重,因此要践踏祸根分别妄念的头,刺中我执怨敌凶手的心。

在世间,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有规律的。麦彭仁波切在教言中讲:刚开始非常亲密,相当执著,最后关系却非常一般,这是不稳重的朋友;起初很难交往,慢慢关系越来越好,而且很长时间没有什么改变,这是稳重的朋友。

因此,无论寻找什么样的朋友,都要先观察。若没有观察,就把对方当作最知心的朋友,最后恐怕自己心中所想的这个人,与其本质就会有很大的差别。比如:以前你把他刻画或塑造得特别美好,认为这个人是世界上最值得信赖的,他不会引诱、欺骗我,自己所有希望和一切的一切都交付于他,后来却发现他并不是这样。

其实,这是我们的分别念在作怪,也就是说,是分别念中的朋友,并非实际的朋友,因为实际的朋友对你并没有这么知心、忠诚。就像把阳焰误认为水一样,虽然自己心中认为这个人很好,一旦错觉消失,就会发现他的本来面目。但现在社会,很多人都没有观察,就认为对方很好,当不符合自己心态时,又互相排斥,产生痛苦,这非常不合理!

在历史上,有很多君子之交。唐朝贞观年间,薛仁贵落难,全靠王茂生夫妇接济。后来,薛仁贵在平辽过程中,战功显赫、功勋卓著,受到唐王李世民重用,御封为“平辽王”。一登龙门,身价百倍,很多人都前来祝贺。但薛仁贵一概拒收贺礼,只收下了王茂生送来的两坛美酒。启封的执事官打开一看,没有美酒只有清水,他生气地说:此人以清水冒充美酒,戏弄王爷,应该重重惩罚!薛仁贵说:我贫穷落魄时, 若没有王茂生的帮助,就不可能有今天的荣华富贵。他贫寒,送清水也是一番美意,这叫“君子之交淡如水”!后来,“君子之交淡如水”的佳话,就一直广为流传。所以,交友贵在德行,重在知心!

本颂讲,喜新厌旧的根源是我执分别念,因此需要学习交友之道。尤其是在自己贫穷时,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永远也不能忘记。古人云:“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以前我讲《弟子规》时,也讲过东汉宋弘的公案,相信大家都记得清楚。但现在世间很多人,在自己稍微有一点能力时,就随意抛弃以前没有发达时所交的好友,甚至亲人,这是没有良心的表现。人若没有良心,就与动物没有差别。

作为佛教徒,也应经常回忆学佛之前、学佛之后、乃至现在,哪些人对自己有恩德。若能报答,则尽量报恩;若实在不能报答,也要有感恩之心。当然,因为前世因缘不同,有些人有美好的前程,各方面都超越亲朋好友,有些则不一定。但不管怎么样,在自己的人生旅途中,凡是对自己有恩德的人,都要关注、关心,这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有些佛教徒自认为有很高的境界,口中经常吐出一切都不执著、全部放下、唯一希求解脱、自在洒脱等特别美好的词句,而世间的关系、感情却一概放弃。当然,为了受持清净的戒律,该放时也应该放下。但所有人情是不是都要放弃呢?作为修行人,这是不一定的。否则,就像《二规教言论》中所讲的一样,不懂知恩、报恩的人,就像尸体一样,所有天尊、护法神都会抛弃他。所以,也没有必要这样!

当然,我并没有说自己有感恩心,人格特别好!不过在自己贫穷、困难时,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都没有忘记。前段时间,我小学的同学约我一起朝五台山,本来应该去,因为当时我们班只有十三四个人,都是贫穷牧民的孩子,大家的关系也很好。但因我前段时间去五台山住了几天,再加上学院有这么多人要听课,就没办法去,只好向他们请假。从做人的角度来讲,我心里非常过意不去,因为这种机会确实很难得。

我也希望每位道友,无论是小学、中学、大学的同学,还是亲朋好友、邻居、同事,只要对自己有恩德,都要有感恩、报恩之心。而对自己很不好,经常欺负、抛弃自己的人,作为大乘佛教徒,也不应该记在心中,而应学会忘记,这是做人的基本原则。


——恭录于索达吉堪布仁波切《修心利刃轮释》

   来源:智悲佛网  


纯公益学佛平台 欢迎扫码关注